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徐克成癌症康復每日談 (第7談):少飲酒和少勸酒

酒,世界性飲料。在中國,酒和詩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萬事盡除去,唯余酒和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這些以酒為涵的詩歌,是萬人競賞的題材。以酒澆愁、以酒寄思,以酒自娛、以酒會友 ……近日是國慶中秋長假,回鄉會親探友,幾乎日日酒宴。我以「年邁有疾」為借口,或宛然謝絕,滴酒不沾,或沾到為止,但看到親朋鬧酒的熱勁,也是心生愉悅,親情油然。出於專業的習慣,又想到酒的負面:酒與癌症到底有何關係?流 行 病 學 研 究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早在1988年,乙醇及其直接代謝產物乙醛,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劃分的「1類致癌物」。近期數據表明,世界範圍內酒精緻癌有所增加。2015年8月國際上發表了兩項大型前瞻性研究,結果表明女性及男性的酒精攝入均與癌的風險增加有顯著相關。所謂「酒精相關癌症」包括胃癌、結直腸癌、膽囊癌、女性乳腺癌、口腔癌、咽喉部癌、肝癌、食管癌和肺癌,在女性,位居首位的是乳腺癌,而在男性,則為結直腸癌。近年發現,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發生的風險也與飲酒有關。最近有人收集至2016年10月307篇文獻,共95241 例非黑色素瘤性皮膚癌,包括基底細胞癌和皮膚鱗狀細胞癌, 發現酒精攝取與癌症發生相關,具有劑量依賴性。飲酒致癌與下列因素有關——1、飲酒量。重度飲酒者,相對於不飲酒及偶爾飲酒者,某些癌症相對風險增高呈現出明確的劑量-風險相關性。大量飲酒的受試者(每天大於3次)相比於不飲酒的人,更容易罹患5種癌症: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症、肺癌、女性乳腺癌、結直腸腫瘤以及黑色素瘤。少量飲酒是否會增加癌症罹患風險?近期韓國一份研究顯示少量飲酒在男性會增加結直腸癌發生,對於女性來說,會促進乳腺癌發生。 目前明確而一致的結論是:女性飲酒越多,則患乳腺癌的風險越高,且沒有安全下限。2、飲酒時間。飲酒致癌一般發生在 長期飲酒15-20年前飲酒以後。按韓國統計,飲酒量和時間與男性結直腸癌發生相關,尤其每天飲酒量≥30 克,持續20年以上者。3、飲酒種類。飲酒致癌主要與酒中含乙醇量有關。烈性酒顯然危害大於一般的酒飲料。至於葡萄酒是否例外,有不同意見。有認為葡萄酒中含白藜蘆醇,具有強大抗氧化作用,因此不會促進癌症生成,反而有保護作用。4、遺傳因素。不同的人,編碼乙醇代謝酶的基因有差別,對酒精耐受性不同,致癌風險也有差異。有乙醇脫氫酶或乙醛脫氫酶基因突變者,酒精蓄積後的乙醛水平可升高並延長,從而增加癌症罹患風險。5、合併其他致癌因素。例如,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發生的主要原因,如果加上飲酒,無疑是「火上澆油」;吸煙時,酒精可以成為致癌物的溶劑,從而導致黏膜對致癌物的透過性更好。有證據表明,酒精和煙草對於頭頸部癌(口腔癌、咽部癌、喉癌)的協同作用比相乘還要顯著。 歐洲和美國對照研究的數據表明,酒精緻癌的危險度在頭頸部癌為72%,但酒精本身所佔比例僅為4%、吸煙本身所佔比例為33%,酒精和煙草聯合所佔比例為35%;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危險因素,加上飲酒,胃癌發生率更高。酒 精 致 癌 的 機 制:在不同的癌不完全一致,但主要與從乙醇產生的乙醛有關。大致有以下機制——1、酒精在乙醇脫氫酶(ADH)作用下,氧化代謝產生乙醛。ADH在細胞漿里,轉化酒精產生乙醛過程中,同時使NAD(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轉化為NADH,後者再氧化為NAD+,同時產生高活性反應性氧(ROS)。高活性氧對DNA具有多重誘變作用,且可以影響組蛋白甲基化及乙醯化。乙醇對激素也有影響,如升高雌二醇水平,這可能是乳腺癌發生的風險因素之一。2、酒精引起胃黏膜炎症和萎縮。萎縮性胃炎導致胃內菌群繁殖,增加乙醛生成。3、亞硝胺是致癌物 。在胃內,亞硝胺也可由亞硝酸鹽和氨相互作用而生成。乙醇抑制肝清除亞硝胺。乙醇尚能刺激幽門上皮細胞增生而促進胃癌發生。4、結腸內細菌ADH會促進乙醇生成乙醛。由於結腸黏膜ALDH活性低,因此結腸內乙醛濃度高,導致在酗酒者結腸息肉和結腸癌增加。有人從日本人大便中分離出500 多種細菌,均具有從乙醇生成乙醛能力,尤以專性厭氧菌最為強大。5、過量飲酒改變了腸內菌群,格蘭菌過度繁殖,破壞了腸上皮屏障,增加黏膜通透性,導致促進炎症的細胞因子積聚,例如腫瘤壞死因子和白介素-6。乙醇尚能通過改變胃腸道通透性和分子組成,促進對環境中致癌物攝取。6、酒精能增加結腸癌細胞的轉移和侵襲性,增加腫瘤血管新生。7、長期和頻繁飲酒引起葉酸缺乏,導致DNA甲基化異常,也影響到癌症相關性基因表達。勸君一句:飲酒當歡,難以禁止,只是隨興而為,適可而止。為了長遠健康,也為了遠離癌症,勸君少飲酒,更勸莫勸酒。患了或患過癌症者,更要好自為之。2017年10月2日星期一徐克成癌症康復每日談 (第7談):少飲酒和少勸酒

酒,世界性飲料。在中國,酒和詩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萬事盡除去,唯余酒和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這些以酒為涵的詩歌,是萬人競賞的題材。以酒澆愁、以酒寄思,以酒自娛、以酒會友 ……

近日是國慶中秋長假,回鄉會親探友,幾乎日日酒宴。我以「年邁有疾」為借口,或宛然謝絕,滴酒不沾,或沾到為止,但看到親朋鬧酒的熱勁,也是心生愉悅,親情油然。出於專業的習慣,又想到酒的負面:酒與癌症到底有何關係?

流 行 病 學 研 究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早在1988年,乙醇及其直接代謝產物乙醛,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劃分的「1類致癌物」。近期數據表明,世界範圍內酒精緻癌有所增加。2015年8月國際上發表了兩項大型前瞻性研究,結果表明女性及男性的酒精攝入均與癌的風險增加有顯著相關。

所謂「酒精相關癌症」包括胃癌、結直腸癌、膽囊癌、女性乳腺癌、口腔癌、咽喉部癌、肝癌、食管癌和肺癌,在女性,位居首位的是乳腺癌,而在男性,則為結直腸癌。近年發現,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發生的風險也與飲酒有關。最近有人收集至2016年10月307篇文獻,共95241 例非黑色素瘤性皮膚癌,包括基底細胞癌和皮膚鱗狀細胞癌, 發現酒精攝取與癌症發生相關,具有劑量依賴性。

飲酒致癌與下列因素有關——

1、飲酒量。

重度飲酒者,相對於不飲酒及偶爾飲酒者,某些癌症相對風險增高呈現出明確的劑量-風險相關性。大量飲酒的受試者(每天大於3次)相比於不飲酒的人,更容易罹患5種癌症: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症、肺癌、女性乳腺癌、結直腸腫瘤以及黑色素瘤。

少量飲酒是否會增加癌症罹患風險?近期韓國一份研究顯示少量飲酒在男性會增加結直腸癌發生,對於女性來說,會促進乳腺癌發生。 目前明確而一致的結論是:女性飲酒越多,則患乳腺癌的風險越高,且沒有安全下限。

2、飲酒時間。

飲酒致癌一般發生在 長期飲酒15-20年前飲酒以後。按韓國統計,飲酒量和時間與男性結直腸癌發生相關,尤其每天飲酒量≥30 克,持續20年以上者。

3、飲酒種類。

飲酒致癌主要與酒中含乙醇量有關。烈性酒顯然危害大於一般的酒飲料。至於葡萄酒是否例外,有不同意見。有認為葡萄酒中含白藜蘆醇,具有強大抗氧化作用,因此不會促進癌症生成,反而有保護作用。

4、遺傳因素。

不同的人,編碼乙醇代謝酶的基因有差別,對酒精耐受性不同,致癌風險也有差異。有乙醇脫氫酶或乙醛脫氫酶基因突變者,酒精蓄積後的乙醛水平可升高並延長,從而增加癌症罹患風險。

5、合併其他致癌因素。

例如,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發生的主要原因,如果加上飲酒,無疑是「火上澆油」;吸煙時,酒精可以成為致癌物的溶劑,從而導致黏膜對致癌物的透過性更好。有證據表明,酒精和煙草對於頭頸部癌(口腔癌、咽部癌、喉癌)的協同作用比相乘還要顯著。 歐洲和美國對照研究的數據表明,酒精緻癌的危險度在頭頸部癌為72%,但酒精本身所佔比例僅為4%、吸煙本身所佔比例為33%,酒精和煙草聯合所佔比例為35%;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危險因素,加上飲酒,胃癌發生率更高。

酒 精 致 癌 的 機 制:在不同的癌不完全一致,但主要與從乙醇產生的乙醛有關。大致有以下機制——

1、酒精在乙醇脫氫酶(ADH)作用下,氧化代謝產生乙醛。

ADH在細胞漿里,轉化酒精產生乙醛過程中,同時使NAD(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轉化為NADH,後者再氧化為NAD+,同時產生高活性反應性氧(ROS)。高活性氧對DNA具有多重誘變作用,且可以影響組蛋白甲基化及乙醯化。乙醇對激素也有影響,如升高雌二醇水平,這可能是乳腺癌發生的風險因素之一。

2、酒精引起胃黏膜炎症和萎縮。

萎縮性胃炎導致胃內菌群繁殖,增加乙醛生成。

3、亞硝胺是致癌物 。

在胃內,亞硝胺也可由亞硝酸鹽和氨相互作用而生成。乙醇抑制肝清除亞硝胺。乙醇尚能刺激幽門上皮細胞增生而促進胃癌發生。

4、結腸內細菌ADH會促進乙醇生成乙醛。

由於結腸黏膜ALDH活性低,因此結腸內乙醛濃度高,導致在酗酒者結腸息肉和結腸癌增加。有人從日本人大便中分離出500 多種細菌,均具有從乙醇生成乙醛能力,尤以專性厭氧菌最為強大。

5、過量飲酒改變了腸內菌群,格蘭菌過度繁殖,破壞了腸上皮屏障,增加黏膜通透性,導致促進炎症的細胞因子積聚,例如腫瘤壞死因子和白介素-6。乙醇尚能通過改變胃腸道通透性和分子組成,促進對環境中致癌物攝取。

6、酒精能增加結腸癌細胞的轉移和侵襲性,增加腫瘤血管新生。

7、長期和頻繁飲酒引起葉酸缺乏,導致DNA甲基化異常,也影響到癌症相關性基因表達。

勸君一句:

飲酒當歡,難以禁止,只是隨興而為,適可而止。為了長遠健康,也為了遠離癌症,勸君少飲酒,更勸莫勸酒。患了或患過癌症者,更要好自為之。


推薦閱讀:

男票得了惡性腫瘤,從住院到手術到出院所有事情都是我在處理,他家裡人有種蜜汁理所當然,我該怎麼辦?
「降低癌症风险」这样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現代醫學是在進步還是原地踏步?
將癌症晚期患者治療費用用來出遊,對患者,對家人是更好的選擇嗎?
採石場的碎石和河裡面的卵石是否有放射性?如果有的話可以如何簡單判斷?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