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亞之死,對互聯網金融尤其P2P會有什麼影響?
02-12
430億的驚天騙局,22萬投資人被坑,遊行四起,會否影響國家政策?進而影響互金行業?
政府背書的公信力下降
泛亞有省政府頒給的牌照,這給投資人很大增信,然並卵。血的教訓讓投資更加理性,不再輕信牌照、國資等政府背書功能的東西,而是更在乎實際的風控水平,信息披露的完整度,掙錢邏輯的合理性。對P2P平台來說,也不必去跪舔監管部門給自己發牌照。一方面中小平台幾乎沒機會拿到牌照,另一方面拿到牌照也是然並卵。
不再迷信高收益、好流動性、低風險的產品 高收益一定高風險,高風險不一定高收益。 流動性好的收益一定低,收益低不一定流動性好。宣傳高收益、好流動性還沒風險的產品一定是騙人的,比如泛亞。
泛亞的「日金寶」模式其實就是龐氏騙局。主要有三方:賣家A,買家B,和日金寶投資人C。賣家A:其實就是以生產廠家為代表的莊家,通過操縱交易所市場,把市面上10元的貨物炒到20元,然後10元從外面市場買進,20元賣給買家B。買家B:以20元價格買入貨物,但並不立即付全款,而是只付20%定金,也就是4元而已,其餘16元差價由日金寶投資人C墊付。買家B支付給日金寶投資人C年化13%的利息。
日金寶投資人C:借錢給買家B,先付出了16元,然後獲得年化13%的利息。
從以上已經可以一眼看出來賣家A和買家B都不是什麼正經的貿易人。假設這時有些狡猾又存心不良的人,他同時開了一家賣家公司A和一家買家公司B,把貨物從賣家公司A賣給買家公司B,A凈賺10元,然後買家公司B一年到期後直接惡意破產,B損失4元加16×0.13=2.08元,總共他就賺了大概4元,而初始投資為10+4=14元。而日金寶投資人C付出16元,只留下一堆值10元的貨物和2。08元的利息,凈虧損4元。以上的流程可以無限制的玩下去。泛亞交易所實際上是開了一個期貨交易所,而又沒有按照期貨的規定對買家B的支付能力進行嚴格審查和要求其提供擔保,而讓這些騙子公司A和B大行其道,最終必然造成日金寶投資人C的巨額損失,甚至血本無歸。這事跟互聯網無關,跟金融無關,跟P2P也無關。
這事就是一個非常單純的龐氏騙局。
至於所有其他的概念,都只是個概念而已,對騙局本質並不構成影響。而且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類騙局,過去有,現在有,將來依然會有。
這個騙局,不靠互聯網,不靠金融,更不靠P2P。龐氏騙局只依靠最基本的人性。
龐氏騙局是個1919年的新聞。今年是2015年。
在這將近100年間,全球不停的發生著類似的案件。到了今天,你還說這是驚天騙局?你還說投資人都是被坑的?我反正不信。投資人中,有無知的,有被騙的,有被坑的,這我承認。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投資人,他們明知這就是龐氏騙局。他們就像在一個裝滿金幣的屋子裡撈金幣。屋頂裝著一個定時炸彈。人們只是在賭,賭它不會爆炸,賭自己可以撈到足夠的金幣,然後在爆炸前全身而退。說白了,這就是人性。1、其實,這種騙局,不上當也很簡單:凡是不合常理的,必然有鬼!
隨時提現的活期,還年化13.8%,有這種好事嗎?2、不要迷信外在的宣傳和包裝,包括但不限於:
政府領導站台、CCAV報道、情懷、高學歷、註冊資本、豪華辦公樓、上市公司背景.....
還有其他的,請朋友們接著補充啊!上當的多數都是老年人,他們習慣了相信政府,青春期又處於沒有人性的時代,價值觀扭曲,不相信科學,所以,還會有下一個『泛亞』的。
不貪心一切都好,貪心一切都遭。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7月18日發布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P2P銀行系、國資系才安全嗎?
※從事網貸工作的人會怎麼看待網貸行業?
※怎樣理解銀行貸款利率6%上下,現如今普通p2p理財收益高達1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