秀場模式後勁不足,直播市場洗牌將至
熱鬧的春節長假過去,央視春晚首次嘗試VR直播引起很大反響,點燃了2017直播行業的第一把火。另外一方面,直播行業也正經歷著自出現以來最大的一次動蕩,近日曾估值5億的光圈直播平台倒閉,讓整個行業蒙上了一層灰暗的陰影。度過坎坷的2016年,直播行業熱度依然高漲,隨著外力和內因等多重因素影響下,2017年或是行業的拐點,直播市場寡頭化時代即將來臨。
政策嚴管,中小直播平台不好過
1月22日,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3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網路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44億,佔網民總體的47.1%,從數據上可看到,整個2016年網路直播用戶呈現了高增長態勢。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監管力度的增加,去年僅國家政策層面就連續發布了3份相關規定。繼去年6月《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9月《關於加強網路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之後,11月網信辦再發布《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對直播平台和主播,包括「雙資質」規定,以及「先審後發」、「即時阻斷」等要求給出詳細說明。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中國共有大大小小200多家直播平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美女」「低俗」等荷爾蒙刺激元素是眾多直播平台的標配,一年間涉黃、涉暴甚至涉毒的直播平台頻頻被揭發檢舉。市場亂象帶來的是嚴厲的管理,隨著1月前後對「無證」及違規直播平台、主播等的實際整頓,直播行業早期依靠打擦邊球獲取用戶的手段,未來將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在這一外力的影響下,受波及最嚴重的不是大平台,而是缺乏足夠實力應對新環境的中小直播平台。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三大新規後僅註冊資金就要求在1000萬元以上,而且辦理相關申請時間成本也成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隨著直播管理相關責任的落實,平檯面臨著從文化部、公安部到廣電總局等各部門的嚴厲監管、審查,運營成本的指數級增長讓中小直播平台變得愈發不好過。
有業內人士指出,小直播平台的壓力不僅來自於實名制的落實、平台資質的獲取,也來自於配備足夠多的審核人員所帶來的龐大人力開支。在此背景下,2017年將有不少中小型平台會選擇主動退出。
年收入破10億元的只有三家平台
熱鬧與喧囂的背後,直播行業同樣存在著變現的尷尬,據歡聚時代CEO陳洲預測,2016年直播行業整體的營收規模僅在150億左右。從各直播公司公布的財報中整理,去年年收入破10億元級別的直播平台僅有三家,分別是9158、YY、陌陌。
直播行業9158或許並不是最有名的,卻是中國最早布局直播行業的公司,9158成立於PC互聯網時代的2005年,最早定位是在線視頻秀場,可以說9158在PC時代的成功,是中國移動直播秀場模式火爆的重要因素之一。9158母公司是天鴿互動,其發布的Q3凈營收約2.3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49%,2016年全年營收超過10億毫無懸念。作為行業最早入局者,天鴿互動於2014年在香港上市,成為秀場第一股。移動直播時代積極轉型,推出水晶直播、喵播、歡樂直播等移動端產品矩陣,同時涉足遊戲、金融科技等多元化業務。
而2016年直播收入最高為YY母公司歡聚時代,Q3凈營收為20.898億元,同比增長40.3%;凈利潤4.000億元,同比增長155.8%,其中,直播服務營收17.904億元,在整體營收中佔比達85.67%。據歡聚時代CEO陳洲所言,去年歡聚時代直播業務達到了80億元,市場份額超50%。作為以語音起家的老牌互聯網公司,直播之外,YY還涉及音樂娛樂、遊戲、教育和交友等豐富的業務矩陣。
緊跟YY之後則是陌陌,作為僅次於微信、QQ的移動社交平台,陌陌早期定位是陌生人社交,之後轉型興趣社交。曾推出音樂表演平台「現場」,之後涉足秀場直播推出「哈你直播」,逐漸成長壯大。據陌陌去年Q3財報顯示,直播業務產生營收1.086億美元,在整體收入中佔比達到69.17%,成為僅次於YY之後收入最高的平台。僅前三季度陌陌直播業務收入摺合人民幣約合12.6億,預計2016年直播將為陌陌帶來20億以上的收入。
而這之外,較為火爆的如一直播、映客、花椒、快手等200餘家直播平台等大多未公布實際營收。從有關消息可看出,這些平台尚在燒錢成長階段,不過隨著變現期的將近,2017年整個市場還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探索更多變現模式,直播平台將進入收割期
如果說來自國家層面的政策施壓,是行業面臨的外力,而用戶對「秀場」形式的疲勞,市場面臨的變現壓力則是內因。據業內人士透露,直播行業打賞依然是其核心商業模式,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但僅靠這單一的收入,根本無法支撐整個行業的未來,移動直播想要提高ARPU必須探索更多變現模式。
據一直播CEO韓坤所言,打賞依然是最重要的商業模式,但隨著商業廣告植入、品牌代言等模式的發展,打賞只能是收入一部分。相比於打賞模式,更重要的還是帶動流量。總的來說,傳統的向粉絲售賣虛擬道具從而與主播進行分成,是直播平台目前最穩定的收入來源,而廣告、遊戲分發、電商等營利模式則還在摸索之中。
如今,直播平台一些經典案例正預示著整個市場對變現方式的積極探索。如直播+教育中的固定付費模式,直播+旅遊中在線購物的模式,以及雙11期間映客推出名為「天貓雙11」虛擬道具的新型廣告模式。這些根據直播量身定製的用戶變現手段,正成為直播平台謀求新一輪增長的重要武器。關乎著在用戶紅利消失、資本興趣減弱後,直播平台自我造血生存的根本。
由雲投匯調研的一份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11月30日,全國共有31家網路直播公司完成36起融資,涉及總金額達108.32億。去年直播行業整體營收只比融資總額規模高出1/3,這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畸形的發展狀態,因此2017年直播行業將會快速進入洗牌期,實力不濟或變現能力差的大中小直播平台將面臨倒閉危機,寡頭時代即將來臨。
精簡版首發《計算機應用文摘》
推薦閱讀:
※直播下半場格局突變 誰在收割市場?
※從街頭少年到頭號主播,大壯和他的直播江湖
※各大直播平台主播的收入計算方式是怎樣的?
※短視頻自研還是選擇第三方?技術選型前必看的自檢清單
※如何評價鬥魚主播張琪格春熙路直播被強制帶離?
TAG: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