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
02-12
1、表情符號表現怎樣的情感
(轉載自徐賁的文章)
表情符號能填補一些非語言交際的空缺,但卻是非常有限,因為人流露在臉上的表情要遠為真實和微妙。有朋友時而會在給我的微信中添加一些有表情的小黃臉,就是人們所說的「繪文字」(emoji)。繪文字是「顏文字」的進一步圖像化。1982年美國電腦科學家史考特·法爾曼(Scott Fahlman)率先於使用了「:-)」及「:-(」這樣的標點符號組合,於是開始有了「顏文字」。繼顏文字和繪文字之後,「表情包」又成為進一步的圖形化表情符號。表情包是社交軟體興起之後形成的一種流行文化,通常以時下流行的名人、語錄、動漫、影視截圖為素材,加上一些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達特定的情感。
在這三種表情符號的變化過程中,圖形變得越來越豐富、細緻,但表現的內容並沒有變,仍然是人的情緒:快樂、憤怒、妒嫉、哀傷、愛慕、害怕、厭惡,以及混合形式。可以從兩個不同的方面來了解「表情符號」的情感作用,一個是為傳遞的信息添加某種情感氛圍,另一個是試圖表達的情感本身。人們在用書面文字或口頭語言交際的時候,傳遞的不只是「意思」,而且是某種情緒氛圍,因此需要藉助語氣、語調、敬語、禮貌、情感遣詞等文字外手段。「你要當心」這句話,用善意提醒或惡意威脅的語調說出,同一句話會有完全不同的意思。「表情符號」可以用來營造數碼交際的情緒氛圍,數碼交際具有即刻和親密的特徵,但恰恰又缺少傳遞情緒氛圍的手段,表情符號正好滿足了這個需要。就像是在說話時打哈哈或提高嗓門一樣,一張笑臉可以把一句在文字上顯得突兀或可能冒犯的話變成一個「玩笑」,一張怒臉可以把一句平淡的判斷強化為一個譴責。使用表情符號最多的人群是青少年,他們正處在情緒豐富、劇烈,特別渴望表達的年齡。表情符號是一種「俚語」(slang),一種在特定人群中使用的非正規語言,而青少年又正好是最偏好俚語的人群。許多俚語都是通過特定人群進入通用語言的,尤其是在網路電子交際的時代。俚語的情緒色彩經常是簡單、誇張、程式化的,正符合大多數青少年的思維和說話方式。
表情符號涉及的另一個方面是它要表達的情緒本身。在許多人看來,文字交流中使用表情符號顯得幼稚、低能,是因為缺乏文字能力,才用插畫般的符號來圖解情感。表情符號不過是成人使用的兒童貼紙,好玩而已。也有人認為,一圖抵千字,表情符號的圖像經常能表達文字無法表達的情感和情緒,而解讀圖像正是人類交際的一個重要方面。心理學家麥拉賓(Albert Mehrabian)提出過一個著名的(也是有爭議的)「麥拉賓法則」。他認為,人們交際時,根據語言得到的訊息(談話內容、言詞的意義)佔7%,從聽覺得到的訊息(聲音大小、語調、語氣等)佔38%,透過視覺得到的訊息(表情、動作、態度等)佔55%。麥拉賓法則因此也稱為「7-38-55法則」。這個法則被用於解釋人際交往中第一印象的形成:第一印象五成以上是由「視覺接收的訊息」所決定。面對面交往中是如此,那麼在微信式的數碼交際中又是一種怎樣的情況呢?有研究者認為,有93%的非語言交際手段得不到或無法運用。表情符號能填補一些非語言交際的空缺,但卻是非常有限,因為人流露在臉上的表情要比用表情符號表示的來得遠為真實和微妙。雖然人臉上的情緒表情也可以假裝,但假裝往往會留下痕迹,而假裝的痕迹本身便會成為一種透露真實情緒的面相表情。但表情符號則只是某種情感的一個簡易的,概念化的替代物。就表達情感而言,文字是陳述(或解釋),而不是試圖替代表情,但表情符號的圖像卻兼具陳述和替代的作用,後一種作用使它就像戲劇表演時使用的面具一樣,起到的是拉開而不是拉近交際者距離的作用。在數字交際時代,對人或對己,表情符號都為滿足這些古老的需要提供了新的手段。2、表情在社交網路的應用
待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