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位美日工程師,談德國貨與德國製造。
德國貨質量一直不好是工程技術人員的常識,無奈日耳曼人「高貴」血統讓很多人為之買單。朋友的MiNi Cooper終於沒能例外,風扇狂轉節溫器壞了是大多數Mini的通病,換一個總成國內都要幾千。而本人很少在高速上看到車拋錨打求助電話,這個小概率的機會當仁不讓給了寶馬3。這兩件事情最近同時發生,促使我想談一談我認識的德國技術。
德國貨特點是參數指標高大上,可靠性差。從二戰起德軍的坦克就是可靠性奇差,虎式坦克參數牛B天下,動力,裝甲,炮徑威力雄冠天下,結果打起仗來一半以上坦克都在各種拋錨維修中無法形成真正戰力,所以德國人輸了二戰,美國靠謝爾曼贏了,蘇聯靠T型的人海戰術贏了。軍品尚如此,民品可想而知。軍工實力是一國技術實力的體現,仔細想想,其實德國真正成規模可以一戰的絕代軍品真沒有,航母是美日,戰機德貨勉強,也沒有美日那麼大名鼎鼎,戰艦德貨更排不上號,遠落後美日,日本還有大河武藏巨艦,德艦有什麼,如果美日不開戰,德日來一場海戰,會是什麼結果。馬克沁機槍,坦克和最早的服役航母是英國人發明的,鐵甲艦水上飛機是法國人發明的,飛機和甲板起降是美國人發明的,德國一直沒建立起航母。現代軍工Ak和AR流行全球,德國人也沒搞出什麼經典標緻型的範例之作。當今世界整體看還是日美無愧世界強者。
從我一個工程師角度,我的總結,德國人技術上的特點是拌豬吃老虎,貪功冒進,求大求全,想一口吃成胖子。結果下盤不穩,故障頻出。當年製造V2飛彈也是,很好的想法,但不夠腳踏實地,這點不及美國人實用主義,不及日本人精打細算,不及瑞士人能工巧匠精益求精,不及北歐人樸素極簡中的高貴。但不否認德國人愛動腦愛思考肯鑽研,就是可能想太多了。設計產品時想一步登天,熱血澎湃,激情四射,最後把最基本的東西給忽略了。
德國車大多數都燒機油是最搞笑的,買德國車的人後備箱多數都準備有一瓶機油,德系車主經常被人抓拍到加機油的不雅畫面,網路上廣為笑談。其實不是技術有多難,我倒覺得是德國人不屑於搞好,好面子不承認錯誤也不願意去搞好。日法美瑞的車子都很少有這種毛病。
我們換個精密行業看比如相機行業也是德國產萊卡,祿來,康泰絲,走貴族消費路線,日本出尼康佳能走精工專業路線,北歐人瑞典哈蘇走高端專業路線,美國人制定行業規則,壟斷暴利核心元器件(當時是膠捲,現在是處理器,高通晶元,安卓,windows這類平台和核心的讓你圍著他轉的東西和專利)走大眾路線的柯達傻瓜相機一次性廉價相機。
德貨死貴,但仔細看其實也沒啥核心技術能力,最後結果專業領域日貨佔領全球,北歐哈蘇繼續高端專業領域保持不動備受尊崇,老美製定行業規則幾十上百年票子掙夠了,榨乾攝影行業最後一滴油水後就資本運作去了(耗材利潤高達80%,老美精明盡玩這些高利潤的,其餘拱手相讓),德貨最後名存實亡,蔡司最後結局是賣給索尼當門臉用。
我總結,德貨技術最大的特點如果用一個字概括就是----「貴」。
圍繞「貴」字作文章是德國人全部技術精華的真正所在,是品牌營銷建設而不是什麼純工業技術,當然一定的工業技術基礎積澱是要有的,可能滿分十分,技術只有四分,六分是品牌貴族化宣傳打造。
而這點,是中國人不可能去學的,因為貴族化最終是靠的德國人日耳曼金髮碧眼的優秀人種論做支撐,德國品牌其實是一個種族主義路線品牌,就是要讓你拜倒在他的「人種優勢論」下無條件接受德國產品的貴价。
但仔細想想,德國人的優秀口碑來源於二戰前大批的德國知識分子,哲學家,科學家,歌德,巴赫貝多芬,尼采,黑格爾叔本華馬克思,愛因斯坦普朗克,高斯,馮諾伊曼,包括大量猶太人。今天德國已沒有這些人才,猶太人都去美國了。今天的德國製造業者無非是很好的利用了這種文化優勢的遺產為自己臉上貼金罷了。工業上真正被德國人發明並成為全球模仿樣本的,說實話不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