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說自己的生活裡面不應該只有孩子
【聊爸-詹晶明】
「媽媽!……媽媽!……」
孩子總是有些黏媽媽,覺得這個世界只要有媽媽在,就是安全的,媽媽對孩子來說是他全部世界的守護者,也就是他全部世界的意義。所以有媽媽在的地方,孩子是強大的;所以,孩子也總是要所有的地方都有媽媽的存在。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媽媽是他心中的全部,可是對於媽媽來說,孩子只是她生命里的一部分而已,甚至對於一些事業心特彆強,一些自我意識非常重的媽媽來說,孩子就只能是她生命里的一部分內容了。
我想很多人都聽到過有媽媽這麼說——
我總不能為了孩子,自己什麼都不要了吧?我總該還要保持一點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吧?
如果一個媽媽的生命里只有孩子,對孩子對自己都是一個災難的開始……
我愛孩子,同樣,我也要愛自己!
孩子不是我一個人的,為什麼一定要我一個人來全部承擔?
當然這類似的話,在一些爸爸的嘴裡也會有說到的,儘管沒有媽媽說得的那麼多,那只是爸爸在家庭中承擔孩子教養的工作遠比媽媽的少而已。
我一點都不反對父母們這樣的觀點,甚至我是很積極地贊同這樣的觀點和這樣的人生價值取向的——我認為每一個人的自我價值都是有權利獲得尊重和發展的!
在此,我要強調地是——無論我們有多少理由來證明孩子就應該是我們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內容,而不該是全部,但對於孩子來說,我們卻一定是他們心中的全部!
關於這一點,我要特別地提出來強調,那就是孩子需要我們的保護和教養!孩子是通過我們來看到外面的世界的, 所以,我們要格外地小心,要特別地善待和愛護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的心目中,得到了我們的愛,就是得到了整個世界的存在,而如果我們的孩子正在感受我們的愛遠離,那他們就會十分真切地感受到,在被世界和生活的遺棄中。
留守的孩子,為什麼那麼渴望看到自己的父母?為什麼那麼渴望父母回家陪自己?那是孩子們在期待回歸真實的世界和真實的生活之中,孩子們的心中只有我們父母,父母是他們世界的全部!
我們很容易理解——孩子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但我們是否能準確地理解——我們是孩子心中的全部?
1
孩子的行為最近變得很奇怪,總是故意摔倒,或製造一些假象,諸如自己被椅子箱子壓住了,暈倒等等。或故意弄姐姐,直到姐姐尖叫、高聲罵她,即使姐姐這樣了,他也沒有收斂跡象,有時反而還會變本加厲。
這個案例,在告訴我們——孩子認為父母是我的,這個家也是我的(但未必要求是我一個人的),當孩子感受到不是這樣的時候,就會做出各種事情來提醒父母。這個孩子就是這樣——因為他感受到常常被父母忽略,所以,他需要回到這個世界,這個家中,所以,就在不斷地製造各種麻煩來提醒我們。
其實,只要我們開始注意到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存在,孩子就會安靜下來而不挑事了——這樣的孩子並不會因為我們的威脅或責罵讓他產生恐懼而收斂的。相反,如果我們一直用威脅或責罵來對待這孩子,那孩子挑事的幾率還會繼續提高。
因為我們的威脅或責罵,在強化一個新的實事感受——爸媽不喜歡我了,爸媽不要我了——這個感受會讓孩子潛意識裡產生恐懼,而強化挑事的動機,刺激父母的出現,以證明自己並未被遺棄——我們是孩子心中的全部,就是這個意思,孩子希望我們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而不是他人陪伴也可以的。
由此看來,我們如果能做到了,經常主動地關注到這孩子的言行,發現他的變化,並給予孩子一些有趣快樂的驚喜,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一直都在惦記他,從來沒有遺忘過他的話,一直都在用心陪伴著他,他就不會再這麼挑事搗蛋,製造不安定了。
這孩子其實不會特別去針對姐姐的,在他看來——目前的姐姐只不過是一個相類似的同伴而已,並不會有更強烈的姐姐角色認同。所以,他是不會特別去討好或者去攻擊姐姐的,只要爸媽在他看來是一直愛著他,惦記著他的就好了!
2
我兒子小鑫今年四歲了,上幼兒園小班,這兩周老師反應他稍微不如意就會哭,問也不說原因,最主要的是他會把手握得緊緊的,頭往下低,眼睛往上翻瞪人,看上去暴怒的樣子,我想讓他學會表達他的不滿,改掉他的那個壞毛病,有沒有方法呢??
這位叫小鑫的男孩,為什麼會這樣的用握拳,低頭,翻眼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接受和不滿呢?——因為他不被理解,不僅僅是不被老師理解,而是他常常感受到不被父母理解。
一個孩子心中的全部是自己的父母,而不是他人,他只要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其他人是很難傷害到他的,因為,他可以告訴自己的爸爸媽媽,他還可以想像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會來幫助自己,贏得勝利的!
我記得我兒子四歲的時候,有一天去到他的舅外公家吃飯,不知什麼原因,那天確實有些不安定,有些吵鬧,而舅外公又一直都是很嚴肅,很嚴厲的長輩,我們都很敬畏他的。
那天,孩子的舅外公見到我兒子晚餐後,就一個勁地賴著媽媽帶他回家,不高興了,大聲責罵了孩子,我太太當時回憶,都覺得聽難受的,可是我兒子在那一刻,只是停頓安靜了一兩秒吧,就沖著他的舅外公說:
舅外公,你沒有爸爸聲音大,我不怕你!
全場都釋然了,兒子當時應對的不是哭,也不是抗拒,或者被嚇著退縮了,而是用這樣的語言回饋時,說明在他的心目中,父母是他的全部,其他都不重要。
而這一刻體現出來的,就是平日里我們父母非常非常地愛他,理解他,支持他的結果,當然也有很多地教育他(要不他怎麼會說「你沒有我爸聲音大」)的影響,因為他接受了自己的父母,感受到了父母的存在,支持和愛,那他的內心世界就有了很大的力量。
小鑫媽媽,我建議里不要把重點放在如何教育孩子正確表達上,這樣小鑫會更難感受到媽媽是理解我的,是愛我的,是支持我的,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媽媽也認為我不好,可是不是我不好呀!」的心理困境。
請用我們全部的愛去儘力理解和支持孩子吧,我們是孩子心中的全部,只有我們能給予孩子最強大的力量和最良好的習慣。我們可能面對生活的時候,有多面性,但對於孩子來說,只有我們父母這一面性的存在!
3
小女從小學至現在的各科成績都很優秀,現在綜合成績都在前列,一直擔任學生會幹部領導,小女一直喜歡理科的思維,最近發現物理,數學有點壓力,她自己擔心再高年級時會更大壓力,因為小女言:如果選文科的就好有自信保持在前列,但如果選理科的就可能不那麼明亮,而她擅長的是政,史,生物。她言:選文科而學不到理科的知識的話會後悔,但文科的知識可以通過日後的時間可以自學,不過依然還是糾結難斷。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選一個正確的方向,未來能真正更好地服務社會!那我們該怎麼給予孩子指引和幫助呢?
非常多的父母,都會在孩子越來越大之後,開始感受到對孩子未來指導出現了乏力的狀態,很希望給孩子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卻又常常感受到無力。
而孩子此時,也是一樣,他們最信任是自己的父母,他們最希望得到的也是自己父母的支持和祝福,可是在生命成長的突變中,他們開始意識到了「父母不能是自己心目中的全部」的時候,他們是很痛苦的,也是很無助的和焦慮的。
在孩子們過往的生命成長中,他們對世界的看法和精神快樂的追求,就是從父母那裡學習到,並發展起來的,現在將要自己去面對陌生的世界,並為自己的未來做一個,又一個的重要抉擇時,他們有是多麼希望父母能給予自己理解、支持和幫助呀!
因為在孩子內心的深處,我們依然還是他們的全部!
所以,我們的愛還會促進我們去學習新的知識,促進我們去了解時代的變化,因為,我們還想能給孩子一些幫助,哪怕是一點點,對嗎?我們不會放棄自己的生活,我們也可能隨著孩子的長大,而逐步步入到了「退休的世界」,但請再次記住,提醒自己——
我們是孩子心中的全部!
我想告訴這位希望能幫助到自己女兒的家長——請鼓勵你的女兒按照自己的願望去選擇,不要被學業的難易所左右!
女兒說他感受到了的物理與數學未來的可能壓力,那是因為她更理解物理和數學才感受到的,而女兒說文科知識是可以通過日後的自學而獲得,那是對文科思維的不了解而產生的誤會。
文科學習的難度,文科對思維的訓練和要求依然是非常有趣,豐富,邏輯縝密而極具挑戰性的哦,深入學習進取,那是會與在中學期間的認知完全不一樣的!對於自學來說,可能文科自學的難度會遠遠大於理科哦!
好吧,我還是要客觀地補充一句平衡關係的話,對於文理的知識,都是可以通過自學而獲得的,當我們基本理解了它們的思維方式的時候……
從上面三個方面來看,我們幾乎是孩子一生心目中的全部。孩子對我們的依賴和期望,如同樹木對根的執著和需要,我們要好好地愛自己,不斷提高自己能力,也好好好地體會和愛著我們的孩子呀!
推薦閱讀:
※孩子的腦洞有多大,你知道嗎?
※媽媽,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根本就不去上學了!
※不要輕易批評媽媽的脾氣不好哦!
※聊爸 | 孩子的「情緒表達」原來有這麼深的意義?
※爸爸媽媽們,你的脾氣來自「太愛」還是「太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