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演化角度看審美到底有什麼用

達爾文之前,什麼都是上帝說了算。有光,那是因為上帝他老人家一句話,有天堂,那是因為上帝老人家一個人比較無聊,有人,那也是因為上帝大大一時興起。人類會說話會思考有人性,那是上帝的慈愛。達爾文之後,上帝被拉下神壇的同時人類逼格也瞬間沒那麼高了。很多教徒到現在都不願意認清這個事實:一切都不過是為了生存和繁衍,不要太自以為是啦兩腳獸們。

那麼其實問題也很簡單了,審美這一看似只在文化背景下生效的概念其實也是有其生物學意義的,那就是:

有助於人類的生存。

人類的生存。

生存。

(重要的事要說三遍。

根據Hekkert於2006年發表的論文,以下三條審美原則有很高的普世性。

一、最少手段,最大功效

人生艱難,資源都是要靠搶的,特別是大腦,只佔體重的2%卻需消耗25%的能量,容易么。所以簡潔而不簡單的設計更受青睞,認知容易但不無聊。一個例子是詩歌,字的數量上遠不如散文或其他文體,卻因解讀的角度不同而呈現不同意象。再比如Canon和Bolero,前者是相互模仿的聲部在不同的音高和時間相繼進入,後者是從頭至尾只有兩個主題,只是節奏和力度的遞進。

二、多樣性中的統一性

Boselin對藝術的定義是:to preserve unity while almost allowing for chaos,即完整和無序的統一。這麼說吧,大腦不喜歡太沒挑戰的事情,但是太難了它也不高興,於是有了格式塔,相似、接近、對稱。不管有多複雜,只要能在無序中發現有序和關聯,大腦就會發現樂趣和美感。

三、MAYA原則

MAYA全稱是Most Advanced Yet Acceptable,設計師Raymond Loewy合成了這個詞,意指即使人們會被新鮮的、不熟悉的設計形式吸引,但這是有限度的,如果超過這個產品本身典型性的極限,那麼接受度就會明顯下降。

People prefer novel designs as long as the novelty does not affect typicality, or, phrased differently, they prefer typicality given that this is not to the detriment of novelty. Preferred are products with an optimal combination of both aspects.

比如漫畫的誇張和抽象,通常是把人物的典型特徵抽離以後加以強化。就像上圖Leonard Nimoy的漫畫像,鼻子、人中以及Spock的耳朵都是很明顯的體征,加以誇張後更容易識別,但假設鼻子再高几分、人中再長几分,可能反倒適得其反,因為看起來就不像人了。

小結

總體來說,最小投入最大產出是審美的基礎,人類內心深處對於有序、整齊、對稱的喜好是與生俱來的。

Source: Hekkert, P. (2006). Design aesthetics: Principles of pleasure in product design. Psychology Science, 48, 157-172.


推薦閱讀:

蘇州園林的設計觀
鋼構森林生存技巧展示格柵矢量化圖紙處理(更新中......)
花店開了大半年,成績單來了
設計師憑什麼收費?看完你就知道真正原因了(原創)
【經典設計】Hans Gugelot SK4留聲機

TAG:進化心理學 | 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