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星代言和節目冠名看手機行業興衰

小米發力千元機,金立pk華為

2011年和2012年,剛推出手機的小米成功抓住從功能手機轉到智能手機的那批年輕用戶。這撥人心態開放,思維活躍,敢於嘗新,支撐了小米早期銷量,「為發燒而生」喊出了他們心聲。後來湧入的更多數量智能手機年輕用戶,並不都是極客,也不感冒極客精神。反而是演藝明星身上附帶的「新、奇、酷、炫和帥」,更容易俘獲他們的心。

7月上旬,小米同樣聘請了吳秀波、劉詩詩和劉昊然,為紅米代言,區別於OPPO、vivo佔據的2500元以上檔位,主攻千元機線下空檔。對於互聯網手機品牌風向標而言,意味著向線下開火,營銷回歸傳統的意味最明顯。

在其它廠商如火如荼爭奪年輕消費者的時候,老牌手機廠商金立則憋著勁想在商務手機上追趕國內第一名華為。華為旗艦商務機型Mate7在2014年底紅極一時之後,金立創始人劉立榮緊跟著組織人員同樣推出M系列商務機型,產品性能與華為一樣,都強調大屏、超長續航。經過2015年的模仿和追趕,2016年8月份,趕在華為推出Mate 9之前推出M6和M6 Plus,並同時強調安全性能。

與此相應,重金簽約之前拍過《手機》電演的導演馮小剛、演員余文樂,並拍攝微電影《手機芯戰》播放,同時贊助了北京衛視《跨界歌王》。金立作為傳統的手機廠商,這次花大力氣做傳統營銷廣告,目的很明確,要趕在華為玩熟傳統電視廣告之前,盡量爭取時間有所作為,力爭突出手機「安全」的點,提升金立一直以來低於華為的品牌調性。

OPPO、vivo綜藝娛樂之路越走越遠

從大舉進入智能手機領域開始,OPPO和vivo就一直是綜藝節目的「金主」,有報道稱2015年《偶像來了》就花了4億,另外還贊助了《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和《天天向上》 等等。湖南衛視發布的數據顯示,繼2015年vivo以3.5億繼續冠名湖南衛視老牌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之後,更以高達7億的營銷投入獨家冠名2016《快樂大本營》。

綜藝節目之外,OPPO去年還開始押寶電視劇和電影。2015年年底植入國內動畫電影《小門神》,開展點影活動;贊助今年暑期熱播電視劇《青雲志》則顯出OPPO一不做、二不休的風格。先簽下劇中主角張小凡扮演者李易峰,進而繼續在電視劇屏幕右下角打出OPPO藍色LOGO。並同時產品跟進,推出定製機,挖掘粉絲商業價值。

體育營銷上,OPPO於去年9月份簽約西班牙球隊巴薩。巴薩和 OPPO 會在足球賽事、球迷活動、電視廣告等方面展開合作,OPPO 的品牌標誌也將出現在諾坎普球場。

在渠道建設上,華為並不能像OPPO和vivo那樣通過交叉股權來綁定一級代理商,在電視廣告投放上也要顧及內部意見,而是攜手合作夥伴共建「大服務」生態體系。

蘋果繼續鞏固霸主地位

距離2016年蘋果秋季發布會的日子屈指可數,關於iPhone 7的信息已經爆料的差不多了,iPhone 7取消3.5mm耳機介面、採用Lightning耳機、調整天線白帶、搭載A10處理器以及iPhone 7 Plus的雙攝像頭配置都已成為板上釘釘的事,顯然面對華為的競爭讓蘋果已經感受到了壓力,所以這次發布會在推出iPhone7之餘蘋果將更多的聯合其上下游企業全力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比如說一向被消費者所詬病的數據線質量問題這次在iPhone7發布前就聯合銳舞進行了重點的解決推出了全新銳舞蘋果數據線以期望通過高品質來收發被搶走的失地。


推薦閱讀:

海盜船K70 LUX RGB機械鍵盤評測 – 上船不僅為信仰

TAG:手機品牌 | 明星代言 | 數碼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