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花錢么
長久以來,心理學界對金錢和幸福感關係的研究就沒有停止過。一個公認的結論是:幸福可以用錢買,但出售的只是一小部分;你可以買間房子一瓦遮頭,但買不到安全感。也就是說,錢因為和某些物質有關,從而與幸福感有關。另一種思路是:比起金錢上的富裕,時間富裕與幸福的關聯更強。這一點其實和穆來納森在稀缺一書里闡述的觀點類似。
如果錢能買到幸福,那麼不禁讓人要問,怎麼買才最划算?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給出了幾點建議。
買東西不如買體驗
聽音樂、看書、看電影、旅行等就可以算作體驗購買(Experience Purchase),但為什麼買「體驗」比買「實物」更幸福?
一個原因是人對買的東西容易生厭,這個大家都該有體會。比如當季流行的服飾,買的時候覺得愛得不行,過了段時間就開始懷疑當初衝動購物的自己是不是腦子被門擠了。品味、喜好會隨著時間變化,但買的東西不會,你喜歡與不喜歡,它總在那裡。
另一個原因是人通常會回想一段體驗而非一件東西,記憶里的體驗總是獨一無二。iPhone 6有錢就能買,但一次開車橫穿美國的旅行不是說走就能走的。
一定要買東西的話,買一個大件不如買許多小件
買完東西剁完手的開心興奮就像受地心引力影響的蘋果,扔再高最後也是要回到地面的,不然牛頓就該哭了。既然如此,頻次多就比程度深的效果更好。而且,小件受邊際效用遞減(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沒有大件明顯:吃兩個巨無霸的滿足感並不是吃一個的兩倍。
警惕比較消費
這裡所謂的「比較」指的是比較商品的價格和特性等,太過於關注差異點的後果是人們往往會將注意力從自身需求轉開;很典型的一個場景是,你到超市買香蕉,走到櫃檯發現香蕉的旁邊擺了蘋果,而且蘋果正好打折比平時便宜了1/3,最後你興沖沖買了一堆蘋果,但到家後發現自己其實還是想吃香蕉。價格是相對的,重要的是價值,而價值取決於這件東西對你的意義。
跟風還是靠譜的
現在有多少人直接衝到電影院買票?我想大多數還是會先在各種社交網站上搜索影評進行篩選的吧。再比如像線上購物,除了該商品的銷售情況,其他買家的評價也是重要參考。為什麼我們需要關心其他人的意見?
Other people can supply us with a valuable source ofdata not only by telling us what has made them happy, but alsoby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what they think will makeus happy.
先付錢後享受
自從有了信用卡,人類就自動進化出了無限義肢:剁完這支手再剁另一支。「先享受後付錢」這種罪惡的快樂其實源自經濟學中稱作「雙曲貼現」的現象,原指人們寧願要金額較小的眼前酬勞也不要金額較大的日後報酬;同理,信用卡讓付錢的痛苦延後了,人們寧願要以後更大的悲劇也不想要即時的相對不那麼大的悲劇。正常人或多或少都有的拖延症也是如此。大家都有病,所以誰也別說誰病得更不輕了。
傳統的先付錢後享受除了讓付錢的痛苦不至於越拖越嚴重,另一個好處是讓享受延後,增加了期待所帶來的興奮感。當然這同時也附帶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風險。
想想那些瑣碎的細節
暢想未來的時候,總是抽象概略的:搬的新家會更好,面積大朝向好,但相信大家都明白,細節是魔鬼。面積大了但價格也貴每個月付房租像割肉,而且打掃麻煩;朝向是不錯,陽光好還面向綠化,但一到夏天蚊蟲趕都趕不光。
In thinking about how to spend our money, it isworthwhile to consider how purchases will affect the ways inwhich we spend our time.
幫自己不如幫別人?
2008年一項在UBC校園內開展的實驗似乎驗證了這條反直覺的建議:被試會拿到5美金或20美金,然後隨機被指定花錢在自己身上或花錢在別人身上的任務,結果顯示給別人花錢的被試更開心。我個人質疑的點在於,處理意外之財和掏自己腰包情況不同;前者反正不是自己的東西,而後者等同於「失去」,在心理學上,失去的痛苦要遠高於得到的快樂。
個人對於錢的觀點一直是,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而對錢的態度是前者還是後者區分了世界上的兩種人。時間作為有限資源的另一種,更需要理智分配。幸福很重要,但有些事可能比幸福更重要。
Source: If money doesnt make you happy, then you probably arent spending it right
推薦閱讀:
※3、關於「攻擊」(原創)
※網路臉譜症
※我們迷信可能是因為我們理性
※2、父母的愛(原創)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