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揭秘:1979年越南對華軍事準備之戰術篇
1979年之前,越南自噓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蓄意製造南北兩線為敵,在越北地區的主要防禦方向上,計謀百出花樣繁多地搞了一系列戰術套路來應對中國。
在兵力配置上,越軍將主要兵力布置在通向縱深地區的交通要道上,重點扼守公路、鐵路及附近地區。排兵上前輕後重,層層設防,根據地形控制要點,以點帶面,同時重點守備。因為中越邊境正面太寬,越軍兵力有限無法全面固守,於是利用越北山地險峻複雜,主要交通道路較少的特點,將部隊主要部署在通向重要戰略目標的道路附近,以武裝公安屯、地方部隊和機動野戰部隊呈梯次配置,卡住要點,分片包干,層層設防,形成綿密的縱深防禦體系。一般是以營為獨立作戰單位,分片把守重要地區,其防禦正面為3-5公里。在控制主要道路和橋樑的制高點上,設置1個連把守,控制2-4個陣地,其中有1個陣地是主支撐點,防禦正面600-1000米。主支撐點由1個加強排來防守,可得到營屬火炮的支援,其他陣地兵力最大為排,小則為班,成犄角之勢形成整片的控制地域。這是重點守備,要在一線就將敵方擋住。在次要地區,以少數正規軍守衛,控制住制高點,掌握整個地區的戰鬥情況,又輔助以大量民軍進行刺探、阻擊和襲擾,從而達到以點帶面、全面控制的防禦目的,在戰鬥中盡量遲滯敵方的進攻,爭取時間,以待機動部隊進行反攻。
在防禦體系上,越軍沿主要交通要道大力構築能獨立作戰的戰術支撐點,層層連片,形成體系,節節設防,步步阻擊。越北地區山地縱橫,有草木茂密的土山,還有很多生成了大量天然岩洞的石砬子山。少數幾條主要公路多在山間蜿蜒穿行,沿途彎多路險,橋樑、隧道、涵洞很多,這就提供了絕好的防禦地形。越軍在適合坦克進攻的主要公路上挖掘防坦克壕溝,布設反坦克地雷場,設置反坦克障礙物。在公路兩側、拐彎處、橋樑、涵洞和旁邊的小路、草叢、路口處埋設反步兵地雷群,設置竹籤、鐵刺、陷阱、拒馬、鐵絲網、竹籬笆、鹿砦等障礙物,作為阻止敵方坦克部隊沿公路進攻的第一道防線。又在道路兩側的險要地形上大量改造和構築各種暗堡、掩體、火力發射點、塹壕和野戰工事,構成支撐點式的環形防禦,配置不同火器,還挖掘交通壕、坑道以互相連接和屯兵儲物轉運聯繫。
一般來說,越軍在主要的營、連支撐點上,常構築有以下幾種野戰工事:
1、A型工事,亦稱A字型或者人字型掩蔽部。通常構築在制高點附近,其結構是用竹子或圓木做成A字型或人字型骨架,用馬釘加以固定,頂部鋪設圓木,然後覆蓋土層。工事的大小不等,根據任務,一般可容納10-20人。這種工事防禦能力較強,便於觀察和射擊,也可以住宿。
2、T型壕。其橫壕為射擊工事,長2-3米;縱壕為掩蔽工事,長4-5米,以土木遮蔽。
3、Y型工事,又稱三叉壕。其斜壕各長3-4米,頂端和兩側築有射擊掩體;縱壕與T型壕類似,長約4-5米,也是用土木掩蓋。
4、短洞。與貓耳洞相似,進口是明的,出口則是暗的,使用時才挖開。進洞後可上、下或左右拐彎。如進口被炸塌或被封鎖,則從暗口溜出。
越軍的工事一般不露出地面,有的分地面、地下兩層,表面工事被摧毀之後,地下工事還可以繼續利用,甚至可以用來埋伏兵力偷襲敵方。主陣地上通常挖有3-4道環形或半環形、連續或斷續塹壕,與交通壕相連接,將各種工事結合成一個縱橫交錯、打防結合的環形防禦陣地。從山頂到山腳,這樣的環形防禦陣地要設置2-4層,有的多達6層,陣地前沿還設置竹籤、鐵刺、鐵絲網等多道障礙物,形成了可以進行多方向、多角度打擊的綿密火力網。在石砬子山上,越軍則利用有利地形上的天然岩洞建立火力點和屯兵洞,設置各種火器。上述的山地防禦支撐點既能獨立作戰,又能互相配合,沿主要道路逐山設防,居高臨下節節抗擊敵方的進攻。除了山地防禦體系,越軍在主要城鎮和重要村莊附近,也構築了大量工事、掩體和明暗火力點,利用地形地貌加以掩護,以蛇形塹壕和交通壕互相連接,形成內外結合、互為依託、比較堅固的核心防禦陣地。
在火力構成上,越軍從邊境到縱深地區分段把口,以山地防禦支撐點為核心,設置了遠近結合、輕重結合、大小結合的多層次火力配系。首先是反坦克武器,有無坐力炮、反坦克火箭炮、反坦克導彈、火箭筒等。通常成火力小組配置,扼守在主要道路附近,如公路兩側、拐彎處、山隘、山洞、房屋和甘蔗地等處。利用竹林、草叢、亂石堆等構築掩蔽工事,發射靈活,機動迅速,重點打擊敵方的坦克和裝甲車輛;然後是火炮,有加農炮、高射炮、迫擊炮等。配置在主要陣地側翼、山頂、鞍部和山的反斜面上,提前測定好射擊諸元,多設預備發射陣地,分散布局,集團發射,靈活轉移。以加農炮直瞄和高射炮打平射轟擊暴露地域,迫擊炮打曲射轟擊遮蔽地域,控制1000-2000米之間的陣地前沿,重點打擊敵方的集團梯隊;在500-1000米的距離上,越軍將14.5毫米和12.7毫米高射機槍主要配置在高地頂部。高射機槍能打平射,射程遠,火力兇猛,子彈殺傷力大,而且機槍本身構造簡單,重量輕,拆卸移動方便,能機動作戰,可以有效封鎖主要道路及附近地域;越軍在100-400米的距離上,利用山腰洞穴、石縫、灌木、草叢等構築發射陣地,正、側面相結合地配置了輕、重機槍,多預先標定好射界和射距,突然開火,以猛烈殺傷運動中的敵方步兵;100米以內就是各種衝鋒槍、自動步槍、榴彈發射器和手榴彈、手雷,在陣地近距離處形成交叉火力網。
越軍的火力配系重視遠近結合,分層設置,隱蔽發射,突然開火。在遠距離上和近距離上都設置了不同的火力伏擊圈,將各種火器分層設置在山地的不同位置,形成正射、側射、交叉、倒打的嚴密火力網。越軍還強調近戰和偷襲,單兵每人有多件武器,分處放置,彈藥充足,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造成很大的火力聲勢,使敵方腹背受敵,判斷錯誤。
在戰術運用上,越軍主要使用堅守防禦、設伏攔路、機動反擊、四處游擊、特工偷襲的戰法。依託山地防禦體系,越軍隱蔽待機,躲避敵方進攻前的炮火準備。然後充分使用火力,正面阻擊,節節抵抗,以大量殺傷進攻的敵方軍隊。次要陣地如果失守,越軍會後退收縮到下一道防線,整合兵力重新組織防禦。主要陣地失守,越軍就會不斷組織兵力進行反擊,反覆爭奪,非常兇猛。在正面阻擊的同時,越軍還派出步兵分隊迂迴到敵方側翼和後方進行襲擾,打亂敵方的進攻節奏。在主要道路的兩側、隘口、上坡、轉彎、山谷等險要地形上,越軍常以從班到營的兵力設置伏擊圈,預先隱蔽構築袋形陣地,待敵方進入伏擊圈後,當即攔頭截尾猛烈開火,迅速殺傷敵方有生力量,然後根據情況發展進攻或迅速撤離。當敵方攻勢無法阻擋或己方陣地全部失守後,越軍即化整為零,化軍為民,迅速轉移隱蔽。然後利用山地、密林、草叢、山洞、甘蔗林等為掩護進行反覆周旋,以冷槍、冷炮襲擊殺傷敵方後續梯隊、機關和零星人員。入夜後,越軍常以小股兵力突然接敵發動襲擊,或利用夜暗混入敵方行軍梯隊,再乘機突然開火,造成混亂。越軍還有一支精幹的突擊力量,即自成兵種的特工部隊,主要襲擊敵方的指揮所、通信樞紐、炮兵陣地、後方設施等目標。通常以連、排、班為單位,利用黃昏、夜暗、雨霧,以及敵方防線間隙隱蔽接敵,等待時機突然打響,以手雷、火箭筒、榴彈發射器、衝鋒槍等輕武器猛烈開火,迅速突擊分割敵方,力爭「斬首」,造成對方指揮系統癱瘓,行動神速,戰鬥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15-25分鐘,然後迅即撤退。
總的來看,越南要對北方作戰,從戰略戰術到防禦體系上都是費盡了心機,可說是步步險關。越軍在長達30餘年的不間斷戰爭中鍛鍊出了豐富的戰鬥經驗和比較出色的單兵作戰能力。武器裝備上越軍擁有中蘇等國多年的支援,又繳獲了大量的美國武器,單兵和班組武器要優於我軍。越北地形險峻複雜利於防守,不利進攻。對於我軍的進攻路線和戰術方針,越軍也早有預料。而且又是本土作戰,民心向越,心理上有優勢。這些都是對越方有利的地方。
然而反過來說,越軍的戰略戰術實質上是一個株守形態,各處都是獨立死守,分片包干,難以脫離既設陣地進行運動作戰。雖然越軍高層也強調要打進攻戰和機動作戰,但越軍總體兵力火力比我軍相差太多,機動部隊也很有限,難以形成堅強的拳頭進行反擊和機動進攻。一旦一線防禦被突破,縱深空虛,兵力不足,勢必造成各處都少有應援,最後彈盡糧絕,被我軍各個擊破。雖然越軍的山地防禦體系和單兵戰術很厲害,但在我軍優勢的戰術分割和火力打擊下,最後難免都要陷於孤立無援,一敗塗地,無法逆轉戰爭大勢。
於是,在1979年那場為期28天的戰爭中,「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狂言終致灰飛煙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推薦閱讀:
※1984年老山7.12大戰越軍並非寸土未得
※79對越反擊戰西線打得最好一個軍:殲敵8千的13軍
※41軍對越作戰高平戰役的沉重教訓
※1984年老山4.28之戰時越軍的頑強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