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孩子不「聽」話的家長,你學會「說」話了嗎?

「不要把鞋子放在桌子上!」

「把玩具收拾好!」

「不能打人!」

當我們聽到上面的對話,大概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成年人在盡一個家長的責任,教導孩子應該如何做事。

難得不該如此嗎?

可是,我們在要求孩子學會「聽」話之前,我們自己真的已經學會「說」話了嗎?

更準確地來說,你知道怎樣說,才不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嗎?你知道怎樣說,才是對孩子有幫助的嗎?你知道怎樣說,才能讓孩子執行你的命令嗎?

我們都知道,和一個人說話的時候,有時還應該注意去觀察對方的情緒、調整自己的措辭。當我們和一個成年人說話的時候,我們很難忘記這一點。可是當我們和一個孩子說話的時候,我們卻很難意識到這一點。

我們總是想讓孩子學會「聽」話,其實在我們要求孩子之前,我們或許更應該先要求自己,學會如何「說」話!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就是一本關於親子溝通的書,這本書為讀者介紹了親子溝通中的技巧,比如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如何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學會讚賞孩子;並且分享了一些家長在親子溝通中常見的問題和他們給出的答案。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阿黛爾·法伯伊萊恩·瑪茲麗施都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們已被收錄於美國名人錄。自《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從出版以來,兩位作者在美國和加拿大各地為父母、老師和職業心理醫師進行幽默、鼓舞人心的演講和培訓。她們持續開展的工作被拍成系列片在電視台CBS節目中播放。她們還經常出現在《早安美國》 (Good Morning America)和《歐普拉》 (Oprah)等熱門電視節目里。

阿黛爾·法伯,本科畢業於美國皇后學院戲劇專業,獲學士學位,又在紐約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她曾在紐約市的高中任教8年。

伊萊恩·瑪茲麗施,本科畢業於紐約大學,獲舞台美術學士學位,畢業後創建並指導了格羅斯維諾爾和雷諾克斯·希爾社區活動中心的兒童節目。她同時也是一位專業畫家和作曲家。

--親子溝通中的技巧--

  •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只要我們尊重並接納孩子的感受,就會對孩子有幫助。

當孩子掌握說話這一技能之後,就會逐漸懂得使用語言這一工具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不過,雖然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對孩子的喜怒哀樂,我們就並不見有多上心。比如,當孩子和我們說「我要回家,我的腳快要斷掉了」的時候,我們反駁孩子「你就想偷懶,才走了那麼一點路」。

這樣的回應有損於孩子的自尊,對你們的關係沒有任何幫助。承認孩子的感受,維護孩子自尊的回應方式,能鼓勵孩子積極合作,並讓父母和孩子都感覺不錯。

比如,描述你看到的事情,「你看,菜市場就在前面了。」

比如,給出提示,「如果不去菜市場買菜,那麼今天中午和晚上我們只能餓肚子了。」

比如,提供一個選擇,「你希望我們走左邊的小道,還是右邊的馬路去菜市場?」

  • 如何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解決問題的時候,讓孩子們自己參與進來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而不是強加一個解決辦法給他們。接納孩子的判斷,並讓孩子主動參與,自己想辦法的做法,能得到他們更積極的合作。

我們可以先傾聽並回應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再簡短地說出你的感受和需要。

然後邀請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案,寫下所有可能的不管是好的、壞的想法,最好是讓孩子先來。《如何說孩子才肯學》一書中說,當大人一開始就表達他們的憤怒時,有些孩子就有了防衛心理,會閉口不談。對於孩子來說,大人先表明他們真正關心和接受孩子的感受,他們才更容易理解和關心大人的想法。

當孩子主動參與了問題解決,就會有更多的動力去實施。而且,這能讓他在某種程度上掌控自己的生活。

再挑出哪些是你們能接受的,哪些是你們不能接受的,以及計劃你們如何執行。

比如,孩子不想去爬山。你可以先問問孩子為什麼不想去,孩子可能會回答你爬山太累了,他想看電視(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

你可以告訴孩子你認為每個周末都看電視太無聊了,不如這個周末一起去看看山頂的風景(你的感受和需要 )。

然後和孩子商量,是選擇星期六爬山星期天休息或者是反過來,還是選擇爬山之前先吃一點甜點還是爬到山頂再開始吃甜點,還是選擇以後每個周末只能看電視,等等(你們想到的所有的辦法)。

最好,你們彼此都認可在星期六爬山,星期天休息的方案(達成共識)。

然後再商量帶多少食物,要不要邀請小夥伴等(如何執行)。

  • 學會讚賞孩子

不要用「漂亮」、「聰明」、「完美」之類的詞表揚孩子。這種「評價式的讚賞」會讓孩子關注到自己失誤的地方,害怕下次搞砸而不去冒險嘗試。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我們也不能鼓勵他們。如果想要鼓勵孩子相信自己,就要避免一些帶有「評價」含義的詞,比如「好」、「真棒」、「最好的」。

你可以「簡單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你的感受。比如描述你所看到的,「寶寶今天自己用筷子吃了一碗面呢」、「寶寶走得越來越穩啦」。又比如描述你的感受,「你把衣服疊得好整齊,我感覺衣櫃整潔多啦」、「你給媽媽搬來這個小凳子,媽媽覺得你很貼心。」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指出,這樣做不僅肯定了孩子的努力,還能幫助他們培養自信心。最重要的是,給了他們繼續努力的勇氣和動力。

除此之外,書中還介紹了一個稱讚孩子的好方法:用一個詞總結你看到的。

比如,「你把這本書上的每一頁都看了,這就是我說的『認真』」

如果孩子做得不夠好,也「向孩子描述他們已經完成的部分」。指出他們已經完成的進度,不管有多少,都會帶給孩子堅持不懈的勇氣。比如,「你已經看過這本書的三分之二,還有十五頁,你就看完這本書了。」

這個技巧,是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因為這個技巧非常鼓勵人。如果曾經也有人這樣鼓勵過你,你就會知道它有多貼心。

再如果真的找不到可稱讚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幫助孩子意識到,他犯的錯也會是一次重要的發現。比如,「你在飯桌上寫作業,作業容易出錯,因為你很容易被客廳的電視吸引。也許你在房間里寫作業,能寫得更好。」

--讓孩子更容易接受你的要求和忠告--

與孩子對話的時候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而是應該先接納他的感受,並告訴他你的感受。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你在乎、尊重他的感受和情緒,這樣他才會更容易接受你的要求和忠告。

當然書上的方法和技巧的模式不是固定不變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需要家長根據孩子的性格和特點靈活教育。

推薦閱讀:

近年興起的搜題APP對於普通學生(非競賽)的學習有哪些幫助或危害?
日本YWCA(You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營地考察之旅
為了「友愛同學」,就該容忍別人做任何事情,包括「遛鳥」嗎?
為什麼中國有大學專設研究生院?
有時候,我們並不需要接受現實

TAG:教育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