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善惡對宇宙來說毫無意義,那麼為什麼還會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又守記內心者,則知貪想、瞋想及愚痴邪見想,知善、知不善、知無記,知心勞慮種種諸苦。若於坐時,隨心所緣,念念觀知唯心生滅,譬如水流、燈焰無暫時住,從是當得色寂三昧;得此三昧已,次應學習信奢摩他觀心,及信毗婆舍那觀心。習信奢摩他觀心者,思惟內心不可見相,圓滿不動,無來無去,本性不生不滅,離分別故。習信毗婆舍那觀心者,想見內外色,隨心生,隨心滅;乃至習想見佛色身,亦復如是,隨心生,隨心滅,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非心不離心,非來非不來,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

  ------《占察善惡業報經》

善惡對宇宙是沒有意義的,就像放什麼電影對屏幕來說有影響嗎

但是,對你而言,就是你的一生又一生,是你實實在在的每一個境遇,這就是千絲萬縷的因果

因果是規則。所有宗教都不能忽略一體性、整體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此中善惡勢必回到自己身上,且非人做,全由自取。

《楞嚴經》講,所有的佛菩薩,天人鬼畜、牛馬豬羊、泥巴瓦塊、風雲雨霧,都是一個人,都是一個念。所以我們互相之間,卻搞種種的誤解、執著、是非,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楞嚴經》叫【自心取自心】。

一切萬有是一體


善惡對宇宙的有意義有因果二者沒有關係。不管善惡對宇宙有沒有意義,都不能決定因果的存在。

問題是錯的,沒法回答。


誰說善惡無意義←_←

宇宙陰陽為什麼要分


老虎吃兔子是善還是惡?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路鋪橋無骨骸,你確定這個宇宙真的善惡都有報?

善惡是人對事物的評價標準,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人追求的社會規則,

這些關宇宙什麼事?


善與惡是相對的,之所以相對是因為它的意義是被人賦予的,善之為善斯為不善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對於善與惡的本身來說,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就好像一輛汽車,如果用汽車去撞人,這個時候它就是兇器,它會傷人,但是如果用它去幫助別人。它就是交通工具,這個時候它就是為了方便他人而存在。當用車傷了人,就要承擔傷了人的這個果,當用車去助了人,也會承擔因為助人而產生的果,這就是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宇宙根本不在乎


「善有善報」沒有任何邏輯上的必然性,不過是有人覺得這樣比較好而已。

宗教的重點在於「你希望如此」而並非「確實如此」


因為對面的(像,所覺之宇宙)就是我們自己(鏡,能覺之生命),

離鏡(心)無像(物),離像(非我)無鏡(我),我=非我,

自他不二,助人心安樂,害人心糾結,是謂報應


如果以題主命題的思路,應該這樣想,善惡對宇宙無意義,那因果難道對宇宙有意義?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以無形,無情,無名……的大道觀之,一切人類所定義的名相皆沒有意義,其中必然既包括善惡,亦包含因果。

所以當性 相 用三者的同異都沒搞清

當空 有的關係從沒有思考的時候,

就不要貿然以所謂的宇宙觀提出問題


從宇宙的角度看本來就沒有什麼善惡,善惡是人來區分的對人有些意義~因果不因善惡而存在啊~你自己都沒搞清楚善惡和因果有啥關係


既然果實好不好吃對果樹來說毫無意義,那麼為什麼還要開花結果


哪有發心?

哪裡有業報?

善惡畢竟無,善惡只是發於人的執著法相而已,

凈土佛國無善惡之分別.

俗世必有善惡之分別,俗世之緣起就是人的分別,有分別就有了善惡,必須有善惡。

世界本是陰陽和合,善惡就是陰陽。

不住善惡法相,才是畢竟義。

住善惡法相,才是人間真情。

一切在於你的選擇,入凈土,還是下地獄。

人性本空,無善無惡,善惡之分別取決於人類社會處於何時、何地、那個族群、那個性別、那個階層!

沒有人類社會處於何時、何地、那個族群、那個性別、那個階層之區分,就沒有善惡之區分,善惡的討論必須定義你所處的境界。

就如評價秦始皇,你是一個戰國時期亡國的燕人,就必然要殺之!

就如評價秦始皇,你是一個20世紀的中國人,就必然要認為他是中國統一的第一功臣!

所以,人性本無善惡。只是人生活的境界時代,必然外部給定人性之或善或惡。

佛法不分別是善法是非善法,佛法不分別是有漏法是無漏法,佛法不分別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佛法不分別是有為法是無為法


這個問題, 先說善與惡的區別吧, 你希望在你下一代身上出現的個人品質,做出的行為,這是善,反之即是惡;從你的問題來看,你把「宇宙」具化成了一個具體的形象, 那就從上面的善惡區別來具體到「宇宙」這一形象吧!

不好判斷對嗎?

不好判斷就對了。


世間豈有善與惡 但隨人心利趨之


善惡對於生命意義重大

因果可以看成一種守恆定律


推薦閱讀:

死者是否有人權?
最怕你們上來就綁架
如何評價「驅逐復旦大學劉清平教授」事件?
現代人保留食肉習慣合理性在哪裡?
局外人指責馬蓉是否應該有限度?

TAG:道德 | 宗教 | 佛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