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愛國,更要賺錢

文 | 小迷

圖 | Matt Carlson

新年伊始,外管局開始搞事了。

跨年夜,外管局悄摸兒地發了個答記者問,接著,銀行個人換匯的頁面悄摸兒地更新了。

購匯額度保持不變,依然是每人每年5萬美元。

購匯用途這一塊作了明確限制,不能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不能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購匯用途要求填寫的更加詳細,在換匯時還要求必須用30秒時間了解,才能進入下一步。

簡單滴說, 買外匯幹什麼要向國家申請報備說明白,旅遊、留學、醫療、探親、諮詢服務……都可以,就是不能進行海外投資!這可是明文規定的啊,想以身試法的小夥伴,強烈建議不要花樣作死撞在槍口上。

說起來,其實這也算不上是新規定,關於限制個人購匯的新規早有風傳,只是以前沒有這麼加粗強調過,更沒有如此嚴厲的警告。我們普通人好好領會精神,跟著政策走就好,如果實在眼饞海外投資,也不是沒有辦法:

最簡單的是投資QDII基金。如果你在一個基金名字後面看見「QDII」,說明這隻基金就是專門投資於中國以外的各大海外市場(包括香港)的基金。簡單理解,就是我們通過投資QDII基金就可以合法的參與海外市場的各類投資啦。(關於QDII,我前段時間專門寫了篇文章,詳見??今年最賺錢的基金,竟然是ta)

目前QDII額度緊缺,不少暫停銷售。可以預見的是,新規一出,有可能買的人會更多,額度更緊張。所以,想配置全球資產,就早點選定,早點下手。

除了QDII外,還可以買港股或者滬港深概念基金。因為港幣和美元採用聯繫匯率制度,(聯繫匯率是指通過將貨幣匯率固定於與另一個國家相同的匯率而穩定貨幣。)即港幣和美元對人民幣的升/貶值幅度大致相同。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門檻也不低,個人投資者想玩的話得準備50萬。不過沒關係,沒有50萬,通過買基金也能趕上這波紅利。購買姿勢點這裡??風來了,要追嗎?

之前一度火熱的去香港買保險(之前介紹過??牛逼人士都去香港買保險了),以後估計得消停一段時間。因為香港保險比大陸優的地方就是儲蓄型的,消費型的差不多。

還有什麼好法子呢?求共享。

ps:以上文章如沒有超鏈接可以到公眾號查看。

坐標帝都,80後美帝商科海龜女;

搜索微信關注公眾號:caixiaomi100;

帶你領閱金錢世界的美好。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TAG:外匯 | 投資 | 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