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說「定」:你本來就有,越求越沒了
[王陽明文集解讀NO.2]
古代聖賢追求修「不動心」,修「定」,這是個什麼東西呢?王陽明在回答學生的書信中,講解了定的內涵,認為定是心的本體,與動靜無關。不是靜了才能心定,而是動時也一樣能定。動靜都是「用」,是心的臨時狀態;定是「體」,是心的本來面目。只要克去私慾,就能達到定。
原文:
來書云:「周子曰『主靜』,程子曰『動亦定,靜亦定』,先生曰『定者,心之本體』,是靜、定也,決非不睹不聞、無思無為之謂。必常知、常存、常主於理之謂也。夫常知、常存、常主於理,明是動也,已發也,何以謂之靜?何以謂之本體?豈是靜、定也,又有以貫乎心之動靜者邪?」
理無動者也。常知、常存、常主於理,即不睹不聞,無思無為之謂也。不睹不聞,無思無為,非槁木死灰之謂也。睹聞思為一於理,而未嘗有所睹聞思為,即是動而未嘗動也。所謂「動亦定,靜亦定」,體用一原者也。(選自《傳習錄》中卷答陸原靜書)
譯文:
來信說:「周敦頤說『主靜』,程顥說『動亦定,靜亦定』,先生說『定者,心之本體』,這裡的靜、定,決不是不看不聽、不思考不作為,必是指常知、常存、常主於理。而常知、常存、常主於理,明明是動,是已發,為什麼叫靜呢?什麼叫本體?難道是靜、定嗎?還是另有一個東西貫穿心的動與靜?
理是不動的。常覺知、常存養、常按理性辦事,就是不看不聽、不思考不作為。不看不聽、不思考不作為,並不是枯木死灰。看、聽和思考,道理上是一個東西(指功能),而還未看到、聽到和行動(指功能實現),就是動而未動(功能已經啟動,但沒有顯現)。也就是「動亦定,靜亦定」,本體和運用來自一個東西(指良知)。
賞析:
這段書信陸澄先梳理王陽明的思想來源,從周子說「靜」,到程子說「定」--靜是定,動也是定,再到王陽明進一步把「定」明確為心的本來面目。然後說出他的理解:靜、定不是不作為。而是有為,也就是常存著一個覺察的心,養正氣,按理性辦事。
但是,王陽明說靜定就是不作為,只有不作為才能常存著一個覺察的心,養正氣,按理性辦事。這個不作為指的是不刻意,不做作,不強幹。陽明認為這些都是私慾,影響良知發揮良能。但這個不作為不是枯木死灰、對一切無動於衷,而是積極覺察、反省、不讓私慾起念。所以表面上看是靜,內心裡卻在動,叫「動而未動」,就是「定」,定在良知觀照上。
動時,心不動,不隨私慾跑,叫「動亦定」;靜時,心沒死,在積極觀照,叫「靜亦定」。看得出來,定跟動靜沒關係,定是指的心體的一種穩定而積極的狀態。動、靜只是同一個心體的兩種不同表現。
陽明認為:動、靜都是定,定在良知上,定在理上。因為陽明認為心即理,都是定的。理肯定是不動的,而心在本體上也是不動的,那為什麼我們經常動心呢?因為有私慾,有私心雜念,心跟著它跑了。修身養性就是把心定住,不讓心跟著私慾跑。
越想升職,心越不安;越想賺錢,越打不開局面;越想給人好印象,越把關係搞緊張。。。。。。心越定不住,局面越亂,局面越亂,心越不安,如此循環。只要少些刻意,多些專註,無論動靜,保持覺察,慢慢讓良知顯現,也就把心安住了。
推薦閱讀:
※禮記大學裡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什麼不是先誠意後格物?學習前不是應該先擺明態度么?
※王陽明所說的「心髓入微處用力」應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關於王陽明的花背後應該需要怎樣的思考?
※王陽明的心學精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