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聶隱娘》:不如歸去
(這是一張我認為最能傳達影片意境的海報)
「一個人,沒有同類。」
1.
《刺客聶隱娘》的故事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聶隱娘(舒淇飾演)被師父嘉信公主派下山去刺殺魏博節度使田季安(張震飾演),最終違抗師命歸隱山林。
用侯孝賢的話來說,《刺客聶隱娘》講述的是「一個人,沒有同類」,也就是孤獨。影片用了大量的遠景和大遠景鏡頭來刻畫聶隱娘的孤獨。在絕大多數時候,聶隱娘都是孑然一身地行走於蒼茫遼闊的天地之間。一個人走在樹林里,一個人走在荒原上,一個人藏身於樓閣之間,一個人隱匿於紗帳之後……
終日陪伴聶隱娘的,只是那銷魂蝕骨的孤獨。即使在她回到家中之後,無論是一眾丫鬟圍在她身邊服侍她穿衣時,還是面對著自己的父親和母親時,孤獨都如影隨形。正是由於對孤獨有著切膚的體會,聶隱娘才會在母親講起嘉誠公主「青鸞舞鏡」的故事時忍不住掩面哭泣——對嘉誠公主的孤獨,這個世上也許只有她最能感同身受。
青鸞,無疑是孤獨的代名詞。「王得一鸞,三年不鳴,夫人曰:『嘗聞鸞見類則鳴,何不懸鏡照之。』王從其言。鸞見影悲鳴,終宵奮舞而絕。」這真是一個悲慘而又凄涼的故事。
人不說話或者說話很少的時候,通常會顯得比較有力量,電影也是一樣。在影片中,作為主角的聶隱娘對白屈指可數,同時,影片也極其吝嗇地沒有給她任何特寫鏡頭。影片中的所有情感都高度內斂,這就需要觀眾更加主動地調動自己積極性,去思考、去感悟、去體驗。
聶隱娘很少說話,離所有人都是遠遠的。聶隱娘也極少袒露自己的感情,面對生活的殘酷和醜惡,她能做的只是隱忍。一方面,聶隱娘既得不到親人的愛也得不到愛人的愛,另一方面,師父只當她是一個實現其政治抱負的殺人工具。聶隱娘感受不到任何的溫暖,孤獨就是她最忠實的伴侶,也是她最好的偽裝。
在影片中,孤獨不僅體現在聶隱娘身上,還體現在所有角色的身上。聶隱娘、嘉誠公主、她的父母、她的師父嘉信公主、魏博節度使田季安、田季安的夫人田元氏、侍衛夏靖、寵妾瑚姬、磨鏡少年,用紙符暗箭傷人的空空兒……細細思量,哪一個不是孤獨的呢?
影片中聶隱娘的孤獨折射出的是銀幕背後侯孝賢的孤獨,也是古往今來每一個人的孤獨。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再現以及對情感的深切關注和關懷,是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值得我們敬意的最重要原因。
在華語大師級電影人紛紛淪陷的時代里,幸好,我們還有侯孝賢。
2.
《刺客聶隱娘》上映後,觀眾的評價趨於兩極,喜歡的絲毫不吝溢美之詞,厭惡的則極盡怒罵之能事。電影最終完成於受眾,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觀影感受原本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喜歡也好,厭惡也罷,都沒有高下之分,更沒有正誤之別。
放眼當下,大部分電影的創作都是在迎合市場和討好觀眾,都是以賺錢為目的;觀眾走進影院大多數時候也就是圖個消遣和爽快,這沒什麼不對,也無可厚非。只是,在這個浮躁而喧囂的時代里,像侯孝賢這樣的電影人以及像《刺客聶隱娘》這樣的電影愈發顯得彌足珍貴。
很多觀眾之所以看不懂甚至看不起這部電影的原因僅僅在於——這部電影和他們看過的所有電影都不一樣。沒有血脈噴張的武打場面,沒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沒有通俗直白的故事,再加上對白難懂,主題隱晦,很多人因此評價這部電影是「爛片」。《刺客聶隱娘》真的是一部爛片嗎?恰恰相反,《刺客聶隱娘》不但是我看過最獨特的武俠電影,還是我看過最美的華語電影。
《刺客聶隱娘》的美需要用心去體驗。與中國傳統的寫意畫類似,《刺客聶隱娘》大量使用留白技法來表達影片深遠的意境。用無來表現有,用少來表現多,影片的情感、主題和意義全都蘊含在一個又一個豐富而又細膩的鏡頭裡。為此,侯孝賢做了很多減法,他大刀闊斧地去戲劇化、去故事化、甚至是去感情化。這也是為什麼影片難以被大多數人理解的一個原因。
雖然影片與這個時代相比是那麼地格格不入和不合時宜,但秉持著「電影人需要背對觀眾進行創作」理念的侯孝賢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熱愛電影藝術的人的堅持、勇氣和擔當。
《刺客聶隱娘》是一部有著極強個人風格的作者電影。這部電影對觀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的美不但需要你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還需要用心去感受。這部電影就像一杯清茶,它的美好只有在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之後才有可能感受得到。
3.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就是我看完《刺客聶隱娘》後最真切的感受。
憑藉絕美的空鏡頭和豐富細膩的音效,這部電影構建了一個靜謐的詩意世界,影片氤氳著一種悠遠、深沉而又寂寥的意境,我被它深深打動,沉浸其中,流連忘返。一旦你融入到影片的意境之中,你就會「穿越」到那個極富真實感和生活氣息的武俠世界裡,就會體會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的妙處。
《刺客聶隱娘》中不僅有著雄奇壯美的畫面,還有著讓人嘆為觀止的音效。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熱愛大自然的觀眾一定會覺得特別地熟悉和親切。風聲、水聲、鐘聲、鼓聲、鳥啼聲、蟲鳴聲、雞叫聲、狗吠聲……這些充滿著勃勃生機的聲音交織出一幅極富生活氣息的自然圖景,它能讓觀眾體驗到世界世界的靜謐和美好。
如果說胡金銓的武俠世界是工筆畫,那麼徐克的武俠世界就是寫意畫;如果說李安的武俠世界是人文的,那麼侯孝賢的武俠世界就是美的。是的,美,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美,一種因為真實而產生的美,一種純粹的美。
讓我們來看影片從黑白轉入彩色的那個畫面。映襯著低沉的鼓聲,隱匿於樹林中的樓台亭閣若隱若現。殘陽如血,江水潺潺,一隻烏鴉如同墨點立於枯樹枝頭,天地間一片蕭索。又一聲鼓響傳來,受驚的烏鴉啼叫著飛走。這時,影片打出片名,「刺客聶隱娘」。
這一幕讓我在一瞬間就想起了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的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事實上,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很多景象都會讓人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以前念過的很多唐詩宋詞。看著時間靜靜地流淌,感悟著天地間的大美,當真是「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
再來看聶隱娘拜別師父的那個長鏡頭。群山巍峨,雲霧繚繞,一位英姿颯爽的道長昂首獨立於山峰之巔。良久,聶隱娘緩步走近,對師父叩首拜別。突然,風聲大作,雲海升騰而起,將山巒盡數吞沒,一時氣勢如虹。
這是一個渾然天成的,足以載入華語電影史冊的長鏡頭。舒淇說拍攝這部電影的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等待,「等風、等雲、等鳥飛去」。我不知道侯孝賢為了這個鏡頭到底等了多久,但我知道這樣的等待是值得的。
還有那個充滿著道家避世意味的電影結尾。伴隨著詭異而又充滿魅力的背景音樂,聶隱娘、磨鏡少年和老者牽著馬走在蒼茫的天地之間,一行人漸行漸遠,最終消失不見。這個結尾是如此的溫暖,看著一行人消失在天盡頭,從此人世間少了一個孤獨的刺客,多了一位善良的姑娘。不如歸去。
藉由這個結尾,侯孝賢表達了他內心最深處的溫柔。這是一個殘忍而冷酷的世界,「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願意相信美好的存在。只要心懷善意,我們終將找到光明。
時間,會為這部華語經典正名。
謹以此文向侯孝賢先生致敬。
本文為作者原創,圖片源自網路,首發自微信公眾號及知乎專欄【2j的花果山】,歡迎留言、分享及轉發,謝絕不打招呼的轉載。
2j的花果山
電影和女人,都需要付出深沉的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