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詹姆斯·希爾曼「原型心理學」解析 | 車文博

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 希爾曼原型心理學解析 文 | 鄭榮雙、車文博

希爾曼是深度心理學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創建了以靈魂為基礎的原型心理學(archetypal psychology),被譽為繼詹姆斯之後美國最具活力和最具獨創性的心理學家。希爾曼給心理學提供了一種新的視野,這種新的視野不僅研究人類的心靈,而且還探究處於世界中心的靈魂(soul)。

1 批判與解構:希爾曼原型心理學的起點

希爾曼原型心理學的起點是對人本主義心理學傳統的批判和解構。其表現之一是對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以及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矛盾態度。他一方面同榮格一樣,認為意象就是靈魂,也援用神話闡釋他的原型心理學或深度心理學。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認為自己是「反叛的榮格精神分析法的信奉者(renegade Jungian)」。

他不斷地向當代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發難。例如,他不但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自我統一體和健康自我提出批評,而且對人本主義心理學以自我實現為焦點的做法也持反對的態度,因為人本主義將這些作為靈魂和世界無序的經驗、多重性的對立面。然而對希爾曼理論的考察可以發現,他對人本主義心理學還是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比自己願意承認的更接近人本主義心理學。

希爾曼原型心理學的主旨是要解禁被現代正統的心理學觀念所禁錮的對靈魂的研究,希爾曼通過在心理學中重新引入「靈魂」這個古老的概念對西方心理學發出了挑戰。因此,他又給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即他將對傳統觀念和教條的解構而不是在原有理論的基礎上產生新的理論視為創造。

這就是說,他對批判比較感興趣,這一點在他對弗洛伊德和榮格的態度上也可以發現。他認為弗洛伊德是位批判性的思想家(a critical thinker),而榮格是位組織性的思想家(a organic thinker),它強調批判性思想家才是真正的思想家,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論雖然受到各種各樣的批判,但還是受到追捧。然而,榮格的心理學卻受到了學術界的排斥,這是因為信奉榮格心理學的人不願意或喪失了批判思維的能力。

希爾曼宣稱自己是批判思想家,他要建立一門研究集體文化心理而不局限於個人心理的心理學——原型心理學。他指出,自己同榮格的實質性的區別在於,他把榮格的「原初」(origins)轉換為了動詞,用它來指活動、運動和過程,而不是指一套固定的原則,這也是他把自己的心理學稱為原型心理學的原因之一。希爾曼對心理學中某些固定不變的觀念解構的目的,旨在提供嶄露心靈本身的條件。

2 靈魂以及靈魂深度:希爾曼原型心理學的核心

希爾曼將靈魂視為心理學的一個適宜的研究對象,認為靈魂是心理學的一個恰當主題。在希爾曼看來,靈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教條中以及固有的觀念里處於被遮蔽的狀態。然而,當人們體驗到信念、價值和安全感解離的時候,靈魂在這些無序的、以及病態的活動中最易於出現。因為此時意象、情感、願望和價值觀等處於高度緊張狀態,能夠以最本質的方式完滿地意識到心靈。

希爾曼認為靈魂有五種特徵

第一,使得所有的意義成為可能;

第二,將事件轉化為經驗;

第三,涵括深度經驗;

第四,在愛中溝通;

第五,和死亡有特殊的關聯[1]。

他把靈魂界定為屬於本性的富於想像力的可能性,一種在反省的沉思以及夢、意象和幻想中得以實現的可能性。在心理學中,希爾曼給予靈魂以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宣稱,從廣義上說,心理學的終極價值就是在最廣泛的可能性的意義上,將靈魂現實化和深化。對希爾曼而言,人 們的目標既不是尋求快樂,也不是追求理性,而是與自己的靈魂和力量(might)同在。因此,從這方面來看,希爾曼的心理學就是純粹的靈魂心理學。

希爾曼還提出了「靈魂的深度」(the depth of the soul)和「世界靈魂」(the world soul)的概念。靈魂深度是指靈魂通常隱藏在常規、教條和固有的信念之後。希爾曼不把靈魂局限於人類,而試圖將其擴展到整個世界以及文化和自然的產物。他斷言,每一件東西在其深處都有靈魂的火花(a spark of soul)[2],這即是他所謂的「世界靈魂」。希爾曼關於世界靈魂的觀念,強調了世界萬物的多樣性以及人類對它們和自身認識的不確定性和相對性。

更為重要的是,他的這種觀念似乎又回到了萬物有靈論的古老理念中。但是,希爾曼的「萬物有靈論」有明顯的現代色彩,用它作為環境保護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精神基礎。在他看來,人類之所以對自然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是由於人類認為,只有自己才有靈魂,包括自然界在內的其他一切都是沒有靈魂的存在,人類可以憑藉自己「高貴的」靈魂而凌駕於世界萬物之上。而在希爾曼看來,事實上,靈魂並非人所獨有,作為人類,理應對其他存在表示尊重,實現與世界萬物的和諧共存,防止和避免環境危機這樣,希爾曼就通過對世界靈魂的人格化消解了人類中心論。

3 心理的病態和混亂:靈魂深度的擴展之路

希爾曼對靈魂的詩意解讀形成了他對世界的觀點。他認為,整個世界是建立在神話詩意(mythopoetic)的基礎之上的,原型心理學就將生活的每一片段視為神話和詩意的。由於世界的每一方面都是神話詩意性的,因此,人們可以從最世俗的東西和事件中抽取出心靈的意義。世界可以從不同的觀點加以理解和體驗。在心理學中,這些觀點很多都是神話和修辭學的,它們可以顯示出研究者在研究心理現象時潛在的幻想。

榮格藉助集體無意識把人們引向了人類靈魂的深處;弗洛伊德則通過對人類無意識和潛意識內容,即被意識壓抑的本能和衝動,向人們揭示了靈魂深處的混亂、痛苦和掙扎;希爾曼也是通過靈魂的混亂、痛苦和掙扎走向靈魂深處的。

但與弗洛伊德不同,他並沒有設置防禦機制對諸如此類的現象加以控制,把神經症視為理解無意識的途徑,恰恰相反,他允許它們自由地表現,並認為病態或變態的心理現象和行為以及精神的混亂狀態,是使靈魂深化的「正道」(royal road),靈魂不但通過精神的痛苦而得以發現,而且靈魂實際上就存在於這些痛苦之中。病態或變態的心理現象和行為可以喚起人們的所具有的符號、意象和意義,正是它們構成了人類最初的對混亂的反應方式。

病態心理對靈魂的深化還有另一條途徑。希爾曼認為,心理的癥狀,尤其是壓抑,常會使人們對自己非常崇尚的關於自己和世界的假設提出質疑。例如夢境的怪異以及恐懼的意向,就對用來解釋實在的預言性框架提出了挑戰。

此外,癥狀還具有解構的功能,它引導人們越來越深地進入未知的東西。希爾曼將這種機能視為生命性的原型(anima archetype),並且與靈魂本身相等同。這些未知的東西引導人們進入混亂狀態,而這種狀態與厄洛斯和創造力不可分割。因為「厄洛斯源於混亂,這意味著創造力能從任何一個混亂時刻產生」[3]。

愛的部分意義在於通過混亂、痛苦和逆境對靈魂加以深化。希爾曼還進一 步指出,所有變態心理都有其神聖的一面,對變態心理癥狀的治療可能也將愛從中去除了,不但如此,希望治療的心態本身就是疾病的一部分。希爾曼將病態心理提高到了本體論的高度,認為它是存在的基本的原型形式,是所有存在物的本質的方面。所以,如果沒有病態心理,個體很難與他靈魂最深處的自我相遇。

希爾曼明確指出,死亡對靈魂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可能性產生於人對自我的有限性的認識。希爾曼認為,對什麼是有限性的理解使人們想像出可能性,這些可能性有些可以實現,有些則不能。希爾曼對靈魂和死亡之間關係的闡述,具有濃厚的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色彩,走向了所謂死的本體論。他指出,靈魂的特徵之一,即可能性,正是從個體對自己生命的有限性的認識中產生的。不過,海德格爾通過死亡解釋人的整個生存狀態,而希爾曼用死亡闡釋靈魂的可能性。

4 多神論和多重人格:希爾曼解構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希爾曼的原型心理學是以解構主義的姿態而出現的。他通過解構主義給自己的原型心理學提供了前提,並且用解構主義的觀點審視了傳統的病態心理觀點,但他並沒有滿足於此,而是在他的原型心理學中進一步貫徹了解構主義,這主要表現在他的多神論以及對人格、自我的解構中。

對一神論的解構是他的論著中反覆出現的一個主題。其多神論實際上是對世界和上帝相似的不完整狀態的描述。在心理學中對這些不完整狀態或片斷(fragmentation)的再認識對希爾曼而言是絕對必要的,因為他認為多重性或多樣性是心靈固有的特性。

心靈的意義、 定向和價值有不同的來源,托馬斯·摩爾對此曾做過明確地說明:「靈魂不僅具有多樣性, 而且它還是眾多個體的一種交流,每一個體都有特殊的需要、擔憂、渴望、風格和語言,個體對許多神做出回應,這些界定我們生活範圍的神潛隱於看起來具有同一性的人性之後」[4]。

對於靈魂的多樣性和片斷性,希爾曼從未試圖將它們整合和統一起來。相反地,他認為一旦放棄整合、統一的自我理念,就會為認識真實的自我留下空間。希爾曼一方面肯定心靈的力量,另一方面又指出意識的能力不足以控制現實。在當代世界,人們試圖在災難的邊緣保持平衡。人們可以利用智慧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可以治療世界和人格的創傷。自我有足夠的心靈力量可以利用,例如集體無意識的古老智慧。需要指出的是,希爾曼反對自我這一概念,而用他所謂的「心理多神論(psychological polytheism)」代替。他說「應該接受多種聲音,……不要堅持把它們整合成一體」[5]。

多重人格是希爾曼解構主義的另一表現。斯坦福?L?羅布指出,如果弗洛伊德通過向人們表明某人不是他或她的「房屋」的主人而削弱了人類的力量,那麼,希爾曼則通過對「他 」、「她」、「主人」和「房屋」的解構使多重人格現象對人們產生了威脅。因此,作為歐美文明基礎的個體人類主體或自我概念就失去了意義。在希爾曼看來,人格的統一是幻覺的最大危險。多重人格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於,當同樣的現象以普遍的形式出現之時,個體的多樣性能在其中得到確認。

希爾曼的另一個解構對象是自我(ego)。他認為,自我必須讓位於靈魂。希爾曼一方面將自我、無意識和原型從靈魂中區分出來,另一方面,他又對無意識和原型作了區分。具體來說,希爾曼將自我消解在如下一系列的術語中:關係、責任、選擇、問題解決、現實考驗(reality testing)、了解(light)、發展、控制、進步、承諾(commitment)和堅強等。與之相對的是與靈魂有關的術語:參與、幻想、意象、反思、洞見、反應、持存。希爾曼的多神論還影響到了他的心理本體論。

希爾曼的原型心理學以批判思維和解構主義的理念,對西方正統的心理學發出了挑戰。他呼籲使靈魂重新回歸到心理學的中心,讓人的靈魂獲得徹底的自由,同時又對包括人在內的世界萬物顯示出了深切的關懷。而且,希爾曼試圖以心理學家的身份解決人與自我、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的問題。

從這個方面看,希爾曼的原型心理學的意義已經超出了心理學的學理範圍,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由此得到了一部分心理學研究者的支持。然而,由於他對人本主義心理學傳統的批判和挑釁性以及他的理論本身的抽象性,受到了另一些心理學研究者的抵制。原型心理學中明顯的神秘主義色彩又使人感到疑慮,這也是它的形而上取向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 Hillman J. Re-Visioning Psychology.New York:Harper Perrenial,1995.XVI.

2 Drob S L.The Depth of the Soul:James Hillman』s Vision of Psychology.The Journal of Humanist Psychology,1999,39(3):56-72.

3 Hillman J.The Myth of Analysis:Three Essays in Archetypal Psychology.New York: Harp & Row,1978.135.

4 Morre T.Prologue,Introductions.New York: Harper Perrenial,1992.81.

5 James Hillman.Psychology: Monotheistic or Polytheistic? Dallas: Spring Publications,1981.197.

(本文首發於《理論心理學》2008年01期。轉載清註明作者姓名及轉自微信公眾號: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
推薦閱讀:

怎麼改掉思慮過重的毛病?
支持你玩 Galgame 的動力是什麼?
在大街上看到低胸美女,男生是怎麼想的,低胸女生是怎麼想的,?
中國文化對西方心理學的影響 | 高嵐、申荷永
【每周一夢】廣闊江上的一條「飛魚」……

TAG: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