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互聯網行業的產品經理被黑的這麼慘?

(題圖為設計師 Pako幾年前為了黑我專門P的圖…)

不知從什麼時候互聯網行業開始流行黑產品經理了。

回想一下,過去這些年產品經理和大家一起黑老闆,和測試一起黑程序員,和程序員一起黑設計師……當突然自己被大家集體黑的時候,產品經理才發現沒有人願意站在自己這一邊。

當然,「被黑」這件事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方面,被黑的越慘說明關注度越高。對於「產品經理」這個相比其他崗位算比較新的職業來說,被黑說明這個職業崗位開始被大家認知了,這是好事兒。

另一方面,被持續的黑、被普遍認為有很多「黑點」,說明行業內其他崗位的從業人員普遍對於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的認可程度並不高,普遍認為做產品經理的全都不靠譜,這就很尷尬了。

在我做產品經理的這十年里,經歷了這個崗位從剛入行時候沒人知道是幹嘛的,到逐漸在國內幾大互聯網公司BTA(排名分先後,按最先認可產品經理崗為序)認可這個崗位,再到行業內產品經理泛濫、在很多中小公司被研發和其他團隊誤解、質疑甚至鄙視。

經歷了這幾個階段之後,我對行業中產品經理崗位的現狀也有些思考,今天先簡單聊聊為什麼產品最近幾年這麼「招黑」。個人認為造成這個有些尷尬的現狀,是因為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的從業人員整體水平比較差。當然,這個崗位從業人員的整體水平差是有各種各樣原因的。接下來講講我認為造成從業人員普遍水平差,在 行業整體發展 和 崗位自身特點 兩個方面的原因。

【崗位成熟度低】

成熟行業中成熟的崗位,一般都有比較長的歷史以及長時間沉澱總結下來的豐富經驗,同時還會有比較龐大的從業人員數量。

雖然說國內互聯網行業產品經理的從業人員數量達到了十幾億之巨,(畢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呵呵),但是因為行業發展速度非常快,產品&技術不斷革新,導致並沒有什麼前人總結沉澱下來的經驗。

從出現「產品經理」這個崗位開始到現在,滿打滿算也不到15年時間。相比行業內研發、測試、設計師、市場等歷史悠久的崗位來說,產品經理崗還非常年輕。

除了存在時間較長、社會中從事該崗位的人員數量較多之外,一個成熟的崗位還會有這樣兩個特點:

1 有前人根據經驗總結成型的方法論

2 有前人提煉出的具有普適性的工具

然而,互聯網行業其他各崗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XXXX從入門到精通》,但貌似直到現在也沒有誰敢出本書叫《互聯網產品經理從入門到精通》。行業發展太快,存在時間又不長,所以並沒有可沉澱下來的方法論。此外,其他崗位一般都會有自己崗位獨有的一種或幾種工具,但一直也沒有哪幾種工具是產品經理必須掌握的(無論是思辨工具還是軟體工具)。

【無需專業技能】

國內互聯網行業發展初期競爭非常激烈,現如今看起來已經一家獨大的各種業務在十多年前競爭非常激烈並且同質化很嚴重。PC互聯網時代用戶尋找切換替代產品的成本非常低,行業發展初期時大家普遍認可「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只有產品體驗真的好用才能留下用戶。所以產品經理得到了認可,因為這是個和「用戶體驗」離得最近的崗位。

雖然產品經理已經是和用戶體驗離得最近的崗位了,但用戶體驗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牽扯到太多太多其他因素,根本不具備某一種專業技能可以直接作用於整個用戶體驗過程的全程。

所以相比行業內的其他崗位,產品經理相對來說是看起來最「不專業」的一個崗位。產品經理不像其他崗位那樣需要某一項技能比較突出,而是要對所有行業內其他相關崗位的專業技能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時還具備相當多非行業內的其他領域基礎知識,如: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媒體、傳播等等。

綜上,產品經理不是某一項專業技能的「專家」,而是「雜家」。

【入行前門檻低】

崗位成熟度低和無需專業技能,決定了這個崗位必然是一個入行門檻很低的崗位。

回顧產品經理從誕生到現在的這短短不到15年,在崗位被逐漸認知之後,有大量其他行業的人才轉型進入互聯網行業,他們大都來自和互聯網相關的領域:早期SP、運營商、記者、編輯、媒體從業者等等,他們也都理所當然的選擇了這個行業里看起來門檻最低的崗位:產品經理。

然而,在其他行業的人爭先恐後轉型進入互聯網做產品經理之後,最近幾年開始逐漸發現有越來越多入行之後因為做不下去(噢不,是因為投資等相關領域太熱了),讓很多互聯網產品經理都淘汰(噢不,轉型)轉型去做了其他相關崗位,如:投資經理、職業寫書、職業自媒體等等。

入行非常容易,其他行業人員大量轉型湧入,到一個階段之後開始出現轉行離開。這兩個現象都能說明:產品經理是一個入行門檻很低,但是門檻會出現在入行3、4年之後的特殊崗位

【入行後門檻高】

因為崗位門檻低,入行初做時候大部分人都會覺得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很簡單,無外乎查查數據、看看反饋、做做調研、畫畫交互、寫寫需求。上述事情做了兩三年後,其中部分人能夠達到行業及格水平——及格的標準是在拿到分配的任務之後,明白「怎麼做」並且能「完成的不錯」。

1~3歲的產品經理,知道了「怎麼做」,接下來在這個非常結果導向的崗位上,4~6歲的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是「該做什麼」、「如何組織資源去做」並且能夠「出色的交付結果」這樣幾項能力。

然而回過頭來看一下上述不同階段的產品經理,有相當一部分從業人員當前在行業里的狀態其實根本達不到所謂的及格水平,這也影響了整個行業中產品經理崗位的口碑。

1~3歲剛入門剛大致明白了「怎麼做」的產品經理們,受益於行業整體大熱、崗位稀缺程度,導致他們其中很多人剛懵懵懂懂的畫了幾個功能的草圖,就已經在中小型的公司lead整個產品。只做過2、3年產品經理工作的「產品總監」比比皆是,他們被賦予了與能力不匹配的授權,並通過這種授權揮霍著寶貴的研發資源和程序員的信任。

4~6歲的剛剛熟練了「該做什麼」和「交付結果」的產品經理們,同樣受益於行業整體大熱、崗位稀缺程度以及最主要是 中小公司的快速發展,導致他們其中很多人已經成為了整個產品團隊的leader。被賦予更多資源的他們開始繼續做著自己剛熟練起來的事:展示自己明白「該做什麼」,創造需求、增加功能、帶領團隊一起瘋狂的通過新增功能來刷存在感。

每一個快速增長行業中稀缺的崗位,往往有一個階段是野蠻生長的、是大部分從業者都並不出色甚至並不及格的階段,過去幾年國內互聯網行業的產品經理們就恰恰是處在這個階段。

可悲的是,能力根本不及格的產品經理們,頂著互聯網產品「不斷試錯、敏捷迭代」的金字招牌,一次又一次透支著公司寶貴的研發資源,傷害著單純又善良的程序猿們。看看知乎上哀鴻遍野的程序猿黑產品經理的內容,隨便下載一個App體驗一下其中莫名其妙且複雜臃腫的功能,相信你會同意我的觀點:產品經理入門很簡單,想做好很難

【培養機制差】

傳統行業中很多崗位在過去幾十年上百年的歷史中,都有成文或不成文的「師徒制」,徒弟能否「出師」完全由師傅來決定,這種機制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不會太差。

然而在互聯網行業的產品經理崗位上,只有少數幾家大公司具有完備的mentor制和定期的培訓。毫無疑問這方面做的最好、為國內互聯網這個崗位貢獻最大的是騰訊。

在騰訊P序列(產品經理職級)需要具備的能力考核模型中,P2-3開始每一個等級的晉陞都增加了對於「知識總結與傳承」方面的要求,包括你在騰訊學院講過多少課時、聽課的同學們評價如何;以及你作為mentor培養的畢業生成長、你作為leader對於組內其他同學的「傳幫帶」情況如何等等。

很遺憾的是大部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制度建設能力,做不到像騰訊這樣將「知識總結與傳承」落實到晉陞評級機制上。或者說有些公司有類似的機制但更多的時候流於形式(實際上騰訊最近幾年這方面也基本上流於形式了)。究其原因,是具備mentor和授課資格的資深產品經理們,往往是公司各業務線最為稀缺的資源,他們通常會更多的往M族(管理序列)發展,被成熟的管理機制推著往中型團隊管理方向上走,承擔起了帶領更大團隊(產品+設計+運營,甚至+研發)的責任,從而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沉澱、傳承和培養產品經理團隊。

所以大家會看到,行業中少部分出色的7~9歲產品經理以及10+歲的產品經理們,他們大都已經在一線大廠做到總監/高級總監,own一個產品/幾個產品,帶領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研發團隊;或者在小型/創業型公司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融資幾千萬估值幾個億看似走向了人生巔峰……

在如此浮躁的行業環境下,很多從業者的心態都會發生變化。這種時候所謂的培養機制、經驗的沉澱、對行業整體發展的促進等等,根本無從談起。

於是我們在整個互聯網行業中缺口最大的一個崗位看到的悲哀現狀是:

近幾年剛入行/轉行的「打鐵自身還不硬」的產品經理們,帶領著一堆「什麼專業都沒學好乾脆就做產品經理吧」 的應屆生們,做一堆又一堆的功能,戕害一批又一批的程序猿,毀掉一個又一個的產品,並且理所當然的認為產品經理就是這樣,做互聯網產品就是這樣。

更令人髮指的是,還有一個入行門檻更低的崗位——獵頭,他們不擇手段的禍害著整個行業里最需要沉澱和積累的產品經理崗,導致最近幾年這個崗位的人才普遍心態爆炸,嚴重的影響了本應懷揣一點點理想主義的產品經理們在一個公司/產品上的長時間沉澱與積累。

【總結】

在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中,某一個崗位的人才缺口數量巨大,需求大於供給的屬性以及上述的行業崗位本身的特點,造成了從業人員整體水平比較差的尷尬現狀。

作為行業內從事這個崗位的從業者之一,我認為想要改變這個現狀,需要參考業內其他相對比較成熟的崗位的做法:

有業內頂尖人才能夠沉下心來總結、沉澱、驗證根據經驗提煉出來的方法論,推動整個行業對崗位的認知、推動產品經理崗位系統的發展。

有業內優秀人才能夠沉下心來從自己的團隊開始,影響這個崗位一批人的做事方式,幫助他人成為更靠譜的產品經理進而影響到更多的產品、改變更多用戶的體驗。

上周我參加了一個百度老同事的聚會&分享,俞軍(我入行時師傅的師傅,應該算師爺吧)表示已經移民之後出去休息了這麼久,此番還願意接受滴滴的邀請回國加入滴滴,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夠在一個大平台上總結驗證自己這些年做產品的方法論,進而幫助到更多剛入行的年輕人。

雖然我自認根本算不上業內優秀產品經理,勉強及格還主要是因為同行們襯托的好…但俞軍老大都已表態會為此做些自己的努力,我這樣的後輩總也應該做點什麼。於是我開了知乎專欄、花時間寫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對黑產品經理的程序員們有些幫助,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傷害。也希望對一直被黑的產品經理們有些幫助,要努力成為更靠譜的產品經理。

Be the change you wanna see in the world. : )

歡迎點擊文章下部關注專欄「首席吐槽官」,我會定期通過專欄更新一些自己總結的經驗以及對行業相關的思考。還會並不定期邀請我的朋友們也寫文章發表在專欄里,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

P.S.

歡迎直接轉發知乎專欄文章,如需轉載到其他平台請先私信聯繫作者,謝謝。

文中少部分內容在我之前的幾個回答里曾經有提到過,請參考:

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為什麼? - 彭川的回答

產品經理的未來在哪裡? - 彭川的回答

產品經理怎麼與團隊成員建立信任和信服感? - 彭川的回答

俞軍老大本人也上知乎,他接下來應該會有空回答一些問題,有興趣的點這裡:俞軍

本專欄的下幾篇文章大致選題如下,選題主要來自平時周圍朋友們感興趣聊到的話題,有點類似於「約稿」吧。如果這其中也有你感興趣的,歡迎留言告訴我。

《為什麼我不喜歡知乎但還是開了知乎專欄》

《透過校招看畢業生職業選擇談當前教育體制的缺失》

《百度和騰訊的區別在哪兒》

《談談產品經理和導演》

《為什麼小米手機這麼難買》

推薦閱讀:

從國產熱播劇了解大眾流行熱點
<產品篇>做好互聯網產品的獎勵機制之時長獎勵
產品經理到底是幹嘛的?主要是這 3 件事 #008
方案篇(1):家庭智能中心
課程篇(8):產品設計-方案與規劃

TAG:產品經理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