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竟然想像自己生病了,到底是為什麼?

【作者:聊爸-詹晶明】

  今天的這篇文章確實是有一個讓父母揪心的故事……

  聊爸,您好,打擾您了,我有個女兒今年八歲了,性格敏感又開朗,小時候因為體弱多病,家裡人又沒經驗,所以每次生病大人搞得很緊張。最近一個月孩子老懷疑自己身體不舒服,老說心臟難受,頭暈想吐,去各大醫院查了又正常。

  但孩子還是不相信,毎天特沒安全感,上課狀態也很差,稍微有點難受就報告老師,並頻繁打電話給我,不知道這種情況我們做為家長要如何與孩子溝通?

  這兩天還出現半夜醒來問我:「媽媽,我身體真的沒事嗎?」真的好擔心孩子,不知道如何疏導她才好?

——莉莉媽

  莉莉媽,我真的很能體會你內心的擔憂和焦慮。每一個母親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每當孩子出現不舒服,或者不開心的樣子,都是很揪媽媽心的,而今天你留言中所說的女兒情況就更加讓我們難受和擔憂了。

孩子好像在想像自己生病

  我們帶孩子去各大醫院去檢查,都沒有發現孩子有身體上的問題,包括她自己提到的心臟問題,可是孩子卻一直堅持自己是有病症的,表現出來的狀態是越來越敏感,直至近期半夜突然醒來,會問媽媽——我身體真的沒事嗎?

  莉莉媽,我不能從醫學的角度給你更多的幫助,或者對你的女兒身體健康狀態做一個準確的診斷,但我想從心理輔導的角度給你一些分析和個人的看法。

  我想先給你一個建議:從今天開始,你不要再直接勸慰女兒,直接跟她說她的身體是沒有問題,讓她不要太緊張,太敏感;不要再以任何方式,給她詳細地說明醫院的檢查結果是正常的。

  因為這樣會加重女兒對自己身體的敏感,她在潛意識裡會產生「媽媽怎麼也不相信我?」的內心痛苦,而更加多去想像尋找可以證明給你看,說明她身體有病症的事實證據——這是一個人產生臆想心理的動因。

  當孩子再次詢問你——媽媽,我的身體真的沒有事嗎?——你要擁抱著你的女兒,然後用很肯定的語氣,告訴女兒:

  寶貝,媽媽一直在認真仔細的監看著你的身體狀況,媽媽相信你,你一定是難受了,一定是想媽媽能夠幫到你,才跟媽媽說的,對嗎?

  媽媽愛你(再摟緊女兒一點),媽媽這些天,都在很認真地仔細觀察你的呼吸,你的脈搏速度,還有你的臉色等,在你睡覺的時候,媽媽都會多次醒來,去看你,摸著你的手……

  媽媽愛你,媽媽不會讓我的寶貝生病的,這幾天寶貝的身體狀態還不錯,暫時沒有什麼問題,寶貝,你放心,媽媽會一直陪在你身邊,守護著你的!

  寶貝,你不要擔心,你現在是不是感覺好了很多?來,握住媽媽的手,媽媽愛你!(用你的臉,更貼近孩子的臉和額頭,以示祝福和治癒性。)

  一個在想像著自己生病的人,其內心是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照顧和安撫,需要得到更多愛的擁抱,是希望得到信任的。

  所以,剛才這一段的話,就是儘可能地向孩子傳遞這一信息,不需要對孩子的身體有病,還是沒有病做任何的判斷,更無需任何的證明與孩子做解釋和說明,這時只需要愛的擁抱!

  當我們能暫時緩解孩子內心的緊張和臆想的不安情緒之後,我們可能就要開始分析孩子更深層次的原因了。一般來說,誘發孩子想像自己生病的主要心理原因常見的有這兩個。

學習壓力大

  對於一貫對自己有要求的孩子來說,「上進心」真的是很大的學習壓力源,他們害怕自己落後,害怕被老師突然批評,害怕自己的成績真有一天掉下來,可他們敏感的內心,已經開始比其他人更早感受到,課本的知識難度在增加,學習的內容在複雜,作業的困境也將會越來越多地出現,考試的難度和頻率更是會加大等。

  選擇逃避,是這類孩子最常出現的情況,他們往往會藉助過去經歷可以得到父母和成年人諒解的方式來逃避學習壓力——比如利用自己過去一貫的誠信來欺騙老師,說作業忘在家裡了,下午媽媽會送過來的;比如藉助他人的錯誤(最近課堂上總有一些同學吵鬧,讓我聽不清楚上課,或者說家裡不安靜,弟弟總是愛哭鬧等),用過激的方式表達對自己傷害;比如誇大自己煩躁心情,用公然的抗拒,來表示我不想學習了(背後的含義是:我不是不聰明,我不是不能學習,而是現在我怎麼學習呢,你們都這樣了?!)

  當然,像莉莉媽家的女兒,很有可能是選擇了生病,成為逃避學習壓力的理由的。因為在她過往的經驗中,生病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可以不做很多同齡人該做的事情(莉莉媽留言時說,孩子小時候生病,家裡人都特別緊張)。

  所以,這孩子可以在感受到壓力帶來的不舒服感時,直接用身體不舒服,心臟不好,頭暈想吐等舉手告訴老師,或電話媽媽來接受她可以暫時停止學習的請求。

  停多了,學習成績下降,就是可以接受的事實了,理由不是因為自己不努力,而是身體狀態不好,是生病耽誤的,生病就成了可以躲藏自己壓力的擋箭牌。

  因此,我再深入地給莉莉媽一個建議——

  請多多留意觀察孩子在學校學習上的情況,多與孩子各科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狀況。如果老師說孩子在學習上沒有問題,那就要進一步問一問老師,這些學科即將要學習的是什麼,難點在哪裡,以備我們回家悄悄地協助孩子,與孩子一起愉快地度過學習上可能出現的難關——緩解孩子內心壓力的敏感源。

  當然,我們所做的這一切都盡量不要讓孩子知道,越是消無聲息,效果就會越好。

  我特別注意到了莉莉媽說,她女兒今年八歲了,那也就是小學三年了吧?小學三年級是孩子學習壓力開始突升的時候,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這個年級學習的文章,大家可以重溫一下,更多熟悉這段時期的孩子該注意的事項。

如何邁過小學三年級這道坎?

  (點開即可閱讀上面這篇文章)

  再者,莉莉媽在留言中用【性格敏感又開朗】來描述過自己的女兒,更讓我能感受到女兒的「哀憐心理」來自學習壓力,試試吧,也許一切很快就好起來了,祝福我們莉莉媽的聰明女兒。

父母關係緊張

  父母關係緊,尤其是這緊張的關係可能導致父母離異,孩子在這種情況下,也很容易滋生出「哀憐心理」——想像自己生病,或者故意製造麻煩——以取得父母共同的關照。

  在孩子的潛意識看來,這樣是可以挽救他的父母不離異的,孩子的敏感內心往往不是我成年人所能想像得到的。所以,我常常跟一些關係非常緊張的夫妻說,請多多關注你們的孩子,即使要離異,也要特別照顧到孩子的內心需求,否則可能導致孩子心理產生嚴重障礙,甚至出現極端自殘,或攻擊性行為。

  孩子的內心是非常害怕父母離異,恐懼自己未來沒有爸爸,或者沒有媽媽的,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一次巨大的心理打擊。

  我想我們是可以非常清楚地感知到,我們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是對父母關係狀況,處于敏感之中的,有各種預見性猜測的習慣,因此,孩子在感知到父母關係緊張的時候,出現「哀憐心理」,導致臆想生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好了,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對於孩子心理健康的呵護,要更多的關注和照看哦。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敏感的,絕非僅憑我們成年人的道理,或者所謂的科學檢測可以理解和關愛得到的。

  唯有愛、愛的包容和支持,才能給予孩子陽光般的快樂和健康。

推薦閱讀:

心態的提高和進階(一)
消除不良心態(二)

TAG:壓力 | 夫妻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