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告訴我們:向時間要利潤而不是獨立的商品

通常情況下經濟學教材會告訴我們企業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消費者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但是這裡都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時間。這裡我應明確一個觀點,企業對利潤的追求,其實質上並不是追求單個商品上的利潤最大化,而是追求一定時間裡利潤的最大化。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商品是無窮的,企業更關注的是有限時間裡能有多少利潤,並不直接看單個商品的利潤,如果降價可以使得【同樣時間裡】總利潤上升,那就降價,如果漲價可以使得【同樣時間裡】利潤上升,那就漲價。比如說有一個一本萬利的生意,但是一年就賣出去一件,這也沒什麼意思,但是如果說一件只賺一毛錢,一天賣出去一萬件,利潤就非常可觀。

假設說你在一家銷售公司工作,推銷汽車,銷售一輛10萬塊錢的汽車提成500塊,一個月銷售10輛,這樣月工資就是5000,另外一種情況,只讓你銷售20萬的車,每輛提成1000,但是一個月只能賣出去3輛,這樣月工資就只有3000,雖然單個汽車提成多了,但是月收入下降了,肯定會選擇第一種。還有一種情況,你不是在賣汽車,而是在賣涼皮,一碗只賺兩塊錢,但是告訴你,你的涼皮生意非常好,一天能賣200碗,這樣你一個月就有一萬兩千塊的收入。街邊賣小吃的看起來不起眼,如果出現了天天排隊的情況,收入就相當可觀。

就是說,雖然降價了,雖然單個商品的利潤小了,但是總利潤提高了。假設原來單個商品有10%的利潤,現在只有1%,但是原來一天賣10件,現在一天賣1000件,總利潤是原來的10倍。

這是雙十一期間商家願意降價銷售的原因,同樣的時間裡,利潤更多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不是任何商品都適合降價,有些東西降價了賣得多,總利潤就多,而有些東西是降價了沒有多賣,或者說,多賣的沒有【足夠】多,導致他的總利潤還不如降價以前的情形,那麼降價就是失敗的。

這在現代經濟學裡有個專門的概念,叫做【彈性】。銷量變化的百分比除以引起銷量變化的那個變數的變動百分比,比較拗口,比如說引起銷量變化的是價格,就是銷量的變動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的百分比。舉個例子,價格下降10%,銷量上升10%,兩個相比,就是1。初級經濟學教材通常不再往下研究,我在這裡再往下深入一點,就是利潤下降了,為什麼?因為銷量上升了,單個商品的成本是一定的,上升那一部分銷量就拉動了總成本上升,造成總利潤下降,但這一定是壞事嗎?不一定。因為我們要考慮時間因素,假若原來賣出這麼東西,獲得一定的利潤,需要一天,但是降價後獲得同樣的利潤,只需要半天,這就是值得的,因為我們做生意是向時間要利潤,不是一定單位的商品!

更深一點,上面我說的【價格下降百分之十,銷量上升百分之十】實際上暗含了時間因素,完整的表述是【價格下降百分之十,同樣的銷售時間裡,銷量上升百分之十】,那麼這種情況下,就是總利潤下降了。所以要想降價拉升【同樣時間裡】的利潤,就要銷量的變動更多,也就是彈性大於1,比如說價格下降10%,銷量上升20%!

如果把商家成本價也考慮進去,假設進貨量倍增的話,廠商可能會給商家降低成本價,這樣在總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利潤也可能不變。

上面說的都是彈性為1的情況,還有就是彈性小於1和大於1兩種情況,簡單說就是彈性小於1的話降價一定比例,銷量變化小於這個比例,彈性大於1的話,銷量變化大於這個比例。

經濟學教材里通常以小麥、大米等食物為彈性小於1的產品,奢侈品為彈性大於1的產品。需要注意一點,對於所有的產品,價格下降,它的銷量都會上升,只是上升的幅度不同。這是一條基本的需求規律。另外一點,我不承認所謂【吉芬物品】的存在,1845年愛爾蘭鬧饑荒,土豆的價格上升,銷量也上升了,一個叫吉芬的發現了這個現象,認為打破了需求規律,其實沒有,這個裡面有外力,就是饑荒。

回到主題,不管是工作的工資也好,還是雙十一的賣家也好,追求的都是時間上的利潤,只要同樣時間裡收入上去了,單個物品的價格或者利潤是無妨的,考慮到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屬性,有的商品降價之後可以提升單位時間內的利潤,有的不能,所以要分別對待。

問題來了:既然這樣,為什麼不能天天搞「雙十一」式的大促銷?

答:消費者沒有那麼強大,哪有那麼多錢天天買買買。其實小促銷還是經常有的,比如一些商家經常會限時降價,或者像京東商城和噹噹網、亞馬遜搞的限時滿200減100.

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工資的本質是什麼?是時間工資。我們經常說月薪、年薪,有時候也得看看時薪,平均每小時工資多少,通常我們希望每天工作8個小時,每周工作5天,這樣每月工作160個小時(按4周算),如果每小時工資100塊,就是16000塊。如果說每月給20000,每天工作10個小時,每周工作6天,這樣是不如前一種的,因為後一種情況下時薪不足100,而且工作強度加大可能加劇身體的負擔,每月雖然總收入高了,但是付出了閑暇時間、身體疲勞甚至疾病的代價。

因此我們可能會希望以每月工作160個小時為基準,不希望工作時間被縮短(一種極端情況是工作1小時給1000,但是每月只能工作1個小時),也不希望被拉長,同時追求更高的時薪。

註:本文初發於作者微信公眾號【少華看時間】(shaohua-world)。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募捐的基本常識與羅一笑她爸錯在何處?

TAG:經濟 | 中國經濟 | 經濟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