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孤獨症兒童的家長(二)
四、收集誰的行為數據以及如何收集
為什麼要收集行為數據?因為數據會說話,而且只要方法得當,數據會說實話。數據不會在你心情好的時候只看到孩子的長處,也不會在你心情糟糕的時候只關注孩子的短處。在孤獨症兒童干預過程中,收集數據的目的,一是判斷干預執行是否準確到位,二是確保有效干預持續進行,三是對無效干預及時做出調整。
在什麼時候收集行為數據?大體上來看,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一)基線期(baseline period),即干預開始之前的階段。基線期數據收集非常重要,因為干預效果通常需要將干預後的表現與基線期的表現進行對比來分析評估。(二)干預期(intervention period),即干預進行階段,此處特指特定情境中的技能習得等,即泛化之前的干預階段。(三)泛化期(generalization period),指將在特定情境中具備的技能拓展到其他情境中的階段。(四)保持期(maintenance period),即把已習得技能轉化為伴隨一生的能力階段。通過對這四個時期的數據收集,我們可以評估各個階段干預的信度(reliability)與效度(validity),從而決定干預走向。行為數據收集是不是很難?
若能做好準備工作,並且方法得當,數據收集可以很輕鬆,家長也可以獨立操作。好的行為數據收集是怎樣的?陌生人拿來你的數據表格,不需任何提示,馬上就能接手數據收集工作,這就是理想的行為數據收集。這就要求:(一)目標行為是具體的。比方說,「小組課上學生的常規水平」就是一個糟糕的目標行為,因為它是模糊的,觀察者並不能清晰地知道哪些行為應該被記錄;與此相對比,「小組課上學生未經允許離開座位的次數」就是一個好的目標行為,它是可觀察、可記錄、清晰明確的。
(二)數據類型是合理的。也就是要根據行為的特點來選擇數據的類型。比如,目標行為「在和小朋友玩『穿越障礙運沙包』的遊戲時,主動排隊的次數」,這裡「主動排隊」是一個起點和終點非常明確的一次性行為,因此最好採用頻數記錄法,以記錄其發生次數;而「拍桌子,摔東西,並且咬手」的發脾氣行為,則可以記錄其持續時間;有些行為雖然發生在一段時間內,但並不是連續的,則可以採用「時段計數法」,比如,「繪本時間眼睛盯著老師手裡的繪本」,可以將十分鐘分為二十段,每段30秒,然後以「是」或「否」做下記錄,最後以選擇「是」的時間段數,除以總時間段數20,得出行為發生的時間頻率。
收集誰的行為數據?
主要是收集被干預者的行為數據。但有些時候,我們還要收集干預者的行為數據,以便確定干預實施的忠誠度。至於如何具體的進行數據收集,大多數講應用行為分析的書大都有詳細的介紹,內容也不多,可以拿來參照學習。本文只是想對在行為數據收集過程中很重要卻又強調不夠的幾點進行說明。
五、家庭干預中的誤區及解決辦法
誤區一:習得性無助——扼殺動機
「習得性無助」告訴我們:如果結果和行為無關,則嘗試停止。 也就是說,如果我認為,無論怎樣努力,我都會受到懲罰,那麼我會停止努力;另一方面,如果我認為,我不用努力,依然可以獲得獎勵,那麼我會停止努力。
生活中,我們父母的愛常常讓我們做的太多,弄混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孩子穿衣服慢,父母就代替孩子穿,那孩子永遠都不需要去學會怎樣獨立穿衣服;孩子吃飯弄得滿身都是菜湯米粒,家長就喂孩子,孩子只要張張嘴就行了,乾淨倒是乾淨了,但這樣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自己吃飯。
表達需求,滿足慾望,是孤獨症兒童社會性動機的重要來源,我們應該好好利用,給孩子「製造」那麼一點可以通過努力來解決的困難,有時候是對孩子有好處的。這種情況就像是,最自然的強化物(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慾望的滿足)已經擺在面前,就等著你傳授技能了!
誤區二:不強化嘗試
這條很好理解。是不是只有完全適當的行為才值得被強化?不不不,對適當行為的合理嘗試,也是值得強化的,這可以提高孩子下次繼續做出嘗試行為的動機。想想吧,一個孩子在練習唱數的時候,將「三」讀成了「先」,如果我們只糾結「三」的發音錯誤,而不去表揚孩子對這個發音的努力,那麼孩子就有可能因為挫敗感而不再願意去嘗試發「三」這個音。
誤區三:不能較好地利用自然情境進行教學
什麼?在家裡教授孩子技能還是要「一張桌子、兩把椅子」的模式?我們知道,這樣做有兩個最主要的缺點,一是枯燥,二是難以泛化。教孩子認知綠色,非得坐好了拿著綠色的雪花片一遍一遍地說「綠色、綠色、綠色」么?帶孩子去草坪上打個滾兒,這不有一眼的綠色躺在那兒嘛?
誤區四:只關注「未習得技能」——這不行,那也不行
常聽家長聊孩子,聊的是「我家孩子這也不會,那也不會」,我說「你應該多關注一下孩子會什麼」,她沒好氣地說「我都想不出他會什麼」。孩子已經習得的技能,是非常具有價值的,這是我們進行干預的起點,根據孩子的已習得技能,來設計適合孩子的干預方案。另一方面,已經習得的技能可以被我們用來激發孩子的動機;如果一項教學活動中,全部都是孩子不會的東西,那麼孩子很快就會出現挫敗感,消極應對教學活動,相反,如果能將孩子不會的東西穿插在孩子已經會的內容中,則會提高孩子的勝任感,從而提高參與動機。
誤區五:訓練,訓練,再訓練
有不少家長回到家裡,忙著洗衣服做飯的時候,就把孩子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自己玩耍;等到忙完了和孩子在一起了,則相處時間全都被訓練所充斥。我是不提倡這樣的。你應該邀請孩子一起加入到你的生活,就像所有干預的目的那樣——讓孩子更好地生活。依我看,做飯或者洗衣服的某個環節,你更應該讓孩子加入進來;而其他的相處時間,則可以讓自己和孩子都更輕鬆地進行互動。
誤區六:壓力山大
父母有壓力是正常的,但長期的壓力對父母、對孩子的成長,都有消極影響。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減輕壓力,以下是「關鍵反應訓練」提供的減壓策略,感謝原作者凱格爾夫婦:
列出使自己放鬆的活動清單,然後抽時間去做這些事情;
讓教師或治療師幫忙處理孩子的挑戰性行為;將訓練納入日常生活中而不是與生活截然分開;在你身邊有提供支持的朋友;關注孩子的優勢而非缺陷。 ———若想做詳細了解,可以參看原書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關鍵反應訓練掌中寶 第六章的內容。
寫了這麼多,不知道能不能幫助到任何人,還有一些內容,因為版權的原因不能寫出來或者詳細展開,只能靠大家自己去發現和學習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那麼多人看不起特殊教育專業,特殊教育專業學好了有用嗎?
※自閉症干預路上好多坑,但別怕,這兒有一根避雷針!
※孩子說話晚,特教訓練四個月,現在什麼都會說了,思維也很活躍,可以畢業了嗎?
※希望大家推薦一些關於特殊兒童的電影或者紀錄片?
※目前有什麼方法訓練讀寫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