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甲醛=一種你每天在用的餐具
三聚氰胺+甲醛=一種你每天在用的餐具
這就是——密胺。
你沒看錯,就是現在廣泛使用的「仿瓷」餐具。因為外觀像瓷,美觀,同時不易碎,故常用於餐廳的杯、碗、碟,也常用作兒童餐具。當得知密胺,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這兩種臭名昭著的污染物合成的,您有沒有心頭一驚?密胺餐具到底安不安全,能不能給孩子用?希望這篇文章能解答您的疑慮(文中會有專業名詞,心急者可直接讀粗體字)。
講道理,萬物皆有毒,關鍵看劑量。砒霜劇毒,可入葯治病,米飯無毒,吃過多會傷食。密胺材料的確會溶出三聚氰胺和甲醛。但究竟風險有多少,還是要拿劑量說話。廢話不多說,直接進正題:
一、溶出三聚氰胺,還安全嗎?
急性毒性研究顯示,大鼠經口,三聚氰胺的半數致死量為3160mg/kg,毒性介於醋和鹽,屬於低毒物質。
三聚氰胺的急性毒性小,但是有90%的三聚氰胺會以原形,經尿液排出。而它本身在水中溶解度低,當攝入量較大,且攝入時間較長時,會生成腎結石,造成物理性損傷,繼而引發炎症。兒童代謝旺盛,這種損傷尤為嚴重。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三聚氰胺的每日攝入限量定為0.2mg/kg bw。一個20kg體重的小朋友,每天攝入4mg以內,是安全的。
關於密胺中三聚氰胺的遷移量,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國家消費品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倪敏,於2014年在中國食品學報上發表的一篇題為《食品接觸產品中三聚氰胺的安全風險評估》的文章中,有詳細研究,檢測結果如圖:
第一行是每平方分米密胺材料,在不同溶劑中三聚氰胺的遷移量。第二行是用接觸面為6平方分米的容器,完全無縫地接觸食物1小時,然後把食物吃掉,所攝入的三聚氰胺的量。第三行是將攝入的量與WHO推薦的最大攝入量進行比較。結果顯示,三聚氰胺溶出量最多的,是4%乙酸溶液。
但即使是在該溶液,所攝入的三聚氰胺仍然離WHO設定的閾值小至少3個數量級。
所以,密胺餐具的三聚氰胺溶出量非常非常少,安全
二、溶出甲醛,還安全嗎?
急性毒性研究顯示,大鼠經口,甲醛的半數致死量為800mg/kg,毒性介於維生素A和高效氟氯氰菊脂(噴霧殺蟲劑)之間,也屬於「低毒」。
明明大家都知道有害的甲醛,為什麼是低毒?這個問題先按下不表,我會出文做成專題講。咱來看一下,甲醛的溶出情況。
上圖是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衛生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重點實驗室的魯傑於2013年做的一項調研。原文中共做了41個樣品,評估的項目也比較多,這裡受篇幅的限制,從研究結果中節選出來一部分。遷移試驗的條件是3%乙酸(醋酸)溶液,90℃,30分鐘。結果顯示,大部分餐具三聚氰胺、甲醛遷移量達標,少數幾個甲醛遷移量特別高的,我節選了出來,標成了紅色。文中對此現象並沒有進行詳細解釋,只是在討論時說,市場上仿瓷餐具的安全性不容樂觀。
是的,溶出甲醛,有多有少,有一些餐具,不安全。
三、密胺餐具到底安全嗎?
為什麼有的餐具甲醛溶出比較高?密胺餐具到底安全嗎?
其實,密胺材料,安全。即使是裝熱水、當作調料碗,安全風險可以忽略(你要是拿密胺碗裝醋過夜,這我可管不了)。那甲醛溶出超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是摻了假密胺。
密胺摻假,比較多的是摻脲醛樹脂。脲醛樹脂是尿素和甲醛合成的塑料,性能與密胺相近,兩者很難從外觀區別。因為三聚氰胺貴(別笑,真的貴),尿素便宜,市場上常有用脲醛樹脂和密胺樹脂共混後生產的餐具。尿醛樹脂的甲醛溶出量沒有現成的文獻,但是從化學結構上看,其穩定性弱於密胺,甲醛的溶出量在理論上,會遠大於密胺餐具。表中甲醛溶出量非常多的幾款餐具,三聚氰胺都是「未檢出」,這多半是純的脲胺餐具了。所以建議一:如果是自己家用,一定不要買過於便宜的密胺餐具。
建議二:表面有缺損脫落開裂的餐具,不要再用。很多密胺餐具,是脲胺材料,但是在表面熱附了一層密胺塗層。如果出現表層脫落,或是有缺口,會使脲胺直接接觸食物,有一定安全隱患,不建議使用,特別是不要裝熱湯。此外,如果是有圖案的兒童餐具,表層脫落後,顏料中的鉛會溶出,安全性大打折扣。
所以,不要買過於便宜的密胺餐具,表面有脫落開裂的密胺餐具,不要再用,這樣是安全的。最後,我會重點提醒——
不要用鋼絲球刷密胺餐具!
不要用鋼絲球刷密胺餐具!
不要用鋼絲球刷密胺餐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