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沒上過大學的人更難理解厭惡?

看到這個標題,有些人的腦海里會出現幾張政治不正確的圖片。顯然不是這張,

也不是這張,

或多或少,我們都經歷過,一些人對自己的厭惡表情視而不見,另一些人又像是感到了極大的侮辱。有時候會困惑,是自己的表情不夠準確,還是他們看不懂厭惡表情呢?偶然的時候,我們會蹦出幾句「沒文化,沒素質」的抱怨,可是也不確定這種表現和教育水平有關係。

我想有人看到這裡就該破口大罵了,認識不認識厭惡表情和上沒上過大學有什麼關係,沒上過大學就連表情都看不懂了嗎?沒有這麼侮辱人的。先別急,我們先看看幾張圖片。

這組圖片中有部分是厭惡情緒,可能還有憤怒和恐懼情緒,你能分辨出來嗎? (圖片素材來自羅躍嘉教授的中國化面孔情緒圖片系統)

正確答案是,

全部都是厭惡表情。

當然,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夠給出正確的答案,但是大家回憶下答題的過程,是不是在某幅或者某幾幅圖片有所猶豫。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三歲的時候,我們都不能理解厭惡。很小的時候,隨著接觸到的食物數量的增加,噁心的感覺會逐漸增加到我們的體驗和行為反應中,比如撇嘴。但是,即使到幼兒園,我們可能還缺少將撇嘴的表情和厭惡情緒相聯繫的概念系統。

在Ekman提出的若干種基本情緒中,厭惡情緒是最顯著的,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獲得的情緒。我們對於厭惡情緒的認識、理解和熟悉,從還是牙牙學語的幼童一直到意氣風發的青年。幼兒園時,我們會把厭惡的表情看成是某種憤怒。有孩子的朋友可以回顧下,孩子判斷父母是不是喜歡自己,會首先考慮自己是不是招惹父母生氣,自己是不是要挨打。這其實意味著討厭=憤怒。但我們現在不會這麼想,不可能在別人都要跳起來打自己的時候才意識到別人討厭自己。 我們的邏輯是討厭=厭惡。這就是發展的過程。

事情還沒有這麼簡單。我們要知道逐漸獲得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厭惡情緒的發展超出了很多研究者的預期,相似的還有恐懼情緒。在Ekman做跨文化研究的時候還沒意識到教育水平的差異會影響情緒知覺。然而,(論文見拓展閱讀)

上過大學的人比沒有上過大學的人在厭惡和恐懼情緒的識別中更具有優勢,而這兩種情緒恰恰是相較於憤怒和悲傷更晚的情緒。雖然這幅圖片只能說明不同教育水平的人情緒知覺能力的側重不同,但是如果結合情緒的發展時間來看,我們似乎得到了開篇提到的政治不正確的結論——教育水平低的人情緒知覺發展受到了影響。

不過,幸運而又不幸,現有的研究只停留在相關的範疇。幸運的是,這種相關並沒有證實,是教育水平的差異影響了情緒知覺的發展。不幸的是,如果智力水平是兩者的調節變數,那麼人生已經這麼艱難了……我猜想,可能由於教育機會的差異,一方面限制的進一步的教育;另一方面讓很多兒童缺少了必要的社會文化經驗,而這種經驗恰恰是情緒知覺重要的因素。至少這樣的解釋似乎讓我們不至於顯得無能為力。

不過,話說回來。想想:有些人,又呆又楞,但是又沖又有同情心;有些人,鎮定世故,卻又冷漠膽小。生活中,我們希望成為哪種人呢,我們又更喜歡哪種人呢。

小知識時間:

兒童情緒範疇的發展順序是,高興——悲傷或憤怒——恐懼或驚奇——噁心;而兒童使用情緒範疇的頻率由高到低是,高興、悲傷、憤怒、恐懼、驚奇、噁心。絕大多數的兒童都符合這樣的模式。在兒童未發展出更多的範疇時,他們會採用已經習得的範疇,並賦予更大的使用範圍。比如在三歲左右時,兒童對於負性情感只有悲傷和憤怒兩個選項,只使得他們對於厭惡的面孔也會知覺為憤怒。而相對於面孔來說,故事可能更適合兒童理解。

以上結論採用美國人為參與者,並不完全代表中國人的情緒發展特點,需要注意。

拓展閱讀: (有興趣的可以私信我獲取論文)

Trauffer, N. M., Widen, S. C., & Russell, J. A. (2013). Education and the Attribution of Emotion to Facial Expressions. Psychological Topics, 22(2), 237-247.

Widen, S. C., & Russell, J. A. (2010). Childrens scripts for social emotion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are more central than are facial expression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3), 565-581.

(部分圖片取材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自製圖片,獨立使用,私信授權;非日報使用,請私信聯繫)


推薦閱讀:

3、關於「攻擊」(原創)
心理學個案——性變態
我們迷信可能是因為我們理性
這裡是廣告·《情不自禁》的初次邂逅
為什麼總會被笑容欺騙?

TAG:情緒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