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篇>做好互聯網產品的獎勵機制之時長獎勵
之前在西電「環家屬區創業帶」討論過這麼一個問題「該如何做好一款幼兒雙語教學互聯網產品」。各位大佬及創業成功者都談了自己的看法。
下面就從我的理解,從獎勵機制出發來談一談我的看法。
什麼是獎勵機制,獎勵機制是指用戶在使用產品時通過完成一定的任務互動或者時長之類的特定積累之後獲得的一些獎勵。
獎勵機制按回報時長可以分為短期獎勵機制和長期獎勵機制。
舉個簡單淺顯的例子。相較於學習大部分孩子喜歡玩耍。具體一點就拿電腦遊戲來說,什麼是短期獎勵,在我玩電腦遊戲的時候,我可以在付出很少的時間之後獲得相應的獎勵,比如金幣經驗值發現新的副本,然後就會激勵我去繼續,然後不斷地獲得獎勵,獎勵積累之後就會形成成癮,這也是一款產品設計的獎勵機制的終極目標。
什麼是長期獎勵機制,長期獎勵機制指的是在付出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後獲得的成果以及帶來的效益。學習便是長期獎勵機制最好的回饋。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明明知道學習是一種回報巨大的事情卻更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在遊戲上?這就涉及到了不同人群對於獎勵的認知度於接受度。不同年齡層對於獎勵的回饋不同,一般規律是年齡越大對於回報時長的接受度越高。也就是年齡越大可以忍受的獎勵回報時長也越長。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年齡越大越能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越可以接受一些回報緩慢的事情,越來越重視很多方面的「投資」,關於未來和健康等等,還有為什麼年齡越大越成熟。
也許有人問為什麼小孩子比如幼兒園的孩子喜歡學習,其實也是一種對於短期獎勵的回饋及反映,看看幼兒園的孩子更喜歡做什麼,他們更多的是可以跟爸爸媽媽炫耀自己可以取得好成績,自己可以朗誦出很多詩詞,然後可以得到爸爸媽媽的肯定鼓勵,然後在長一點之後以前的父母的鼓勵能引起的反饋就會越來越小,這就是為什麼在你長大之後越來越不想在親戚們面前背詩的原因。
回到這款雙語分享產品,面向的對象是學前兒童,那麼怎麼設計好時長獎勵機制,怎麼協調好短期獎勵與長期獎勵的關係。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產品的選擇者和使用者。產品的選擇者是家長,使用者是幼兒和家長。幼兒更關心短期獎勵,家長則更關心長期獎勵。怎麼協調好長短期獎勵的關係。首先來明確一下「九一概念」。九一概念是一個互聯網產品設計的重要概念,指互聯網產品設計的90%帶來10%的盈利而剩下的10%的內容帶來90%的盈利。那麼這個90%的設計肯定要面向幼兒,而90%的盈利來自於家長,所以這也是應該關注和協調的一個重點。
下面說一說如果我是產品經理會怎麼設計這款產品。首先怎麼設計短期獎勵這一塊,現有產品又很多比較成熟但是比較常用吸引度不太夠的方式,比如「聲音獎勵」,在完成某些任務後會發出聲音:「哇你太棒了」之類的。可以參考但是不推薦,一款好的產品不應該這麼做,還有市面上這種幼兒產品太過於泛濫。
其實對於幼兒來說獎勵也可以作為一種「任務」進行嵌套。首先我會設計一種「解謎模式」。在完成一定的任務後解鎖下一層關卡,當然,語音動畫等普通的獎勵模式也必不可少,因為這是一種比較直觀更容易「上癮」的機制。
其次,在獎勵機制中加入與家長的互動也必不可少,這個是比較廉價但是效果比較顯著的獎勵,同時家長的鼓勵也會是對孩子比較好的激勵,還有一點,這種方式會比較簡單地將短期獎勵與長期獎勵聯繫在一起。
然後說一說「長期獎勵」。長期獎勵其實應該是同時面向家長和孩子的。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成長是他們最願意看到的東西,那麼怎麼將其量化也是設計這款產品應該考慮的重點之一。比如可以讓孩子和英美國家的孩子對話,互動等。對於孩子來說比較簡單,比如交外國朋友,有幾個可以用英文交流的筆友。同時這也是比較好的激勵機制。
簡而言之,做好家長和孩子,孩子和產品,家長和產品的互動將是時長獎勵的一個重點。
產品定位目標受眾是學前兒童與家長,所以必須要分模塊,即使做出來,我更傾向於兩個平台。孩子這塊,學習本身就是逆人性的,所以可以將探索未知的元素加入進去,增加孩子的興趣以及探索的慾望。家長模塊,可以增加競爭機制,這塊就必須涉及到將孩子的學習和家長聯繫到一起,也就是說孩子的成長學習進步跟幼教老師有關係,但和家長更有直接關係,可以設計產品邏輯將家長和孩子結合起來,孩子學習,但最終反饋出的是家長對孩子的付出及關注度。
主動永遠是強於被動的,銜接的產品邏輯是重中之重,建議你做一下調研,看看目前家長對於幼教的態度以及願意接受改變的最大成本,所以這個產品如果真的做的好了,可以實現的是對於兩個角色的雙向影響和教育。(以上兩段來自於一位學長,感謝)
下一篇將會分享一下按顯性屬性如何設計獎勵機制。(依然從這款幼兒產品為角度出發)
推薦閱讀:
※從0到1成為產品經理
※課程篇(10):產品設計-交互設計
※產品經理到底是幹嘛的?主要是這 3 件事 #008
※AI時代的產品與產品經理將會變成怎樣?
※方案篇(1):家庭智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