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看過的最引人深思的哲學書籍是哪部?

國內的、國外的都可。


「最引人深思」這個形容詞用得實在太妙。所以題主指的是那種看完後「哎呀,腦細胞不夠用了,容我想想,作者到底講的是啥」的這種引人深思還是那種看完後「卧槽!碉堡了!我咋沒想到這一點,論證太吊了,不行我得再回味一遍」的這種引人深思呢?當然也可以有別的類型的「引人深思」,就不再例舉了。

回到正題,其實我的看法跟其他回答里的哲學專業戰鬥人員的都不太一樣。因為事實上,每一部哲學大部頭(只要它是有名的)都可以是引人深思的。在此我甚至可以構造一個先驗論證來說明這一點(也是夠無聊):

前提1:哲學名著是那些讀的人很多,很多哲學學者專研研究過的哲學專業的書籍(定義)

前提2:如果一本書被很多人研究過,那麼這本書是引人深思的,因為它不引人深思的話根本不會有人想研究它(推論)

結論:結合前提1和2,哲學著作都是引人深思的。

當然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喜好,如果結合個人的經驗的話那麼自然不是所有的哲學著作都能引起當事人的深思。比如說,有人就是熱衷形而上學的討論,喜歡論證存在,屬性,實體,心智這些概念,有些人(比如說像我)則一看到這些內容就頭疼,唯恐避之不及。但這能說形而上學問題不能引起我們的深思嗎?當然不是,否則為什麼我們將形而上學看作哲學的核心呢?

所以,我下面想說的話是重點:如果在還沒發現自己的興趣點的情況下,就最好不加選擇地讀,當然必須得是名作。因為興趣點什麼的都是建立在足夠的閱讀量的情況下發掘出來的。 在這裡就不科學地拿自己的求學經歷做例子吧。(當然了,這違反孤例不征的原則) 我受到的本科教育是非傳統的中國大陸哲學系的教育體系下的哲學教育。在大一之後就再也沒有碰過中西馬哲這樣的課程。取而代之的是邏輯,心靈哲學,語言哲學,科學哲學,倫理學,認識論這種以領域作為區分的課程設置。因此造成的結果是本人的哲學史的姿勢水平極低,沒法與其他哲學專業的戰鬥人員們聊亞里士多德康德等等。當然原著課還是有的,比如康德的《純批》以及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我們班也是開過專門的研讀課的。但是結果卻很不好。先說康德的《純批》課吧,開課老師是曾經國內的康德專家鄧曉芒的弟子(就不具體說是誰了,能猜到的肯定能猜到),是在康德研究這一領域在國內也是擁有極高的地位的青年教師。但是,由於我們班受分析哲學的「荼毒」太深,所以這門課的討論重點總是跑偏,從「康德原著研讀課」生生變成了「如何用分析哲學討論純批中的哲學問題」,雖然老師一直提醒我們不要脫離康德的時代和語境來讀純批,但是也沒人真把這句話當回事,於是乎,在開了兩年一共兩屆學生後,老師忍無可忍,從此不再給我們班開課了。另外,給我們開過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以及其他原著導讀課的老師加盟中大以後,我們這個班的學弟學妹們估計就更難能上到哲學史的課程了。「矯枉過正」,過分低估哲學史和原著也不是件好事。

由此的結果是,在沒有充足的閱讀亮的情況下,本人一直都沒有找到自己所感興趣的領域,因為上課用的都是教材,論文只是點綴。於是最後的結果便是,基礎是很紮實,但是沒什麼興趣去進行進一步的探索。直到大四要畢業寫論文,因此開始大量閱讀文獻後,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觀,最後也算是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也成功出國了。

因此,在剛剛入門的時候,大量閱讀是很重要的,因為你也不知道自己之後會對哪個領域感興趣,因為興趣是建立在大閱讀量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所以,我給題主的回答是,只要是哲學名著,都試著讀一下,總有能引起你深思,提起你興趣去深入研究的一本的。只要是名著都可以讀,不會錯的。


看到 @歸伶昌和 @翟剛都提到了《哲學研究》,我也忍不住說兩句。

《哲學研究》是給我啟發最大的書。它特別難讀。它難讀的一個原因在於,維特根斯坦的後期哲學是「治療」式的,如果你沒有經歷過疾病,就不會懂他在幹什麼。

當初我在倫理學中迷路了,覺得這個學科出問題了,後來看到維特根斯坦說的哲學病,很多東西我就理解了。

但是《哲學研究》的心靈哲學部分我還是不太懂。後來人大的劉暢老師告訴我,我可能要在心靈哲學上自己走一段,才會知道維特根斯坦想說什麼。

劉暢老師說他自己讀《哲學研究》的感受是這樣的(大意):「一開始讀不懂,但真正對相關問題有深入思考後,發現維特根斯坦早都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並且一針見血地指出你的謬誤。這時才發現——他一開始就在終點等著你了。令人毛骨悚然。」

要說這本書給我的啟發……其實已經不局限於哲學領域了。不過說出來你們也不一定懂。畢竟讀過的人是少數,能讀懂一點兒的就更少了。客觀地說,雖然受到維特根斯坦啟發的人非常多,但真正領會其精神的人特別少。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很多人把「哲學是一種實踐」、「哲學家對待問題就像醫生對待病人」等格言掛在嘴邊,但多半只是空喊口號。很有意思:大家都不太懂維特根斯坦,但都覺得他是天才。對於維特根斯坦,我也不確定我能理解多少,但我覺得到目前為止還不錯,以後的路也很長。

除了《哲學研究》,康德的《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很遺憾,還沒來得及讀《純批》)也曾常常令我興奮得睡不著。康德哲學與維特根斯坦哲學,代表西方哲學兩個重要的轉向(認識論轉向與語言轉向),它們帶給我們的是整個世界觀的顛覆,由此引出的思索是無窮的。這些東西,都值得用很多時光細細體會。


必須是鄧曉芒老師的《靈之舞》。

我不止一次的向人推薦,如果你這輩子只準備讀一本哲學書的話,那就讀《靈之舞》吧。

這本書涉及的話題包括自我意識、人格尊嚴和自由意志,是一本對人的意識、精神、靈魂徹底進行清洗的一本書,讀之你會覺得人生無望世界黯淡,活著無非就是一堆無用的熱情加無聊的表演

這本書我利用碎片化時間從頭到尾讀了不止3次,至今還是我Kindle 和手機上的常駐書籍,一有空就會翻出來不停的咀嚼。

這是一本上世紀90年代出版的書,出版至今一直很低調,而且我覺得很少有人能夠真正讀懂它。

印象較深的是兩篇書評,一個是著名經濟學家汪丁丁,一個是廈門中文系副教授郭勇健。

汪丁丁的書評基本是對《靈之舞》的概括和總覽,沒有太多的個人見解,有興趣的童鞋可以移步至:《靈之舞》主要在講什麼

郭勇健先後寫過兩篇關於《靈之舞》的,其中一篇《凝視神秘,說不可說》寫得最好,郭先生給這本書定位為三難:1.難以估價;2.難以評論;3.難以不惹是非。

下為全文:

人稱「德國浪漫派的最後一個騎士」的黑塞,在他的小說《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中,借雕塑家歌爾德蒙之口,道出了他對許多技藝精湛的藝術作品的不滿:

「它們缺少一點主要的特徵:神秘。而最傑出的藝術品與夢境之間的共同點也就是:神秘。」我願把這裡的「藝術」二字換成「哲學」。

許多以「哲學」為名的著作之所以索然寡味,就是因為它們往往把哲學弄成一門技藝,從而喪失了使哲學成其為哲學的關鍵:神秘。

一部著作,倘若未能感應神秘、無力凝視神秘,縱使讀書破萬卷,哲學史料倒背如流,引文信手拈來,注釋密密麻麻,外語琅琅上口,仍然處於哲學的外圍,只能與哲學擦肩而過。

就讓各種金碧輝煌的獲獎證書頒給那些擦肩而過的「哲學的外圍」好了,反正這脂粉也塗不到哲學女神的臉上。獲獎證書與哲學無關,掌聲亦與哲學無緣,哲學倒是與寂寞、孤獨定有三生之盟,一如鄧曉芒的《靈之舞》於1995年面世之後,寂寞了十餘年。

何以故?哲學與神秘為伍之故。「凝視神秘,說不可說。」——竊以為,這既是藝術的精髓,也是哲學的要義。

鄧曉芒是一個凝視神秘言說神秘的人,《靈之舞》是一部凝視神秘言說神秘的書。這神秘之域,不在外而在內;不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的茫茫宇宙,而是「人心的無底深淵」。

這是一個比宇宙還要神秘莫測的所在。人心的神秘,古希臘人曾在悲劇中形象地表述為「司芬克斯之謎」,鄧曉芒則稱之為「精神之謎」。

人非草木,亦非禽獸,人人都有一顆心,人的生活當然離不開心靈;所謂人生,也就是人心的人生。既然如此,這顆心怎麼就成了一個「謎」,成了一片神秘之域了呢?心靈或精神之所以是一個「謎」,是由於它處於日常理性和科學理性所不到之處。

心靈中的東西,總是多於我們所能夠感知的東西;心靈的領域,遠遠大於日常理性和科學理性所能觸及和把握的範圍。

日常理性僅能照亮心靈的表層。科學理性將心靈肢解,「七寶樓台拆散,不成片斷」,捕捉到的只是心靈的某些局部碎片。心靈的本性是自由,是超越,它永不停息,不斷逃逸,拋給科學的永遠都只是無生命的蟬蛻,恰似水氣蒸騰,縱然強行攔截,也已凝固化為水珠。

總之,在日常理性和科學理性之外,心靈中更多更大更深更完整更鮮活更真實的領域,沉入黑暗,淪為神秘,永遠保持為一個「無底的深淵」。

在某次與艾克曼的對聊中,歌德感嘆認識自我之艱難,說雖然每個時代都有人反覆提出「認識自我」的要求,但這是一個奢侈的要求,迄今沒有人真正達到過。由此可見,自我之謎、心靈之謎、精神之謎、靈魂之謎,是一個永恆的謎。

實際上,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已經以「無意識」概念、「海底冰山」之喻說明了,精神是一個奧秘。

與精神分析學家研究和言說無意識的努力相似,哲學家把目光瞄準了這一永恆的神秘之域,「認識你自己」是心理學與哲學的共同宗旨。只是它們逼近神秘言說神秘的方式不同:

前者是經驗性的觀察,後者則是一種超驗的凝視;前者是為了治療、為了實用,後者純粹是為了自我認識,為了自由。哲學純粹是,心靈要去認識心靈,自由要去把握自由。

歸根到底,精神分析探索心靈世界的方式仍然把自由凝固化了。這種方式把精神之謎視為一道數學難題,一旦揭示了它的謎底,謎語本身也隨之消失。

只要內心的某種秘密被察見、被道出,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借用英國文學批評家伊格爾頓的一個比喻,精神分析學家解決心靈之謎的方式,好比拔掉一顆靈魂的智齒

與心理學家相比,藝術家的工作顯然更接近哲學。人的一切行為無非是一個象徵,我們的存在牽連著無邊的整體、無底的深淵、無量的神秘。這樣的一種體驗,乃是藝術家和哲學家的共識。

譬如,西方近現代小說傳達的最鮮明的信息就是,人確實是有靈魂的。包括小說在內的藝術作品能夠如其本然地呈現心靈,使運動持續著運動,將神秘保持為神秘。而鄧曉芒在《靈之舞》中所做的最主要的工作,正是描述精神「本來的樣子」。

舉例說,他強調精神是一個封閉體,人應當有隱私權,反對文革式的「靈魂深處鬧革命」;「靈魂深處鬧革命」的做法,就是無視精神之存在,踐踏人的尊嚴,將人貶低為物的表現。

他反對本質主義的「人性本善」的觀點,因為這與精神的「自由」不符,等於剝奪了人的自由意志。

要言之,小說藝術直接呈現了心靈世界,哲學則描述、分析、解剖、反思這一直觀世界,要找出這一神秘世界的運作機制,要發現它的先驗結構和內在規律。

這種規律,鄧曉芒借用德國藝術理論家康拉德·朗格的概念,稱之為「有意識的自欺」;這一內在的結構,鄧曉芒命名為「表演性結構」。他在自我意識、人格、自由意志中都發現了「有意識的自欺」,都發現了這種先驗的「表演性結構」。

《靈之舞》對精神的結構性描述,形成了鄧曉芒的「藝術形而上學」的大綱。鄧曉芒的哲學是詩化哲學,甚至可以整體地視為美學。我們知道,莊子的哲學是美學。為什麼?那是因為在莊子那裡,存在本身就是美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同樣地,藝術形而上學之所以可能,那是由於在鄧曉芒看來,終極實在本身就是藝術的、創造的。精神、人格在《靈之舞》中就是終極實在,而人格就是面具,靈魂就是演員。真正的藝術家是人,是純粹的、作為人的人。

第一個藝術家是第一個人,第一個人也必定是個藝術家。美學家鄧曉芒與哲學家鄧曉芒,在《靈之舞》中被合而為一。依稀記得李澤厚在《關於「美育代宗教」的雜談答問》中提到,美學是「第一哲學」。

張世英在《哲學導論》中則指出,那種把美學或藝術哲學看作哲學的一個分支、一個組成部分的看法,已經過時了,如今的哲學本身就應當是藝術哲學。

李澤厚和張世英的這種看法,在鄧曉芒的《靈之舞》中得到出色的證明,當然,結論或觀點相似,其學理依據和致思角度卻全不相同。

從前人們以為,哲學就是科學,不懂數學就不能懂哲學,恰似柏拉圖學園門口的標語「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但這只是屬於柏拉圖、笛卡爾、斯賓諾莎、羅素的比較陳舊的哲學觀念。

在叔本華、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之後,我們已經可以斷言:不懂藝術就不能懂哲學。鄧曉芒似乎就是這麼看的。

他不但將靈魂視為藝術家,將人格視為藝術品,將人生視為藝術創造,而且在《靈之舞》一開始就指出,時至今日,解決精神之謎的有效方法、抵達心靈之域的有效途徑,已不再是科學,而是藝術。換言之,不再是認識,而是體驗。

顧名思義,與認識的先是主客對立而後尋求主客體的統一不同,體驗是「一體而驗之」,在契合相關的、乃至於一體化的關係中發生。體驗顯然先於認識。若無本體論上的一體化體驗,認識如何可能,主觀如何切中客觀、自我如何統一於對象,都是不可解的了。

因此鄧曉芒說:「認識和道德都是從藝術中派生出來的。」

不懂藝術就不能懂哲學,這不僅是由於藝術和哲學都凝視神秘,也不僅是由於生命是一個奧秘,心靈本身就是藝術家,而且是由於藝術和哲學都試圖言說神秘,「說不可說」。

神秘本是不可言說的,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謂「說似一物即不中」。自古以來,如何言說神秘、言說那不可言說者,就是哲學的一大問題。白居易曾經質疑老子:「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不過相傳老子的著作是被逼著寫出來的,老子不得不寫下《道德經》五千字,作為出函谷關赴西域的交換條件。《道德經》的第一句話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這是老子在提醒讀者,不要拘泥於文字,而要透過文字看到事情本身。

莊子也說、也寫。不過莊子用了一種特殊的說法和寫法,即所謂「弔詭」之言。較之老子、莊子的詩化語言,鄧曉芒的表述要理性得多。

儘管《靈之舞》的表達有意地與刻板僵化的學術論文拉開距離,隨筆的特徵頗為顯著,但鄧曉芒既不像老子和尼采那樣,以格言述哲學,也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加繆那樣,用小說做哲學。把《靈之舞》與加繆的哲學隨筆《西西弗的神話》相比,前者顯然更為邏輯化、系統化。

《靈之舞》的行文是推理性的。實際上,推理正是鄧曉芒的一項極為突出的才能。試看20世紀中國的美學著作,純粹以推理形式建構起來的美學體系,除了蔡儀的《新藝術論》和《新美學》,大概就只有鄧曉芒與易中天合著的《黃與藍的交響》了。那麼,鄧曉芒到底是如何做到用理性的語言去言說超理性的存在?

唯一的可能是,這種理性乃是辯證理性。作為黑格爾哲學研究專家,鄧曉芒是當今中國極少數還相信辯證法之生命力的哲學家。《靈之舞》出版於《思辨的張力——黑格爾辯證法新探》之後,運用黑格爾的辯證法已然極為嫻熟。

只是由於鄧曉芒專門將辯證法運用於人的個體精神世界,因此他的辯證法與黑格爾的辯證法也有所不同,不妨名為「心靈辯證法」。

譬如,在鄧曉芒看來,辯證法的靈魂是「自否定」,因此,他幾乎在心靈的一切表現、精神的一切現象中都揭示出其自相矛盾性,即「自欺」本性。

曾有人質疑鄧曉芒何以用「表演性結構」這種古怪說法,那是由於,惟有「表演」一詞,才能標識精神的「既是又不是」、「不是卻偏是」的自相矛盾的辯證關係

此外,鄧曉芒對精神的本來面目的描述,是在中西文化的對比和襯托中完成的。精神的奧秘到底怎樣?我們或許並不清楚,但是,如果我們對精神到底不是什麼和不該如何有了清晰的認識,那麼,對於精神本身,也就庶幾近之了。

這種表述的方式,古人稱之為「烘雲托月」,馮友蘭曾名之為「負的方法」,其實,當然也是「辯證法」的題中應有之義。

這正如新黑格爾主義者克羅齊為了回答「藝術是什麼」,先一一澄清了「藝術不是什麼」,如,藝術不是物理事實,不是功利活動,不是道德活動,不是概念知識,等等。

克羅齊說:「真理用鬥爭的方法不斷使自己擺脫一個又一個的錯誤;……要是不批判關於真理問題的不同答案,那麼任何人也不可能成功地揭示真理。」

鄧曉芒也是在批判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凸顯「真理」的。如此,《靈之舞》還是一部中西文化比較與中國傳統文化批判的著作。在批判中國傳統文化方面,鄧曉芒繼承魯迅又力圖超越魯迅,嘗試在哲學的層面上,深化和推進了五四運動以來的思想啟蒙。

《靈之舞》是西學東漸百年之後,終於姍姍來遲的中國人自己建構的一個現代哲學體系,同時,它也是一部中國文化的自我批判的著作。其批判力度和思維深度,是20世紀中國從未有過的,或者至少是罕見的。在中國文化的現代性進程上,《靈之舞》是一部不可繞過的傑作。

然而,《靈之舞》這部傑作,十餘年來卻頗遭冷遇,幾乎不見哲學界任何評論。這究竟怎麼回事,倒是一個值得推敲的問題。

以我淺見,除了《靈之舞》以隨筆體形式做哲學,顯得不太「學院」,甚至「不倫不類」(鄧曉芒自己也說過,這是一本不好歸類的「怪書」),因而不為學院派人士所青睞之外,大約有以下三個原因。

  • 其一,這是一部難以估價的著作。

如前所述,《靈之舞》是一部凝視神秘和言說神秘的作品,是一部貨真價實的終極關懷的形而上學著作。儘管神秘是生活的背景,儘管人人生活在神秘之中,但並非人人都能意識到這一背景,「百姓日用而不自知」,長此以往,我們便遺忘了與神秘的聯繫,喪失了凝視神秘的欲求和能力,或者,不再有形而上的憧憬、不再有終極關懷的真正需要,因而無從領會和無法衡量《靈之舞》的價值。

  • 其二,這是一部難以評論的著作。

為什麼?其首要原因,是由於批評的原則一如克羅齊所言,「要了解但丁,就必須把自己提升到但丁的水平」,然而,鄧曉芒的思辨水平,決非中國的一般哲學工作者和普通大學教授所能企及。

例如,許多學者都已意識到,個體意識和獨立人格是中國文化中頗為欠缺的元素,正是由於缺乏這一元素,致使我們至今尚未實現現代性。

但是,學者們的思考往往也就到此為止。然而,「個體意識」和「獨立人格」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是很少有人能夠盯住不放深入追究的問題,鄧曉芒就是這少數幾個人之一。《靈之舞》的探索所達到的高度和深度,為多數學者所鞭長莫及,自然難以評論。

  • 其三,這是一部惹是生非的、令人惱火的著作。

《靈之舞》有兩個閱讀層次,即哲學的層次與文化批判的層次。純粹哲學的層次隱,文化批判的層次顯。於是,多數學者最為關注的,就是本書的文化批判的層次。

在維護和寶愛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學者,特別是在現代新儒家看來,鄧曉芒的批判簡直胡來,好比一擊粗暴的重鎚砸碎了他們最珍視的花瓶,不光令人痛徹肺腑,而且徒留滿地狼藉。於是產生兩種反應。

第一種是情緒激烈的反應。要麼指責鄧曉芒「對中國傳統哲學的理解非常膚淺」,要麼指責鄧曉芒「偏激」。

第二種反應是:嗤之以鼻,不予理會。第二種反應似乎姿態更高,更為多數學者樂於採納。於是,《靈之舞》便不得不縮到角落裡,去咀嚼自己孤獨的命運。

書自有自己的命運。古人云,「蘭生空谷,不為無人而不芳。」《靈之舞》既是一部少見的好書,自然會慢慢地贏得它的讀者,慢慢地產生它的影響。它的影響,未必發生在學術界之內,卻早已鮮花般綻放在青年學子之中。

當初,鄧曉芒在此書的前言中說:「我充分估計到人與人相通的困難,並準備接受孤獨的命運。」

他自己是打定了主意,「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不曾料到,「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終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網路上曾流傳一種說法,當年《靈之舞》出版後,某些青年學子的問候語一度變成了:「你讀過《靈之舞》了嗎?」

我也大致屬於首批閱讀《靈之舞》的讀者之一,我也曾活生生地體驗過想要問人是否讀過《靈之舞》的強烈衝動,我也曾經斬釘截鐵地對同齡人說過:「《靈之舞》是一定會再版的!」

時隔十餘年,這部著作終於以單行本的形式再版,這大概是它的價值逐漸得到普遍認可的一種證明。

這是一部凝視神秘和言說神秘的書。這是一部靈魂之書、生命之書,因此,這也是一部能夠震撼靈魂、變化氣質的書。

好像是英國批評家馬修·阿諾德說過,一本書讀前和讀後是不同的,閱讀之後,讀者的心靈肯定發生了某種變化。這種說法顯然太樂觀了。

許多書讀過,直如水面的落葉相似,不留下絲毫痕迹;它們以徐志摩式的瀟洒,翩然告別心靈:「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能夠改變心靈的書,自身就須是心靈之書,這樣的書為數甚少,而《靈之舞》想必位列其中。這是一部啟蒙之書,它具有豁然開朗的效果和促人覺醒的功能。

最後,這也是一部浪漫主義的書。有理性,也有激情;強調普遍,也強調個別。

凝視神秘,說不可說,詩化哲學,這本是浪漫主義的事業;美學,實為浪漫主義運動所催生的一門學問;藝術家是第一個人或本真的人,這是地道的浪漫主義者的觀念。

在如今這個世界性地「拒絕浪漫」的時代里,鄧曉芒或許算是最後一位浪漫主義者。

Via:《靈之舞》:凝視神秘,說不可說


最引人深思的哲學書籍,這個問題很有趣。

引人深思意味著它不是那種一看完就「啊,明白了」的書,而是那種「雖然不知道在說什麼,但是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或者「咦,他的意思是……還是……或者……」的書。

這種書會讓你在深夜忽然驚醒,然後想:

卧槽那個混蛋到底在說啥啊?!

這種書,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或許可以算一本。因為沒有清晰的結構,這個書要翻來覆去顛來倒去地看,然後才稍微有點頭緒。

比如,有一句我印象很深刻,翻來覆去看了很多遍的話:

Darum ist der Regel folgen eine Praxis. Und der Regel zu folgen glauben ist nicht: der Regel folgen.

Und darum kann man nicht der Regel privat folgen, weil sonst der Regel zu folgen glauben dasselbe w?re, wie der Regel folgen.

Wittgenstein: 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 §202.

但是因為我不是研究維特根斯坦或者現代哲學的,所以對於我來說,還是亞里士多德的書最「引人深思」——他的語焉不詳,他的神秘的「dokei」(似乎、看上去)的表達,都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就我個人來說,最讓我深思,反反覆復讀最多的,大概就是《論靈魂》吧,其中第三卷9-11節我已經數不清讀了幾遍了,而且還在一遍一遍繼續讀,總是在別人的註解中發現有新的不明白的、對亞里士多德理解還不透徹的地方。

《論靈魂》中最為人熟知的,大約就是第三卷4節中關於理智靈魂可分性的討論,關於這個,古往今來的著述估計可以塞滿一個書架,這種意義上,它即使放到整個哲學史中,被算作是「最令人深思的書籍之一」,我覺得一點也不為過。

不僅僅是這本神秘的小書,可以說,亞里士多德的幾乎每本著作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會讓人一直忍不住回去翻原文,回去反覆推敲亞里士多德想說的是什麼——從物理學的「四因」,「運動」到《尼各馬可倫理學》的幸福、善或者自由,每一個概念亞里士多德似乎都界定得很清楚,但是你又總是覺得你沒有完全理解他想說的是什麼——你的理解和他的原意之間似乎總隔著一些東西,每一次的「趨近」都讓人感到非常興奮。

這就是這個得到特稱「哲學家」的千古第一哲學家的魅力吧。

柏拉圖的思想中雖然也充滿了種種不確定,也有一些不清楚的地方,但總體上來說,他的思想沒有太大的異議,因此,與浩浩蕩蕩的亞里士多德注釋相比,柏拉圖的注釋就少了很多,相應地,也就少了很多遐想的空間。如果硬要說,《巴門尼德篇》無疑是難的,但是它的難,往往僅僅「只」是「難」而已——就像我們不會對高考數學最後一題「有什麼遐想」一樣,這裡只有「理解」和「不理解」的問題,而沒有那種我即使理解了還是覺得沒有透徹理解的感覺,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會給人這樣的感覺,或許是因為他的哲學本身就是不完全封閉的,是給人以闡釋空間和遐想空間的,這一些哲學家都是最偉大的哲學家,也是最有趣的哲學家,中世紀的阿奎那算一個,德國近代的尼采可以算一個,康德——我想算半個吧,維特根斯坦,正如剛開始說的,很有趣,但是我實在是不懂他的整個體系到底是怎樣的,所以暫時不列入XD。


不知道現在答還有沒有人看。

先放結論:《存在與時間》,《論真理的本質》,海德格爾

「最引人深思」是一個太過於模糊的概念。

打個比方吧,對於一個哲學的入門者而言,讓他去讀《精神現象學》,他肯定一頭霧水,估計需要極強的意志力才能看完,看完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是你給他一本笛卡爾的《第一沉思》,他會發現這本書簡直太顛覆,看完之後他會覺得世界都是新的,這個算不算「引人深思」?

但是《第一沉思》真的比《精神現象學》更引人深思嗎?對於一個戰鬥人員來講,《精神現象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或許遠遠高於《第一沉思》。

或者拿我自己做例子,在我人生中給我衝擊最深的一本書叫做《理想國》,因為那個時候我高一,第一次接觸到哲學類書籍。但是我真的好把《理想國》放在這裡作為答案嗎?我想不會的。

我覺得,「最引人深思的」應該換成,「在具有一定基礎後,最能把你帶入新的思考方式」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霍克海默的《理性之蝕》,通篇我是喝著小酒抽著煙大聲歡呼讀完的,因為寫得太貼合我的三觀,用詞清晰有力不費腦,讀著行雲流水高潮不斷。但是,它真的讓我「深思」了嘛?或許我都沒怎麼「思」

若讓你「思」,那麼一定是呈現了一種對你來說全新的思路/方法/結論,並且對你原有的價值觀進行了挑戰的方式。

廢話說到這裡,開始放結論。

最令我「深思」的是一個納粹,一個充滿「人」味的納粹,名叫海德格爾。他的書我遠遠沒有看完,我只看過《存在與時間》和《論真理的本質》,其中一本代表了他年輕時的才華,另一本代表了他暮年時的智慧。

在認識他之前,我深切得認為,哲學的研究對象是「客觀的」真理,是運用精確冰冷的邏輯來解釋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人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的。曾經的笛卡爾,休謨,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都在這條路上努力著。就連尼采,一個被視為打破傳統哲學的天才,也有一套自己的「權力意志」說法,意在解釋了人和萬物。

但海德格爾令我開始思考人和哲學本身的意義所在。

他的哲學是深邃的,但不是晦澀的;是充滿野心的,但不是目中無人的;是看似悲觀的,但是實質上是直指內心的。

人類一直在試圖正確的理解這個世界,但試圖「理解」這個行為本身必然否認了更多的理解,掩蓋了更大的世界;一切的理解都是真理,但是這些「真理」對於人類而言,又有什麼意義?人類和世界都不是客體,也都不是主體,而是一體,就連黑格爾在這一點上的認識,也不如海德格爾深刻。

或許每個人,都需要一個他自己的荷爾德林。

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可能這輩子都忘不了海德格爾和他的作品吧。

另外,在此感謝我的教授Julian Young,一個令人尊敬的尼采和海德格爾學者


道德經


《精神現象學》《less than nothing》


《人性論》休莫

《人類學歷史本體論》李澤厚


謝邀。

看過一些哲學書,包括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盧梭、尼采等人的,都很好。《幾何原本》雖不是哲學書,但是引人思考。

最近剛讀完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它很值得推薦。羅素的觀點成熟而不偏激,是很有智慧並懂得中庸之道之人。在書中,他把歷史上最重要的哲學思想梳理的同時也對在邏輯上一廂情願的和偏激的見解給批判了一遍,這自然會得罪不少學派的後繼者,因此這些人往往對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有所異議,甚至稱之為文學作品,不過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羅素的思想雖不是完全中立,但考慮到羅素所處的動蕩的歷史年代,以及西方長期思想鬥爭矛盾對立的哲學史,他所做的已經相當不錯了。雖然很厚,但是這本書的確值得哲學愛好者們一看。在這裡,我把整本書的最後一段話摘抄如下,與大家分享。這一章節所討論的是分析哲學,羅素的哲學氣質可以從中有所展現。


大部分能稱之為哲學的書籍都有引人深思的地方,這種深思主要表現為反思,毀三觀,深刻而長久的毀三觀,讓人產生【這個宇宙沒有中心、這個世界沒有三觀、處處可是中心、樣樣可為本質】之感

然而非常符合這一點最的《道德經》《莊子》卻很難被當成哲學圈的哲學書籍,即使西方很少有哲學書籍提倡那種無限反思的精神,大多數西哲在陳述的是某一個方向和程度上的突破和反思

《蘇菲的世界》雖然信息濃縮介紹了眾家思想,對於三觀單一者(包括不少三觀單一的哲學工作者)很能引發大量深思,可也很難被哲學圈當成哲學專業書籍

其實我手上還有本《世界哲學家辭典》,然而給我的感覺是國產馬哲系製造

哲學專業書籍的語言晦澀,所述內容枯索,單一書的思維方式卻又是比較單一的,即便反覆周旋一些概念和想法的推倒與建立,費腦子是肯定的,但若說深思,更值得深思的是存在於世界這件事,要給這事寫一本書,怎麼寫都是盲人摸象,寫得再多也不夠精細,寫得再少哪怕不寫也還嫌啰嗦,這也是為啥哲學死不了、哲學書寫不完的緣故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胡塞爾的《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我完全把它當作一本哲學觀的讀物,胡塞爾在書中拼了老命反對自然主義和歷史主義,想把哲學改造為嚴格的科學,真心不容易啊。

當然,《列寧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的哲學部分也是很不錯的,因為裡面的東西看著是那麼熟悉但是又那麼深奧,完全一種「雖然不知道作者在說什麼,但是覺得好厲害的樣子」的感覺,並且有些文章的排版不是一般的霸氣(看來讀書筆記出書還是很不錯的選擇)


最早的時候看韓非子的《說難》完全被折服了,他把邏輯玩得很顛很順手,一點也不艱澀難懂,這點很讓人印象深刻。一直都覺得哲學不用特別故弄玄虛,讓大家都不懂的哲學不能被稱之為人類智慧的結晶。

說純哲學著作的話就是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慢慢讀,自己能看懂的一小部分就已經能夠受益匪淺了。從這本里也能看到後來尼采傳承的一些東西。尼采真他喵的是個天才!他和斯賓諾莎是我最喜歡的哲學家。

其實我還是願意推薦淺顯的有關哲學的書,比如《當尼采哭泣》,歐文亞隆當小說來寫的,從裡面還學到許多心理學的東西,對尼采本人及其主要的一些哲學思想也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重要的是這本書很好讀。看哲學也不是為了裝高冷,學到的才是自己的呢。


王德峰的《哲學導論》。。。


李天命的


《蘇菲的世界》推薦入門看,《紙牌的秘密》是《蘇》的姐妹篇,也很棒,還有《哲學的慰藉》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