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超人阿寶「以文養醫」?這明明是以醫生的「人血饅頭」養自己!
相信大家的朋友圈、微信群又一次被阿寶的文章刷屏了,就是這個《當你抱著高燒的孩子在急診流著眼淚苦苦等候的時候,你是否依然覺得醫鬧和你無關?》。據說閱讀量已超過500萬次,其中不乏大量的醫護人員也在轉發,他們把阿寶當成代言人,感激他說出了自己的心聲——看你們丫的以後還鬧不鬧,敢不敢再欺負我們醫生。
我不相信這篇文章慷慨激昂、洋洋洒洒的2068個字會對以後的醫鬧、傷醫事件有什麼緩解作用,我也不相信兒科醫生荒跟醫鬧、傷醫事件有什麼必然聯繫,難道是因為怕挨打挨罵才不做兒科醫生嗎?但我相信這篇文章大肆傳播後家裡有孩子的會更加焦慮不安,會對醫院、醫生,甚至國家產生更大的怨言。也會對一些醫護人員特別是面臨擇業的醫學生造成負面的心理影響——原來兒科這麼糟糕啊,打死也不做兒科醫生!
兒科醫生培養周期比較長,從理論學習,實習實踐,以及工作中的經驗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做不到短時期的標準化量產,所以兒科醫生在一定程度上整體比較缺乏。另外,由於嬰幼兒的身體發育情況,很多疾病比較隱匿,加上他們缺乏正常的溝通、表達能力,治療的時候做不到有效的配合,導致看病效率低,時間長。還有就是二胎政策的放開,一下子多出來很多寶寶;大眾的醫療健康科普知識缺乏,孩子稍微有點不對勁就直接奔向醫院。以上所有原因集中性在這次兒童季節性流感中爆發,造成了「兒科醫生荒」的現象。
本來就是一個普發事件,大家一時間都扎進醫院,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關係,當然會造成排隊、擁擠現象,怎麼就扯到醫鬧、傷醫呢?其實這是阿寶的慣用伎倆,吃慣了醫生的「人血饅頭」,怎麼捨得放棄這個機會呢?
阿寶是絕頂聰明的人,他非常清楚「醫患矛盾」最能夠戳到廣大醫護人員的「high點」。點燃情緒,進一步放大、激化大家心中的憤慨,用口無遮攔、犀利偏執,並夾雜著辱罵、挑釁的文筆呈現出來。翻看阿寶以往的微信文章,以及微博,都是這個套路。對於醫療暴力,我們當然應該堅決抵制、譴責,但是不能把所有事情都歸因於此,更不能無限制地誇大。這次流感事件已經造成了很多不明的恐慌,阿寶仍舊肆無忌憚地利用大家的焦慮和醫生們的憋屈收割「打賞」,這帶血的饅頭還吃得心安理得。什麼狗屁「以文養醫」,赤裸裸地「以醫養文」,這裡的「醫」是除了阿寶的其他醫生,「文」卻只有阿寶自己!
阿寶敢怒敢言,文筆又好,早期在對一些醫療事件的跟進追蹤以及辛辣點評,的的確確有替廣大醫護人員發聲的正面影響,甚至被當成了醫生的代言人,得到了大量醫生的擁躉,也收穫了巨大的流量,但慢慢地卻變了味道,甚至在他身上感受到了潑婦罵街、無理取鬧的感覺,對任何醫療熱點事件都是用醫療暴力來評判,我想這種變化是從他決定「收割粉絲流量」開始的。
負面、偏激的觀點和內容最容易傳播,蹭熱點也能夠持續獲得流量,這些都無可厚非,開設「打賞」功能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毫無節操地只是為了博眼球就有點嘩眾取寵了,比如這次流感引發的兒科醫生荒事件,阿寶硬生生地扣上醫鬧、傷醫的帽子,繼續擴大大眾的恐慌焦慮情緒,給本來就脆弱的醫患關係雪上加霜實在可惡!
阿寶是專業的燒傷科醫生,在日常行醫中沒什麼可挑剔的,並且還是自帶數百萬級流量的大V,還能夠系統化出幾十萬字的書,說明他本身是絕頂聰明的,但這篇文章卻邏輯混亂、漏洞百出,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阿寶在揣著明白裝糊塗,不是無知,而是無良,看似在幫助醫生呼籲,替醫生代言,實際上就是在故意煽動社會仇恨,讓醫生恨病人,讓病人恨醫生,然後從中漁利!
醒醒吧,阿寶,別越走越遠!
推薦閱讀:
※嬰幼兒有哪些急症?
※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動脈輸液?
※經皮黃疸儀準確么?新生兒12天總膽紅素395umol/L是否還會發生高膽紅素腦病。
※幼兒發燒怎麼辦?
※口服補液,小兒腹瀉治療被忽略的「老生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