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千億營收的背後玄機和野望

作者:龔進輝

繼2016財年Q3阿里零售平台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石破天驚,昨天阿里新鮮出爐的Q4財報同樣表現不俗。財報顯示,阿里營收241.84億元,同比增長39%,凈利潤53.14億元,同比增長85%。

用戶規模方面,截至四季度末,阿里中國零售平台年度活躍買家達到4.23億,環比增長1600萬;3月移動月度活躍用戶增至4.1億,環比增長1700萬。零售平台交易額達7420億元,移動成交佔比73%,凈增長1420億元。

隨著Q4財報的公布,阿里成為繼騰訊之後第二個年收入破千億的互聯網公司,達到1011億元,躋身人均產能最高的互聯網公司。2016財年交易額達3.092萬億元,新財年有望超瑞典GDP衝擊「全球前20大經濟體」。受財報利好影響,截至昨晚10點,阿里股價上漲5.09%,報79.68美元,超越騰訊成為市值最高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Q4財報公布的時間點恰逢阿里換帥一周年,張勇無疑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無論是成功轉型移動、交易額再創新高還是千億營收,張勇掌舵的這家3.6萬人的商業航母在變幻莫測的移動時代乘風破浪。當然,這只是階段性勝利,阿里已積極布局未來,生態也在同步進化中。

千億營收背後玄機:生態協同

2016財年交易額、營收分別突破3萬億、1000億大關,不僅代表阿里進步神速,也成為中國商業史上一個里程碑式事件。這一亮麗成績的背後,均指向阿里引以為傲的電商生態系統,這也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讓其他電商玩家望塵莫及。

在這個言必談「生態」的時代,從來不缺生態鼓吹者,而是最缺生態踐行者。我認為生態最重要的特徵是同心圓,即以用戶為圓心,各大看似不相關又緊密聯繫的業務組成一個同心圓,既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又可以發揮協同效應,使用戶價值最大化。

顯然,阿里苦心經營的電商生態走的是實力派路線。大數據和雲計算是商業基礎設施,用戶、商家、服務商(含支付、物流、售後)三大核心環節缺一不可,成為阿里電商生態系統重點發力對象。

用戶方面,最典型的莫過於移動化和村淘。前者是迎合移動電商興起的潮流,立足於All in無線戰略,以手淘為「航母」+其他App為「航母上的各種飛機」的策略,搶佔移動入口,最終把手淘打造成平台級、淘系辨識度最高的單一產品。3月淘系移動月度活躍用戶達4.1億,僅次於微信、手機百度。

作為阿里未來10年三大戰略之一,農村電商的核心表現形式是村淘,後者承載阿里挖掘農村電商巨大商機的重要使命,其中任務之一是帶動農村消費升級。即培養農村用戶網購習慣,使其成為淘系新的用戶增長點。這是電商在一二線城市增速放緩後,拓展三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成為必然。一個是緊抓用戶消費趨勢,一個是挖掘潛在用戶需求,雙管齊下鞏固淘系用戶根基。

眾所周知,用戶與商家是互相依存的關係,在保持用戶規模穩定增長的同時,服務好商家也必不可少,淘系的最大貢獻是開發大量導購類產品。PC時代,分類導航是重要的消費者動線,移動時代則逐漸弱化,用戶對豎狀結構動線依賴性在降低,基於大數據的個性化推薦成為主流。為適應分類導航的變化,淘系完成導購端推薦產品設計。

成功轉型移動後,「大數據」「賦能商家」成為淘系內部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辭彙,張勇在新年伊始便與淘系管理層商討2016年整個淘系運營的基本方針,3月先後召開天貓全球商家和淘寶商家大會,制定社區化、內容化和本地服務化三大方向,使商家在推薦機制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釋放能量。

支付、物流也是支撐阿里電商生態正常運轉的重要力量,最佳觀察時機莫過於雙11,不僅是包括支付在內的阿里技術團隊大練兵,也可以真實反映菜鳥的戰鬥力。2015年雙11共完成7.1億筆支付,支付寶支撐起8.59萬筆/秒的交易峰值,是2014年雙11峰值3.85萬筆/秒的2.23倍,遠超全球其他支付機構的處理能力。

菜鳥的表現也毫不遜色,成功經受住巨大訂單壓力的挑戰,全天累計產生物流訂單4.67億單,同比增長68%,第一單僅用14分鐘就送到用戶手中,跨境第一單送達僅用1個半小時。如此大的體量,單靠任何一家物流公司都難以完成,只有憑藉大數據和社會化協同,才能解決這個世界級難題,菜鳥平台模式的優勢逐漸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底層技術支持的大數據和雲計算也功不可沒。無論是大數據體量、豐富程度還是處理運用,阿里在互聯網行業都是數一數二。同時,收入一直保持三位數增長的雲計算是Q4財報一大亮點,業務規模遠超行業第二,逐漸成為阿里「第三級火箭」,而且與亞馬遜AWS、微軟Azure同台競技。如果阿里雲繼續保持三位數增長勢頭,未來或將改寫全球雲計算格局。

千億營收過後,阿里野望浮出水面

今年2月,馬雲在亞布力企業家論壇上表示消費需要重新定義,「消費就是可以消耗、可以浪費的東西,敢於消耗浪費,才能看得更長遠,對未來保持信心,因此,優質消耗品是巨大的機會。」他還指出中國經濟出現3個新增長點:消費、服務行業和高科技。以戰略布局見長的馬雲+不差錢的阿里,早已在三大熱門領域大展拳腳。

為實現2019年交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阿里宣布將投資1000億用於高科技消費產業與現代服務業,這不僅是為價值投資,更是為未來投資。高科技消費的本質仍是消費,高科技只是輔助手段,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其發力方向是「商品」擴容和消費形式升級。

「商品」擴容方面,不僅是提供更豐富的有形商品,也可以消費電影、音樂、體育等無形商品。前者是國際化,以天貓國際和淘寶全球購為核心,為海外商家搭建一個高效對接中國用戶的平台,用戶足不出戶購遍全球。後者是瞄準文化娛樂產業發展趨勢,用互聯網生態改造傳統電影、音樂、體育產業,武裝國人的大腦。馬雲曾表示,中國人口袋越來越鼓,腦袋卻很空,中國必須有自己的文化產業,才能立足於世界,娛樂文化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消費形式升級自然與當前最熱的VR/AR產業密切相關。今年3月,阿里宣布成立VR實驗室並首次對外透露VR戰略,將發揮平台優勢推動VR內容培育。目前,阿里已全面啟動Buy+計劃引領未來購物體驗,協同旗下影業、音樂、視頻網站等,推動優質VR內容產出。同時,阿里還投資美國增強現實創業公司Magic Leap,加速其對虛擬現實應用場景廣闊設想的落地。

現代服務業主要指萬億級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如此巨大的蛋糕阿里自然不能錯過。去年6月,阿里和螞蟻金服共同出資60億元復活口碑,與新美大、百度糯米正面交鋒。財報顯示,口碑平台商戶超過80萬家,3月日均交易筆數突破550萬筆,Q4交易額超過210億元。

無論是入駐商戶數量還是交易額,口碑與騰訊扶持的新美大都存在較大差距。不過,O2O市場仍處於把蛋糕做大的成長期,鹿死誰手尚無定論,打贏這場持久戰的關鍵要素包括用戶規模和資金,口碑坐擁支付寶和手淘兩大移動入口,並猛砸50億重點扶持餐飲、商超、休閑娛樂等線下商家,提供流量開放和支持等4方面價值,手淘、支付寶、高德、微博、UC、YunOS均可為口碑提供場景分銷支持,反觀美團因上漲傭金而遭到部分商家抵制。

目前,新美大、百度糯米、口碑均處於跑馬圈地階段,競爭激烈但未到膠著狀態。以阿里對現代服務業的覬覦,顯然不滿足於市場第三的地位,進攻勢頭將越來越猛。同時,阿里還戰略投資餓了么,將外賣這一核心品類交予後者運營,使口碑可以騰出更多人力和資源發展到店服務。

阿里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坦言,阿里習慣投資回報周期長(5—7年)的長期投資項目,本地生活是具有戰略意義且有潛力的業務,儘管影響眼前收入,但未來將成為阿里新興引擎,最終產生核心現金流。「我不知道你們如何看的,我對未來激動非凡。」他在給美國投資者的公開信的最後表示。

種種跡象表明,阿里早已不滿足於PC時代以電商為核心的生態系統,而是努力打造以「商品—內容—服務」為核心的新生態,以更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消費需求。


推薦閱讀:

【內推已截止】阿里巴巴2018屆實習生春招內推進行中,歡迎來撩~
假如阿里巴巴投資細胞免疫治療

TAG:阿里巴巴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