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用戶關係
02-12
1、強關係與弱關係
1.1、熟人(強關係):
因為已經認識,才關注對方的生活和興趣。1.2、陌生人(弱關係):①興趣品味:因為對方的興趣品味和我相似,才和對方建立關係。
②婚戀交友:因為我想和對方搞對象,才和對方建立關係。③社會互助:因為我想得到對方的經驗或幫助,才和對方建立關係。④人脈網路:因為我想拓寬人脈,才和對方建立關係。⑤攀龍附鳳:因為我喜歡(甚至羨慕)對方的生活/職業/財富/地位,才和對方建立關係。⑥社區交流:大家在社區裡面討論,交流各自想法,順便產生的互動——點贊、反對、評論、回復等,這是非常非常弱的弱關係,甚至可忽略不計。解讀:(1)第①②點,個人屬性較強,更適合雙向互動,一起找共同話題,在已經建立弱關係的前提下,有更多機會變成強關係。(2)第③④⑤點,社會屬性較強,更適合單向互動,有需要的時候,才主動找對方,或者只是混混圈子……總之,在已經建立弱關係的前提下,也很難變成強關係。(3)第①點的弱關係,比較容易建立。第②點的弱關係,受各自吸引力的影響,一般來說,很難建立。(4)第③點的弱關係,比較容易建立。第④⑤點的弱關係,受社會階層差異的影響,一般來說,很難建立。
1.3、強弱關係與關注(加好友)行為(1)強關係,一般來說,雙方都相互關注或者加好友。(2)弱關係,很可能沒有相互關注、沒有加好友。可能只是一方關注另一方,卻沒有被對方關注。還可能雙方之間沒有任何關注行為。(3)強關係,聯繫比較緊密,對對方個人信息比較了解。比如微信好友。(4)弱關係,聯繫很鬆散,只是基於興趣或內容等偶爾有互動。比如我在知乎上向某人請教問題,有了幾次對話交流。最好是,雙方互動超過3次,才算作建立了弱關係。有互動但低於3次的,可以算作是弱關係的萌芽。2、豆瓣的社交之路
2.1、豆瓣有哪些方法做社交?
豆瓣是社區,偏向文藝小眾的社區,需要從建立好弱關係入手。要建立弱關係網路,豆瓣要滿足用戶的哪些需求呢?這就相當於回答為什麼用戶要搞弱關係。可以用上文的①②③④⑤⑥點來解釋。接下來,一點一點分析,看看豆瓣最有條件做好哪一點,最有必要最好哪一點。2.1.1、需求點一:興趣品味
(1)用戶能在豆瓣找到興趣品味相似的人嗎?豆瓣上記錄了用戶各種數據,可以用來匹配興趣品味相似的人。瓶頸在於用戶量是否足夠大,用戶數據是否足夠多,匹配演算法是否足夠先進。此外,活躍的用戶可能產生的數據多,可以用來匹配,並找到相似的人。那麼,不夠活躍的用戶,怎麼辦呢?所以具體做法應該是:一邊引導所有用戶產生更多數據,一邊幫一部分數據量足夠的用戶推薦相似的人。然後滾雪球,越做越大。(2)如果能的話,是否很快速、很便利地找到?對於已經產生很多數據的老用戶來說,或許可以做到快速找到相似的人。但是新用戶就很難,這就意味著新用戶有一段過程才能通過興趣品味建立弱關係,換句話說,此處的弱關係不能成為吸引新用戶的賣點,畢竟時間成本有點高。(或許有一種新方法讓新用戶快速產生大量數據?或許演算法足夠先進,對用戶數據要求不高?當然了,用戶數據越多,演算法匹配是越準確的。)至於便利性,就是入口和交互的事情了。這一點很容易做到,關鍵是什麼時候給入口,畢竟匹配準不準、用戶接受度還是很難預測的。(3)找到之後,有多少機會和對方互動?系統推薦了相似的人給用戶後,用戶買不買賬就不好說了。假設用戶買賬了,然後去和推薦的人聯繫,聯繫之後又有新的問題了:發現推薦不準,發現對方不活躍難以互動。如果發現推薦不準,系統可以推薦其他人,同時還可以改進演算法,這樣有不斷進步的空間。但是對方難以互動怎麼辦呢?就只能提高活躍度、增加互動的機會、提升互動的便利性……最重要的是,讓用戶感受到互動是有收穫的。2.1.2、需求點二:婚戀交友這個還是交給珍愛網什麼的來做吧,很垂直,水很深,或者容易變成色情交易平台。
2.1.3、需求點三:社會互助社會互助在於用戶貢獻自己的知識經驗等去幫助別人,在互聯網上就體現為回答問題。這一點上,知乎目前來說就是絕對的贏家了。知乎的用戶可以因為對方給了指導建議而產生好感,逐步建立弱關係。豆瓣貌似沒有這個基因,用戶也不習慣在豆瓣上找人解答自己的疑惑。所以這條路很難走通。2.1.4、需求點四:人脈網路用戶想通過互聯網拓寬自己的人脈,和在線下多結交朋友是一個道理,目的就是方便辦事、利用關係發展事業、甚至走後門潛規則。所以用戶要確定哪些人是自己想拓展的人脈,主要根據用戶的職業相關信息來判斷,比如對方是本地稅務局的,對方是騰訊公司的程序員。這就要求豆瓣能提供這些信息,遺憾的是,目前來看,豆瓣並沒有。然而,知乎有,這又是知乎的一個天然優勢。換句話說,知乎更有資格完成這件事——幫用戶拓寬人脈。2.1.5、需求點五:攀龍附鳳這個有點像人脈,因為都是搞社會關係。區別在於,人脈更多是社會階層差不多的人。攀龍附鳳是想結交社會層次高很多的人。普通員工結交高管,粉絲結交明星……結果是,人家不太願意鳥你。這註定是單向的聯繫,但不妨礙它建立一種弱關係。弱關係是有一定粘性的,連弱關係都沒有,那基本上很難建立用戶粘性,除非你的產品或服務實在是強大和不可替代。那麼,用戶怎麼確定對方是攀龍附鳳的對象呢?還是職業相關信息(身份),比如對方是阿里ceo,對方是作家韓寒。微博這點做的很好,上面可以找到很多名人大V。知乎也不錯,雖然名人不是很多,但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不少,勉強可以攀龍附鳳。豆瓣就完全沒有這些資源了……此路不通!2.1.6、需求點六:社區交流討論交流想法。針對一些話題,用戶有交流的慾望。豆瓣的書評影評等,就是一個交流的陣地。豆瓣小組的帖子也是。然而豆瓣的用戶交流並不活躍,像百度貼吧一樣沒有真正活躍起來。這個跟社區氛圍有關係,文明討論踴躍發言是很重要的,一旦水軍多了,大家積極性受打擊,這一點也是知乎做的最好。此外,還跟話題有關係,是否有人經常發起熱門話題,顯得至關重要。像讀過某本書等是低頻冷門的話題,交流起來自然不活躍。如此說來,其實豆瓣小組有很大發揮空間,就是不能太雜了,太雜了用戶就沒有發言慾望。以問題的形式,是容易激發用戶的積極性的,因為大家都想表現自己博學多才、見解深刻,或者態度方面的同仇敵愾、大義凜然、愛國愛民。這一點上,還是知乎做的最好。
2.2、豆瓣做弱關係的優勢從以上的分析來看,留給豆瓣的空間並不太大。豆瓣大概只能抓住兩個需求點:興趣品味和社區交流,而且更容易做好「興趣品味」這一塊。至於其他四個需求點,基本沒豆瓣什麼戲了。解決需求點「婚戀交友」,珍愛網等有優勢。解決需求點「社會互助」,知乎、分答等有優勢。解決需求點「人脈網路」,知乎,linkedin等有優勢。解決需求點「攀龍附鳳」,微博、直播類平台、分答等有優勢。解決需求點「社區交流」,知乎、貼吧、垂直社區等有優勢。推薦閱讀:
※怎麼跟陌生人搭話?小對話練起來
※人旅遊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會想了解當地人嗎?
※拿什麼拯救你,陌生人社交?
※想要叫身邊的女孩起床,但又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怎麼問會顯得禮貌點兒?
※與知友線下見面是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