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老師的教育觀(十九)| 《教養的迷思》引出的思考(四):父母和孩子不是「一路人」—群體效應
相關鏈接:石頭老師的教育觀(十八)|《教養的迷思》引出的思考(三):父母的局限— 情景效應(附音頻)
如果讓兩個一歲的嬰兒和他們的媽媽呆在一個堆滿玩具的房間裡面,會發生什麼?
最有可能的情形是:兩個嬰兒會相互微笑,爬向對方,一個嬰兒遞給另一個嬰兒玩具,他們倆緊挨在一起,坐在地板上開始玩耍,有時候會相互碰觸,有時候會爭搶玩具,互相模仿,向對方發出感興趣的信號,總體的互動是友好的。 兩位媽媽此時也很有可能在一旁熱聊。嬰兒當然也會偶爾看看媽媽是否還在,但是此時的他們眼裡只有對方。
如果你有帶孩子去遊樂場或公園玩的經驗,應該會有同樣的體驗: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玩,大人和大人在一起,父母和孩子在社會化的情景下好像屬於兩個不同的群體。其實就是在孩子們之間,也有不同的小圈子,例如大孩子不願意帶小孩子玩,同性別的孩子更願意在一起玩,性格相似的孩子更容易玩在一起,等等。
從小開始,孩子就熱衷於尋找同伴,互相模仿,並且在想像中的遊戲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樂此不疲。遊戲是孩子的共同語言,你說你的中文,我說我的英文,並不妨礙他們的玩耍。
孩子也會模仿父母,這是行為心理學中的觀察學習,但是在孩子與大人的對話中,孩子需表現謙卑,恭敬,大人控制所有的互動,孩子是遵從方、弱勢方;而孩子與孩子之間是平等的,他們可以表現得更加放肆、更加自由。
那麼父母和同伴在孩子的生活中究竟各自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哈里斯在她的書中舉了兩組例子:一組是神童的案例;另一組來自孤兒院的孩子們。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出生於1898年,他的父母對他抱有很高的期望,用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來給他命名。在當時,人們都有極高的教育熱情,而且篤信只要訓練得當,任何孩子都能成為天才。威廉十八個月大開始認字讀書,六歲可以理解好幾種語言。入學之後的六個月內,威廉從一年級一直跳到七年級。他的父母隨後讓他退學,把他帶回家裡進行教育。兩年之後,威廉又去讀了三個月的中學,然後回家繼續學了兩年。在十一歲的年齡,威廉進入哈佛大學,幾個月之後就在哈佛大學數學俱樂部做了題為「四維空間物體」的演講,他所表現出的才華讓大家震驚不已。
然而威廉之後的發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十六歲取得哈佛大學的學士學位之後,威廉在研究生院呆了一年,又在法學院呆了一段時間,但都沒有獲得學位。他在一所大學找的一個教職也以失敗告終。威廉最後與父母反目為仇,甚至拒絕參加父親的葬禮。他後來找到一份不需要動腦筋,收入很低的文書工作,終身未婚,他的愛好是收集公車的乘車券。威廉「有著獨身者特有的憤懣」,「在他緊張、古怪的行事風格之下,有一種童真般的可愛」。四十六歲的威廉最終在孤獨、一事無成、身無分文、不能融入社會的悲苦之中死於中風。
威廉的例子或許有些極端,年少成名後來也取得不俗成就的例子不也比比皆是么?這樣的人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但拋開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功,他們似乎都在情感和社交上有缺憾。就像威廉一樣,父母的教養雖然讓他成為了人人羨慕的神童,可惜缺乏同伴的童年讓他一直在為適應社會而痛苦,在情感和社交上都出現了難以癒合的能力缺陷。
第二組案例來自一群從小只有同伴卻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們。他們的境遇又會如何?
安娜·弗洛伊德是弗洛伊德的女兒,有機會研究了六個生活在納粹集中營的孩子,三個男孩和三個女孩。他們在三四歲的時候被營救,然後被送往英國的託兒所。這六個孩子出生不久後父母都相繼去世,然後由集中營其他的大人照顧,他們始終在一起,沒有被分開。
安娜發現,這些孩子剛到託兒所的時候,對工作人員冷漠,充滿敵意,但是他們之間互相關心。他們只想自己幾個人呆在一起,別無他求。如果將他們分離, 哪怕是很短時間,都會變得異常不安(缺乏安全感)。 他們彼此之間有著超乎尋常的情感依賴,沒有嫉妒、敵意和競爭。他們不會彼此打小報告,當發現他們中的一個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或被別人欺負時,他們一定會挺身而出。他們互相體貼,彼此照顧, 幫助同伴甚至比自己的個人利益更重要。
這些孩子在四歲之前,儘管困難重重,彼此之間卻形成了永久性的依附關係。 後來這些孩子過得都很好,這是安娜·弗洛伊德的合作者索菲·丹在1982年給一位發展心理學家的回復。
這是不是很像人類祖先的某一個部落為了生存而形成的群體呢?
然而孤兒院的孩子卻是另外一種景象。孤兒院不鼓勵孩子之間形成親密的關係,因為孩子會隨時被收養,所以研究者發現,早期在孤兒院呆過的孩子並不缺乏社交技能,但是缺乏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很難深度地關心他人, 並不快樂。
這兩組案例分析也讓我感觸良多,讓我之前的很多思考得到了升華。
孩子在學校不是有很多同伴嗎? 為什麼還需擔心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現實是, 將孩子送去學校不一定能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完全取決於孩子與其他孩子在學校的互動過程。 前一段時間,一位朋友發給我一篇微信文章,說的是一些學校為了嚴格管理, 實行連帶責任,讓孩子互相監督和檢舉。
這種管理方式帶來的負面作用是什麼? 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是有限的,甚至是以互相傷害(互相監督)的形式,老師與孩子的互動雖然增多,但這是否能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存疑的。更壞的是,人與人之間只有互相利用和競爭,而不是互相合作和情感聯結。
我們再來看看一個極端例子: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在外打工, 從小就缺乏足夠的情感聯結。社會很多公益組織也只能在物質上做支持,但是不能解決情感和精神上的需求。我還記得一個新聞就是留守兒童沒錢去網吧玩遊戲,然後去盜竊學校的財物,被一個老師發現,結果他們把老師刺死。警察在網吧中找到這幾個孩子的時候,他們還沉寂在遊戲之中,對自己的過錯表現得冷漠和不在乎。這種情感缺失讓人心寒,又是誰的錯呢?
我們需要還給孩子們同伴,這是他們社會化的開始,不要在孩子放學之後,總將其關在家裡做作業,或送去補習班,這種社會孤立會帶來「社會疼痛」,和物理疼痛一樣,都會給孩子帶來悲苦。讓孩子每天在公園裡與其他孩子玩耍、踢球是我一直所堅持的。 看著他們在玩「躲貓貓」,「紅綠燈」,學童謠, 我就會想起自己小時候自由的玩耍。 這才是有質量的互動,幫助他們開始社會化的進程。
很多朋友會經常問我有關孩子教養的問題,儘管他們的孩子大部分還沒到入學年齡,但是他們關心的問題基本是圍繞認知方面:識字,邏輯能力,數數。其實在這個階段幫助孩子建立情感能力是最為重要的,是為孩子的社會化做準備。認識情感,控制情感是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基礎。情感伴隨我們終生,時時刻刻影響我們的決策。認知能力則讓我們從一個更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純情感的決策,這是互相補充的。
孩子是社會的一部分,因為他們越來越多的時間是在社會情景下生存。讓孩子找到他們的同伴,自由地玩耍,這是社會化的開始,社交是大腦天性,根源於人類進化。父母同樣重要,因為家庭是幫助孩子建立情感能力的起點和關鍵點,也是孩子一生中保持不變的群體。他的朋友會變,但是他的父母不變,這是孩子情感的港灣。
父母和孩子或許不是「一路人」,但是他們彼此之間的情感紐帶不變。
推薦閱讀:
※作為一名大學女生,如何說服父母讓自己窮游或獨自旅行?
※保乎分享 | 關於給父母體檢的那些事
※那些和父母爭財產的人,命運比下地獄還慘!
※男友反對我把錢給父母用來給弟弟買房子?
※有一個逗逼爸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