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和精神何者對幸福的影響更大?
這個么,幸福感下限關乎物質,上限關乎精神。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人,再有精神力量也不會幸福。除非他是瘋子。上限么,錢是沒數的,只以錢為目標,那就是無窮無盡的。
中間的人么,就是既要努力賺錢,又要知足常樂了。
這在哲學中是一個永恆的討論。
究竟是物質第一,還是精神第一?許多哲學家窮盡一生都在討論這個問題。這裡我用弗洛伊德的理論做一個解釋吧,人的人格分為三種——本我:追求享樂原則,藏於潛意識之中。(比如說我要吃更多全家桶,我要換x,我要交配更多優質的雌性(? ̄??? ̄??))超我:追求至善原則,建造自身道德堡壘,超我支配本我。(比如說我要當作家,我要當哲學家,我要拯救全人類, 我要消滅侵略地球的怪獸等等中二病?(??? ? ?????)?)自我:追求現實原則,負責調和本我與自我的矛盾,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意識。(比如為了交配更多幼稚的雌性我必須要搬更多的磚,或者為了拯救全人類我必須要鍛鍊出強大的肱二頭肌等等從現實世界去滿足本我和超我的行為活動?(???‵‵)?)這三種「我」互相調和,相互制約,才能使得我們的人格健康且舒適。如若其中一種一家獨大的話,另外兩種人格便會失衡,從而是我們感到迷茫,困惑,壓力沉重。是不是還感覺有點懵逼,那我舉幾個例子吧,梵高知道不?拿槍崩了自己的腦袋。海子知道不?在鐵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你問他們幸不幸福我無法斷言,但是我知道他們在追求絕對超我的過程中精神一定在巨大的痛苦與縹緲的藝術成就感中開回的拉扯!不過天才就是在瘋子中產生的。別問我為什麼知道,哥當年也是下學把自己困在家裡整整半年不出門寫小說的中二病人,特么的最後差點沒寫瘋,天天做著拿諾貝爾文學獎的夢???所以最後做個總結吧,關於物質和精神對於幸福的影響哪個更大,我用郭德綱的一句話來做概括——雅與俗,俗與雅相輔相成,喝著咖啡就大蒜,秋水長天一色。
物質和精神從來就是相輔相成,缺少了物質精神只是刺激多巴胺的鴉片,缺少了精神物質只是俗不可耐的吃穿拉撒,只有超我和自我相互妥協與滿足,自我才能安然自在,無拘無束。最後獅子哥說一個道理:不要在某一種思維裡面鑽牛角尖,一旦到了鑽牛角尖的時候,就是該提醒自己學聰明點的時候。喜歡就點個讚唄物質越豐富,短暫的幸福感越大
精神隨著時間的積累豐富,幸福感就會隨時間積累越來越大
當物質發展極致,人的煩躁感越來越大。
看著衣櫃堆積的衣服,買的衣服鞋子無法捨棄,努力去找空間放置後,尋找和整理,所需的時間越來越長,然後乾脆一個結論就是——買比找的快,錢花得比流水快
物質堆滿居住空間,隨之以來就是煩躁感越來越不安,因為物質不能給予精神滿足感,總感覺滿足了物質,人生了無生趣,感覺可以馬上了卻人生
這時候,「斷舍離」和「極簡」的概念橫空出世,一下子狠心把家裡的東西全部丟棄之後
就是一個新的循環
這時候,開始發掘為什麼「斷舍離」和「極簡」會讓我有一种放松的感覺,我開始尋找進一步的原因
然後踏上了尋找精神滿足的路途了
首先看書K了不少時間,人開始不想走出門口
交朋友的時候發現,能夠吸引自己的朋友,都具備一些雅緻的愛好,比如彈古琴,喝茶,咖啡研究,又或者對讀書有看法的人,關鍵是自己的改變去吸引了對方有談資了
然後我發現,越來越抗拒走進衣服店
再後來,物質的慾望從外錶轉移到可以增加精神豐富的物質了
當精神開始豐富起來,認識到自己內心的陰暗面越來越多,下意識去甩這些陰暗的看法的時候,幸福感就開始飆升
所謂的幸福感,就是自我建立安全感
安全感越大,幸福感越強
粗略想來是個類似於這樣的函數,y=a^b,a,b大於1,y代表幸福度,a代表物質豐富度,b代表精神充實度,你懂我意思吧?
謝邀。
物質!
因為有錢獲得幸福感的可能性更大.....
大家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就要首先搞清楚一個問題,即:人是什麼?因為「幸福」是人的東西,只有人才會有沒有「幸福」,其他動物無所謂「幸福」不「幸福」。所以,大家討論的時候就要先把「人是什麼?」這個問題先要弄清楚。
也許,會有人說您這人啰里吧嗦這麼多幹什麼,直接說幸福是什麼不就行了嗎?不行,為什麼不行?就因為這是懶人子的搞法,這搞法要不得。比如說俺給您說哲學是關於真理的學問,您知道了這點難道就真懂得了哲學了嗎?俺說,鹽是鹹的。您知道了鹽是鹹的就真的懂得了鹽啊?俺等下還說鹽是白色的吶,那鹽到底是什麼啊。所以說,不要滿足於一知半解,那樣對自己沒好處的。(待續)
哲學上講:對事物產生影響的因素只有兩種:內因和外因。但本質上只有內因會對人產生影響,外因的影響也是會先轉化為內因,才會引起人真正的變化。
值不值得都只是當事人的感受。——亦舒
幸福和物質屁關係沒有
兩者影響不分伯仲。意識形態的討論無法用大小這種量詞來總結。幸福是個體在思考自身狀態時的思維模式恰好與自身優勢吻合的結果,具有明顯的時空性(年代、國家、地域)、偶然性且動態變化。如果要持續得到這個結果---幸福。就要不斷強化這個已經在個體中產生的思維模式並儘力阻斷與這個思維模式對立的一切。
這兩樣在不同的環境背景下都有各自的高低,一般都是認為自己缺什麼什麼重要
決定你幸不幸福不在精神也不在物質,在你自己。
精神。很簡單的例子,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肯定比之前好很多,但是幸福水平可能還不如過去高,壓力都很大。
精神主導物質吧!
物質是基本生活的保障,精神是源源不斷"追求物質"的源泉,其實人的一生最最根本就是在不斷地追求物質
瀉藥
個人認為是精神。
因為幸福本身就是一種感受,它是一個虛置的東西
什麼是幸福?它長什麼樣?住哪兒?
一個沒有實體的東西如何拿物質與它對應上?
舉例的話,貧窮者能獲得幸福,富足者卻往往不幸,這都已經是老生常談了。給一個人再多的錢財,他也未必感到滿足,這也是現實存在的。
說到底,人這種東西,得分兩塊看,一塊肉和那一點靈氣。物質只能影響肉體,精神只能影響靈魂,兩者說到底是沒有交叉的。再富足的物質,它要滿足的也只是那塊肉,而那肉能被滿足的也只是食色兩者,而且還有限度,吃撐了或者擼*多了對身體還有害。所以肉體那隻能叫作「滿足」,而這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吃飽玩好就行了。
而精神就麻煩了,我也懶得細說,總之我覺得,精神上被滿足了那就叫「幸福」。
大部分人分不清兩者,會去拿外部的物質來滿足自己的精神。殊不知,「口渴的時候感覺能喝下一片海,真喝的時候最多只有兩杯」,自己的肉皮囊哪能滿足碩大的慾望?這時便鬱悶無比,心力交瘁。
精神上具體怎麼滿足,答主我也只是在慢慢的參悟,以後應該能有所得。但和物質的界線得時刻清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