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內部過程與外部過程解密

[王陽明文集解讀NO.1]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思想的三大支柱之一,在與弟子顧東橋的書信往來中,他做了比較深入的解說。他把知行合一的知解釋成意,心想,而非認知、知道。這就把知行合一的過程細化為兩個階段,比常人理解的更深入、更往前推了一步。我們是先認知到是美食才去吃,還是先有想知的慾望才去吃的呢?沒有那麼簡單。這是不同的心理過程。下面我們來看看原文。

原文:

來書云:「所喻知行並進,不宜分別前後,即《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之功交養互發,內外本末一以貫之之道。然功夫次第,不能無先後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湯乃飲,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見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釐倏忽之間,非謂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既雲「交養互發,內外本末一以貫之」,則知行並進之說無復可疑矣。又雲「功夫次第,不能無先後之差」,無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說,此尤明白易見。但吾子為近聞障蔽,自不察耳。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後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姶矣。食味之美惡,必待入口而後知,豈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惡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後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姶矣。路岐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後知,豈有不待身親履歷而已先知路岐之險夷者邪?『知湯乃飲,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無可疑。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謂『不見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吾子又謂「此亦毫釐倏忽之間,非謂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加吾子之說,則知行之為合一併進,亦自斷無可疑矣。(選自《傳習錄》答顧東橋書章)

譯文:

來信說:「您說知行並進,不宜分出前後,就是《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的功夫:互相濡養發動,內外本末一以貫之。然而功夫順序不能無先後差別,就好比知道是食物才吃,知道是熱水才喝,知道是衣服才穿,知道是路才走,沒有沒見到這東西就已經在做的。知與行也是差別很小、一瞬間的事,不是截然有次序,今天知道明天才去做。」

既然說「交養互發,內外本末一以貫之」,則你對知行並進之說再沒什麼疑惑了。但是又說「功夫次第,不能無先後之差」,豈不是自相矛盾嗎?「知食乃食」等說,更明白易見。但你被現在流行的觀點(指朱子理學)所障蔽,自己不覺察罷了。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後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了。食味之美惡,必待入口而後知,豈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惡者呢?必有欲行之心,然後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了。路岐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後知,豈有不待身親履歷而已先知路岐之險夷者呢?『知湯乃飲,知衣乃服』,也是同理,皆無可疑。如果像你的說法,我所說的上述觀點就是『不見是物而先有是事』了。(與你所說的「未有不見是物,先有是事」正好相反)。你又說「此亦毫釐倏忽之間,非謂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還是體會不精到。但你這樣說,說明你對知行合一併進的認識基本上沒有懷疑。

解讀:

在這次書信來往中,王陽明談了知行合一的過程。知與行是閉環狀的,知是行的發端,在行中又反過來加深知。也就是從知到行,再由行到知,這是兩個階段。顧東橋問的是第二個階段,知道是食物才吃,知道是路才行,不知道是食物怎麼吃?不知道是路,怎麼走?他理解的知是認知,先有認識再行動。這是當時學界流行的主流觀點,即朱子理學。但是王陽明把知不理解成認知,而是意,是心想,是慾望,是一念發動。知食乃食,想吃了才會吃,才會把食物當成食物,否則食物擺在面前也不會吃;知行乃行,想走了才會發現路,把路當成路,否則路擺在面前也不會走。在概念理解上,兩人區別開了。背後的實質是知行的過程並非兩截,而是一以貫之,沒有先後,反覆循環。如果非要把知與行分出先後,那心意先有,但實際上心意一動,就是行的開始,知行是一個。知是隱,行是顯。

我們當然是先有吃東西的慾望想法,然後才找食物吃,而顧東橋說人只有知道是食物才會吃,沒食物怎會有吃食物的行動?他說的是看到食物以後的心理行為過程,而陽明說的是看到食物以前的心理過程。

顧東橋是進士,最後做到南京刑部尚書,正部級幹部。現代人可能會好奇:古代士大夫做著官不說低頭處理政事,執著地討論這些話題有什麼意義?

第一,古代官場以科舉考試做官為入仕正途,明朝官場更是形成了一種風氣:視沒有進士出身為人生短板,會遭到同行輕視。因為國家任命官員除了開科取士,還有蔭封,就是祖上有爵位,後代直接繼承,朝廷負責派官;還有用錢買;還有因功提拔的。這些都受主流輕視。官場以追求學問為榮。

第二,學術思想有流派,影響到官場站隊。王陽明生前雖然一直受皇帝打壓,但內閣中有他的信徒,像內閣首輔徐階就是他的再傳弟子,內閣里有好幾位追隨他的思想的重臣。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一書中,曾總結出一條「朝廷中誰動王陽明誰倒霉」的人事規律。到了楊廷和當首輔時,楊雖然也用王陽明的思想,但與皇帝相應和,堅決打壓王陽明,這已經是正德皇帝去世以後的事了。正德打壓王陽明是滿朝皆知的,王陽明平了寧王之亂,2年內不給論功行賞,還污衊他是共犯,最後就獎賞了他一人,其他有功將士都不獎。正德之後是嘉靖,楊廷和是嘉靖皇帝的首輔,一直打壓王陽明到最後。楊的兒子是著名文學家楊慎,中央電視台《三國演義》電視連續劇主題曲就是用的他的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楊慎就曾寫文章痛批王陽明是學霸,勢力大到影響朝政。所以,我們在王陽明的文章里經常看到他面對攻擊的表達。這裡面不光是學術上的問題。

第三,古代士大夫受的教育是:尊德性而道問學。前者叫大學,講如何做人、修身養性,後者叫小學,講如何訓詁、做文章。不像今天,我們在學校學的都是文理藝科,德性之學都推給法治了。誰要是談良知,感覺就像是老古董。但同時,有毒食物、環境污染、過度醫療、教育亂收費等等亂象,都呼籲人心回歸,良知喚醒。高壓力的工作和生活節奏,也讓人們內心失衡,影響健康。這些都是現代人學習王陽明思想的現實意義。

推薦閱讀:

「底事寒江尚客船」是什麼意思?
王陽明為什麼沒有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歷史課本里出現?
王陽明作為一個文人,為什麼能打很多勝仗?是否有傳世兵法?
王陽明的心學精髓是什麼?
「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鄉愿的意思在。」這裡王陽明所指的「鄉愿的意思」究竟何指?

TAG:王阳明王守仁 | 心学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