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切身經歷過,不可能感同身受
今天去影院看了李安執導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上一次看李安的電影是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與《少年派》一般的是,該部影片同樣採用了3D技術,不同的是,該片全球首次運用了領先行業20年的120幀/4K/3D拍攝技術。這也一度成為該片宣傳的最大噱頭。其在電影拍攝史上的意義猶如2009年的《阿凡達》,那一年,卡梅隆首次把3D技術引入電影拍攝。
然而,對於一個非技術狂的非專業影迷來說,我更關注的是影片的劇情。
該片是根據本·芳汀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位19歲的年輕士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戰爭中與戰友凱旋歸來並被譽為美國英雄,藉由一場感恩節橄欖球公開賽的中場表演,揭露這群士兵在戰場上真實經歷的故事。
整部影片採用中場表演現場與伊拉克戰爭回憶相互穿插的方式講述,故事娓娓道來,情緒渲染潤物無聲而又點到為止,暗流涌動的將士兵比利·林恩內心的掙扎、彷徨、壓抑等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
比利和他的戰友們是以國家英雄的身份被邀請參加橄欖球賽的中場表演,但是那一天他們遇到的人中,除了比利新結識的啦啦隊女友等少數人之外,其他絕大多數人並沒有真正地把他們當做英雄,而只是在消費和利用他們:活動主辦方當他們是演出的噱頭和會走路的人肉背景板,黑人經紀人當他們是賺錢的工具,球隊老闆當他們是可以任意壓價、欺詐的傻大兵,記者們當他們是素材資料庫,拉拉隊員們當他們是不錯的調情/約炮對象,許多普通觀眾當他們是軍隊同性戀話題的談資……這一切尤其在演出結束後表現的尤為明顯與現實:曲終人散,再無人關心和在乎這些士兵的去留,他們被滯留在舞台之上,甚至還遭遇了場工的暴力威脅。
這看似尋常的一天,卻在比利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漣漪。在戰場上的他,曾經多麼渴望早一天結束戰鬥回到家人身邊,然而今天他回來了,感受到的卻是無比巨大的屈辱。於是在萬般掙扎後,拒絕了姐姐深情的挽留,毅然選擇重返伊拉克戰場。也許只有那裡才更適合他的存在。(這讓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贖》中那個在監獄讀過50年的圖書館管理員被釋放後,選擇自殺的故事。)
這場和平盛世下鑼鼓喧天的中場表演,對於這些不被人們所理解的士兵而言,甚至比戰場上的敵人更令人感到恐懼。
這時比利才深刻的理解了死去的戰友蘑菇曾經對他說的一句話:別說什麼戰爭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你必須找到更強大的信仰,為了你自己。是啊,當你在戰場上為了國家、為了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時,你國家的人民卻只關心你是不是搞同性戀。
就是這麼悲哀啊。
沒有切身經歷過的,永遠不可能感同身受。
但是李安導演試圖用鏡頭的方式打破這橫亘在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的高牆。當比利冒死營救戰友蘑菇,與伊拉克當地一名武裝分子展開肉搏,並成功將其殺死時,死者臨死之際瞪大的雙眼、半張的嘴巴,彷彿在控訴著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無盡折磨!是啊,他與比利二人之間互不相識、無冤無仇,卻要命喪他手。多麼悲哀。而在這場肉搏中獲勝的比利,也並不會因為殺死了「敵人」而感到開心。相反的,也是一種悲哀與恐懼。
這個鏡頭在我腦海中不斷迴旋,久久不能釋懷。李安用這樣一種身臨其境的拍攝手法直擊人心,將每一個觀眾生生拉入主角比利的內心世界。李安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然而,對於影片中的眾人而言,士兵們在戰場上經歷的生死考驗、內心掙扎,對他們來說,也只是個故事而已。說好的互相理解,談何容易!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看到這種因為互不理解而產生的互相傷害。例如微博上無時無刻不再發生的匿名粉絲對公眾人物的無理謾罵,無恥網友對喬任梁去世的無情調侃,等等。網路暴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肆無忌憚過。
這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作為一介草民,一介書生,我沒有多麼大的影響力。但我狂妄的覺得,個人的微小力量也可以改變世界!只要我們能做好自己,我們就是在改變這個世界!也許我們可以在不那麼理解的事情上少發表點不負責任的評論;在不太看得慣的人或事上,保持那麼一點點尊重;在理解不到的別人的生活方式里,保持那麼一點點寬容。
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貌似並沒有被彼此加深,相反的,而是愈發的隔閡。在網路暴力司空見慣的當下,讀到這篇文章的你,請與我一起,做好自己,為改變這個世界做出那麼一點點小小的貢獻。
END
推薦閱讀:
※【d+玩跨界】從時裝設計到影視服裝設計 | 時尚的電影情結
※一呼一吸:幸運,磨難,疾病,痛苦,來者皆是客
※匈牙利國寶級導演卡羅利.馬克---曾獲六次奧斯卡提名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