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焦慮遠大於快樂,你還是不要斜杠了吧?
最近,「斜杠青年」這個詞,快爛大街了。
有人打著「斜杠青年」的旗號大肆宣揚「月入十萬」、「一周掙了五位數」、「一天賺了200萬」,有人反駁說「不是斜杠青年也能月入十萬」。好像說來說去,都離不開錢。
我想說,你月入十萬百萬,關我毛事呢?
本來很好一個概念,被糟蹋成這樣,感覺實在可惜。忍不住寫寫這個話題(實在沒什麼別的可寫)。
前不久,某位斜杠大神說了,我做斜杠就是為了錢啊。要不然我每天早上5點起床,下班回家筆耕不輟,拚命買書看書、參加培訓班,難道是為了「為人民服務」嗎?
是的,為了錢沒錯,這無可厚非。人人都愛錢,沒人跟錢有仇。
但是總把賺了多少錢掛在嘴上,唯恐世人不知,就讓人覺得很low。
另外,這樣做會造成一個非常不好的影響:讓那些不明就裡的人,下意識的將斜杠青年與金錢之間畫上等號。最可怕的是,把金錢作為斜杠的唯一追求,甚至天真的以為,一旦斜杠起來,就很容易賺大錢。
這就屬於24k純「毀人不倦」了。「斜杠青年」這個詞,也被你們帶入了深淵。
在這裡,提醒一下斜杠的腦殘粉們,請明白這樣一個基本常識:每個人的成功都不可能完全複製。都有其特定時機、特定環境的作用。別人這樣做能月入十萬,即使你完全照搬,也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因為時過境遷了。所以,醒醒吧。
好了,掰扯完這些,我們來還「斜杠青年」一個公道。
1 什麼是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這個詞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單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斜杠」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近幾年,斜杠青年已經越來越流行,逐漸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生活方式。
我最先知道這個詞,是從一篇文章《多重職業將成為全球發展新趨勢》那裡得知的。文章作者Susan Kuang,自稱是一個堅持獨立思考的80後。文章主要論述了「斜杠青年」會成為未來大趨勢的種種必然原因。此文論據翔實、論證嚴密,讀罷直叫人拍腿叫絕:說出了我想說的話啊,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啊,原來不只我一個人這麼想啊!!!由此,「斜杠青年」這個概念一下子就打進了我的腦海,並且對這種生活方式深表贊同。
文中說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工業時代遺留下來的,固定時間固定場所的僱傭工作機制;不再滿足於由精細社會分工為他們安排的,螺絲釘性質的枯燥重複工作。他們更願意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並且身兼數職。例如,白天是在公司寫代碼的程序員,晚上就化身為獨立書評人,周末搖身一變成為兒童手繪培訓師。多重身份,不一而足。
文中說到,隨著人才取代資本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企業將不一定繼續是人才組織的最好形式。移動互聯的深度發展,使得個人可以跨越機構,通過線上線下的各種方式,直接提供服務,獲得報酬。你擁有的技能越多,能夠獲得酬勞的方式就越多。由此成為斜杠。
這種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他們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是他們追求個人全面發展的必然結果。
2 做斜杠青年很難嗎?
無情的告訴你,很難!
想做斜杠,你得先擁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作為後盾,保證不斷糧。並且在做好這份工作的基礎上,還有足夠的時間來經營你的斜杠。你能利用的斜杠時間有哪些呢?無非就是下班、周末、節假日等零碎時間。那麼,你憑什麼認為,你可以靠這些零碎時間,達到專職人員的市場競爭力?
上面提到的Susan Kuang,她也不是從學校一畢業就能斜杠的。她先在一家公司工作了6年,打工這六年,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強烈的壓抑和束縛:一方面被明確分工的商業機構限定在有限的職能範圍,無法發揮全能的優勢;一方面每天處在要產出和數據的壓力環境中,極大的壓抑了她的創造力。即使是這樣,她也堅持了6年,覺得自身能力培養起來了之後,才選擇離職、專職斜杠。她在文章《我的Slash生活方式》中寫道:「我之所以能夠支撐得起Slash的生活方式,是因為我有全面的綜合能力:既有藝術和理想的一面,又有理性和邏輯的一面;不僅懂商業,還懂得人性;能說、能寫、還能設計;除此之外,還有超強的學習、思考、創造和執行能力。」你有嗎?
你們所熟知的六神,他都日入200萬了,為什麼不肯離職,專職做斜杠呢?或許最大的原因就是,斜杠收入還不穩定。這個月收入6位數,一旦停下來,下個月可能就是零。所以六神像上了發條、打了雞血一樣拚命的讀書、參加培訓,以便擴大所謂可憐的「信息不對稱」,維持自身的江湖地位。
他們的斜杠領域千篇一律的都是知識管理、時間管理、個人IP等等,他們所教授的課程也不過是簡單的方法論,他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並沒有進行知識的深加工,很容易被模仿,。所以他們很焦慮,就像拉磨的驢子,唯有不停的旋轉才能保證不斷糧。
然而,即使就是如此這般,你能做到嗎?
你有他那麼強烈的內心驅動力嗎?你有他那麼不折不扣的切實執行力嗎?你沒有。告訴你成功的方法了,你也不一定能做到,因為你懶;即使你做到了,你也不一定更成功,因為時機變了。
3 我所理解的斜杠青年
韓寒說,理想和情懷就像內褲,沒必要逢人就展示給他們看。即使是鑲了金邊的內褲,它也只是內褲。
你賺了多少錢這種事,也是如此,它也像內褲一樣,自己知道就行了,即使你這個內褲價值不菲,也沒有必要拿出來標榜。天天喊賺了多少錢,是不是除了錢,實在沒啥好展示的了。
更可氣的是,他們還扯著「斜杠青年」的噱頭喊錢。拜託,請不要毀了這個詞,好嗎?
斜杠青年本是一個人追求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的一種狀態。享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如果能順便帶來一點收入,自然皆大歡喜。沒有收入也不必嚴苛自己。更不能把賺錢作為斜杠的唯一目的。因為這樣很容易斜著斜著就跑偏了。很容易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Susan Kuang是真正意義上的斜杠青年,她跨越多個不同的領域進行多線產品的開發,今天是人文相關的項目,明天是寫作和邏輯,後天是英語,接下來可能是舞蹈和其他藝術。工作內容既豐富又有趣,永遠不會因為重複而感到無聊。這種跨領域頻繁切換讓大腦處於高度活躍的狀態,思維變得越累越靈活,創造力也越來越強。
另外,多重職業也為她帶來經濟上的優勢。多重職業意味著多重收入,永遠不用擔心收入會斷掉,因為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個獨立的現金流「管道」,互不影響。即使一條管道斷掉,還有其他管道在,而且她還會不斷搭建新的管道。努力經營好每一個管道,把它們變成持續的、最好是被動的現金流,她的總收入就能保持穩定增加。
其實最打動我的,不是她的現金流多麼充足,而是字裡行間,透漏出來的那種對於當下生活狀態的快樂與滿足,以及行文的嚴謹、踏實、低調與奢華。這讓我看到了一個斜杠青年該有的樣子。我想,這才應該是,我們所追求的Slash生活吧。
如果你覺得,斜杠帶給你的不安與焦慮,遠遠大於快樂,那你還是不要斜杠了吧?也許螺絲釘的工作更適合你。
最後我想說,不管斜杠,還是不斜杠,請一定記住,掙多少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喜歡的事,並且享受這個過程。
文/彭小亮
一個堅持獨立思考的80後
如果覺得我寫的還行,請瘋狂地點贊、轉發、關注、打賞。么么噠~
END
推薦閱讀:
※如果可以,你會選擇此生永遠停在2015年的哪一天,為什麼?
※為什麼身份證上的照片要比真人丑很多?
※消費者應該如何根據自身的需求選購空氣凈化器?
※自來水不能直接喝,水果不能直接吃,但是為什麼用自來水洗了水果後,就可以吃?
※我家女寶寶拉肚子,次數太多了都紅屁股了,能不能用香油擦屁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