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不要總是挑戰媽媽的底線好嗎?

  【聊爸-詹晶明】

  一個故事,在很多家庭,在很多個美好的晨曦中發生著……

  我女兒不到5周歲,上幼兒園中班。孩子每天早晨,上幼兒園時起床、穿衣服不順利。主要是穿衣服不停的揪啊揪的,穿褲子不舒服,穿上衣不舒服,穿上哪個都覺得不舒服。

  我幫她換上了她自己覺得寬鬆舒服的衣服,孩子還是揪,衣服總是脫了穿,穿上又脫,來回更換。同時伴有煩躁的情緒,剛開始一段時間還會哭,後來不怎麼哭了,但是也總因為穿衣服不開心。經常因為穿衣服問題折騰一番,導致上園經常遲到。

  這期間,我們也會因為來回穿衣服折騰,導致失去耐心發火,我也盡量控制住耐心點,可孩子穿衣服問題還是不奏效。就是我們認為衣服沒問題的,可孩子穿衣服稍微有點不舒服就要脫掉,或者揪來揪去的。

  總是為了衣服稍微有個褶子就敏感覺得不舒服,穿上衣必須要把外衣和內衣的袖子對齊才行,穿鞋子粘扣也必須對齊。總之,早上起床孩子的情緒就不好,我們也隨之情緒煩躁。

  我怎樣才能不讓這孩子挑戰我的忍耐心底線呢?我不想發脾氣,我也不想她不開心呀!

  這孩子的所作所為,咋一眼看起來,好像有些強迫症的表現:這裡覺得要對齊,那也感覺不對頭,有褶皺不平整等。而事實上,孩子只是不想媽媽叫她起來去幼兒園,但她不敢直接與媽媽說,或者知道說了也沒有用,潛意識裡,她知道自己的媽媽很會講道理,而且她也覺得媽媽講得是對的,竟然也能聽懂!

  從這位媽媽的留言中,我感受得到媽媽是很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很能仔細與孩子周旋和講道理的了——

  我幫她換上了她自己覺得寬鬆舒服的衣服,孩子還是揪……

  我也盡量控制住耐心點,……就是我們認為衣服沒問題的,可孩子還是覺得……

  媽媽在平時的生活中,可能是一個很會用孩子的理由來說服孩子嗎?——引導孩子自己覺得;媽媽還是一個很喜歡用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干涉孩子認知的人——我們認為。

  這兩條會導致孩子在潛意識裡認定自己說服不了媽媽,可是自己真的不想去幼兒園,於是,她也從媽媽那裡學習到了,找個媽媽可能接受,能與媽媽周旋的理由——追求整潔,來表達自己的抗拒、發對、不開心的情緒。

  而媽媽確實從孩子一開始這樣,到現在,都能接受孩子的這個理由,如果不是因為孩子太過分的無理挑剔的話,其實這位媽媽是願意配合孩子的挑剔的。這在心理上助長了孩子,堅持用這種方式來與媽媽溝通,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

  所以,孩子在不斷地挑戰媽媽底線,其實,是在抗拒媽媽對自己的不理解,這種抗拒往往跟當下的情況沒有更多的關係,而是孩子隨時找個借口,來表達對媽媽一貫不理解,干涉性習慣的反抗。完全屬於孩子潛意識的行為。

  比如我見到一個三歲不到的孩子,媽媽是幼教中心的老師,當中心已經準備下班,孩子們都回家去了的時候,這孩子不願意跟媽媽回家,一個人跑到一間教室,說要再玩一下。

  也許是媽媽覺得自己在中心照顧孩子不夠,也就答應了,說好玩一下,就走,可是孩子從一間教室,玩到另一間教室,越來越往中心裏面的教室去了。

  媽媽陪伴在他後面,多次提醒,已經玩了很久了,該回家了,可是孩子連頭不會,不給媽媽任何回應,繼續一個人玩玩這,摸摸那的,一會串一個教室,終於媽媽按耐不住「火氣」了,大聲吼道:

你走不走?

  要不我把你關在教室里!

  孩子依然不理會,這時媽媽開始真的抓狂了,急速地將孩子所在的教室門關上,把孩子關在只有一個小窗的那間教室里,然後說:「你今晚就待在這裡吧,媽媽走了!」

  當然,此時的孩子也真的害怕了,大哭起來,要來開門,但媽媽就是不願意把門打開,一個門裡大聲哭,一個在門外大聲教訓,責罵……媽媽耐心的底線就這麼崩潰了。

  事後,這媽媽也知道是自己的脾氣不夠好,太激烈了,但想想兒子如此的不聽話,即使讓了他,隨著他的需求了,還要得寸進尺地挑戰媽媽的忍耐心,也實在是沒有辦法,畢竟現實生活中是有時間概念的,現實生活中是有很多環境需求和限制的呀!

  比如再磨蹭,就肯定遲到了

  比如吃飯肯定是不能到處跑來跑去的

  比如玩遊戲終究不能玩到半夜三更吧

  比如天黑了總要回家呀

  可是有的孩子就是能一次次逼著我們,明明知道爸爸媽媽已經放寬要求,接受他們的期待,滿足他們的需求,甚至是滿足了他們過分要求,可是他們還是不知道珍惜,不懂得感謝,不明白爸爸媽媽的這一番苦心和耐心,還要去突破和挑戰爸爸媽媽的底線,真的不知道如何才好?!

  孩子總是在挑戰媽媽耐心底線的原因,不是當時孩子的貪玩,任性,而是孩子在對我們爸爸媽媽一貫的不理解,強力干涉態度的藉機反對。

  這種情形,往往發生在,當孩子感受到我們有情緒上希望與孩子緩解衝突的時候,有意願去理解和聽取他們期待的時候,他們會抓住這個機會,拚命去享受,如同饑渴了很久的人,突然見到香甜的水果和香噴噴的飯菜一養,哪裡還能管住自己的吃相,或者給予人的期待?!以致在潛意識裡形成對過去父母的「習慣干涉」的抗拒。

  在表現形式上,就成了孩子在挑戰爸爸媽媽的耐心底線,對他有再多的耐心都是不奏效的。

  如此看來,要接觸孩子不斷挑戰父母耐心底線的方法,聊爸這裡有三個小建議,提供給大家參考——

1

做孩子心目中堅定的支持者

  孩子永遠都不會反抗自己真正的支持者。這是一條鐵律來的,這也是每個人來自內心的期待和自我保護的基本情商。

  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父母如果能多理解,多支持,多贊成孩子的意見,孩子的決定和他們行為,孩子就會很願意提取我們的意見,他的內心也會得到極大的安定和滿足。

  這樣的孩子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都是富足的,不會出現畸形的饑渴,當然也就不會出現不合常理的挑戰了。這樣的孩子,就是很多人眼裡的乖乖仔,鄰居家的優秀生。

2

建立穩定的無理由更改的行為規範

  無論我們是否能理解孩子的各種想法,其實,在更多的家庭里,對於更多的父母都是難以做到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理解和支持的,那麼在「基本愛」的表達中——即無論孩子犯怎樣的錯誤,我們的內心都不生嫌棄的情緒,雖然我們已經很難過了,但也依然會愛孩子,這就是一個家庭中的「基本愛」。——我們從不動搖,絕不會拿「基本愛」來威脅孩子,絕不會拿「基本愛」與孩子做行為期待上的任何交易。

  與「基本愛」相對應的「基本規範」,也是一樣。當我們與孩子建立起長幼有序、起床睡覺等「基本規範」之後,就不會給孩子任何可以改變的「機會理由」,也就是說,不管孩子有怎樣的理由,不管外界環境發生的怎樣變化,「長幼有序」不能違背,「按時起床睡覺」必須遵照執行,好不含糊。

  在「基本愛」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基本規範」,會培養我們的孩子無論發生怎樣的情緒變化,都不會去碰觸這些基本的生活要求,在這些方面來挑戰我們的耐心。這會在很大的程度上,緩解我們對孩子良好習慣養成的壓力。

3

增強孩子時間意識的體驗和訓練

  我們的孩子在時間認知上,與我們構成挑戰衝突的真正原因,除上述情緒上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時間觀念」認知的不一致性。

  時間不是在大自然中的客觀存在,而是人類社會為了更好地相互協作而建立起來的一個社會性概念。

  大家知道,一個人如果與社會的關係越緊密,時間觀念就要越強,否則無法融入社會;而一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越鬆散,時間觀念的價值和約束性也就會越薄弱,甚至無關緊要。因此,小孩,老人受時間觀念影響的幾率相對於職業人士,是要弱了很多很多的,對嗎?

  這就意味著,孩子的情緒是天生的生命反應,是心理應對的自然現象,我們可以通過相互之間的理解、誤會;支持、反對;讚賞、批評等情緒,來自然調整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穩定的培養。

  但孩子的時間觀念,卻是需要得到我們父母后天的特別教育和有效訓練,才能認知和獲得的。比如時間的長短,時間差,時間點,時間效率等,對於孩子來說,都無法通過自身生命的成長而自然獲得,因為這是社會性的知識,所以必須通過社會性教育才能理解和掌握。

  否則在時間觀念上,我們與孩子的意識不能達到一致,那麼,孩子「磨蹭」這件事情上,對我們耐心的挑戰,其實是假性的,也就是說,並非孩子在故意挑戰我們的耐心,而是不知道我們對時間要求的緊迫性。

  如何訓練孩子的時間觀念,請閱讀聊爸之前的文章——

尾聲

留言媽媽——你試著從今天開始,用非常熱情和體貼的方式,去關愛你的孩子,至少兩天給孩子一個驚喜,讓孩子的情緒,經常處於興奮,滿足,快樂的狀態,也許不到三星期,你的孩子就不再這麼糾結於早起穿衣服了。

幼教中心媽媽——你試著從今天開始,在幼教中心,當你面對自己孩子與其他的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你總是先看到自己的孩子,或者將自己的孩子帶到身邊,賦予孩子更多的關照和特權,其實就是請自己的孩子給予自己幫助,為其他的小朋友提供服務,也許會很快改善你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而變得更加親密起來哦!


推薦閱讀:

家裡的錢少了,只有孩子就一定是孩子偷的嗎?
制定一個「允許孩子不聽話的計劃」,你願意嗎?
#和家長說# 寫自己的優點+說家庭作業+我們為什麼愛養寵物
非常鍛煉空間想像能力的益智玩具!我兒子從去年到現在最愛的玩具
蔡依林的蛋糕——孩子專註力培養之生活藝術觀

TAG:親子 | 育兒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