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社會學無法自拔(二)
02-12
3.古典現代性理論的局限、意義和啟示:
在吉登斯看來,古典現代性理論普遍存在著化約論的傾向。也就是說,他們都傾向於把複雜的現代社會化約為某種單一的維度,將社會變遷的動力歸結為某種單一的動力。他指出:「社會學中最著名的理論傳統,包括那些從馬克思、塗爾乾和韋伯的著作中引申出來的觀點,在解釋現代性的性質時都傾向於注意某種單一的駕馭社會巨變的動力。」而吉登斯強烈反對這種看法,他指出:「現代性在制度性的層面上是多維的,每一個被各種傳統詳細說明的要素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因此,在認識現代化時,應當認識到這三位思想家的理論都給出了一部分的真相,但同樣應當認識到,現代化並非完全按照這三位思想家其中任何一位的理論來進行。另外,我們應當正確認識古典現代性理論賴以形成的背景,但絕不能簡單地接受相對主義的立場——即認為一個概念只有在形塑他的情境中是有效的。以馬克思為例,馬克思的理論形成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早期,而隨後資本主義的發展促使了一種與馬克思原來觀點截然不同的「馬克思主義」的形成。我們應當看到,每一種實踐理論都存在著相應的社會環境和局限性,但這絕不意味著後來資本主義的發展「推翻」了馬克思的理論。馬克思的理論直到今天仍然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極具價值的社會歷史觀念,而這樣一種思想是否有益,不可以通過對待科學理論那樣通過經驗實證的方式來確定這是「已證實的」還是「無效的」,也同樣不可以像對待哲學理論那樣忽視經驗事實的驗證。
而社會學家們,也絕不應該將這門學科的範圍限制在易於用經驗事實進行驗證的領域,否則,正如吉登斯所言:「這是一條前方毫無結果的形式主義之路,使社會學與真實的生命和生活疏離化,使它與那些社會學視角原本最能有貢獻的課題變得毫不相關。」一、馬克思1.馬克思早期思想的誕生背景:
為了理解馬克思思想的發展,我們有必要將目光轉向19世紀上半葉的歐洲,尤其是那時的德國。如我們了解的那樣,德國在那一時期根本就不算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它只是許多大大小小的君主國的鬆散組合而已。同時,對比英國來說,那時的德國和法國都沒有能夠成為內部政治穩定的國家——即自由資產階級在政府中處於強有力的位置。法國的復辟是反動階級的利益在收到沉重打擊之後做出的實質性表現,與其說1789年大革命暴露出的社會政治裂痕成功被大革命及其後的一系列事件得到了解決,倒不如說它們反而加深了。而德國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去,如馬克思所言,德國「沒有同現代各國一起經歷革命,卻同他們一起經歷復辟「。很容易看出,德國在那一時期無疑是「落後」的,而這一「落後」正是馬克思早年建構歷史唯物主義希望解決的最根本問題。在此,我們應該接著看一看當時德國的學術思潮。馬克思進入洪堡大學就讀法律系時,一位偉大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僅僅去世了幾年。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思想是德國唯心主義運動的頂峰,它將歷史向度納入哲學,將人類的歷史轉化為精神和心靈的歷史。在《精神現象學》中,黑格爾試著追尋的哲學真理是所謂「無所不包的精神」,人類歷史上的所有思想和衝突全被包含於其中。而整個世界在黑格爾體系中被看作「一個歷史的行進,其中每一個相續的運動都是為了解決前一運動中的矛盾而出現的」。而這也正是馬克思思想中「辯證法」的來源。馬克思在早期加入了「青年黑格爾派」,試著通過對現存制度的理性批判來喚起根本性的改革,從而使德國能夠趕上和超過另外兩個西歐先進國家。但馬克思很快意識到這種想法就落入了德國典型的窠臼——只關注「理論」而排斥「實踐」,如馬克思所言「德國人在政治上思考其他國家做過的事情。」黑格爾體系將整個人類的歷史轉化為精神和心靈的歷史,但馬克思指出德國為了進一步發展,就必須以對物質力量的認識來取代哲學上的批判。這種力量總是在變化當中發揮其作用的,而不僅僅停留在觀念的層面,而這才是馬克思對唯心主義批判的真正歷史語境。
2.馬克思早期的思想發展:黑格爾與費爾巴哈在馬克思的少年時期,有一篇文章直到現在仍然被人們銘記,那就是馬克思在期末考試時寫下的一篇短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這篇文章討論的問題是:青年人在選擇其終身所欲從事的職業所擁有的自由度和道德義務。馬克思認為,選擇職業的主要指針應當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且這兩種利益絕不會彼此敵對——因為人只有位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可以達到完美。有趣的是,馬克思在大學的專業是法律,這是因為他的父親認為法律是比哲學更為實際的選擇,但在馬克思自己看來「要是沒有哲學,什麼也做不到」。推薦閱讀:
TAG: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