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智慧的父母都在做這6件事,你做了幾件?

去哪學提醒

當下,有許多父母常常處於焦慮中,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自己孩子也要學什麼,別人家孩子有什麼,自己孩子也要有什麼。從來不管孩子是否需要,是否適合;還有一些家長一生都在為子女服務,忙忙碌碌,自己卻從未真正活過。

這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很常見的兩種誤區。家長們費勁心血,培養出來的孩子卻不懂得感恩,反而覺得父母管束太多,自由選擇的空間太少。

這一切並不是我們想要的!

如今,提倡做智慧父母,勢在必行。那麼,怎麼樣才是好的教育,做父母的應該如何愛孩子才是科學的呢? 知心姐姐盧勤在2017年家庭教育國際論壇上總結了家庭教育中六種「愛的智慧」,告訴家長們該如何真正愛孩子。家長們一定不能錯過!

第一種

智慧的愛,知道使用孩子

愚蠢的愛,總愛伺候孩子

刀不磨會變鈍,孩子不用會變懶。

不聰明的父母心甘情願做孩子的保姆,事事替孩子代勞。在家替孩子疊被、穿衣,甚至喂飯;在外替孩子背書包、背畫板、背水壺。明明是孩子能幹的事,全由父母代辦了。孩子呢?全然不把父母的辛勞放在眼裡,他認為:你為我服務,應該的!誰讓你生了我!這樣的孩子長大會變成無能無情無責任感的人,很難適應社會。父母在兒時替孩子扛住了一切,今後又怎能指望孩子扛住世界?

智慧的父母會巧妙地使用孩子,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就支持孩子自己干;凡是孩子為父母做的事,哪怕只是端來一杯水,父母都會欣然接受,真誠地對兒子說:「有兒子就是不一樣!」讚美女兒說:「有個女兒真好!」孩子聽了美滋滋的,覺得自己有用,幫父母做事的勁頭倍增。

我兒子上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回家給我倒了一杯茶,茶已經涼了,我不愛喝涼茶,可我一飲而盡:「太好了!正渴著呢!有兒子沒兒子就是不一樣!如果熱一點就好了!」第二天,我喝到兒子倒的熱茶。

四年級,他爸爸出差,兒子高興了,我說:「你高興了我可慘了,我還得回家給你做飯。」兒子拍著胸脯說,「還有我呢」。於是放學了炒好兩盆菜,我一進門,兩盆菜都拿碗扣著。「媽,洗手去,我給你盛飯。」我特聽話,洗手坐著等著。

兒子問我:「味道怎麼樣?」

「味道好極了!」

「比我爸怎麼樣?」

「比你爸強多了!」

其實炒的比他爸差遠了,都沒有炒熟。但我全都吃了,一邊吃一邊說,好吃好吃真好吃。後來,我兒子什麼都會做了,三十多年來,我經常吃到兒子做的飯。

孩子從小就被「委以重任」,長大後往往責任感很強,能扛得住事兒。

第二種

智慧的愛,喜歡激勵孩子

愚蠢的愛,總愛指責孩子

挑剔的父母總是在否定孩子,愛用孩子的短處與別人家孩子的長處比較,「你瞧人家」是他們的口頭禪。結果呢?在否定中長大的孩子,極易對別人充滿敵意,自暴自棄。

寬容的父母總是在肯定孩子,他們容易發現孩子點點滴滴的進步。「很好,孩子,你比昨天又進步了!」「不要緊,成功躲在失敗的後面!」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會信心十足,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將會極富耐心。

苛刻的父母容不得孩子犯錯誤,面對犯錯的孩子非打即罵。這是在逼著孩子說謊話,由此孩子學會了逃避,學會了推卸責任。在指責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怨天尤人。

智慧的父母明白,任何一個孩子的成長曆程,都是一個犯錯——知錯——認錯——改錯的過程。不允許孩子犯錯,是對孩子的傷害。於是,他們會耐心地幫助孩子認識錯誤,讓他去感受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七年前我就榮升為奶奶,有了一個小孫子。小孫子很可愛,大眼睛、雙眼皮、高鼻樑、小嘴巴。滿月時抱他去醫院檢查,碰到一個媽媽的孩子也滿月,當著孩子的面說:「你看人家的孩子雙眼皮,你怎麼單眼皮,瞧人家孩子多白凈,你怎麼這麼黑啊。」我心裡好難過——人家剛出生一個月,何罪之有啊!

厄運從此開始。孩子上幼兒園了,「媽媽,得了一個小紅花」,媽媽要問,「別人得幾個啊」,「有得兩三個的」,「你怎麼沒有得三個?」孩子上小學了,「媽媽,我考了98分」,媽媽要問,「有得100的嗎」,「有啊」,「你怎麼沒有得100啊?」孩子好不容易考了100分,「媽,我今天得100分了」,媽媽冷靜地說,這次考試題目一定很容易。

不要認為,我們的孩子永遠不如別人的孩子。在欣賞中長大的孩子愛人愛己,在指責中長大的孩子勾心鬥角。

第三種

智慧的愛,注意讓孩子分享

愚蠢的愛,只顧讓孩子獨享

糊塗的父母,把物質看得比精神重要,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先給孩子。看孩子「獨享」,自己很享受,生怕孩子吃了虧。獨享就像一個惡魔,讓孩子變得貪心。在獨享中長大的孩子,自私冷漠,眼中沒有別人,心中沒有父母,身邊也沒有朋友。孩子長大成人後,父母不會感受到一點來自孩子的幸福。

我親眼看到一個老人,他陪著一個孩子吃飯,「寶寶吃寶寶吃,愛吃什麼奶奶給你買。」「奶奶你也吃!」「奶奶不愛吃,奶奶就愛看寶寶吃。」奶奶永遠是參觀團的。有些奶奶餓了真吃了,孩子火了:「你怎麼真吃了,那是我的,你不能吃。」奶奶很奇怪,我買的怎麼變成了他的。

智慧的父母,從小讓孩子在分享中長大。分享,是快樂的源泉。當一個人在分享中感到快樂,他內心的世界就會變得很大,他會把別人的心裝進自己的心,遇事為別人著想,考慮別人的感受。於是,他學會了關心學會了愛,在社會上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小時候,在分享中,他奉獻了自己的力量,從而產生了成就感和價值感;長大後,會成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他懂得,不是因為擁有了才付出,而是因為付出了才擁有。

我很感謝我的母親,是她教會我們分享,她教會我們分享的第一句話是「給媽咬一口」。我媽有6個孩子,買6根冰棍,沒有給自己買,我媽要求所有的孩子給她咬一口,我哥哥姐姐很主動,我排行老五,每次都躲在後面,我想我媽最好咬小一口,最好一口都不要咬。但我媽每次都狠心地咬一大口,我可心疼了。慢慢地習慣了,好像不給我媽咬一口就不好吃一樣。母親過世後沒有留下任何物質的財富,可她擁有了所有孩子對她的愛,於是分享成了我家的家規。

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發了孩子每人兩個巧克力。當表演完節目,兒子站起來跑到後面給了我一塊,說:「媽媽,分你一塊」。「謝謝!」我張開嘴巴就吃掉了。旁邊的媽媽羨慕說,「瞧你多幸福,我兒子兩塊都吃了,一眼都沒有看我。」我說,這可不是一日之功。

第四種

智慧的愛,事事相信孩子

愚蠢的愛,總愛懷疑孩子

疑心重的父母總愛用懷疑的眼光看孩子,不相信淘小子會幹好事,不相信偷拿家裡錢的孩子會改好。總是把孩子看成是說謊者,不相信他們;總是在眾人面前提起孩子說謊的事情。在你懷疑的目光中,孩子會選擇繼續說謊。長大後,他會變成一個言而無信的人。

智慧的父母,一直相信孩子,會用信任的目光看孩子。他們深信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哪怕他有過失。他們常常用「發現新大陸」的眼光,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孩子從父母獨特的目光中,感受到「媽媽相信你」的信任的力量。於是,他們會努力表現自己積極的一面,生怕失去這份信任。

在認同中長大的孩子,將會掌握目標,愛人愛己,善解人意,變得優秀。

父母相信孩子,孩子才會相信自己。信任會喚醒沉睡的巨人。

第五種

智慧的愛,善於管教孩子

愚蠢的愛,只會放縱孩子

愚蠢的父母認為,愛孩子就是百依百順,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不管合理不合理;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管該干不該干。於是,孩子從小目中無人,無法無天,甚至違法亂紀,這樣會坑害了孩子的一生,也害了我們自己。這樣的父母不明白一條真理:「如果你想讓孩子變成不幸的人,就對他百依百順。」

智慧的父母認為,孩子是需要管理的,規矩是需要學習的,習慣是需要培養的。放手不等於放縱,關愛不等於溺愛,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對孩子一生負責。愛孩子需要智慧,智慧的父母不僅關心孩子今天得到了什麼,而且關心明天孩子能用上什麼;不僅關心孩子今天裝進了什麼,而且關心孩子應該扔掉什麼。讓頭腦、身體與房間、書包一樣,永遠留有空地,接收新的東西。

有一次,北京電視台六一節日請我做一個直播。直播之前,小主播和我說,她要代一位先生向我表示感謝。「小時候你去他們班,你問過誰偷拿了家裡的錢,他舉手了,你當場說他是個勇敢的小男子漢,他一直記到今天,他知道人是可以犯錯誤的,但要改正,他感謝你。」

當時我很感動,不只是因為他記住這件事感動,也為我做了這件事感動。孩子在不停地犯錯、認錯、知錯、改錯中長大,要給孩子機會,要相信孩子能夠承擔錯誤的改正。

第六種

智慧的愛,看重過程

愚蠢的愛,只看重結果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體驗,體驗成功,體驗失敗對孩子都十分重要。

愚蠢的父母看重結果,告訴孩子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樣的孩子經不起失敗。有一位父親甚至要求女兒只許考第一名,不許考第二名,考不到第一名就別回家。結果,女兒差0.5分沒考到第一名,就在家旁邊的樓上跳下去了,摔成了重傷。

今年9月2日,香港教育局新任副局長的長子因在單車比賽中受傷而患抑鬱症在家中跳樓,不幸身亡。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名利是身外之物,親身的體驗,才是自己的。只要結果的父母最後得到的是一個不擇手段、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孩子。

智慧的父母,看重過程。他們認為,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離開父母,自己闖出一片天地。與其讓他們面對挫折時,感到憤怒、無助,不如從小摔摔打打,經歷失敗與痛苦,「撞」出面對人生的勇氣和本事。孩子衝刺百米,智慧的父母關注的不是跑第幾名,而是摔倒時,怎樣跌得有尊嚴,膝蓋被磕出血來,怎樣清理傷口,怎樣包紮;孩子參加演出,智慧的父母關注的不是孩子獲得幾次掌聲,而是孩子被淘汰後是不是儘力了,是不是還開心。

父母的智慧,實質上就是放平心態,永遠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人生。作為父母,你想讓孩子快樂成長嗎?你想讓孩子擁有幸福的人生嗎?那麼,你就勇敢走出誤區,把孩子放下,用智慧的眼光認識孩子,用智慧的方式走進孩子的世界,還給孩子一個有愛的童年,和孩子建立起親密、溫暖的關係吧!

作者 盧勤,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席教育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北航計算機學院面向對象編程課程的評分制度?
中國地質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怎麼樣?
也談育人|討論思考流程,比完成這件事更有意思
一二年級晚上除了作業就沒別的時間了嗎?
日本風格的插畫繪製過程是怎樣的?

TAG:教育 | 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