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老二三事 | 為「茶」而生的智者、長者, 亦師亦友的茶人楷模

是什麼樣的租客讓一位耄耋的老人飽含深情,雙手作揖甚至要跪謝?

是什麼樣的地方讓茶學泰斗在動蕩的歲月里,找到第二故鄉?

儘管已事隔6年多,徐飆在講述陪同百歲老人的一次特殊經歷時,神情依然愕然、震驚。

2011年8月的一天,徐飆陪同102歲的張天福先生一起前往壽寧縣犀溪鎮渡家洋村。這個小自然村是張老在20世紀70年代下放農村勞動時的第一個住處。他在這裡生活了一年多。循著曾經熟悉的山路,迎面走來一位七八十歲的老人。張老記性很好,一眼就認出了那是他當年住處房東——蔡澤堂。蔡澤堂顯然也沒有絲毫淡忘,看見張老走來就遠遠喊著:「仙人來了。」到了跟前,蔡澤堂飽含深情,雙手作揖甚至要跪謝,百歲老人連忙拉住他的手,並說:「使不得!使不得!」他是誰?為什麼要給張老下跪?他們兩位老人曾有過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看著徐飆滿臉的狐疑,張老說出那段塵封的往事。

上世紀70年代,山區壽寧縣渡家洋村地處偏遠,村民們沒有太多的收入來源,日子並不好過,多數人都在為溫飽問題犯愁。蔡澤堂也不例外,那時候偏偏又遇上家人生病,病情危重,迫在眉睫,四處求助仍然沒法湊夠錢治病。張老知道情況後,二話不說,便寄了20元錢給房東,而當時一般人的工資也不過就是30元左右。為此,張老也就成了蔡澤堂口中念念不忘的救命「仙人」。

往事並不如煙,話匣子打開了,與張老之間的記憶一點一點被翻出……

講述者:俆飆

福建省農業廳享受教授、研究員待遇高級農藝師。1982年7月畢業於福建農學院茶葉專業,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工種(評茶員)高級考評員。2011年6月—2014年8月掛職擔任壽寧縣科技副縣長。福建茶人之家常務理事、福建張天福茶葉發展基金會理事;2008年駐點安溪縣張天福有機茶基地專家組組長、2011年任壽寧縣張天福有機茶基地建設領導小組組長。

△2002年張老題字「儉、清、和、靜」贈予俆飆

6月4日,當徐飆探親途中抵達溫哥華機場時,一條手機微信傳來了張老逝世的噩耗,「張老走了……9點22分」的留言,令徐飆心中悲痛不已。

談起這段回憶,徐飆的眼神中流露著惋惜之情。他說:「雖然我與張老之間年齡相差半百有餘,但不妨礙,如他所說是「忘年交」。我慶幸有緣能與張老相識相隨相知28年,只是今後再也看不到他和藹的笑容,聽不到他親切的教導了。」

回想起與張老相處的點點滴滴,俆飆至今歷歷在目,仿若發生在昨天。時間倒回至今年2月18日,徐飆和好友林傑一起送張老住進福建省立醫院。大約入院前十天,張老還把俆飆叫到他家,讓俆飆把他為武夷山寫的《中國武夷茶博物館》題字寄給武夷山市政府相關部門。彼時,張老向俆飆坦露心跡,他這個人很少考慮自己的私事,想得更多的是公家的事,是茶業的事情。現在武夷山準備搞大動作,把茶產業做大做強,建設中國武夷茶博物館,為武夷茶界乃至中國茶產業留下了最珍貴而且能流傳千古的財富,他非常高興。即便當時張老的身體已經每況愈下,但自三個月前接到武夷山市政府敬請題字的函件後,仍舊心繫茶事,欣然表態想在身體和精神狀態最好時提筆而就。

△2005年徐飆與張老在武夷山主峰黃崗山合影

1970—1979,9年舊憶

壽寧也成為了張老的「第二個故鄉」

張老生前受訪時就曾說過:「我在壽寧頭尾9年,壽寧是我的第二故鄉。」

他說:「我很早發現壽寧茶葉品質很好,但卻製作不出好茶葉,就思考著如何提高壽寧的茶葉製作技術問題。」

70年代初,受反「右派」的衝擊,張老被下放到壽寧農村進行勞動改造。第一站就是渡家洋村。當時縣裡領導知道張老是茶葉專家、教授,覺得人才難得,就把他調到縣茶葉局工作。或許有人向上反映了縣裡扛不住,就把張老調去縣五七茶場,即現在的壽寧縣龍虎山茶場。張老在這個茶場里住了六七年。時任場長王維椿見來了這麼一個茶葉大專家,便通知大家開會,鄭重宣布:「以後茶葉生產技術上的事情,你們都要聽他的,連我場長也都要聽他的。」

雖然條件艱苦,但張老工作的舒心愜意,為茶而生,事茶不悔。五七茶場十幾個文件柜上的廠名標識是張老用毛筆寫上去的;收青時用的茶青種類分等木板上,菜1、菜2、菜3,白1、2、3,毫1、2、3,政1、2、3,品1、2、3等,也是張老留下的字跡。他帶領職工和組織14位知識青年學習推廣茶葉科技,改造低產茶園,建立豐產茶園,試驗機械採茶,指導職工改進位茶工藝,使當時的壽寧縣五七茶場的茶葉單產、質量、售價名列當時寧德地區第一;在張老言傳身教的精心指導下,壽寧縣培養了一批茶葉專業人才。

△壽寧五七茶場里留有張老字跡的收青時用的茶青種類分等木板

1986年,在商業部舉辦的「全國第一屆名優茶評比」活動中,壽寧縣茶廠生產的「福壽銀毫」茉莉花茶被評為全國43隻名茶之一。

2008年金秋歲月,張老和當年的14位知青們相聚重返故地壽寧縣時曾揮筆留下了「建設新茶鄉、造福壽寧縣」的美好祝福。或許張老對壽寧茶葉寄予太多的情懷和厚望……

2011年8月20日在壽寧縣茶產業發展專家座談會上,張老說壽寧是非常適合發展茶葉生產的地方。1986年壽寧「福壽銀毫」獲評全國名茶的事實,證明壽寧有條件做好茶,可以出好茶。當年就是他親自指導壽寧從茶葉原料開始抓起,從地頭到採摘,從加工成品到送樣都全程跟蹤、把控質量的結果。

今年8月,壽寧縣龍虎山茶場在整理張老40多年前曾經住過的宿舍樓倉庫時,發現了張老當時製作留下的九罐茶葉樣品、多本筆記本和評茶記錄表等。裝茶葉的玻璃罐用蠟紙封包得嚴實,16本筆記本有些陳舊泛黃,但字跡工整,字裡行間都透著張老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

△張老在壽寧五七茶場時,製作留下的茶葉樣品

△張老在壽寧五七茶場時,編寫的綠茶初制操作規程

△張老在壽寧五七茶場時,留下的筆記本

△張老在壽寧五七茶場時,留下的筆記本

此生有幸

陪同張老見證茶產業欣欣向榮

1

見證「正山小種「紅茶不斷創新再創中國紅茶輝煌

2002年的4月的一天,徐飆接到張老的電話,問是否願意作為隨員陪他去安徽蕪湖參會,徐飆不假思索的答應了。這是安徽蕪湖舉辦的首屆中國(蕪湖)國際茶業博覽會。據徐飆回憶,張老從接受聘書起,就認真開始準備工作:親筆擬定了評茶方案和要求;建議增加烏龍茶參評獎項;撰寫在茶博會上專題報告稿;捐贈茶博會的題字賀詞等等;並細緻周到地帶一整套烏龍茶審評杯具到會上備用。正是在這屆「中國(蕪湖)國際茶業博覽交易會」上,武夷山市自然保護區正山茶業有限公司的傳統歷史名茶「正山小種」紅茶第一次走出福建,榮獲紅茶類「金獎」。而在此前,因處於計劃經濟時代,「正山小種」向來以外銷為主,被譽為武夷紅茶之冠,在國內市場很少見到。自中國(蕪湖)國際茶業博覽交易會之後的短短十餘年裡,武夷紅茶在」正山堂」公司掌門人江元勛先生的帶領下,因應茶葉消費市場需求變化,勇於探索創新,採用優質茶青原料,在「正山小種「紅茶的獨特加工工藝基礎上,開發創新產品「金駿眉」,讓神州大地颳起「金駿眉」流行風,成就了傳承400年的中國紅茶再創輝煌的不朽神話。

2

見證「第二故鄉」壽寧縣茶產業發展躍上新台階

多年來,壽寧縣把發展茶葉做為全縣「一號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來抓,強力推進茶產業發展。從2011年起,壽寧縣獲評「全國重點產茶縣」;2012年獲評「中國名茶之鄉」;2013年,獲選「全國茶葉產業發展示範縣」;2014年「壽寧高山茶」獲准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登記。張老不僅親筆題贈「壽寧高山茶」、「壽寧高山茶城」墨寶,還為全縣十幾家茶企題詞贈字。「壽寧高山茶」被確立為全縣脫貧致富、傾力打造的公共品牌,2016年茶園面積達15萬畝、產茶1.45萬噸、產值9億元,真是不負眾望。

△張老題字「壽寧高山茶」

2011年10月開始立項動工建設壽寧縣張天福有機茶示範基地。嚴格按照張老提出的《水平梯層表土回園條墾法》的七個關鍵技術環節建園標準要求施工,經過三年的規範建設和精心管理,當2014年10月份張老再次蒞臨南陽鎮該基地檢查時,該基地已成為福建省現代茶葉示範基地樣板,並被批准成為《農業部標準茶葉示範園》。也是全國唯一經張老同意授權以他名字冠名的張天福有機茶示範基地——壽寧縣張天福生態茶場。

3

百歲茶人的心愿、百姓喝到放心茶

2007年底,張老從《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上看到一篇浙江武義成立有機茶研究院的報道,深受啟發和鼓舞,他由衷讚賞這個源頭創新的綠色發展模式。張老向所有來訪的親朋好友及學生們推薦、徵求意見、交流看法。2008年3月9日,「茶人之家」常務理事們到張老家中開會,百歲高齡的張老鄭重提出開發有機茶的動議,並希望在他百歲壽辰之際,做一件對茶產業發展有長遠意義的事----擬成立茶葉發展基金會。在張老個人捐資及其崇高人格的感召下,認同張老這個理念的海內外的茶人、茶商、茶企自願捐資,當年10月8日,由福建省農業廳、農業科學院、農林大學主辦;福建省茶葉學會、茶葉協會、茶文化研究會、福建省「茶人之家」承辦的慶賀「張天福先生百歲華誕」慶典活動暨成立「福建張天福茶葉發展基金會」同時舉行。百歲茶人,不忘初心,強茶興農,砥礪前行。

事茶80餘年來,張老正如其晚年座右銘「生命不止、探索不息」那樣,立足實際、與時俱進、站位高遠,在百歲期頤之年親筆寫信給時任常務副省長張昌平同志,陳述我省建立高標準有機茶示範基地重要性。「竊以為該工作勢在必行,並願把畢生所獲和有限余年為之再謀一就。」「福建張天福茶葉發展基金會」的成立,對有機茶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作用。除了由張老親自選址建設的安溪、壽寧兩個有機茶基地外,基金會也發文認定幾個張天福有機茶基地。有些被認定的示範基地張老無法親自實地考察,但也時時叮囑基金會理事、技術中心專家等進行實地查看,摸清具體情況,進行技術指導。

考察有發現部分基地與張老提出的《水平梯層表土回園條墾法》的七個關鍵技術環節建園標準尚有差距,在生產管理上有待規範等問題。得知此消息,2015年10月份,剛過完106歲生日的張老當既就召集基金會領導到家中研究加強對示範基地的技術管理、品牌質量保障等對策,徐飆按照張老的具體要求擬定《福建張天福茶葉發展基金會關於加強有機茶示範基地建設管理和技術服務的意見》。經多方徵求意見修改後,2015年10月25日經張老同意認可,交代基金會秘書處通知各基地執行。

對待茶業,張老從不馬虎,他曾說過,「我今天在,可能明天不在;要抓緊多做有益茶業的事,為茶,我可以傾盡所有。」他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如:「福建茶人之家」從籌備起就主要靠張老題字募捐資金運轉,到成立「福建張天福茶葉發展基金會」也是他自己個人捐資最多。2013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把座落於福州銅盤路「五鳳小區」的唯一一套房產捐給茶葉基金會等等。至少目前茶界是前無古人,後者可期啊!

張老一生事茶,為茶喜為茶憂。針對茶葉市場上存在的缺乏誠信、誤導消費者的弊端,為了推動開發有機茶、放心茶,不惜以自己的名聲信譽擔當,把「張天福」註冊為證明商標,以便讓獲得認可授牌的張天福有機茶示範基地規範使用,成為放心茶、有機茶樣板。可謂用心良苦、厚望於斯。但市場上時有莫名出現打著「張天福」有機茶包裝的產品亂象。2016年6月6日,張老提出「關於建立有機茶標準示範片的動議」。張天福先生人格高尚,誠實守信。使用「張天福」證明商標應該深懷敬畏和虔誠之心啊!

張老無論遇到任何困難,一生事茶之心不變,把茶葉當做自己的生命。今天我們緬懷張老的最好行動應該是繼續弘揚張老的茶學思想和傳承他所倡導的「儉、清、和、靜」中國茶禮精神,完善和豐富張天福有機茶基地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為中國乃至世界提供放心茶、百姓茶,早日實現百歲茶界泰斗張天福先生的心愿與夢想。

專欄顧問 / 林傑

當班編輯 / 林欣

責編 / 余潔雲

回看上篇:

福報茶壽——記我與張老的「茶壽」印章

良師益友——記我受教於張老的從業生涯

熱情、寬容、執著、較真……他就是「立體」茶人張天福

在我心中,他不是「茶葉泰斗」,像自家爺爺般存在

一席話,讓一名地產商轉身化作紅茶追夢人——記張老與元泰紅茶的故事

新浪微博:福茶之心

福茶之心

微信 | fuchazhixin

茶覺先生,食茶交友

weixin.qq.com/r/2HWrsz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如何做一個小而美用心的茶品牌?
一組圖讓你看清春、秋白茶的區別
政府已禁售,千萬別買這種鐵觀音!
鐵餅沖泡,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了嗎?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