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水難道不會再生嗎?為什麼要「珍惜每一滴水」?

所謂「浪費」掉的水,要麼回歸地下,要麼流入海洋經過蒸發變為雨水,不管如何都是個循環再生的過程,並不會減少也不會消失。為何說「地球上最後一滴水是人的眼淚?」,我們又為何要大力宣揚珍惜水,而相對的珍惜電、珍惜石油、珍惜煤這些不可再生資源卻很少被作為口號提及?


個人認為,這裡所提到的水,指的是狹義上的淡水,是指能為人類所利用的水。

水的確是在地球上不斷循環的,但不一定循環到了人類可以利用的方面,比如深層的地下水和海水。H2O的形式並沒有變化,人類利用的成本卻提高了。水從獲取到凈化所消耗的技術瓶頸和巨大成本,限制了人類從更多渠道獲取水源的可能性,所以要把有限可得的資源用在刀刃上。

就舉個栗子解釋一下日常生活用水的循環:

比如水龍頭常開,就會有未經使用的水進入排水系統,這部分水並未發揮水應有的類如洗滌、飲用等功能,直接變成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這首先浪費了制水費用,同時也給污水處理帶來負擔(至少水量增加了)。從經濟上和資源利用上,都是不合算的。浪費掉的水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以後,一般要排放到自然水體。排放的水需要在自然環境中利用水體的自凈功能進一步凈化,而這一過程是需要時間的,有的時間甚至是很長(例如地下水的恢復極其困難)。恢復的越好,人類再次利用就提供了便利。如果水質越來越差,就使得了「污染——凈化——再利用」的循環進行得越來越難,成本越來越高。恢復的時間很長,人類的使用卻源源不斷,矛盾就產生了。因此,既然自來水已經製造,就要充分加以利用。

水的自然循環使得有一部分人類難以利用,例如海水。雖然全球都在進行相關研究,但是能大規模應用的還主要以中東國家為主。海水淡化技術存在且有效,但成本過於昂貴。需要進行的任務就是儘可能找到更好的技術模式和管理方法。同所有的科學技術一樣,這也需要遵循客觀規律,也是一個過程,也許短暫,也許漫長。所以在技術革命之前,做人類力所能及的事情,節約用水是非常必要的。


我一直認為節約資源是一個偽命題。

人總是會找到替代品,所謂的不可再生資源也會有替代品,石油用光之前一定會有替代能源被發現和開發。

節約是為了防止無意義的揮霍,不應該限制正常的使用和消耗。


中國大部分城市缺淡水資源,尤其華北西北。北京地下水都快抽幹了。水資源豐富的地方,愛怎麼浪費怎麼浪費,不會影響任何人,北方同學如果不嫌水費高而肆意浪費,那就是公用地悲劇。


請理解為:珍惜每一滴乾淨的水,我們的水土流失與水質污染已越來越嚴重了!


其實就我們所說的不可再生資源真的就不可再生么?當然不。比如說煤,比如說石油,之所以它們被稱為不可再生資源是因為形成需要的時間太久,它的再生量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量不成正比,所以用一點就少一點。

換成水的話道理是一樣的,如果人類一天的用量大於自然界一天的再生量,那麼水就是不可再生資源了。


太貴


以前恰好想過這個問題,當時是這樣認為的:

有的地方缺水,需要節約。

有的地方不缺水。

但卻要大量宣傳節約用水,因為人口是流動的。


推薦閱讀:

如果化石燃料耗盡,目前能利用的核燃料能供人類社會用多久?
中國智慧城市能力體系建設思考
【能創】SunPort——這個傲嬌的插座,只用太陽能發的電
石油外企的黃昏是否來臨?
從事儀錶行業近兩年,今後該何去何從?

TAG:生活 | | 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