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y Allen, Vanishing Into Thing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304 pp. $45.

[美]巴瑞·艾倫

Vanishing Into Things: Knowledge in Chinese Tradition

Barry Allen, Vanishing Into Things: Knowledge in Chinese Tradition,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304 pp. $45.00 (hardcover).

書評人 | 周靖, 南京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瑞·艾倫的新書《融於萬物:中哲傳統中的知識概念》由牛津大學出版社於2015年出版,該書與其已出版的兩本書《哲學中的真之概念》(Truth in Philosophy [1993]), 《藝術和人類經驗中的技藝》(Art and Technology in Human Experience [2008])一樣是可讀性強,且饒有趣味的著作。在我看來,艾倫的新書主要有以下兩個不可忽視的價值:首先,正如其副標題「中哲傳統中的知識概念」所預示的那樣,該書是第一本系統地研究中哲知識論的英文著作;其次,艾倫一直持續地提醒西方世界的人們,不要忘記他們已經遺忘許久的技藝哲學(philosophy of Techne),艾倫試圖通過引介一些中哲知識論方面的有益思想來治療西方哲學罹受長久的哲學病。

在成中英看來,西方哲學傳統中的知識論有著如下特徵:(1)對實在(reality)的強烈追求;(2)強烈的懷疑主義色彩;(3)與科學有著密切關係;(4)強調方法論。(成中英,2001年,第5-16頁。)與之相較,艾倫強調中哲如下四個特徵:(i)因為「無我」的知識論特徵,中哲傳統中沒有主客二分的二元論思想,「克服自我就是放棄由如下信念所驅使的對意欲的追求:認為自己迥異於他人,執守自己的各種信念……」(Allen, 2015, p.80.)這裡的思想可被理解為一種特殊形式的一元論。需要被克服的不僅是意欲,意欲克服意欲的意欲本身也需要被克服。由於自我本身被克服,且沒有可欲的對象,於是自我與他者、自我與世界之間的界限便變得模糊,故而「克服自我就是要融入他者,融入世界,摒棄對錯……止於言,融於萬物」(Ibid.)(ii)只有在二元論被克服的情況下,才可能獲得知識。正如艾倫所指出的,「只有在物我兩忘,不盈不虧的情況下,人們才能真正地混合、趨同,才能夠說他獲得的知識是完滿的。」(Ibid., p.197.)(iii)知識和實踐密不可分。實際上,「只有在實踐中,知識才被完成;實踐上糟糕的東西絕不是知識。」(Ibid.,p.128.)(iv)中哲知識論關注價值問題,而非關注事物本質(essence)為何之類的問題,所以它更加關注於價值而非實在。從以上四點中可以得出,中哲傳統中的知識論與西方知識論的主要區別體現在,前者更加註重價值哲學,因其特有的一元論而免疫於懷疑論。此外,前者還強調實踐的方法論,例如「修行」,強調通過修行而獲得真知和大智慧。

我們可以通過闡述艾倫令人稍感困惑的書名來增進對他的思想的理解。該書書名可被分為三個部分,即vanishing, vanishing into以及things。 Vanishing的涵義較為容易理解。根據(1),它指的是自我、意欲(desire, intention)的消逝。根據艾倫的解釋,vanishing into可以翻譯成「明」,即被照亮。根據(ii)和(iv),不存在外在於我們的,等待為我們所認知的對象,因此知識並不是關於世界的表象。Vanishing一詞的主動形式表明,在尋求知識的過程中,我們自己積極主動地消融,而非為某種對象所牽引。然而,在主客雙方都被克服的情況下,我們如何通過消融自身的方式獲得知識呢?因為知識是事物自身的表達(expression),萬物(things)是知識之源宛如蠟燭是燭光之源;當我們被燭光照亮時,我們便獲得知識。切勿用「自我」來捕捉光芒和知識,我們所需做的僅是遺忘自己,讓知識自己充盈,讓光芒自己驅散晦暗。我將在下文為這個簡要的答案提供更為詳細的解釋。此時我們足以能明白vanishing into的意思是指自我消融於知識的光照之中。

Things是一個關鍵概念。艾倫在最後一章中通過討論「感應」這個概念來解釋things這個概念的內涵。在我看來,「感應」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概念,我們可以從另一個我們更為熟悉且更容易理解的概念著手,這個概念是「氣」。根據張岱年的解釋,「通俗的用法中,氣指的是我們呼吸的空氣,水蒸氣,煙霧,以及所有氣態的物質等等。哲學的用法則強調氣的運動。氣是真實的存在,並且有著變化的能力……氣既是生命的原則,也是無生命的事物的成分。作為一個哲學範疇,氣原初指的是自然中的變化之物。氣的意義而後被擴展及所有包括物理的和精神的在內的現象。」(Zhang Dainian, 2002, pp.45-63.)我們從氣的概念中再度看到一元論的影子。氣是萬物之基,氣既通物理之物,亦通精神之物。艾倫提醒人們注意becoming和change之間的區別。Becoming是事物表達自己的方式,而change則是變成另一個本質上不同的對象。氣永遠是在becoming,而不是changing。由於氣就是自然中的變化之物本身,因而萬物其實為一,萬物內部無疆界。

因而things指得就是世界或宇宙本身。Things所包含的各種thing不是指隔離的、不變的認識論對象,而是指變化中的世界本身。當自我消融於萬物時,自我與世界之間的界限就會被打破。自我是萬物中的一員,他不決然獨立,他無任何特殊之處。西方知識論中,因為存在外在在那兒的對象,因而獲得知識就是獲得關於對象的準確認知;而在中哲認識論中,因為主體和對象都被取消了,獲得知識就是就是融於萬物,按照艾倫的總結,「融於就是混入其中」(to vanish is to mix. Allen, 2015, p.2.)。

一旦我們能夠融於萬物,我們便能完成自己,獲得價值。「只有在萬物兼備時,知識才是完滿的;只有在知識完滿時,意欲才是真的;只有意欲是真的,心才明了;心明人智,人智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Ibid., p.167.)

在這本書中,艾倫還滿懷激情地指責西方哲學長期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西方哲學中的知識論是一種人造物。人們往往不是在追求知識本身,而是在追求有效率的獲得知識和價值的方法。手段取代了目的,以致西方哲人忘記了初衷。關於知識的知識被稱為智慧,在中國,哲人是指那些具有智慧的人,而如今西方哲學界滿是一群製造知識的工匠。(Ibid., p.223.)第二個問題是,更為糟糕的是,西方哲人不大關注知識倫理上的運用,而在中國,哲人強調知識在倫理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哲學本意就是愛智慧之學,但西方哲學早已初心不在。他們忘記了研究智慧本身,他們不再關注切實的道德生活。艾倫不無激情地倡導西方人及其哲學家們去追求智慧,從此刻起,再度燃起關心人類福祉之心。

艾倫在這本書中還做了許多其他有趣的論述;例如中國的戰爭藝術,中哲里是否存在經驗主義的思想等等。如果您從事相關方面的研究,《融於萬物》是必讀的一本書;如果您在其他的領域,《融於萬物》則是一本有趣的讀物。

____________

參考文獻:

Allen, B. (1993). Truth in Philosoph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Art and Technology in Human Experie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mes, R. T. & Hall, D. L. (2003). Daodejing ″Making This Life Significant″.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Zhang Dainian. (2002). Key Concepts in Chinese Philosophy. Ed. and trans. by E. Ryde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成中英. (2001)."中國哲學中的認識論(上)." 安徽師範大學學報 12:5-16.

點擊此處,在哲學書評網上閱讀此文:閱讀原文

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zhexueshuping),閱讀更多書評:


推薦閱讀:

【原著選讀】畢達哥拉斯學派
【思辯的歷史】巴門尼德
哲學的誕生
【思辯的歷史】德謨克利特

TAG:哲學 | 中國哲學 | 知識論Epistem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