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音樂

我所認識的中國古典音樂

當初是懷著怎樣地心情去選中國古典音樂賞析這門課程如今已不記得,只知道從小古代音樂對我來說是那樣的神秘,用獸骨磨製的骨笛,悠揚的古琴,還有許許多多不了解的鐘磬等樂器。好奇這些樂器如何演繹那樣美妙的樂曲。滿懷著期待之情我開始了這門課程的學習,開始學習中國古代音樂。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中國古典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傳統,中國的音樂可考歷史可上溯至新石器時代,是世界上音樂文化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古人把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據統計中國的民族樂器多達1000餘種;通過學習我知道了中國古典音樂猶如一棵古老而長青的參天大樹,以其源遠流長和多彩多姿屹立於世界音樂之林。它反映了中華民族以音樂修身養性的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

最讓人開心的是老師在課上讓大家欣賞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其中以十大名曲最讓我印象深刻。《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單單聽了這些名字就已經神為之奪,中國韻味之美,由此可見一斑。伯牙在江邊撫琴,唯鍾子期從中聽懂山之雄渾、水之幽深;春江明月初升,一葉扁舟,一點漁火,在月下隨水漂浮;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輕度,清奇挺拔;離鄉背井的凄涼中夾雜著離別後的思念,如泣如訴,身陷十面埋伏,耳聽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氣短,別姬自刎,痛何如哉;秋月秋風秋夜長,孑影徘徊思故鄉,如此寂寞,卿何以堪;自稽康辭世,從此而絕的廣陵散,再現當年聶政刺王的俠肝義膽,今人有興有幸得見,可謂幸甚。這一切無不讓人深深著迷。

在這麼多作品中《高山流水》最讓我難以忘懷,可以說是百聽不厭。傳說春秋的琴師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此曲運用了獨特的表現手法:如前半部分運用了有兩個高音的相隔兩個八度大撮,表現出高山雄渾、深沉、肅穆、高潔的神韻。而後半部分運用一連串帶有八度跳進的十六分音符和帶按滑不同力度的歷音括奏,形象地表現了潺潺流水和巍巍高山相映成趣的意境。幾個清澈透明的泛音,令人想起了山泉丁冬水花輕濺的景象。全曲氣勢宏大,意境深邃,卻又表現出秀麗、柔美的江南情調。聽著那旋律典雅,韻味雋永的樂曲,對伯牙子期之間深厚友情羨慕不已。

中國古典音樂是心靈的藝術,講究天人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有混沌不清的感覺,感到不好懂,但靜心細聽股股韻味幽然而來,透過感官直達心底,在心靈深處迴旋、激蕩。微妙含蓄、意味深長而難以言達。中國古典音樂就仿如中國的茶,它的味道、意境、是那樣的幽玄,內涵是那樣的博大精深。

對優美的音樂作品,任何文字的詮釋都是蒼白無力的,文字難以完全具體地表達或描述音樂那豐富多彩的內涵。因此,要深入理解音樂那美妙的意境,必須細心、反覆地聽辨旋律,體味其中的奧妙,喚起我們對某種情緒、某些畫面、某個生活片段或者是有關故事的理解和聯想。當古琴、古箏、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從音箱流瀉而出的一霎那間,你可以清楚地感到,在空氣中流動的是:山、水、落葉、冬雪、、、、、那是千古的生命里的一份說不出、道不盡的感覺,那是你從未領略過的中國古典音樂之美。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中國古典音樂歷經時代滄桑,依然在不知不覺中觸動我們的靈魂,在那亘古不變的太陽下,跨越時間、空間,其悠揚的迴音正如鑽石一樣——依然經典、永恆、溫馨、浪漫。社會的發展越來越緊張、越來越喧囂,人們緊繃心弦、無可奈何地應對著一輪輪的競爭,身心疲憊焦慮。或許有一天,當夜幕降臨、花月初臨之時,端坐在安靜的角落,品著清茶,傾聽著《春江花月夜》這首樂曲,體味著春風和煦、江水漣漪、皓月當空、香花綻放、夜色宜人的動人畫面,你會感動自己的疲憊和煩惱不翼而飛,你會發自內心讚歎:真是太美了。

旅美大提琴家王鍵說過:喜歡流行音樂是一時的事,喜歡古典音樂是一生一世的事。我很是贊同。雖然課程結束了,但是我與中國古典音樂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推薦閱讀:

TAG:中國古代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