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面前像個人,在家裡就很難說了 | 去個性化讓我們無法從家庭中真正獨立

安慰記作者/Martin Haibo

我一哥們兒最近崩潰了,確切地說,是被他女朋友和母親大人整崩潰了。

女朋友篇

「又在玩遊戲,衣服洗了么?」

「嗯。」

「嗯什麼啊,聽到我問你了沒?」

「你煩不煩,我在玩遊戲呢!」

「你玩遊戲你有理了?我剛回來就看到一盆臟衣服,早上不是跟你說了讓你晚上回來把衣服洗上么,一回來就玩你的吃雞(一個遊戲術語)!」

「我知道!有完沒完?!」

「你敢凶我?!」

「得得得,我一會兒就去洗可以了吧?我忙了一天了,回來剛開一把休息一下,本來開開心心的,然後就聽到你一頓嘮叨,我能不煩么?」

「就你在忙?我也工作一天了,一會兒還得做晚飯,你以為我不累啊,讓你把自己的衣服洗了都不耐煩!」

「我哪裡說不洗了啊,但是你別是那種態度行不行!」

「什麼態度啊,是你先凶我的好么?」

「……」

母親大人篇

「兒子,上次你說的出國的事情弄的怎麼樣了?」

「嗯,挺好的啊。」

「那考試成績呢?」

「還可以吧,大概能過。」

「那你問清楚了那邊學校的情況了么,申請有什麼要求?」

「媽,這個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我自己能搞定,別瞎擔心!」

「嗯?!我瞎擔心?!我是你媽,問一下又怎麼了?出國又不是小事情,總得有很多事情需要提前做好準備的。」

「可是你老是問來問去的,本來壓力就大,而且說了你又不懂,解釋起來很費勁!」

「你這是在嫌我老?什麼叫說了又不懂?你都還沒給我說就怎麼知道你媽弄不懂了?長大了什麼都不用管了是吧?」

「你不要老是反應這麼大行不行?我沒有說你老,也沒說不讓你管。不過我正忙著呢,等我空了再給你說行不行啊!」

「我的反應大?到底是誰不耐煩了!」

「……」

我聽完以後的反應是,「哈哈哈哈哈!」

哥們兒急了,「笑個屁!跟你說,真是煩死了,就因為剛才給你說的那些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我女朋友都能和我吵起來。還有我媽,也是神煩。你說是不是女的都這樣啊!」

「哎呀,跟性別沒關係吧。」

「說得好像你不會遇到這種情況一樣。不過你說怎麼回事呢,本來心情都好好的,聊著聊著火氣就上來了,聲調語氣一下子就提高了。然後說出口的一些話也很後悔。不過你也知道我的,我在外面從來沒有和別人紅過臉,態度可好了。」

仔細想想,我哥們兒這事兒應該也不是個例,確實很多人都會存在「在家」和「在外面」兩套樣子。也真是挺奇怪的,明明在外面和同事,領導,同學,老師,乃至陌生人的相處都是那麼和諧,彬彬有禮,但是一回到親密關係中我們的心情就頻頻爆炸。

作為心理諮詢師,經常會聽到來訪者闡述過類似的情形,日常對話在毫無預兆和毫無意識的情況下演變成了相互指責,以至於雙方都來不及冷靜,說出了傷害彼此的話。弗洛伊德就曾說過「任何長久相處的親密關係中都暗藏有怨恨的種子」。這話多少有點偏激,但是我們也確實會在生活中有或多或少類似的感悟。

不過Common(常見)不意味著Normal(正常),在每次生氣動怒又回歸到平靜之後,我們仍舊希望帶給家人和伴侶更多愛,而不是傷害。心理學中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來界定此種心理怪圈,也沒有相關文獻去探討這個問題,但是與此相關的概念倒是有一些。比如去個性化,社會學習以及心理界限等。接下來我們來具體談談每一個因素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的。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分裂呢?

去個性化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用來描述個體的自我意識下降,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狀態。去個性化的狀態使人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的意識。借用精神分析流派的說法就是內心那個時常監督我們自身言行的超我在去個性化的狀態下鬆懈了,使得本我出來耀武揚威。

去個性化經常容易出現在群體活動中,這是因為在群體中,每個人都不再是自己,而是「匿名的」、和他人無差別的人。同時,因為自我覺察和自我控制失效的緣故,平常受抑制的行為就會出現。這就不難理解球迷鬧事和一些「暴民」的打砸行為,會以群體活動的形式出現。

除此之外,當我們太專註於某一件事情,以至於完全忽略他人的狀態,也是一種去個性化。在這種狀態下,他人的突然打擾會讓我們惱羞成怒。所以我的哥們兒會在女朋友打擾他玩遊戲的時候火冒三丈。

為什麼我們要在這裡引入這個概念呢,這是因為家或者親密關係相對於個體來說是群體概念,人們會用「我們」來代替「我」,同時,家和親密關係也是人們最容易放鬆和卸下面具的地方。在內心感到安全的情形下,大家普遍會放鬆對自我的控制和要求,這種狀態是和去個性化的狀態類似的。這個時候,人們較難意識到自己的態度和情感變化。

回到之前我哥們兒的問題,用去個性化來解釋這個現象就是我們面對家人或者親密伴侶的時候,我們往往對於那些可能造成關係衝突和矛盾的話語、行為沒有足夠的意識,潛意識中自我控制機制是鬆懈的狀態。在我哥們兒和他女朋友的對話中,他漫不經心的「嗯」就觸怒了對方,因為敷衍式的回答會傷害對方的情感,影響交流的質量。而後他隨口拋出的指責更是讓女友懊惱。倘若朋友能夠注意到女友略高的聲調並說出些許寬慰的話語,那或許就能避免一次爭執。

當然,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很清楚,我哥們兒的女友和母親,也在對話中犯了同樣的問題。不過爭論對錯似乎沒有意義,更重要的是,在他人的缺失中看到人類的局限並警醒我們自己並讓自己變得更加溫柔。

這種分裂是否其實本質上就是來源於家庭的呢?

著名的心理學家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在家庭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他認為人們表現出行為模式有一部分來自於間接經驗。即當我們的父母乃至其他影響我們早年經驗的人在關係中經常性地呈現出爭吵,暴力等姿態的時候,我們也會受此模式的影響,容易在我們自身的關係中傾向以衝突解決問題。在這裡我們用社會學習而不是精神分析流派的童年期經驗來詮釋,是因為雖然早年經驗的確會影響我們,但是我們如果放任自己沉浸在過去中,我們會一直蜷縮在自造的繭殼裡裹足不前。

即使意識到家庭的問題但還是無法保持獨立么?

雖然很多人已經意識到家人對自己的影響,但出於各種原因,也許是經濟上的,也許是心理層面的,導致即使已經成人,卻沒有辦法真正獨立出來,也就是自我和家人之間完全沒有心理界限。

心理界限這一概念被心理學家和心理諮詢師們廣泛的提及,「有關係的地方就有心理界限」。關係對於人們來說一直是艱深的課題,如何與人相處永遠是一門學問,這裡的「人」還包括我們自己。在孤獨中我們學習如何與自己相處,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只是在這兩種狀態中我們都要不斷學習把握「度」,以防止在獨自相處中過度孤立,亦或是在親密關係中過度緊密。

在親密關係中把自己當作他人的一部分或者把他人當作自己的一部分或許都是危險的,因為過度的捲入會讓我們誤以為他人會全然懂我們。於是當他們的言行沒有符合自己的預期或者他們干涉到自己的生活的時候,就會惱怒,產生「你為什麼會這樣?!」「你不是應該懂我么」的困擾。換一個說法就是我們對他們有過高的期待,期待他們成為我們心目中的樣子。

說到底,頻頻發生的親密關係的衝突並不是被施咒的漩渦,讓我們深陷其中的不是妖魔,而是我們自己。從深思中我窺看到了人類的有限性,也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應對的策略。

心理武器

本期心理武器重點推薦兩種方法,並且做了詳細的說明,與以往推薦的方法不同,今天似乎會有更多思考和感悟的成分。一方面對於家庭影響的應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另一方面單純的技巧可能會讓我們體驗更多的挫敗感,畢竟家庭是永遠無法結束的關係,所以我們的應對可能是時時刻刻存在的。希望大家能夠將今天的思考儘力而為地應用到生活中,不讓家庭關係成為牽絆。

#1 DBT療法中的內觀

內觀是辨證行為療法(DBT)的核心,也是佛學要義,它倡導人們專註於當下,時刻保持覺知狀態。臨床實踐以及先賢思想都認為,在覺察的狀態下活在每時每刻是幸福感的關鍵因素。具體來說就是對待自己當下的情緒情感有一個很好的覺知,知道自己正在幹什麼,想什麼,然後身體狀態是如何的。

初看可能會認為這很容易辦到,「怎麼會不知道自己正在幹什麼呢?」。但是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這個事情還真沒有那麼簡單。我們大腦系統中的注意力和記憶,會幫助我們把注意力專註於某一處地方,並將整個過程記錄下來。就如我的哥們在玩遊戲的時候全神貫注,就是描述的此種狀態。但關注當下,保持覺知,意味著在專註的同時,我們要啟用另一套系統--覺察系統。

它類於另一個「我」在觀察著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並照顧到周圍發生的一切。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都配備有這個機制,但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意識去訓練並使用它。生活中經常會發現,我們在忘我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很容易被突如其來的事情所激惹。而這種怒火真正的因素並不在於「我」被打擾了,而是自我覺察的缺失。所以我的哥們下次玩遊戲的時候如果保持覺察,就可以意識到他的女朋友正在問他問題,就可以平靜的告訴她「好的,我一會兒玩完遊戲就去洗」,而不是怒氣沖沖地職責女友「很煩」。

內觀的修行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每天花十分鐘做內觀訓練,以增強自身的覺察能力。內觀訓練可以隨時進行,其中一個方法類似於冥想,選擇自己舒服的方式,或躺或坐,在十分鐘內不加評判地盡全力體會腦海中的每一個思緒,身體上的每一個感受,外界的每一個刺激。堅持一段時間,並將之擴大到一小時,兩小時。在熟悉了內觀訓練之後,就可以在我們吃飯,玩遊戲,做事情的時候運用覺察系統,以檢驗內觀修行的功效。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有言「如果我們不是把永恆性理解為時間的無限延續,而是理解為時間消失了,那麼永恆的生命屬於活在當下的人。」希望大家都能通過內觀的訓練成為專註於當下的人,並和家人,伴侶,朋友一起,將每一分每一秒都活成無限幸福。

#2 接受人類的有限性

這一武器是我們安慰劑方法中少有的哲學議題,可能也比較晦澀難懂,但適當思考它們,會讓我們活得更加通透。有限性並非一個單薄的概念,它有著深刻的內涵。將之融入到個人哲學觀中,我們才能夠感受到關係的本質。有限性往往與存在主義的自由,孤獨,死亡和無意義這四個終極議題相呼應。

真正的自由意味著從心所欲不逾矩,但極少有人能夠達到,因為我們或多或少都受制於自己,受制於環境,這是自由議題下的有限性;不管是獨自相處還是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我們都不可能被全然的理解,他人也不可能體會到我們所有的感受,這就是孤獨議題下的有限性;所有人終將一死,從虛無中來亦將回到虛無中去,這是死亡層面的有限性;我們誕生的時候沒有被賦予意義,而窮其一生,我們都在找尋,這就是無意義層面的有限性。

如果接受了人類在這些深刻議題下的有限性,我們就能夠很容易地推廣到關係中。這意味著接受「我們的親人或者伴侶和其他所有人一樣,並不能全然地理解我們」。意味著接受「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和自身的局限,言行並不會一直如我們所願」。接受「他們會嘮叨,他們會擔心,他們會煩躁,會像所有其他普通人一樣懦弱、自私、短見」。與之相對應的,我們於他們而言也是有限的存在。哥們的女友是一個普通的女孩,有著她的擔憂,焦慮,脾氣,哥們的母親也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愛著哥們的時候帶著枷鎖。坦然接受這些,放過家人,也放過自己,或許就能讓我們獲得平靜。

接受本身或許很難,人生終極議題的無法避免也會讓我們沮喪。但人類終究可以於有限中體會萬千無限。借用歐文.亞隆在《直視驕陽》中的話「雖然死亡可以從肉體上摧毀我們,但關於死亡的觀念卻能夠拯救我們」。

本文首發於:在朋友面前像個人,在家裡就很難說了 | 去個性化讓我們無法從家庭中真正獨立

將心理學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歡迎關注我們:安慰記心理小店 - 知乎】

推薦閱讀:

給孩子立規矩,其實沒有那麼難
孩子如何看各種管教方式?做了錯事,孩子不喜歡被管教嗎?孩子到底是因被管教而不安,還是因放任不管而不安?
尊重孩子的核心與邊界是什麼?
誰不是一邊想養好孩子,一邊手忙腳亂呢?
蘇娜: 哭泣,謝謝你|情緒整理課後作業

TAG:心理学 | 亲子关系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