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導彈的射程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如果一種防空導彈的射程是一百公里,那麼我在一百公里稍微靠外開個直升機,能否被擊中?如果我在一百公里的地面原點上開著直升機靜止不動,能否被擊落?如果我在一百公里原點上開著直升機上升五米,會不會被擊中?

這裡的一百公里射程是指導彈的最高點還是動力或可操縱距離?

如果我在九十公里外開著戰鬥機,發現導彈來了,趕緊跑出十公里去,會不會被擊中?甚至我乾脆開著戰鬥機沖著導彈方向飛出十公里,會不會被擊中?

問題描述很愚蠢,但我在這個問題上真的愚蠢。

期待諸位教我。


首答,不敢妄言,隨便講一下吧。

首先,防空導彈的射程可以分為很多種:最大動力射程,最大可控飛行射程,還有實戰射程。簡單解釋一下這些概念:最大動力射程指的是導彈在導彈發動機工作段飛行的最大距離,飛完這一段導彈發動機燃料就燒完了,發動機就不工作了。雖然依靠之前發動機所給予的動能,以及彈載設備的控制,仍然有可能完成對目標的攻擊。但是由於此時的推力為0,導彈由加速運動變為減速運動,機動力降低,命中的概率大大下降。

而最大可控射程,顧名思義,就是導彈在設備控制下飛行的最大距離。導彈想要正確的命中目標,肯定是需要彈載設備的引導和控制,具體來說就是導引頭和氣動控制面的控制。而這些設備所需要的能源自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一般來說都是依靠彈上的電池或者壓縮空氣瓶來提供。一旦能源耗盡,導引頭關閉,控制面不動,導彈就徹底成為飛彈,指望打中想要打中的目標自然成為無稽之談了。和前者相比,由於發動機工作時間較短,所以最大可控動力射程基本都比最大動力射程要大。不過到了這個距離上你指望打中一點稍微會動一點的東西大概都不太現實。

有效射程,也就是具體的實戰條件下導彈有一定概率命中目標可能的射程。這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問題,因為這涉及到各種各樣七七八八的因素:飛機的速度和高度,方向(迎面而來還是遠離),飛機所做的機動G值的大小等等等等,當然還包括設定的概率大小之類。即便是廠商說明書裡頭附帶的包線圖也沒辦法完全涵蓋和解釋。不過記住,有概率打中僅僅具有統計上的意義,那個概率往往也不讓人安心,條件往往也是理想化的,在實戰中防空導彈往往會在更近的距離(可能比最大動力射程可能還要小不少)上發射導彈,理論和實踐總是有一段距離。

啰里啰嗦解釋了一大堆概念,回到問題上來。對於第一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不知道。為什麼?首先我們根本就不知道你所說的射程是哪一種?連這都不知道想知道能不能打中自然是不可能的。即便知道是哪一種,我們也沒法知道。因為上面所說的這一系列射程往往有一系列只有廠商和軍隊才知道的假定條件。在不知道隱含前提的情況下,來推理顯然是可笑的。再退一步,即便知道了這些假定條件,而不同條件(特別是問題裡頭差不多是要求防空彈對地)又不能簡單類推,所以我們還是不知道。

至於第二個問題,我的回答是說不準。廠商為了宣傳自己的導彈往往都是拿最華麗的數據出來,所以以常理估計,應該是最大可控射程。在說明了目標情況下(一般只有高度和速度,剩下的隱含條件你大概得到廠家的說明書裡頭去找),也可能是有效射程。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並不能排除某些喪心病狂的廠商使用高拋彈道情況下用落點到發射點的距離的情況——反正只要控制得當這樣也可以擊中你那架直升機嘛。

至於第三個問題,導彈的有效射程正如我前面所說,是附帶了一系列條件的。既然都給了這麼多條件了,飛機在這個條件下無論怎麼來,理論上來說命中概率在統計上都是一定的。假定在給定的概率,飛機速度和高度,方向等等之類的情況下,有效射程是100公里,飛機卻在90公里外,打中飛機的幾率一般來說命中飛機的概念比那個給定的概率還是要高的。但這些只具有統計上的意義,是因為事情是非常複雜的。比如說假如防空導彈是一種奇葩的遠程紅外彈,你沖著它導引頭很有可能因為發動機被機體遮蔽探測不到紅外線而找不到目標,跑路反而有可能因為尾焰暴露在眼前反而被抓住等等。當然和前面相同,我們不知道這裡頭的射程到底是什麼射程,有什麼假定條件。不過還是基本可以斷言,如果指的是最大可控射程的話,跑路成功基本問題不大。

就到這裡吧,如果需要的話,可以考慮補充一點相關數據。


不要回答!

不要回答!

不要回答!


一般防空導彈都是計算斜距,射程只是個相對的概念,民間說的最大射程很多時候都是說的都是說的斜距。

首先是動力。

其實防空導彈無非就是一個小型的有制導1級或多級的火箭,也有部分是衝壓發動機。

決定射程的首先是速度增量,主要取決於比沖v0和推進劑的質量分數n。

dv=v0*ln(1/1-n)

最大速度是考量防空導彈很重要的一個指標。

推重比也很重要,防空導彈早期發射不會像彈道導彈一樣緩慢加速,但是後半段維持速度推重比又會降得比較低,主要通過葯柱設計的不同來實現。

還有一個就是彈道的規劃,取決你用什麼樣的彈道,什麼樣的演算法去引導向目標了,不過這跟制導方式控制系統也有一定關係,貼地飛行和拋物線射程肯定不一樣。基本上在到達目標的時候要保證一定的速度和過載(怎麼界定有時候還小不一樣,雖然肯定不是按照掉地上算)。因為基本是三點法導引,加上機動性太差,早期碩大薩姆導彈出了主動段就基本沒用了,加上動力系統也比較差,射程只能保持在20公里-40公里。

現在導彈的射程有一部分是動力段,一部分是非動力段,最大射程都是非動力段射程。

只不過非動力段速度過載各方面都跟不上動力段,防空能力也相對下降,一般對於高空高速高機動目標那個射程完全沒用,打打預警機小船(艹船大概還能比最大再遠點)之類的還可以。尤其是反導更是壓縮射程,pac2最大射程80公里,但是反導有效射程只有10公里左右。

而射程全部都是根據這一類指標做出的大致推算而已。

至於你上升五米這個論點,首先導彈會根據目標進行修正,其次爆炸產生的破片的有效殺傷範圍也包括原位置上下五米了。


瀉藥。

的確會不一樣。實際上對不同高度、速度、機動能力的目標,導彈作戰斜距是不同的,而且可能差很多。

而且在作戰斜距內,也可以由於系統誤差、目標機動、對抗措施等等而不命中,比如你瞅准機會拐個彎,扔個誘餌,開個干擾機什麼的。


稍微看過一些,大致說下吧,面空導彈射程不是一個定值,因為導彈燃料就那麼多,目標機動很快,短時間變數很多。於是在各種條件下就有著不同的射程。

以空空導彈為例,一般來說「最大射程」指的是「迎頭非機動目標最大射程」也就是人家直直飛過來,我在這個距離上發射有大概率命中(假設是70km吧);如果目標進行規避呢,就有個「迎頭機動目標最大射程」,也就是朝著你飛來的目標在進行規避機動時,在這個距離上發射有大概率命中(這時候大概只有30~35km了);類推的有「尾追非機動目標射程」「尾追機動目標射程」,這兩個就更近了;還有「不可逃逸射程」,也就是說在這個距離內發射,敵人不管怎麼做都有大概率命中他。

一開始說過由於目標機動快,變數大,以上提到的各種射程都是動態的,需要飛行員/地空導彈操作員根據經驗和計算機計算來判斷發射時機。

你說的最大射程100km,在90km時發射,然後目標掉頭就跑,在現有技術下,如果目標是高速的戰鬥機,肯定是能跑掉的~


不會被擊中,只要你高度低,雷達對低空目標的識別能力一直很差

即使有很優秀的演算法也不一定能識別,更別提地形起伏與障礙物造成的雜波

而且你靜止的話,雷達反而會無視你,你開的越快,雷達很快就會將你識別出來

你上升5米的問題,也沒問題,只要你不是在距地面5、60米高空上升5米

但你要在海面上,或者非常平坦、植被稀疏的平原上,那有很大危險性

選擇小型的直升機也會讓雷達無法識別,把你當成鳥類,而且紅外特徵不明顯

現在的防空導彈,制導模式一般是半主動雷達、主動雷達、紅外,很少有雷達紅外複合制導

而能夠有一百公里射程,且能對低空目標有效攻擊的陸基防空導彈,沒有

海洋卻是很好的場所,因為海面非常「純凈」,但受地球曲率的影響,雷達對低空目標,尤其是一百公里外的小型目標能做到有效發現,是值得懷疑的

而且能對100公里的低空目標攻擊目標的導彈也沒有

我們假定能夠發現攻擊,從伯克級上發射導彈,我開金手指,選擇標準2MR block4,屬於雷達紅外複合制導導彈,針對的是末端彈道導彈,不考慮其他問題,就讓它來攔截(其實遠程防空導彈對低空掠海目標射程不過60公里)

導彈兩枚發射,火控雷達引導,根據數據鏈修正,末端導彈上的雷達開機,紅外探頭開始工作

這時導彈將會面臨兩個個問題

(1)導彈雷達功率有限,對發現低空飛行的小型目標能力存疑

(2)目標紅外特徵不明顯

紅外製導的探頭上的玻璃罩只允許特定波長的光透入,從而識別目標

假定宙斯盾雷達能一直跟蹤並引導導彈擊中紅外導引頭能有效發現目標

採用動能彈頭的導彈能否擊中?我再開金手指,乾脆爆破殺傷戰鬥部

好了這下直升機完了

OVER

如果我在九十公里外開著戰鬥機,發現導彈來了,趕緊跑出十公里去,會不會被擊中?甚至我乾脆開著戰鬥機沖著導彈方向飛出十公里,會不會被擊中?

看情況

導彈的動力射程很短,即使是紫苑30這種動力射程很長的導彈來說,90公里也不在它實用射程之內,就算那家戰鬥機開著跟客機一樣慢也很難擊中,現代客機巡航速度都有0.9馬赫

這還是不考慮戰機上自衛電子戰系統的情況下

可以說除非是S200這種導彈開了掛,不然你幾乎沒有可能被擊落


題主,如果你開的是直升飛機,因為是低空飛行,雷達是很難探測到飛機的,可能知道視距內才會被雷達發現


談射程不談目標都是耍流氓


地空導彈或空空導彈公開的射程射高這些都是假的,公開的數據都是用來給發燒友意淫或出於軍火出口交易宣傳目的,研究起來根本沒有意義。

真正的數據是不會公開的,這些都是核心機密。

個人猜測,在導彈的研製團隊和使用團隊內,大概不會簡單使用這種死板的數據。

研製團隊和使用客戶(軍隊)大概會使用不可逃逸區這樣一個概念。

不可逃逸區的概念就複雜了,包含了射程,射高,大氣(風向,氣壓),目標的航向,方位,速度,雷達反射面積,過載機動能力,電戰能力,誘餌。非常之複雜,不是我這樣的外行能夠窺探的。

比如,A導彈,號稱射程200KM,但這數據是在順風條件下,于海平面高度發射,目標為大型笨重的運輸機,航向為正對導彈發射方向,高度8000M,在雷達上異常清晰,無誘餌,無機動,無干擾。

這樣的數據根本沒有任何含義,面對F22這種雷達反射面積小,電戰能力強,機動力強,又是背向而行的戰鬥機,可能連50公里的射程都達不到。

嗯!

當年不是某家導彈連米格25都追不上么?


關於你的問題其實不難解釋,這基本上都是看廠商的良心。對於導彈射程來說,不同導彈直接差別很大,同種導彈之間計算方式不同射程可以差幾十倍,同種導彈不同制導可以差幾倍,其他條件完全相同打不同目標射程可以差幾倍但這是對於空空導彈來說的。

一般意義上空空導彈的射程是在1w米高空,速度一馬赫。射出直到跌落的全距離,這就是為什麼R77標稱110km實際飛行手冊上標稱卻是25km。AIM120雙殺40km上的米格都被雷神吹了十年。現實中空空導彈射程只有不到40KM。40km還有50%的命中率就是世界領先的導彈了。

繼續題主的問題,題主給的問題其實很寬泛,很難解答,比如導彈導引頭,制導模式,攻擊模式,飛機的隱身性能,都沒有。假定是用標稱射程100km的空空導彈打,那麼如果目標是科曼奇那麼射程就可能只有15km(雷達發現距離),如果是雷達失效,使用導彈導引頭制導那麼就算是120D攻擊距離也不會超過20km。如果一切良好確實可以在100km的距離上命中。但如果存在移動那麼120D的動力射程只有40km就完全打不準了因為過了動力射程之後的導彈就是一個大號RPG頂多是會偏個1-2°

這裡題主給的是防空導彈,那和空空導彈又不一樣了,防空導彈給的是動力射程的射程為標準射程,那麼就要考慮另一點,數據鏈和雷達制導。地球不是平的所以雷達的探測距離不會很遠,一般是數個火控雷達聯合引導一枚導彈,也就是說標準編製下的一導彈一車是完全打不中的大部分防空導彈的動力射程大於實際射程,但聯合制導下卻可以大於實際射程。

然後就是良心問題,不同的廠商給的標稱射程都不一樣,S300標稱250km但卻是單個營級編製下的射程,如果增加聯合制導的雷達,S300有300km擊落的戰績,而雷神搞過120D的陸軍版本來動力射程只有40km又是從地面上起飛最多只有30km但這廝的標稱沒變,還tm是100km。

所以以樓主的題設,首先要滿足三個條件。一個廠商良心好,給的射程是動力射程而不是高拋彈道射程。二導彈進行了聯合制導確保導彈可以被引導。三飛機是常規飛機可以被雷達發現。

這三個條件同時滿足才會被擊落


射程啥的都是忽悠人的,部隊一般打飛機一般看航路捷徑,對於地空導彈部隊可以看看《飛鳴鏑》這本書,當年解放軍是怎麼打U2的


對於指令制導的導彈,雷達同時測量目標和導彈坐標,一旦導彈超出雷達的測量範圍那必然無法進行指令計算,所以哪怕超出1km都是不行的。

對於半主動和主動導引頭的導彈,理論上只要雷達能跟蹤目標,導彈還有動力,那就有可能擊中目標。

雷達對導彈和目標的測量距離範圍是不一樣的


射程就是最大斜距離,要是能放視頻就了,唉。


推薦閱讀:

TAG:軍事 | 戰爭 | 武器 | 導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