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的家庭教育——爸爸在哪兒?

家庭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一種現象:丈夫專門負責掙錢養家,妻子可能做全職太太、全職媽媽、也可能有自己的工作,但是重心在家庭,孩子身上。

我想這是有不少家庭的家庭結構,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似乎還挺符合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

一般來說,孩子只有在學習上出問題,才會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心理或者生理上的原因通過學習出問題,經過進一步了解才被發現的。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做父親的往往會有幾種反應:

1.覺得委屈,甚至冤枉:因為家庭是分工好的呀,孩子教育歸妻子,所以孩子有問題都怪孩子媽媽!

2.我已經完成了我該完成的家庭職責:養家糊口,我已經把工作,事業做的不錯,混的風生水起,家庭內部的事情是小事,所以應該是妻子的事情。

3.無力感:我明明是不贊同老婆那麼吵孩子,打罵孩子,或者對孩子過高要求的,我是反對武力教育孩子的,可是老婆不聽!

4.站隊型:家裡發生矛盾,我都是站孩子一邊的,可是孩子敢反抗ta媽媽,我肯定要教訓孩子的,因為這不對,畢竟她是你媽媽!

5.迴避型:媽媽和孩子發生衝突,我勸也沒有用,於是我就出去走走,或者找一個地方靜靜,也許回來了他們就不吵了。再吵我就再出去。幸好我工作要經常出差;幸好我的工作在外地;幸好是女兒,媽媽管女兒是天經地義,我是爸爸,不方便管,又不能打等等之類的。

6.逃避責任型:我反正自己也沒長大,我自己都自顧不暇,我做不好,我不知道怎麼和孩子相處等等

上述這幾種情況,對於孩子的災難就是:成長過程中父親缺位!

一個人的人格里,母親和父親是兩大基石,就像是房子的兩個承重牆,頂樑柱。父親對孩子的功能:

一、父愛

二、對父親的認同,對父親信念系統的認同,接受父親所代表的家庭規則,社會規範,社會法則。認同父親,父親背後的規則,才能進行社會化,適應社會。所以,家庭里父親是負責立規矩的。當然,父親自己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凌駕於規矩之上,那這樣的父親是無法承擔讓孩子社會化的重任的。

三、認同父親,就會認同父母之間的關係,幫助孩子建立對婚姻關係,親密關係的認同和互動模式。

家庭教育里,無論如何,都不該,也不能只有母親一個人在完成,因為它本來就是夫妻倆共同的責任,這與誰掙了多少錢,為家庭創造多少物質財富無關。孩子是兩個人的,母親不能代替父親來陪伴孩子,父親不能因為種種理由逃避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責任:教育,引導,保護,示範,當然,還有愛。

一個良好的家庭結構,不應該有小團體,不應該有明顯的好人壞人,不應該有不能觸碰的禁區,不能有不敢說的家庭秘密。

如果真的感覺不知道該如何做父親,怎麼去影響其他家庭成員往好的方向發展,可以藉助專業的心理諮詢,讓自己慢慢明白如何做父親,如何做自己。

最後,希望所有的家庭不要變成喪偶式家庭教育,不要讓父親缺位,給我們的孩子一個完整健康的家!

本文是原創文章,版權歸 三妹心理諮詢 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違者必究!


推薦閱讀:

家庭教育:努力跑好你這一棒
給孩子一個可以選擇的人生---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教孩子養成這個生活習慣比考試成績還重要
孩子為什麼喜歡咬指甲或者撕手皮
六歲孩子迷上玩《我的世界》怎麼辦?

TAG:家庭教育 | 父亲 | 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