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9、綠茶的工藝:揉捻

首先,階段性小結

綠茶工藝:殺青(炒烘曬蒸) - 揉捻 - 烘乾

之前簡單的介紹了綠茶的殺青工藝,我覺得有必要在簡單介紹下揉捻工藝。


一、揉捻作用

摘抄:把殺青或萎凋變軟的鮮葉用手工機器揉成條形、針形、顆粒、片等要求的形狀就叫揉捻。揉捻的功用除了做形,主要是造成細胞破碎、茶汁溢出,溢出的茶汁附著在已成形的葉表面,乾燥後沖泡才能泡出顏色和滋味。揉捻是做各種茶都必有的一道加工工序(白茶除外)。

揉捻可以理解為兩個動作,一個揉,揉即使茶葉成條,一個捻,捻可使茶葉細胞破碎,擠出茶汁,使茶汁附在茶條表面,增加粘性,有利於茶葉外形形成,既用這樣的方法使茶葉面積縮小捲成條形。

我的總結:可以簡單記為蔫了的葉子,揉成條,捻出汁,附著表面,增加黏性,外形整形。


二、揉捻方法

摘抄:常見的有手工揉捻和機械揉捻兩種方法。

(1)手工揉捻:手工揉捻適合於少量綠茶或部分其他名優茶的揉捻作業。手工揉捻在揉捻台上進行,作業時,用單手或雙手將茶葉握在手心,在揉捻篾片上向前方推揉,使茶團在手心中翻轉,揉到一定程度解塊一次,使加工葉不結塊。

(2)機械揉捻:機械揉捻使用茶葉揉捻機進行。機械揉捻時,要求機內裝葉量適當,「嫩葉適當多投,老葉適當少投」,加壓要「輕一重一輕」,並且「嫩葉宜冷揉輕揉」、「老葉宜熱揉重揉」,尤其是一些名優綠茶加工,一定要「輕壓短揉」。

揉捻分冷揉和熱揉,冷揉既指殺青葉經過一段時間攤放後,再進行揉捻,一般用於較嫩茶葉,因為嫩葉的纖維素含量低,果膠物質高,揉捻時容易成型;老葉應該趁熱揉捻,老葉中含有較多的澱粉和糖,趁熱揉捻有利於澱粉繼續糊化,有利於增加葉表物質的粘稠度,老葉中的纖維素較多,熱揉的可以使纖維素軟化容易成條。熱揉的缺點是容易是葉色變黃有,水悶氣。

揉捻的要求,先輕後重,逐步加壓,輕重交替,最後不加壓。最開始的時候不加壓,使茶葉沿著它的葉脈捲成條,後加壓使細胞破碎。

我的總結:手工揉麵糰,揉出名茶;機器,還管他作甚。嫩葉炒熟後等涼了,冷柔,為啥好弄好揉吧成型,越嫩越小越好教育不是;老葉硬(纖維素多)糖多,趁熱揉吧加速澱粉轉化更黏了,才能讓趁熱軟化的葉脈纖維粘一塊。(我發現,和人一樣,小了收拾,大了不好管!)


三、揉捻工藝

1、綠茶要求耐沖泡,所以綠茶揉捻和紅茶揉捻的程度不同。

紅茶的揉捻要儘可能把葉子各細胞組織破壞,以便充分發酵。綠茶揉捻則要求在保證外形的前提下,達到一定的細胞破損率,也就是要有一定的耐泡性。如眉茶等要求細胞破損率在45%-65%之間,如高於70%,不僅不耐沖,而且毛茶滋味苦澀;如低於40%,茶味淡薄,條索也不緊,所以綠茶揉捻時間較紅茶短,壓力較紅茶小。

我的總結:紅茶使勁揉的稀碎;綠茶招呼著揉揉行了,細胞破損率區間(40%,70%)。

2、揉捻是烏龍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過揉捻形成其緊結彎曲的外形,並對內質改善也有所影響。

摘抄:由於烏龍茶原料偏老,因此必須採取熱揉、少量、逐漸加壓和短時、快速的揉捻措施。否則殺青葉冷卻後變硬發脆,不易揉成條;如果投葉量多,揉捻時間過長,易形成水燜氣。由於殺青後要趁熱揉捻,所以烏龍茶的殺青常常與揉捻結合起來,故又稱「炒揉」。烏龍茶殺青也有手工殺青和機械殺青兩種方式。

我的總結:烏龍茶老東西,趁熱、少量、加壓、短時、快速揉吧。

3、雲南大部分生茶,都會根據其茶青本身的特性,輔以不同程度的揉捻。

而很多小廠茶,為了使得葉片完整好看,往往存在揉捻度不足的問題。適度的揉捻,可以刺激茶葉內含物質,使之適宜後續的轉化。

揉捻主要是要使葉片受到力的作用,使細胞壁破裂,部分茶汁滲出,同時增加茶葉的表面粘度,調節茶葉水溶性物質的濃度,從而影響茶葉最終沖泡時候的濃度。

對於粗枝老葉,由於革質化程度高,所以即便使用重度揉捻,依舊無法使得茶葉形狀得到很大改變。對於中壯等級的茶青,則揉捻力度的控制就比較藝術化了,要香氣高揚,則輕揉捻,要味道濃,則重揉捻。

揉捻的作用在於,擠破茶葉的細胞壁,使得茶多酚、兒茶素等等茶葉有效成分產生聚合,而後也使得茶葉有機會再日後的時間裡產生後發酵作用。若未經適度揉捻的茶葉,由於細胞壁完整,其茶葉內部有效成分無法釋出,不容易與空氣中的氧及有益菌群接觸,不利於後續轉化。

我的總結:揉成條,捻出汁,一為增加粘度成條,二為附著表面的有機物後期接觸空氣,後發酵。

補充:葉子炒熟、揉捻的過程,揉成條,捻出汁,有機物在熱環境中接觸空氣氧化,就是第一遍發酵過程,即前發酵,半發酵;後期經過堆放(如黑茶),利用微生物在葉表有機物中繁殖產生的酶,再次將有機物轉化的過程,即後發酵,典型的長期放置的普洱。

發酵就是利用酶將有機物進行轉化,茶葉、啤酒都要考發酵。

簡記為:殺青、揉捻第一次氧化發酵;微生物在葉表繁殖氧化第二次發酵。】


推薦閱讀:

茶盜眼中的常山
茶百科 | 探尋「大紅袍」之謎
【茶友聊茶】第13期:「牛」到不知「底」的老班章
誰的中年沒有危機?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穩住
如何分辨四大烏龍茶?

TAG:茶文化 | 绿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