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樣的老師,能當老師嗎?孩子們傷得起嗎?

  【聊爸-詹晶明】

  家裡的小侄子今年5歲,前兩天在幼兒園玩耍的時候,踢到了其他小朋友的門牙,據說是不小心踢到的。家長間溝通順暢,對方家長非常寬容,沒有責怪任何人。

  但孩子說,當時老師跟他說:孩子的爸爸媽媽會找他麻煩,不是找老師麻煩。導致現在孩子不太想去幼兒園。

  請問聊爸,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孩子的情緒呢?

——秀秀媽

  首先,我要特別為那被踢到門牙的寶寶的爸爸媽媽致謝!真的太有愛心了,也特別為那被踢到門牙的寶寶祝福——你有一對充滿愛和寬容的父母,你一定會有一個愛澤天下,自信勇敢的美好未來。

  這個世界需要我們相互體諒,相互關愛;相互擔當,相互支持。尤其是對於孩子,我們更是需要包容和珍愛,並將這份包容和珍愛的品行傳遞給我們的孩子。

  我建議秀秀媽跟那不願意上幼兒園的寶貝說——

  寶貝,你的同學寶寶現在已經好多了,不那麼疼了,他去上學了,你知道嗎?恩,你知道呀,寶貝好厲害的。

  那你知道,你同學的爸爸媽媽是非常好的,非常善良的叔叔、阿姨嗎?……媽媽去找他們道歉了,他們很快就原諒了我們的寶貝,還問我們家寶貝好,問我們家的寶貝也去學了吧?他們也會喜歡你的,喜歡我們家的寶貝。

  那叔叔、阿姨真的很好很善良哦!寶貝要謝謝他們的對嗎?媽媽是很感謝他們能原諒我們家寶貝的,也覺得他們實在太好了,他們笑起來,還很好看,寶貝你看看,我做個他們笑的樣子給你看……哈哈哈……是不是很好好的樣子?

  寶貝,你到幼兒園之後,見到你的同學,你會對他好的,對嗎?你也會願意跟他做好朋友嗎?他有那麼善良的爸爸媽媽,真好,真的謝謝他。

  我們去幼兒園,看看他現在怎麼樣了,看看能不能和他成為好朋友?……

  如果你們是好朋友,寶貝會跟他說什麼呢?寶貝會跟他玩什麼呢?他會跟你說悄悄話嗎?……

  這麼說,是為了給孩子構建一個可以緩解內心壓力的環境,也是在情緒上告訴孩子,那同學的爸爸媽媽已經媽媽已經找過,踢到同學的事情已經過去了,而且知道了,原來那個同學的爸爸媽媽是那麼好的叔叔、阿姨耶。

  假如我們還為孩子準備了幾顆特殊的(就是平時家裡沒有的,以表示是別人家的)糖果,作為那叔叔阿姨贈送的給孩子的禮物,那孩子的內心壓力將會完全化解掉,併產生出好感和喜悅。

  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就是:提醒孩子要謝謝那叔叔、阿姨,進而教會他對他的同學好,也對同學心存感謝之意。

  如果再可能製造一個,在接孩子的時候,與孩子那同學的父母有個偶遇,相互友善地寒暄說幾句話,不必提之前的事情,只要讓孩子看到,感受到友善情緒的存在就好了,那孩子內心的鬱結就真的徹底化解了。

  但任何時候,都不要跟孩子去討論幼兒園老師的那句話——

  孩子的爸爸媽媽會找你麻煩,不是找老師麻煩。

  當孩子的情緒平復之後,我們需要進一步去解決之後的一些問題,那就是找幼兒園管理者,尤其是找做教師訓導的園長去交流——

老師推卸責任

  怕惹麻煩的心理壓力

  直接傳遞

給這麼幼小的孩子

  非常不道德

  也是教育者的嚴重失職

  當孩子在幼兒園,不能得到老師(其實老師是孩子們非常重要的安全監護人)正面、勇敢、公正的保護時,那對於孩子來說,這幼兒園將是一片「心靈的荒漠」,無依無靠,心無定所。孩子不願意去,是正常的心理反應。

  我們需要跟幼兒園的園長反饋,需要儘快調整孩子班上那位老師的心理狀態,或者訓導她懂得——將自己內心的脆弱傳遞給孩子,是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極大傷害,必須立即停止這樣的行為,否則不應該從事這麼重要的教育工作!

  大家想像一下,這樣的老師,難道只會是偶爾說了這句「那孩子的家長會找你麻煩的,而不是找老師麻煩」嗎?不會的,內心如此脆弱的老師,一定會在任何不順心的地方,都說類似的話的,比如——

  • 就是你在吵,帶著大家都哭起來了!

  • 都是你不聽話,今天的故事不講了!同學們不能怪老師,要怪就怪他……

  • 你看你動作這麼慢,我們都在等你一個人……

  • 就你!我們全都要遲到了,挨校長批……

  用心體會一下,如果我們的孩子在這種老師的語境下,長期生活和學習,孩子們的內心將受到怎樣的打擊而自卑起來呢?是否還可能產生自我罪惡感?孩子們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中,還能開開心心,那又會是怎樣的心理呢?真的可以接受嗎?

  所以,我看到秀秀媽的這段留言,心裡很難過,不是為了孩子們之間的衝突和誤傷,也不是為了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的情緒,而是為幼兒園怎麼可以啟用這樣內心脆弱,又沒有責任感和愛心的人,來擔任孩子們的老師而憂心忡忡?

  再者,我很想跟這樣的幼兒園老師說——

  你真的不知道

  你正在影響著一代人嗎?

孩子們傷的起嗎


推薦閱讀:

「把握機會」真的那麼重要嗎?
#和家長說# 寫自己的優點+說家庭作業+我們為什麼愛養寵物
可悲:童年時的心理創傷,讓他不再跟媽媽說話
教孩子說話04——孩子在思維上存在哪些不足?
家裡的錢少了,只有孩子就一定是孩子偷的嗎?

TAG:教育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