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倫斯坦的軍隊是一支怎麼樣的軍隊?

三十年戰爭中作為重要參戰方的瑞典古斯塔夫二世其軍隊以及改革可謂是被大書特書,但是作為其對手的名將華倫斯坦其軍隊,就題主淺薄的歐史閱讀量而言並沒有找到除了愛搶劫以外任意有用訊息,包括其軍隊的組成,訓練以及規章制度等方面的信息個人也一概不知,所以在此求教,望能解惑,謝謝。


關於華倫斯坦的軍隊待遇問題,我看過一點相關資料:

他(華倫斯坦)每周發給騎兵或步兵上校的報酬為500古爾登金幣,上尉為100古爾登,少尉40-50古爾登,軍事法庭法官50古爾登,隨軍神甫8古爾登,傷科軍醫6古爾登。與此相對應,每個士兵的軍餉就是給他的給養,為兩個麵包、一磅半肉和兩升啤酒。而華倫斯坦的衛隊,比皇帝的衛隊還要風光。將士們的衣服上「綉有緊密的金線,劍帶都鑲有銀飾,長矛的刃尖也鍍了銀"。衛隊的裝備,包含1000匹戰馬,46輛戰車和能夠架起80頂帳篷的瑙重。——《德國史》p111 鄭寅達 北京:人民出版社 , 2014.01


這一時期的部隊類型和組織相當規範,嗯 ,相比較的話,華倫斯坦軍隊的服裝方面還是比較好的,而且可能更加穿的多是專業的制服(由華倫斯坦自己的作坊提供),這一點上,他的軍隊就比蒂利伯爵的軍隊更加「精緻」一些(可能是華倫斯坦自己品位高吧,不像蒂利伯爵是個信奉用「衣衫襤褸的士兵和簡單的火槍」的人)。華倫斯坦的一些團至少是通過服裝的顏色來識別的,但因為當時沒有統一規格的軍裝,所以還是要穿戴紅色的腰帶或者一塊紅布。步兵中的長槍兵穿的是緊身胸衣並且大腿上可能配有保護用的板甲,或者最多只裝備有一個頭盔和黃褐色軟皮革來保護,這樣的裝備比例約為2:3。帝國部隊已經開始被分成不同規模的團,而華倫斯坦至少似乎傾向於由10個連組成的團,儘管5、6、8甚至20個連組成的團仍然存在,單獨或分離的連隊並不罕見。雖然早期的國土傭僕(Lansknecht)是400人組成一個連,但到這時連隊的規模已經減少到300人,所以這就導致了華倫斯坦理論上由3000人組成的一個團就像西班牙大方陣。

現實中,士兵開小差(在冬季往往能達到50%的概率)和「死亡薪酬」(dead pays,死去的士兵的薪水被他們的軍官所包吞在那個時期是很普遍的情況)將大大減少軍隊經濟的開支。在呂岑(1632年),華倫斯坦的團隊大多是500到800人的規模——也許與他對荷蘭或瑞典式戰術的明顯轉變有關,「營」在戰場上約有1000人,而不是以前使用的西班牙寬敞式的大方陣。還要注意的是,16世紀末,德國騎兵已經放棄了長矛,他們更傾向於持有手槍。大部分騎兵仍然是穿著3/4護甲的胸甲騎兵,經常戴著一頂封閉的頭盔,配有劍和兩把手槍,華倫斯坦可下令他的胸甲騎兵將這些繁重的裝甲卸下來。更輕便的火繩槍手或者是憲兵通常會有開放的頭盔,而且通常身著的是緊身胸衣,或者至少有胸甲保護。

華倫斯坦軍隊里的輕騎兵主要是由克羅埃西亞人來擔任,雖然他們的戰術受到了宿敵土耳其人的影響,但這些巴爾幹邊疆人基本上是持有火器的騎兵,是短式火繩槍,往往還配有兩支手槍。他們還擁有馬刀(從馬鞍上弔掛下來,便於下馬行動),每個中隊1/4到1/5的人也配有輕型騎槍,可以在下馬時作為長矛。他們可以是無盔甲保護的,但有些人會穿戴胸甲或胸衣,並且可以佩戴帽飾和頰部的頭盔。華倫斯坦的這支軍隊被瑞典人稱為「krabater」,意為「一個有趣的小夥子」,的確,他們給瑞典軍隊留下了很大的印象。此外,華倫斯坦軍隊通常還包括一小部分龍騎兵,他們攜帶有斧子和劍。騎兵被組織成旗隊(Cornet),一般為100人,重騎兵為60人,但是華倫斯坦的人數應該是100人。軍團里有5到12支旗隊,但實際上可能只有一百個人,儘管理論的長度是250到500個人。當時比較著名的騎兵當屬戈特弗里德·海因里希·馮·巴本海姆伯爵(Gottfried Heinrich Graf von Pappenheim)的黑胸甲騎兵,但仍然使用深層編隊。蒂利伯爵的胸甲騎兵是10列縱深,輕騎兵是6列縱深;而華倫斯坦更加激進一些,分別喜歡8列或6列的縱深(在呂岑,他的騎兵幾乎全是6列縱深)。

華倫斯坦軍隊當中的火炮是從其所屬領地上借來的。1632年他的軍團至少有44門火炮,280名專業炮兵,151名「Haiduken」(匈牙利的正規軍,可能充當組織後衛,或者為前鋒)和1800匹拉炮馬。同樣,他似乎已經傾向於瑞典模式,努力為每個步兵部隊提供2門輕型短炮(在他親自指揮的情況下是6門)。

圖例:1.僱傭兵,2.火槍手,3.炮兵,4.火繩槍手,5.領隊,6,9.撐旗者,7,8.龍騎兵,10,11,12.火槍手,13,14.胸甲騎兵,15.華倫斯坦大元帥,16.皮科洛米尼。

參考資料:

Airfix Magazine Articles-Part 17:the Imperialists


不請自來!

曾在留學時看過其相關記載!

華倫斯坦的軍隊是諸侯聯合軍+僱傭軍+外國支援軍的聯合體。採用的是當時大陸的通用體系方陣。武器上大力發展和增加火器(火繩槍和火炮)。但是,總的來說,軍隊配比還是老式的,不太合理。比古斯塔夫軍改後的軍隊要差。

作戰方式依然是當時主流的方陣陣戰,強調正面破敵,典型的正攻法。打法就是炮轟(鷹炮,長重炮,佛郎機炮等),槍射(大型火繩槍兵,手槍騎兵(黑騎士)),近戰(騎兵,超長矛兵)。但是此時炮的體系還不完整,缺少中射程炮,因而用大型火繩槍來彌補炮與輕火槍的射程空白。火繩槍依然是主力武器,燧發槍還只是少量。重型炮較多,但是機動性差,而且投入戰場數量少。將領依然是軍事貴族為主,而不是選人以賢。所以總的來說,軍隊整體實力要比古斯塔夫軍隊差得多。

但是華倫斯坦的指揮能力較強,加上天主教勢力支援得力,所以戰爭中一直取勝,直到古斯塔夫二世的軍隊到來。


沒什麼書談日耳曼體系,魚鷹關於日耳曼體系有入門書~深入一點的可以考慮今年2月要出的關於呂岑的那本專著


謝邀,最近剛好搜到了一篇呂岑的論文(http://theses.gla.ac.uk/6508/1/2015schuergerphd.pdf),列陣對戰的第一波帝國軍隊(不包括援軍)的編製表就貼一下:

這支軍隊騎兵共有5350人,其中胸甲騎兵1650人,卡賓槍騎兵2700人,龍騎兵100人,克羅埃西亞騎兵900人

步兵共有8200人(91個步兵連)

火炮共有24門,其中包括9門24磅炮、2門16磅炮、6門12磅炮、1門10磅炮、6門6磅炮

我認為一個很基本的特點是,騎兵挺多,步騎比例達到8:5,如果算上日中到達戰場的巴本海姆近3000名騎兵,那麼呂岑之戰帝國一方騎兵甚至幾乎可佔到總人數的一半。這也與呂岑之戰雙方騎兵混戰非常激烈的描述相符合。

不知道為什麼,網上很多人提及17世紀的歐洲軍隊進步時很少提到騎兵大規模擴張這一點,16世紀初期時,西歐軍隊的騎兵比例常常只有步兵1/5左右或多一點(見我寫的《文藝復興戰爭》),到了17世紀則急速膨脹,到了動輒數千上萬的規模。這一方面是因為恩格斯說的去貴族騎士化,使得成本大大降低,大規模「量產」騎兵變為可能。

另一方面我認為也很重要,甚至是同等重要,那就是西班牙和奧地利體系的大方陣,步兵部隊過於密集,使得側翼空間很大,也就有了更大的需要增加騎兵數量來保護側翼。此外,通過招募外籍僱傭兵(如克羅埃西亞騎兵)來擴充軍隊總數,騎兵也要比步兵融入得容易(巴本海姆的援軍當中就又包括1000名外籍騎兵)。

從這張布陣圖也可以看出,華倫斯坦的步兵(下方)仍然是傳統的大方陣模式,而經古斯塔夫改革之後的方陣部隊(上方)單位體積更小,更加機動靈活一些。

華倫斯坦軍隊裡面可以看到著名的Spanish Square,即西班牙方陣的基本陣型

至於瑞典體系的有效性,現在還有一定爭議,因為傳統上一直比較推崇新教軍隊(荷蘭、瑞典)的作戰模式,甚至以之為近代軍隊的始祖。而對天主教體系有些低估,例如認為西班牙大方陣的全盛期在16世紀,而17世紀屬於新教體系云云。但從實際戰果來看,在17世紀西班牙和奧地利體系其實仍然打了不少有含金量的勝仗,例如諾德林根,就是西班牙軍隊主力戰勝了瑞典軍隊主力。不過,在軍事理論的角度而言,更為推崇運動作戰、進攻精神和創新在情理之中,所以一直以來古斯塔夫得到了更高的評價。

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很大的神話,就是西班牙方陣步對騎無敵,甚至於渲染到了不需要步騎配合,就可以隨便打贏世界上任何野戰的程度。然而這種說法是完全經不起推敲的,西班牙方陣的羅克魯瓦戰役、葡萄牙方陣的馬哈贊河戰役,反而都是被騎兵大範圍包抄側翼導致失敗的。

如果真的完全沒有了騎兵,那麼西班牙大方陣的作戰就會成了這個樣子

就呂岑一戰來看,雙方軍隊的步騎搭配都非常重要,而華倫斯坦的騎兵比例還要略大於古斯塔夫(古斯塔夫在呂岑大概動用了13000名步兵和6000名騎兵,出處同為該篇論文),是否是為了使側翼更穩固而刻意充實了騎兵數量,可以進一步討論。


推薦閱讀:

TAG:德國 | 瑞典 | 捷克 | 軍事史 | 哈布斯堡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