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天史】對於洪荒流神話的整理與創新
【盤古出世,混沌初分】
世界本是無垠的空虛,空虛為永恆,無天地,無生靈,無善惡美醜,無恩怨糾葛,無始無終,是為圓滿。此時稱為「太易」。
不知何時,有了一道先天一炁,進而衍生出「大道」。此時被稱作「太初」。又不知何時,混沌初開,稱為「太始」,太始又自行變化,使世界有形有質,稱為「太素」。此時生靈萬物俱無,天地連成一片,氣、形、質渾然為一。
渾沌中清輕者上升,濁重者下降,中央孕育出一株混沌青蓮,那青蓮蓮葉五片,蓮花二十四瓣,結五顆蓮子。待得億萬年期滿,一顆蓮子裂開,盤古執斧出世。
忿怒於混沌中無垠空虛,盤古遂用開天斧將天地劈開,又以盤古幡驅散混沌,以太極圖定地火風水,以乾坤鼎分清濁乾坤,開闢洪荒,生生不息。他又殺三千神魔,定出後天五行。
盤古最終力竭而薨,其身化為渾然陸地,脊椎便是天柱不周之山。五行遂孕生出三大神獸:祖龍、元鳳、始麒麟,就如混沌青蓮孕育盤古那般。而神魔殘屍則化作諸凶獸,荼毒洪荒,殘暴生靈。
三大神獸各自繁衍壯大,不可避免的同諸凶獸展開了殊死對決。戰勝之後,祖龍、元鳳、始麒麟分別創建出統領鱗甲的龍族;統領飛禽的鳳族;統領走獸的麒麟族。自此洪荒世界便由此三族所共治,而又未現天道,陰陽兩儀不分,因此稱為「太極」。
而洪荒除被三族統治外,也另有無數先天大能者自行修鍊——鴻鈞、羅睺、揚眉等。其中鴻鈞修德高尚,超脫玄黃,修為大羅神仙,且有成聖機緣;羅睺居於西方洪荒之地,殘暴不仁,力圖殺伐證道。楊眉乃盤古鬚眉所化,天生神通廣大,卻不喜揚名。
話說盤古薨斃不久,其開天闢地所仰仗的那一點「浩然之氣」也化為了諸天慶雲,駕馭者可辟邪易凶、萬法不侵。鴻鈞與各路神聖角逐,最終奪取了諸天慶雲,他又憑諸天慶雲庇護,獲得先天至寶造化玉牒。
而孕育盤古的那三十六品混沌青蓮,其內剩餘的四顆蓮子也已在這時於不周山巔綻放,化為四大先天靈寶:十二品凈世青蓮、十二品功德金蓮、十二品業火紅蓮、十二品滅世黑蓮。一時間洪荒諸界神聖聚齊在不周之山,爭搶至寶,飛灰齏粉者不知凡幾,但四大蓮台卻下落不明。
此時雖有諸多先天大能,但世之巨擘仍為三大神獸族主,其子孫後代遍布洪荒,且有澎湃氣運,無可阻擋。而由盤古所開闢的此間世界,一直在磨礪以須,準備構建起由自己的意志——天道所主導的秩序。
在太初之時誕生的大道,此時演化陰陽兩儀,使世間萬物有了相對兩面。是以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大道演變為至高無上之天道,作為洪荒意志。而其中代表萬物靈氣的部分則分化為天理。是為萬物相生相剋,道理就如陰陽般互相對立,而一切總有塵埃落定之時。
【龍漢初劫,聖人證道】
隨著時間推移,大劫顯現。羅睺早已對鴻鈞之盛名有所忌憚,在爭奪到十二品滅世黑蓮之後,乃為了一己之私,肆意挑撥紛爭,破壞鴻蒙氣運。龍、鳳、麒麟三族貌合神離,漸漸開始爭鬥,洪荒世界陷入血雨腥風,生靈十不存一,諸多上古神獸消亡。三族也因此血戰而元氣大傷。是為龍漢初劫。
龍漢初劫時,羅睺造孽。他又以西方洪荒大地的靈氣與三族之精血怨氣結合,沖開了須彌山下的盤古封印,煉取誅仙劍陣,殺氣沖霄。羅睺創立魔教道統,手下有無心、無相、無法、無天四魔羅,是為羅睺魔祖,欲以殺伐之道證為混元聖人。
正於此時,鴻鈞急與眾多門人,共赴西方洪荒世界的祖脈——須彌山,會戰羅睺魔教。鴻鈞一心庇護蒼生,「損有餘而補不足」,是為鴻鈞道祖,欲以大功德證為混元聖人。道祖先與羅睺陣中單獨對峙,卻空有無數先天靈寶,而不能傷羅睺分寸,反受魔祖殺氣凌人之欺。後道祖得天道垂憐,傳以破陣之法,鴻鈞亦願身為天道之顯化,急召集諸多先天大能,一同滅破誅仙劍陣。
內中鴻鈞老祖主攻誅仙劍門,楊眉大仙主攻戮仙劍門,陰陽聖祖主攻陷仙劍門,乾坤教祖主攻絕仙劍門。羅睺運轉誅仙四劍,後三位仙祖皆因其無窮劍意而受重創。反觀鴻鈞老祖因有諸天慶雲庇護,並未受絲毫傷害。陰陽、乾坤被逼無奈,先後自爆元神而將羅睺魔祖重創,鴻鈞老祖與楊眉大仙繼續破陣。
鴻鈞老祖在楊眉大仙激戰羅睺魔祖之際,終於成功將自身的善、惡、執三屍喚出。鴻鈞老祖祭出"諸天慶雲"鎮住誅仙劍門,鴻鈞善屍祭出乾坤鼎鎮住戮仙劍門,鴻鈞惡屍祭出太極圖鎮住陷仙劍門,鴻鈞執屍祭出造化玉牒鎮住絕仙劍門。利用羅睺魔祖傷重無法分心,趁機取下誅仙四劍。四劍具失,劍陣已破。
誅仙劍陣被破後,羅睺氣急敗壞,怒斥大道不公,隨即起誓立域外天魔,身化為他化自在天,十二品滅世黑蓮落入座下魔羅無天之手。鴻鈞老祖參透造化玉牒內所蘊含的大道玄機,終於因斬掉三屍成為第一位「天道」聖人,從此無欲無情。
至此同時,無數先天大能已死於羅睺魔教之手,龍、鳳、麒麟三族退出洪荒舞台也成定局。盤古元神所化三清——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此三清同拜入鴻鈞門下修道,並目睹道祖破陣成聖,心下各有所想。
鴻鈞初返紫霄宮道場,忽而與傷重隱退的楊眉大仙相遇,二人皆知自己是世間僅剩的先天神聖,便縱寶爭鬥,以重敘往日之道。道祖雖為天道聖人,法寶卻也盡數被楊眉收去。而楊眉亦未傷到聖人一分一毫,二人遂成平手。之後楊眉交還法寶,笑與鴻鈞作別,自隱於洪荒一隅。
鴻鈞成聖時,天道為考驗道祖是否能成其化身,使他將所有情慾拋棄。鴻鈞不忍。他將自己的情慾打碎為千千萬萬個碎片,灑落到洪荒之中。從此洪荒諸多生靈受八千萬碎片影響,擁有了曾僅為神明獨有的感情、靈智。
楊眉行走洪荒,悄悄將八千萬碎片收齊,卻在其中感應到了一股力量——來自於被天道鎮壓的「天理」。若說天道即是洪荒世界、代表著這個世界的意志,天理則作為靈識,存在於世界之內所有生靈體內、容身於感情與靈智之中。
但如果天理不被抑制,洪荒眾生都將陷入慾望苦海,殺伐不休。因此天道為使洪荒運轉於秩序之下,便鎮壓住所有生靈體內天理,而唯有修行者能隨境界提升而逐漸覺醒。
如今鴻鈞成為天道之顯化,代價便是將自己的感情——天理的藏身之所,徹底拋棄,以完全身合天道。但天道也沒能料到,鴻鈞的行為使天地萬物皆恢復了少許天理。
楊眉深知天理為天道所不容,但又不忍其繼續被鎮壓,遂將天理引入不周山巔,化作混沌青蓮的第六顆蓮子。在日後,它將成長為二十四品清微白蓮。楊眉則成為太極之時大道五十中被人遁去的「一」,即為天地萬民奪取那一線生機。
【鴻鈞講道,定立聖位】
鴻蒙開闢以來,盤古體內污穢泥血彙集一處,形成幽冥血海,天生孕育了一個胎盤,後成冥河老祖,與血海凝為一體,修有大神通,其生而伴有兩劍,曰元屠、阿鼻,後又得十二品業火紅蓮,獨居血海之中。
而盤古身體精血,大部分則化為十二祖巫,為巫族之祖。十二祖巫便是那帝江、燭九陰、奢比屍、蓐收、句芒、共工、祝融、后土、玄冥、天吳、強良、弇茲,分掌空間、時間、天氣、金、木、水、火、土、雨、風、雷、電之力。其中以玄冥實力最強。
鴻蒙開闢以來,便有諸界產生,大多數卻仍是一片混沌,並未開闢。在其中,天地便成的共有三界:天界、地仙界、人間界。人間界無窮大,不可想像之大,稱為洪荒。
不知何時,鴻鈞老祖再得天道栽培,身合天道,成鴻蒙至尊、天道化身,從此得殞聖辟世之法,而所行萬事卻皆決於天道。鴻鈞奉天道之命,紫霄宮開講,要說開天闢地、斡旋造化之精義。聽講人中,有座下三大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妖族女媧、鯤鵬、太一、帝俊,西方接引、准提師兄二人,血海冥河老祖,其餘散仙紅雲、鎮元子、赤松子等。太一、帝俊二妖以及御日女神羲和同出於太陽星,乃是太陽金烏,擁有神器混沌鍾伴生,為天生群妖之首。
鴻鈞講道,分發聖位,機緣不定。其中,太上、元始、通天以盤古三清之名得首座,女媧得鴻鈞偈語後亦入座,紅雲道人好心讓座,准提又驅逐鯤鵬落位,與師兄接引共得聖位。太一卻因來遲,而失掉了證道機緣。
鴻鈞散寶於分寶岩。大弟子太上老君得太極圖等法寶,有包羅萬象之奧妙;二弟子元始得盤古幡等法寶,書世間萬陣之讖言;三弟子通天得誅仙劍陣等法寶,主天道生殺之伐;聖人女媧得寶蓮燈等法寶,照御世保民之火;聖人接引得青蓮寶色旗等法寶,立西方教化之基;聖人准提得加持神杵等法寶,以為廣度有緣之證;太一得混沌鍾等法寶,顯鎮壓鴻蒙之威;帝俊得天書等法寶,鎮元子得地書等法寶,赤松子得五行鼓等法寶,冥河得玄元控水旗等法寶。其餘聽道者各有所得。
鴻鈞手中十二品凈世青蓮,因是混沌青蓮獨脈,已不為天地所容,女媧娘娘借成聖契機牽引,將青蓮一分為四,蓮花化為三寶玉如意,蓮藕化為太乙拂塵,蓮葉化為青萍劍,蓮土化為九天息壤。此四寶為女媧同三清所得。而鴻鈞又將十二品功德金蓮賜予接引、准提,以為日後立西方教法。
至此,大勢初定。太一以混沌鍾鎮壓鴻蒙世界,登為天帝;女媧造化天地生靈,登為萬靈之宗。
鎮元子因地書而開闢出地仙一界,為地仙之祖,於地仙界西牛賀洲萬壽山建道場五庄觀,種下人蔘果。地仙一界即使普通生靈,也都會修道養真,益壽延年。因此諸教皆在地仙界開闢福地。佛門從地仙界建西方極樂、東方凈琉璃兩大世界,道門亦開闢三清聖境。
【妖天巫地,分立族系】
而後媧皇聖人尊鴻鈞法旨,與兄長妖族羲皇捏土造人,人族天生有強大靈智,卻無半點修為,後遷徙至首陽山繁衍生息。又創立妖教,為妖教教主,教化天下群妖。東皇太一帶領上古妖族,一部分為天庭,掌天,立有天條;一部分為下界子民。彼時,妖族為三界正統,東皇太一乃天庭至尊,其兄帝俊稱為妖皇,共管妖族。但東皇忌憚女媧為聖,是以女媧不管妖皇之位。
冥河老祖見女媧造人取得功德,遂亦演阿修羅一族於幽冥血海之中,收有四大弟子,為:自在天主波旬、欲色天、大梵天、濕婆。阿修羅一族天生慾壑難填,暴戾難堪,形成無數魔王。
冥河大弟子波旬為諸魔王之首,與其妻天妃烏摩育有七十二阿修羅公主。烏摩卻因色慾而與波旬師弟濕婆有染。濕婆雖在冥河四大弟子排行最末,卻天賦秉異,道行最深。
阿修羅一族另有因陀羅、毗濕奴、魯托羅、鬼母等諸多魔將,鎮守幽冥。其族吞噬墜入血海的生靈魂魄,以增強自身實力。因巫族勢大,阿修羅一族始終不出血海,潛心靜修。而冥河老祖本欲效仿女媧造物,得取功德,反因造化了阿修羅一族而遭天譴。
自此冥河立幽冥教,號稱繼承魔教道統。魔祖昔日手下如無天皆來投奔門下。
卻說十二祖巫憑藉剩餘的盤古精血,收集人、妖各族漂泊無依的墮落魂魄,將精血附著於魂魄之上,轉世再生,便有天生神通,是為大巫,自此巫族形成,興盛於人間,部落叢生。
巫門一脈,無盤古元神烙印,空有無邊神通,卻不能參悟天機。是以先就性情缺失,斷無人性,兇狠暴戾,不能立教。大巫無元神,祖巫卻有,只是先天不足,以至不能成道。除非十二祖巫歸一,聚集盤古真身,再以混沌鍾力證。是以祖巫之間不合,混沌鍾更在妖族東皇太一手中。此事為巫妖之爭種下因果。
而大巫,雖無元神,但天生神通,肉體至強,有夸父、后羿、蚩尤、刑天等,皆領部落為禍一方。
天庭中,太一為天帝,帝俊為妖皇,手下眾多上古妖獸,都是肉身修鍊,三百六十五路妖族大聖,分管周天星斗、日月更替,可借星力修鍊,那星斗至尊太陽星,更是由自己十子三足金烏交替掌管。
妖皇帝俊又據後天之數,以天書升為河圖洛書,創兩大守護陣法,一是周天星斗大陣,二是混元河洛大陣。
鯤鵬祖師為天庭萬妖之師,卻與帝俊、太一兄弟不和,懈怠計蒙、英招、畢方、饕餮、鬼車、商羊等十大妖神。
東皇太一苦於自己身為天帝,以致因果纏身,又痛恨未得聖位機緣。希圖以力證道,衝破天地,並擬以混沌鍾為證道法器。
彼時,三清亦開門建派。老子創人教,尊為道德天尊。元始創闡教,尊為元始天尊。通天創截教,尊為靈寶天尊。
三教皆將聖人道場立於昆崙山,只因洪荒縹緲,天命未到,三教未曾大勢。而其中通天因循有教無類,門下一昧亂收,使得元始聖人反感,漸生分歧,雖有老子和解,也絕難調停。最終三教分家,闡教獨佔昆崙山,通天率領眾徒遷往金鰲島,而老子則於大羅天自設道場,不問塵世。洪荒第一大教仍為妖教。
至此,妖掌天庭,巫行人間。人族人教尚不成氣候。
【巫妖大戰,洪荒破碎】
人間界中,祖巫好戰,共工與祝融不知何故在不周山大戰,雙雙身殞,其間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女媧娘娘以乾坤鼎鍊石補天。四極廢,天道鴻鈞召座前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鎮壓四極。元始天尊則采不周山巔之岩,化作番天印,傳給大弟子廣成子。
東皇十子犯過天條,東皇責罰輕,大巫夸父不滿,行逐日之事,東皇十子火燒夸父。大巫后羿聞之大怒,舉部落之力,加以巫族各種秘術,造箭射殺九隻金烏,又殺死護駕諸多妖聖。東皇切齒深恨。
由此,巫族所承之業力過重,以致天道難容,引發巫妖之劫,巫族與妖族大戰。巫族有剩餘十祖巫,妖族亦有天庭諸聖憑周天星斗大陣和混元河洛大陣守護天庭。女媧由於身為聖人,不可逆了天數,又礙於與玄冥后土兩女交好,故未插手妖巫之爭。
妖族由於所傳秘術精深,且太一為所謂「聖人之下第一人」,及帝俊、羲和、望舒、鯤鵬等紫霄宮聽道之徒,起初一直如以山擊卵,節節凱歌。後十大祖巫聚齊,以各自強悍煉體之術破除妖法,幾乎勢不可擋。
祖巫玄冥忿恨天庭跋扈之勢,欲沉東海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五島以儆效尤。反被龍伯人所阻,玄冥部落起兵進擊龍伯,欲除之,卻發現龍伯人魂靈能破損巫族煉體之術。
帝俊得知,聚集群妖下界,往人族起源之地首陽山而來,要屠殺人族以煉神兵屠巫劍。雖最終被聖人女媧調停,妖族與人族也由此惹下永世因果。人族被女媧、鎮元子等仙聖所救。
而玄冥此時也在人間偶遇僅存的上古凶獸犼,二者激斗一場,玄冥將其收服,趁著帝俊率諸路妖聖下界,同手下大巫九鳳領群巫衝破天庭衛戌,肆意屠戮妖神。東皇太一大驚,本以為勝券在握,卻只因與妖師鯤鵬有隙,致其於擺陣決戰之際握河圖洛書脫逃,獨自回北海隱居,二陣因此大壞。
太一親自領兵與十祖巫決戰,其餘祖巫殞盡,玄冥修為最強,與太一同歸於盡,妖巫俱殞。人間界巫妖之戰仍在繼續,若干上古妖族身亡,剩餘有的躲藏起來,有的歸附通天教主所創截教。巫妖兩族由此勢弱。
凶獸犼用此戰所吸收之妖巫靈氣,練就上古神通,可將靈氣注入死難之屍,喚醒以僵死之體。稱為殭屍之祖。犼縱邪法從天庭殺害羲皇后,降臨人間,正準備胡為亂作之際,被女媧所除。
內中祖巫后土存活於世,她見眾生陷於殺劫,忽然生了憐憫之心,便發宏願而身化六道輪迴,與幽冥血海之上建立冥界,得大功德,幾乎可成聖。妖教媧皇聖人兄長羲皇喪命在天庭,不久經六道輪迴重生為人,即為伏羲。但犼卻從冥界逃逸出來,魂靈一分為三,尋找寄主。
東皇太一手中混沌鍾,能鎮壓鴻蒙世界,乃三大先天靈寶之首。但太一隕落後混沌鍾卻下落不明。實際是被天庭車夫佔為己有,帶到下界佔山為王,極為覆海大聖蛟魔王。
巫妖一戰,洪荒(即人間界)泯滅,碎片化成諸多洲陸及太虛星空,因地域狹小,諸天修士遷移地仙界。人族自首陽山受戮之後,亦開始自行遷徙。
【三皇五帝,人教鼎盛】
此後人教、闡教、截教三教興起。接引於西方演沙門,立西方教。見西方異常貧瘠,發四十八大宏願,要度盡世間疾苦,天降功德。自此,接引非大事不出西方以還大願,准提奔走四方廣收有緣。接引道人即為佛主阿彌陀佛,准提道人則為佛母菩提祖師。
三清繼承盤古元神,又因座下大弟子名號,稱為親傳弟子。三清各自所創的人教、闡教、截教合在一起稱為盤古正宗,也稱玄門,後統稱道教。其中,闡教主張闡明道統,修身養性已成仙了道;截教以截取一線生機為目標,有教無類,廣受門徒。而人教以教化生靈為己任,作人族導師,與人族氣運息息相關。
巫妖劫後,隨著巫妖二族衰落,人族終於成為天地主角,此時人間界仍有大巫部落,視崛起的人類為死敵,人巫大戰久斗不休。伏羲以太昊之名建立華胥部落,一統中原人族諸部,並畫神龍以為人之圖騰。
成為人間人族首領的伏羲逐漸回憶起前世的身份——妖族高貴的羲皇,聖人女媧的兄長。遂憑前世記憶行走洪荒,收服五匹龍馬,又演練八卦,最終受人教老子冊封為火雲宮天皇聖人,並傳位於嘗百草而得天下的神農。
神農氏共主中原多年,而暗中培養勢力的大巫蚩尤也已將人間所有殘餘巫族統一,自稱為九黎族。九黎族並非純粹的巫族部落,其中有大量部民人巫混血,甚至包括蚩尤本人。
蚩尤曾拜於祖巫門下,練就不破之體,在劫後試圖聚祖巫之靈為己所用,稱為十二都天神煞異術。蚩尤用此術興風作浪,鑄八十一魔兵,有九路魔軍,號稱「九凶」。
此時妖聖風伯飛廉自東皇太一隕落後,一心重建天庭,糾集天庭雨師計蒙、花園主英招夫妻二妖,大聚興祭,卻屢屢受挫。又見人間人族興盛,已成天地主角,妒忌之餘挑撥炎帝,使神農部落入侵了在北方聲名顯耀的有熊部落,以使人族內鬥,削減人族氣運。
蚩尤知飛廉一直與人族相爭,便同飛廉結盟,飛廉被蚩尤蠱惑,準備與巫族一道摧毀氣運正旺的人族部落,計蒙與英招卻十分憂慮。蚩尤手下大巫刑天、相柳等皆不屑與妖族合作,但又沉默不言。獨有玄冥弟子九鳳與蚩尤分道揚鑣,帶領族人往北冥天池遷徙。
此時人教為撫恤黎庶,平定天下,乃令群賢下界論道。但天下卻愈加混亂,中原久戰不休,許多人族部落往西、南遷徙,氣運分散。
飛廉化身人教神明,挑撥炎帝神農大軍征伐有熊部落,並攻打以其首領少典、附寶為尊的西陵、防風等部落,少典無計可施,反被炎帝大將並節所殺。
少典之子軒轅,天生異相,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乃是天命帝王,自幼便被崆峒山廣成子收為徒。彼乃是闡教十二金仙之首,開後世仙人作帝王之師先河。
軒轅下山降服並節,並救西陵部落女首領嫘祖,經坂泉之戰,天下人族心服。後領諸部前往神農部落,令炎帝慚愧,有意禪讓。軒轅遜而不受。
蚩尤得知人族轉危為安,功德皆出有熊部落軒轅,便知人族氣運仍盛,更欲逆天而為。飛廉更是為使蚩尤踏平人族鼎盛之土,親自作法以風雨之術助九黎族行軍。九黎初征神農邊境,擒殺所遇人族各部首領,以其頭顱祭祀盤古父神。蚩尤之名一時間令整個中原聞風喪膽。
軒轅欲保天下百姓免受戰亂,卻傾力也不敵蚩尤巫族之軍,以為廣成子修行之道也終究難平殺伐之魔。無奈之下四處求賢,有伏羲後人風后與軒轅相遇,講兵法之道、機關之術,軒轅遂金台拜相,聚集天下群雄,遠征九黎。
風后以人族兵法、機關連破巫族魯莽侵襲,製作指南車使人族大軍穿過風雨煙霧,並於常羊山斷巫族大將刑天之首,刑天無首再戰。蚩尤聞之大怒,親自救下刑天,與軒轅約定會戰與冀州之野,勝者作天下之主。
軒轅此時已拋棄崆峒山中修行之道,縱然如何變動風后所傳兵法陣法,也難以破蚩尤之十二都天神煞異術。風后便使軒轅回山請教師尊廣成子。廣成子下山,賜下至寶軒轅劍,為當年帝俊屠巫劍重煉之物,可破巫族陣法。廣成子又出陣與妖族風伯飛廉、雨師計蒙、花園主英招對峙,闡明天道之理。
英招與計蒙見戰況如此,知天道欲扶立人族,進而知巫妖真大勢已去。便撤去各自妖術法相,與妖聖飛廉相別而離。但飛廉仍執迷不悟,一心殺滅人族,並將英招、計蒙二妖離去之事告知刑天、相柳。刑天、相柳忿怒二妖自去。戰後便分頭追殺起英招、計蒙。
不久蚩尤與軒轅決戰,蚩尤欲聚十二祖巫魂靈重現盤古靈體,卻因祖巫后土未死而失敗,被軒轅斬去三頭,並用伏羲龍馬分其屍首,滅九黎族。軒轅自知得勝全仰仗廣成子,深愧此前一度拋棄修行之道,便再次向廣成子請教。廣成子傳以修身養性之法,不久軒轅乘龍登天,被人教老子冊封為火雲宮人皇聖人,人文初祖。世人皆念起救民水火,一統人族,尊稱「黃帝」。
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自此為人教之實際掌教,合稱火雲宮三皇聖人,但其有聖人之名,無聖人之實。
其後,天下共主暫由軒轅之子少昊擔當,幾世之後禪讓於人王顓頊。顓頊殘暴至極,征伐東土,許多部落不忍受其暴斂而叛離。時共工、祝融二部殘餘仍在中原,休養生息,不敢觸怒顓頊氏。巫族此時已衰落至極,僅有九鳳、贛榆二巫分別在北境燕地與東海之外建國。贛榆掌奢比屍國,在東海之外,連年地震雷霆,天災不絕。
顓頊受女媧聖人譴責後,為建功立業,遠征九鳳其部,滅其族,九鳳受傷而北逃。而激共工、祝融二好戰部落之怒。相柳、刑天早欲復仇人族,又見顓頊窮兵黷武,便舉兵進犯中原。
相柳曾為水之祖巫共工之臣,懂得馭水之法,欲召喚暴洪淹沒中原。後勇者大禹出,為民治水,並得河圖洛書,成天下共主。大禹又滅相柳全族,一直驅趕至東海之外。而刑天則逃進地仙界西牛賀洲。至此,海內巫族再不成氣候,人族終成人間霸主,而巫族幾乎銷聲匿跡。
大禹雖以治水得大功德,但因與妖族青丘國公主塗山相愛,而得非議。最終大禹與塗山分道揚鑣,大禹從此得心痛之病,欲涉足整個洪荒,制混一世界之圖,便派大將豎亥背負行囊周遊四極,寫下遊記。後豎亥之遊記又為大巫伯益所得,伯益改寫為《山海經》,並成上古妖文、巫文、中原人文字三種,傳遍洪荒。但伯益畢竟為人巫混血,雖有大禹無比賞識,卻被忠臣難容。最終禹王傳位夏後啟,啟沉伯益入井中。伯益土遁至西域邊界,隱居不表。
【瀛洲邈邈,恆水潺潺】
人間界經巫妖大戰後,被打碎成無數塊,散落成宇宙,再也不能合攏。六道輪迴附近,因太陽星、太陰星殘存下來,碎塊形成地球,因被陰陽滋潤,故有靈氣。
人間界居民剩餘大部分仙、妖、人中,有神通者俱都搬往地仙界,有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瞻部洲、北俱蘆洲,同早先移民同居地仙界,有大神通者紛紛開宗立派,地仙界中修行成風。 而散落於洪荒深處的居民,因路途無限遙遠,卻回不來了。
楊眉大仙,自從二十四品清微白蓮長成後,便一直隱居於扶桑神木處,與老友敘舊。而大劫時被玄冥所沉下的二座島嶼,也在此時漂流到扶桑神木下,神木震動不止。楊眉門下伊奘諾尊、伊奘冉尊兩為得道修士(又為兄妹),隨即執楊眉所煉天瓊矛將二島浮出水面,命名為日下島。
時東海仍舊群巫橫行。相柳死後,其弟逃至瀛洲,橫行作惡,召集群巫吞食來往凡靈為生。因其身軀有如高山,且有八頭。被喚作八岐大蛇。奢比屍國也欲吞併諸島,以同中原人族復仇。值此時機,伊奘諾尊兄妹降臨瀛洲,驅逐諸巫,又以楊眉之術自壘起八大島嶼。因以瀛洲為中心,統稱東瀛。
兄妹二人見東瀛諸島生遍神芝仙草,玉石高達千丈,仙氣氤氳,彩霞霏霏,又有出泉如酒,甘甜味美,稱為玉醴泉,遂又在瀛洲空中雲間壘一仙島,名喚高天原,吸納諸島仙氣。不久有三十二位修士慕名而來,一同在高天原島上修行。
伊奘諾尊、伊奘冉尊兄妹墜入愛河,漸成道侶,但大巫八岐自被驅趕後一直懷恨在心,設計用祝融之火燒死冉尊。冉尊魂魄又被群巫帶入冥界,於幽冥血海中受洗滌,化為阿修羅女。伊奘諾尊悲痛於道侶離去,從此閉門不出,不久返回扶桑。高天原由兄妹的兩位門人天日尊與月見尊兩女共管。
東瀛由於受諸多隱居仙家庇護,吸引許多人類流民在此定居,繁衍眾多。而八岐也意圖奪回東瀛,並浮現於出雲島內。由於伊奘諾尊閉門不出,三師弟海潮老人聚集起眾位散仙,出手攔截群巫,並用計斬殺了妄作胡為的八岐大蛇。從此東瀛人族更加興旺,海潮老人也受高天原群仙推舉,成為高天原仙首,在天日、月見之上。
自蚩尤作亂直到夏後啟繼位,中原一直因連年戰亂而有無數流民遷出。多數部落東渡到瀛洲定居,而西方炎熱貧瘠,一直人丁凋敝。接引、准提二聖為使西方興盛,廣度有緣,便多次在東土指引將亡之部往西土而來,並傳下極樂大法。
而幽冥教也在巫妖大戰後,出幽冥血海,在人間界傳下道統,號稱魔教。西方貧瘠之地多有人篤信此教,以抱怨世道不公。濕婆、梵天、毗濕奴等皆在西土現出魔相。
時西土諸部為爭奪水源,頻繁戰亂,世間血腥不堪。群民信奉阿彌陀佛,請求佛祖洗刷族人罪孽。佛祖未應,卻有伊奘冉尊所化阿修羅女,下界引北部雪域珠峰之水流下,卻也洗刷不盡天毒人殺伐之業,而化作恆水滋養西土。伊奘冉尊便被稱為雪山之女。救西方之功德本應為西方教所有,如今卻因雪山女而落入冥河之手。
西土諸部因土地乾旱,炎熱灼人,自稱為「天毒」。
而中原氣運旺盛,也吸引了許多神獸前來一覓。黃帝時曾有大妖白澤與其見面,述以天下群妖之史,傳授耳目通明之法,揚長而去,黃帝以為異。又有上古神獸族長元鳳,其二子玄鳥、孔雀,皆前往東土探訪。玄鳥玩心重,入契之母夢中,生下商王,並助其子嗣取得天下。
【封神大劫,西佛東漸】
此時世界只有諸天六聖: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媧娘娘、准提佛母、阿彌陀佛。六聖之上,乃是天道之顯化,鴻蒙至尊鴻鈞老祖。
東皇太一身殞後,鴻鈞以身旁金童昊天、玉女瑤池為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統領天庭。玉帝王母雖有天帝之名,但因無東皇太一威嚴,故處處受聖人牽制算計,一直推行無為。
聖人媧皇因造人補天功德,成人族子民供奉之神,是早已超越盤古三清、王母玉帝。而大禹之子夏後啟繼位,以家天下取代公天下,自稱火雲宮三皇聖人之後,供奉伏羲、神農、軒轅。而十四世傳至癸時,欲證道逆天,並以龍女為妻,自稱太陽星化身。天道不容。
此時,玄鳥後裔成湯在亳地建殷商國,並得截教修士伊尹等人輔佐,舉兵滅絕夏朝,放桀(癸)於南巢,如同摧枯拉朽般繼承中原九鼎。
但成湯得取天下,雖是受玄門一手相助,卻轉而奉母神女媧娘娘為福祈正神,以替代夏後啟所立三皇聖人,此實為安撫民心之舉。從此商王世代聽命於正神,但玄門則因此與商王結怨。
女媧則因在庇護夏朝之諸妖罹難時未出手相救,今又成人族正神,而被諸妖所惡,諸妖如鯤鵬等各自立派,妖教幾乎四分五裂。
而後世商王卻逐漸背離神命,至帝武乙時,曾持軒轅弓射天,欲「毀神自立」,卻遭天譴而亡。武乙駕崩後,天下部落皆以為商王氣數已盡,紛紛雄起,欲爭奪九鼎。天下由此大亂。
時玉帝昊天在位,天庭荒蕪。武乙射神時,引起大劫開端,昊天遂尊鴻鈞法旨,召集三教,於截教碧游宮共立封神榜。
封神榜本為延緩殺劫、緩解因果而設,上榜之人入得神道,供職天庭,而無緣修行證道,使聖人失了麵皮。諸聖皆以為不美,因此為爭麵皮,諸聖博弈,利益分配等成分在其中。
封神榜共三百六十五位有名姓者,死後加敕神位。眾聖約定,三教中根性深者成其仙道,可證混元,根性次者成其神道,根性淺者成其人道。奈何截教素有萬仙來朝美名,人品諸多,初議時為上榜之人最多,故被通天拒絕。
三教久爭不下,而媧皇聖人提議使諸教門人弟子自行下山歷劫,而人間王朝殷商得罪天道,當失天下,且天道早有意使軒轅之後西周姬姓繼承中原大統。此實為媧皇重掌妖教之計,自滅商朝,以除群妖之隙。
而闡教聖人元始天尊早已對截教不滿,以為通天教主雖主張有教無類、兼愛天下,但卻一昧亂收,又不加以引導,是有悖於道祖鴻鈞之學。故早已有為道祖清理師門之意。
元始爭取為封神執行者,並將封神榜託付給門徒姜子牙,命其輔佐西周,代天封神。女媧娘娘則召喚座下軒轅墳三妖禍亂殷商天下。
通天教主既知諸聖之計,只禁閉碧游宮,嚴令眾弟子不可身投西土。但後有闡教申公豹四處挑撥,又因截教良莠不齊,無數截教門人因衝動莽撞,無仙人根行,喪命殺劫。
截教座前四大弟子之一的金靈聖母,道德已全,有徒聞仲、余元。聞仲為商王帝乙託孤大臣,為輔佐紂王之太師,一身忠肝義膽,剛正不阿,有督導天子之責。而聞仲北伐巫族之時,紂王受捲舌星轉世費仲慫恿,敗臣綱、廢王道,為得冀州美人妲己,不惜命北伯侯崇侯虎與冀州開戰。
妲己入宮時,已被女媧座下九尾狐仙附體,是以奉命蠱惑君心。紂王聽其讒言,造酷刑炮烙,設酒池肉林,又欲建鹿台取樂,逼走時任下大夫姜尚;君戲臣妻,致鎮國武成王黃飛虎反出朝歌城;輕廢黃耈,剖皇叔比干玲瓏之心,以觀是否為聖人。
太師雖北伐得勝歸來,社稷已是大廈將傾。天下諸部叛離,尤以西岐武王為甚。昔日紂王誆詐四大伯侯入朝,獨周文王因卜卦精通免於一死,而囚於羑里。後長子伯邑考進貢贖罪,被妲己剁碎為醬送與文王食之。周文王仁德素著,諸侯歸之者甚眾,又渭水聘持竿老翁姜太公為相,與紂王決裂。
武王繼位,子牙坐首相之位,連破紂兵之討。後聞太師親自舉兵征討,並請來截教同門九龍島四聖、金鰲島十天君、羅浮山玄壇趙公明,幾乎可滅西岐。而元始天尊尊奉天道,亦命玉虛宮十二金仙及副掌教燃燈道人,下界助武王行天之罰。媧皇聖人也使東皇太一第十子化身陸壓道君,下山開殺戒。
九曲黃河陣中,元始又與老子聯手,殺害截教散仙之首雲霄、瓊霄、碧霄。聞太師亦喪命於絕龍嶺,震驚三界。申公豹又挑撥截教末流仙人如瘟神呂岳、火中仙羅宣等,縱法屠城,皆因業力過重、且逆天行事而喪命殺劫。
周武王姬發金台拜將,姜子牙領兵分三路進攻朝歌。因截教門人中有凡心者甚重,多憑道術在商為官,皆被子牙所殺。通天大弟子多寶道人門下火靈聖母,為報徒弟之仇而困住子牙,十二金仙之首廣成子來救子牙,以番天印將火靈打為齏粉,並繳其法寶金霞冠三謁碧游宮。通天教主逐漸忍無可忍,先後大擺誅仙陣、萬仙陣,同闡教對決。
老子清心寡欲,不喜鬥爭,此番前來只因通天過於自大,以玄門正統自居,且出口頂撞師兄。老子知截教仙人眾多,僅闡教、人教二教之力還難見分曉。而孔雀因商王為兄弟玄鳥後裔,亦下界化身孔宣在金雞嶺阻住周兵,西方教准提聖人前來收之,為孔雀大明王。老子便邀准提、接引二聖,共敵通天。二聖亦早有意傳教東土,欣然前來,並欲取回曾存於西方須彌山下的誅仙四劍。
此時截教已必敗無疑,而西方教則廣收有緣,度化三千紅塵客,廣收門徒弟子,勢力迅速擴張。界牌關之戰,闡教奪取誅仙四劍,老子用風火蒲團收走通天座下大弟子多寶道人。後三教大會萬仙陣,通天雖仿照昔日妖皇帝俊之周天星斗大陣集齊二十八星宿,但終究不敵元始門下誅仙四劍。截教幾乎覆滅。
封神一戰使的原來的人間界徹底改變,西方教改稱佛門,有與玄門成並列之勢。元始天尊清理師門,使闡教聲名鵲起,號稱鴻鈞玄門正統。通天教主則大勢已去,截教式微。即使後來鴻鈞老祖親自出面調解,三清之誼也早已隨之破裂。
接引、准提二聖雖渡得三千有緣,化為三千佛陀,卻並未在東土得一寶,但也是心滿意足而回。此時天毒之境,幽冥大興,家家拜濕婆神、大梵天,自稱梵天之子,而對極樂妙法充耳不聞。接引、准提得沙門弟子,遂在西方傳下佛法,併入血海之內,吟誦梵音,無數阿修羅被度入佛教,成為佛門護法。
幽冥教有魔將因陀羅,與冥河老祖大弟子波旬交好,亦被度入佛教,成護法帝釋天。波旬因此與佛門結怨,欲聯合三位弟子擅自現身人界,與佛門為敵。
波旬因統御群魔,故不立信奉,亦不為天毒百姓祭拜。三師弟大梵天因信徒眾多,自稱為幽冥教諸魔之首,引起濕婆忿恨。濕婆與大梵天大戰於幽冥血海上空,雙方信徒也各自對戰,引發幽冥血海翻滾異常。雖後來冥河老祖出面緩和了二人的衝突,大梵天的一顆頭顱也已被濕婆斬下。
此事也為西方封佛之事。無數阿修羅與幽冥信徒身墮輪迴,為佛門度化,成為極樂之徒。
【老子化胡,輪迴獄起】
自從封神大劫過後,佛門大興,氣勢大盛。因其法門廣大,教義明微,吸引無數善男信女。道門反人才凋零,闡教十二金仙中已有數人投入佛門。
中原岐周王朝自姜子牙死後,便拜其肉身供奉,以延國祚。後周公旦制禮樂法度,分封天下諸侯,並定皇天后土為國祀二神。天庭玉帝、王母因此得信仰香火,在三百六十五路神將中樹立尊威。
而西方佛教又得女媧娘娘垂青,氣數大興,門下諸天羅漢,三千佛陀,實力遠超三清弟子。時天毒又陷入連年殺伐,百姓重新信奉佛陀,興建寺廟。佛教大有凌越幽冥教之勢。
此時,老子化身下界,西出函谷關,使多寶道人轉生為天毒凈飯王之子瞿曇天達,定其日後為小乘佛教之主。老子化胡就為分裂西方佛門的氣運,想理順佛道的因果關係,為下一量劫做準備。老子也因化胡之功果,煉出了金剛鐲這類人教至寶。
瞿曇之母摩耶夫人一日行至參天無憂樹,忽而有感,站立而生下世尊。此時天毒十六國紛爭,凈飯王為實現大業,將取名為「天達」。而瞿曇天達生而不喜紛爭,自母亡後,終日自省。於迦毗羅四門出遊,見生老病死四苦,深感人生無常,而決意出家之事緣。是為「四門游觀」。
瞿曇天達踏上苦行周遊之旅,在諸國弘法,卻始終未得覺悟,便沐浴河中,至菩提樹下悟法證道,世稱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證道為佛時,途中遇阿修羅一族所劫。自在天波旬因與佛門有怨,親領血海色、厭、飢、貪、惰、懼、疑、執、諛、名、慢十魔軍,阻道釋迦牟尼。天魔顯現,是為波旬魔主。
釋迦牟尼卻安然不動,超然於世,以「慧」戰勝魔軍,即時開悟成佛,入西方教度化,是為如來佛。至此小乘佛教成立,以度自我為無上菩提,號中央娑婆凈土。
接引、准提乃尊西方洪荒之地須彌山為創教根基,立九品青蓮台,使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統稱西方教,以斷老子分西方氣運之念,釋伽牟尼則盡心竭力投身傳諦佛法。昔日闡教副教燃燈,以定海珠開佛門二十四諸天,身入佛教,是為燃燈上古佛。
此後佛門完全興盛,天毒諸國家家焚香拜佛,濕婆、梵天無人問津。佛教實力遠超道門人教、闡教。
后土自從身化六道輪迴,便立冥界,卻始終無人掌管。封神之時,元始天尊使東嶽大帝黃飛虎監管陰曹,以得功德。而幽冥教衰落後,因冥河早與后土有隙,不時派魔頭侵擾地府。東嶽大帝弗能征討。
因此后土驅逐黃飛虎,提議由諸教共管。因后土功德已接近聖人,又因天道亦早有此意,元始、接引各派門人前往冥界。
准提命原幽冥教鬼王閻摩羅登為閻羅王,又仗女媧娘娘青睞,得以使地藏王菩薩立殿掌握諸佛子輪迴重修。道教則從冥界開闢出羅酆六天,由酆都大帝坐鎮酆都,統領冥界鬼民。是以佛道共管。
而冥河老祖被后土排斥,終日受佛道之人在冥界排擠,日生不滿,糾集幽冥教眾多魔羅,使冥界形成四足鼎立之勢。而昔日羅睺魔祖座下弟子無天,此時一直於珠峰雪域之上苦修。
【諸宗爭統,鋒劍春秋】
周文王拜姜子牙為相時,拉車八百步,遂有周家天下八百年之說,流轉之後,該由天道重新選人為中原之主。
周穆王姬滿時,深羨子牙修仙之道,親涉足昆崙山求仙西王母,又見五行之祖赤松子,傳以養生之法。穆王歸國,日漸放縱,九傳至厲王,暴虐無道,為國人所殺。後宣王中興,雖難敵西域犬戎蠻夷囂張之勢,但因供奉子牙庇國之體,龍脈方安穩如故。
至周幽王姬宮湦,貪圖美色,為搏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放逐太子姬宜臼。時國舅申伯欲扶立太子,竟發書請犬戎侵入鎬京,「平定天子室」。不料犬戎人野心一發不可收拾,不但殺害幽王,還私占龍興之土,肆意玩樂,將子牙肉身剁成肉醬食之,以為延年益壽之物。
申伯深愧於聯夷救主。後姬宜臼受鄭武公相助,驅逐犬戎歸國,卻見鎬京已一片狼藉,屍橫遍野,且不見了供奉的子牙肉身。無奈之下遷都洛邑,王權旁落,由鄭武公始,天下諸侯紛爭。
姜子牙雖肉身已歿,但有氣運纏身,仍不得羽化升仙,轉世為孫武子,為廣成子門人,因前世積功德甚多,故根行奇佳,修行高強,在人間遊走,於西秦收王禪、王敖二人為徒,世稱武聖人。
此時周天子王綱解紐,中原分為十八國,秦、楚、燕、韓、趙、魏,梁、魯、晉、宋、吳、齊,陳、蔡、曹、鄭、李、越,十八國征戰不休。周景王為安撫天下諸侯,議定臨潼鬥寶會,使各國平息戰亂,和睦相處。秦穆公卻欲除各國國君,立定毒計。楚國太師伍奢之子伍子胥識破秦伯奸計,力舉寶鼎,劍斬梧桐樹,大展身手,並逼秦穆公以公主嬴無香與楚國太子和親。
楚國奸臣費無忌與太師伍奢有隙,故意使無香公主被送入王宮,使楚平王父納子妻。又將民女馬昭儀換入馬車,嫁與太子羋建。此事被太師伍奢知悉,費無忌為得富貴而在楚平王面前進讒,構陷太師,將伍姓滿門抄斬,伍子胥孤身逃離楚國,發誓報仇,先後遇孔子、孫子二位大賢,最終拜師孫武子門下,輔佐吳王夫差稱霸,伐越平楚。伍子胥鞭屍楚平王以報父仇。
越王勾踐被囚於吳國,買通姦臣,蠱惑夫差迷戀美人西施,日漸不聽子胥之言,後又信讒害死伍子胥。後勾踐歸國,圖強稱霸,擊敗吳國。孫武子為報門人伍子胥之仇,出山助吳王征討南越,不惜與闡教同門鬥法錢塘江,雷劈龍王,業力太重,觸犯天條。雖破越兵,仍受天譴而死。
此時中原百家爭鳴,太上老君下界化胡為佛時,亦在人間以李聃之名著述道德之言,人族有根行者如尹喜子、列子、莊子,飛升為文始、沖虛、南華三位真人。諸國百姓信奉黃老之學,是以玄門氣運重興。
老子李聃門下,有一問道者名為孔丘,世稱孔夫子。孔丘乃商王后裔,為父母僭禮而生,卻生而遵禮依法,才德顯達。夫子悲於世間紛爭不息,禮崩樂壞,百姓流離失所,遂設私學,著述經典,「仁」、「愛」之道。有門人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孔子不拜天地人神鬼,獨拜自身。
孔丘初仕於魯定公門下,魯國愈強。後在夾谷挫齊景公之威,於齊南見得妖聖商羊,與其論道。與世皆稱孔子博學,謂之「在世聖人」。但因孔子曾問道老子,卻不尊太清之法,故又為眾多道家門人不齒。
其時三桓俗人霸佔魯國國器,定公大權旁落,夫子得定公重託,意圖復禮革新,終不被諸多貴族所容,而將其孤立。齊景公又進女於魯,使魯定公日夜在後宮淫樂,不再專註政事。孔子憤而出走魯國,周遊天下諸侯之土,欲暢談為政之學,卻不得一人賞識,且流離失所,如同喪家之犬。
雖落魄至此,夫子仍盡心講學,不失己身。編纂六經、教化四方、闡述德政、推行仁道,晚年與樂聖師曠學琴,漸悟中庸之道,進而耳順、知天命。孔子故去,弟子皆自稱為儒教孔聖門人。儒教雖無氣運,且門下道行淺薄,群賢仍自與比與道、墨諸家。
儒教先師孔丘之魂落入羅酆六天,卻又被北斗七星從黃泉路上請出,游於三十天天之外。文曲星比干欲讓位之,孔子不受。自此同諸星君共居天垣,為文昌五星官之首文魁星。
話說孫武子受天譴前,將其子孫燾託付給門人黃伯陽,同時在其門下修道,為燕國駙馬。此時玉帝昊天之六公主被貶下凡間,變為丑娘娘鍾無艷,齊宣王受相國晏嬰指引而得。鍾無艷助宣王平定內亂外侵,又助孫燾使燕召王登基,約定孫燾要使後人在齊國為官。
孫燾後人名孫賓,字伯靈,拜在前世大弟子云蒙山王禪老祖門下。王禪老祖因長相奇醜,眾人稱為「鬼谷子」。孫賓與師弟龐涓相識,龐涓卻處處算計孫賓。後龐涓練就三把神沙,下山為魏國駙馬。而孫賓繼續修行,封為天庭蟠桃園看守,期間與偷桃白猿結拜,得到天書三卷。最終事情暴露,幸而南極仙翁出面相保,孫賓得以安全下山。此時孫賓累積三世修行,又習得六甲密文,法力早已同昔日十二金仙並駕齊驅。
那偷桃白猿又有一友名叫東方朔,在地仙界修行,人稱大賊魔。因白猿暴露而與孫臏相識,亦結拜為兄,繼續在天庭行竊,後被金兜宮童子執金剛鐲收服,帶到老君面前,老君見其根骨極佳,便收為掌爐侍童。
孫賓赴魏國與師弟龐涓相見,卻被龐涓所欺。因孫賓仍為凡軀,被龐涓親自施以臏刑,雙腿殘疾。孫臏暗通齊國,為齊王所救,於雲蒙山見掌教聖人元始天尊,知自己為姜子牙三世轉世,可在人間了結一場恩怨,但莫像子牙般貪圖名利,莫像孫武子般動怒生非。
孫臏得先天至寶祖龍拐,老君所煉。回齊國助齊春王大破魏國,萬弩射龐涓。卻因居功甚偉,被春王之子閔王所忌,欲除之。孫臏土遁出走齊國,往天台山修行。途中遇前世弟子黃伯陽門人樂毅,舉薦其至齊顯才。樂毅至齊,卻被閔王所害,連夜逃往燕國。從此深恨齊國及孫臏。
樂毅伐齊,勢如破竹,閔王日晒而死,齊國太子被孫臏救走。但樂毅凶心難滅,繼續追殺孫臏,並請來師父黃伯陽。黃伯陽嫉妒孫臏道行精深,遂違背天道擺出五鬼陰魂陣,卻被孫臏輕易破陣,貶入輪迴,為瘸腿神仙鶴,後修鍊為八仙之一韓湘子。樂毅拔劍自刎。
大巫伯益自土遁至西域邊境,其後人便自稱為嬴姓,因其人巫混血,且曾救護周主,被破例封為秦伯。後傳至秦孝公,王禪老祖門人衛鞅得用,變法強國,卻被諸巫車裂而死。至庄王時,國力雄厚,佔據西岐發源之地,得龍興之脈。
玉帝昊天見中原久處戰亂,恐再起殺劫,一發不可收拾,便傳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聞仲下凡轉世,名為王翦。
其時截教於萬仙陣覆滅後,通天教主入紫霄宮中再聽道,僅存弟子無當聖母繼續傳教,卻求道於東海高天原雲光洞海潮老人門下。無當聖母又從王禪老祖處收張儀為徒,後張儀下山,以連橫之術輔佐西秦,稱霸諸侯,滅周天子宗室。
海潮知聞仲下凡化王翦一事,便收王翦為徒,傳以楊眉大仙之術,命其與師兄張儀共佐全力西秦,駕馭巫族之兵,橫掃六國,屠戮生靈,甚至滅殺道門二教。王翦下山至嬴政軍中,卻知張儀故去已久。
闡教一直以玄門正統自居,自然不能忍受此等凌辱,但統一之事卻是玉帝明命。孫臏為保齊國,不惜再次逆天行事,但因其有老君所煉祖龍拐,即使海潮老人也難以匹敵。隨後二教擺開混元陣、五雷陣、聚仙陣等,戰震天下。海潮本欲助玉帝行天命,卻遭闡教群仙如此阻止,惱羞成怒,召諸天六聖開三教平靈會,議闡教孫伯靈逆天之事,孫臏才在六聖面前立下誓約不再抗天。
此後王翦無闡教欺凌,一路橫掃中原。嬴政又取上古因果法器,穩固巫族氣運,建立秦朝,是為祖龍。海潮五位弟子留在天界,為五老帝君。
鋒劍春秋至此寥落,期間諸宗爭奪大統,百家爭鳴,無數仙人大放異彩。而嬴政憑藉昊天玉旨漏洞,以巫族之身統一中原人族,又無一聖半教相保,終究難逃天道法眼。
【赤龍興漢,儒教新立】
話說海潮老人助始皇得取天下,嬴政卻暴虐無道,建長城,通靈渠,蒼天百姓無不悲嘆叫苦。此時儒教取後天靈寶和氏璧為器,立教中原。嬴政為得取和氏璧,誆詐天下儒教門人入朝,焚書坑儒,得取和氏璧為傳國玉璽。
海潮本欲以無當聖母之截教殘餘輔佐始皇行統一大業,得天降功德,以立教證道,今反為嬴政所欺,自誤眾生性命,便至紫霄宮請罪。諸聖皆對海潮不屑一顧,唯獨太上老君道德聖人與海潮卑己相待,以道友相稱。海潮回至高天原,使天日尊、月見尊入道教門下。
而嬴政又妄圖修道門法術,得長生之法,遣左道徐福帶領五千童男童女渡進東海,以尋海潮老祖之跡、傳說中巫族國奢比屍之土。徐福未能如王命,但因懼始皇盛怒,與隨行眾人在東瀛列島定居。此後東瀛人丁日漸興旺。
天道鴻鈞為挽救蒼生,命赤龍紫鳳雙雙化身下凡,再滅中原巫族。是為高祖劉邦、伯王項羽,欲使赤龍王於天下,紫鳳輔之殺滅嬴姓群巫。
不久始皇嬴政於游巡九州中途被刺客殺死,但秦朝九鼎仍存,且有掌人族氣運和氏璧,故未亡國,幼主胡亥由奸臣輔佐繼位,十分天下秦實已失九分。
高祖出身低賤,至而立之年方憶真身,乃斬白蛇而起義,天下群雄響應,入咸陽城廢秦苛法,約法三章。而紫鳳化身項羽卻始終不與劉邦相和,勢如水火。項羽號稱西楚伯王、諸侯之長,霸上之戰破釜沉舟,擊潰巫族,欲頂替赤龍王於天下。
最終五行之祖赤松子門人張良下山輔佐劉邦,並有兵仙韓信相助,方才大破紫鳳,登位封禪,始建大漢。張良使漢室尊奉玄門太清之道,垂拱而治,人教氣運再次穩定,空前絕後。
漢初之時,高後呂雉為穩中原之世,大殺功臣,兵仙韓信便罹難其手。張良則功成身退,自隱崑崙,再拜赤松子門下繼續學道。
玄門復興,新興儒教亦有空前盛況。巫族潰滅,高祖乃得儒教至寶和氏璧,作繼承大統之器,以中原人族氣運維繫。此時,因天下一統、四海昇平,有老君座前侍童東方朔,不願藏身於山,而欲隱於朝堂,便作武帝劉徹大夫,以道術佐之。
董仲君舒本為蜀中八仙之一,後訪得儒教之道,習四書五經之學,深羨孔夫子。董仲君乃上天人三策於帝前,述天道、天命之理,以儒教融匯春秋百家,自成一門。劉徹大喜,竟奉儒教為聖教。
仲君自成儒教在世掌教,卻無甚修為。儒教上下,皆無大神通者,只有孔聖遺留功德護身。仲君便以和氏璧鎮儒教氣運,將中原人族之運與儒教教運合二為一。
自此儒教日興,是以將代人教為正統之勢,孔聖則飛升為文宣王,憑在文昌星宮中所得星斗之氣,同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煉出法寶麒麟奪。
孔丘成儒教教主,乃入紫霄宮拜謁天道聖人,鴻鈞賜予法寶江山瑟,為禮樂至寶。通天教主亦在其中聽鴻鈞講道,年滿五百方能回自家道場。通天見孔子也倡有教無類,且門人中賢者眾多,大生矜恤之心,賜寶儒教,意欲扶立。
至此,儒教雖立,且號稱中原聖教,卻始終不被道、佛、幽冥諸教正視,皆以為力弱單薄,不足以稱。而通天教主經紫霄宮多年聽講,亦欲東山再起,試圖使截、儒合流,成為一教。
【王莽篡漢,覺如歸禪】
中原雖是人族起源、天命龍興之地,卻始終戰亂不息,所積業力不亞於巫妖二族,殺氣沖霄,同時諸天修士、妖魔鬼怪漸漸開始離開地仙界,至人間立下宗派。是以大劫將至,天道意欲結束人間動亂,海內、海外皆為一人統領,且得千年安穩。稱為「開皇大劫」。
自高祖一統,人間界分為兩大部分:海內群洲、海外大荒。中原位於海內中央,亦為天地之心,南有南溟天池,荒無人煙;東有東瀛諸島,群仙散居。除中原人之外,西域匈奴人、犬戎人也紛紛崛起,西南還有雪域珠峰,終年酷寒,劃定中原與西方天毒之界。西域之西,便是聖山崑崙,直通天界。
此時西方天毒國境,雖恆水功德被幽冥教所得,而教化生民、止殺向善之功則歸於佛門。准提菩薩又奔走東土,因其亦佛亦道,用東土教門之語闡述沙門精義,使得南溟西北臨近中原之人盡信佛陀,奉白象為聖物。
准提遂建道場於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因地處四極交匯,傳教便利。道場方立,恰逢傲來國石猴出世,因其為女媧補天遺留之石,有無數因果氣運。准提引其入靈台道場,起名為孫悟空,教化其七十二變,八九玄功,以與聖人女媧娘娘交好。
孰知猴頭天性頑劣,學成後在花果山水簾洞稱王,與通天教主外修門人牛魔王等結拜,合稱七大妖聖,為禍不小。孫悟空又大鬧東海龍宮,得定海神針,引來天庭多路圍剿,皆仗准提聖人傳習而大破之。
孫悟空自號「齊天大聖」,又連破天兵,致使玉帝再次失威,人間界遂出變亂。此時的海外大荒,分為東、西、南、北四荒,各自通向一極。其中南荒之境,荒蠻貧瘠,又因此前妖族勢大,阿族人類始終難以興盛,幾乎滅絕。幸得巫妖二族劫後逐漸勢弱,阿人甘慎從南溟天池窺得妖師鯤鵬,得以拜師,一統南荒,於昔日后羿射日之地建壽華國,為四野尊。
阿人皆身膚黑色,甘木是食,天生可活八百歲。而甘慎享國後卻不尊鯤鵬,遣使至中原祭拜人族三皇聖人,招致鯤鵬降怒,要用南溟之水淹沒其國。幸得力士辛央篡位稱帝,始拜鯤鵬為尊,壽華國人從此永生不死,為海外一霸,稱為不死民。辛央為辟央帝,自稱鯤鵬弟子。
其時東海之外,瀛洲之南,扶桑之西,有一國名為奢比屍,為十二祖巫之一奢比屍門下贛榆屍所立。因奢比屍掌握四時天氣,贛榆屍亦以獨門巫法享名於世,是以其國終日遍地烏煙,炎浪滾滾,雷霆之音不絕於耳,如同人間地獄。
奢比屍國肆虐海上,以颶風之術形成一個海淵,為禍難書。鯤鵬與妖子妖孫來回於南北二極,時在中途於奢比屍國遭難,因此欲除之,乃傳下妖法,並遣門徒肥遺至壽華國,為妖聖羽蛇受阿人供奉。
壽華國日益強大,辟央帝也意圖遠征東海,建功立業。肥遺卻向妖師獻計,願託身入中原,以中原人大軍征討巫國,並報赤龍殺身之仇——昔日高祖斬白蛇起義,那白蛇正是肥遺真身。幸得鯤鵬所救,並賜予鵬之二翼,肥遺方能復生,為羽蛇。
肥遺化身中原人王莽,為不被玄門識破,故意扶立儒教而上,要恢復禮樂王制,被稱作在世周公,惑亂天下王公貴族、黎民百姓。後受禪讓而稱帝,大肆胡為亂作,又派王師征討東海,敗壞人教、儒教氣運,惹禍不淺。
王莽篡漢時,中原四海分崩,天下大亂。天界又陷於孫悟空之亂,無力平定人間。肥遺為報高祖之仇,將掌中原氣運和氏璧摔下朝堂,壞了邊角。儒教教勢隨之搖搖欲倒。
東方朔其時正要羽化飛升,卻見漢室傾頹,天庭反無所作為,遂羈留紅塵,召玄門諸仙議中原大事。闡教孫臏算出肥遺篡位所為何事,往燕地見大巫九鳳,述奢比屍國之罪。九鳳為十二祖巫之外巫族唯一有大靈智者,且為玄冥弟子,修為甚高,遂領部落與群仙大破贛榆屍,以其屍填入東海海淵,從此疏通無阻。九鳳命大巫天虞統御此奢比屍國。天虞改國名為天吳,是以天虞本為天吳部落出身。
孫悟空最終也由太上老君聖人用金剛鐲擒拿,但因其修有八九玄功,故天庭無論施以何法也傷不得他。而老子既知此是西方准提之計,只因「開皇」大劫將至,要用悟空三屍奪得人皇大位,以損道門氣數。老君便於八卦爐中煉取悟空根行,並予火眼金睛,使其終為妖孽。
但老子不知悟空生性桀驁不馴,竟在火眼金睛煉成之時打翻老君爐,進而大鬧天宮,天庭諸將皆難擒俘。無奈之下昊天請西方如來佛祖制悟空歸位。如來以五指山鎮壓之,言五百年後自有人來贖他。玉帝遂擺安天大會,與三教諸天仙人一同宴飲之。
奢比屍國崩,孫臏領諸國道教掌門,以秘術助光武帝恢復漢室,在長安用火石流星法困住肥遺斬之。此後孫臏又使張良轉世為天師張道陵,興盛中原道教,開闢三清法門,勢極興旺。而東漢明、章二帝時期,阿彌陀佛現身帝王夢中,使得佛門亦傳入中原。
佛門從此傳出天毒。而在天毒北雪域珠峰,因有魔羅無天修行於此,以致妖魔橫行,生黎倒懸。阿彌陀佛有心拯救此地百姓,乃以功德金蓮吐露金光,使無天座下十二品滅世黑蓮生出一位神靈,名蓮花生。蓮花生雖從黑蓮中生,卻得金蓮滋養,不曾受魔教侵蝕,而一心向佛。
無天忿怒阿彌陀佛分解了滅世黑蓮修為,卻因其為聖人,只得將怒火發泄於蓮花生身上。不料蓮花生自離無天修行道場,在雪域廣傳佛法,使人人皈依三寶,又得觀世音指引,以三世心咒為法,如釋迦牟尼除波旬魔軍一般大破無天。無天將自身化為諸魔,墮入輪迴,後轉世成為魔尊大黑天。
觀世音菩薩欲使蓮花生作雪域珠峰沙門掌舵,而蓮花生卻也自入輪迴,願重新以人族之身指引雪域之人度進正道。蓮花生遂以功德成沙門蓮花生大士,尊為大寶上師。
蓮花生大士轉世為貧民祭品,將被魔國獻祭時召群奴縱馬逃亡,又在途中力戰群雄,得尊號為格薩爾王。於珠峰之上建佛門桑耶寺,得取前世功果,法號覺如。冥河老祖見格薩爾王有統一雪域之勢,派群魔侵襲,格薩爾王制密宗法器,召群佛法相下界,萬魔難侵。雪域珠峰最終成佛光普照之地。
只是佛教雖得以大興,又有女媧偏袒,但畢竟無三大法器,先天不足。為使佛道合流、成第一大教,便議定西遊之事,將大乘極樂妙法弘於東土,分化道家氣運。元始,老子二清自認為是盤古正宗,怎能與佛並列,亦早想好對策。
【西遊取經,月唐紛爭】
王莽篡位後,中原九鼎又幾經奸賊篡奪,已是教化荒廢。開皇大劫降臨在即,按天道旨意,人間一統之主應出自中原。這引發諸教往中原傳教,試圖使真龍天子皈依其教門。
此時,如來佛小乘佛法,也日益在民間興盛,佔到三分人教氣運。而玄門也在張道陵天師興盛之後,經太極仙翁葛玄、妙濟真君許遜等真人明道,信徒愈多。
開皇大劫本應在隋時發生。其時南北朝並立,隋文帝一統中原,建號「開皇」,又東征諸夷,道、佛二教皆在此盤旋,欲作天子之師。熟知這卻引煬帝楊廣篡權奪位,以代替父親成為統一江山之主,興建運河,意欲外侵。
地仙界自鎮元子開闢以來,群仙逍遙自在,不想再臨殺劫。而儒教教主孔子也不認同天道以一場殺劫一統中原的旨意,想使隋主以儒教之「仁德」致四海臣服,隋煬帝卻不聽從。孔子遂至地仙界,同西牛賀州地仙之祖鎮元子、五行之祖赤松子聯合,取江山瑟、地書、五行鼓三件紫霄宮聖寶,與媧皇聖人造人功德共同鎮壓世間業力,以使大劫得推遲。
不久煬帝因窮兵黷武,大劫卻未顯至,以致九州叛離,天下人起義。孔子又以平定中原為名,使紫微大帝下界化身李世民,盪清諸寇,統一東土。儒教本該因此功德而大興,卻因李世民身拜玄門,而讓道教成為國教。至唐高宗年間,李氏王族尊道德天尊化身李聃為始祖,並封為太上玄元皇帝。道門鼎盛,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
此時准提欲以大乘佛法替代釋迦牟尼小乘修己之法,傳真佛於東土。又因釋迦牟尼前世為截教大弟子多寶道人,准提便將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二教合併,並與接引退位,讓如來作為佛門教主。釋迦牟尼從此不再輕舉妄動。
釋迦牟尼二弟子金蟬子轉世為三藏法師玄奘,與李世民相見。因昔日李世民起事時曾受佛門少林相助,玄奘得受李世民之命西行天毒,求取大乘三藏真經。途中經過五指山,救出大聖,作了孫悟空師尊,又先後收西海廣晉龍王之子敖烈、天蓬元帥轉世豬剛鬣、捲簾大將沙悟凈為徒,一心前往天毒取經。玄門自然不會束手待命,乃作八十一難,阻撓唐僧一行,卻都被佛門一一化解。
佛門又因二聖與妖教聖人女媧交好,使唐僧師徒一行在西遊途中將不服妖教之妖盡數除滅,降妖除魔無數,如平天大聖牛魔王、碧波潭駙馬九頭蟲等,或死或逃,或被佛門所收,是為清理四荒,得大功德。
最終師徒五人至靈山見得如來,返本還源、悟徹菩提,取得三藏真經。唐三藏遂成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斗戰勝佛,豬悟能為凈壇使者菩薩,沙悟凈為八寶金身羅漢,敖烈為八部天龍菩薩。三藏法師又返回大唐,將大乘佛法傳於中原。道教氣運大減,老子、元始欲削弱佛教,終究無果。不久又有鑒真東渡,將大乘佛法傳進東瀛。
唐明皇李隆基時,雖供奉太清,卻因道教氣運沒落,無數左道旁門蠱惑君心,唐明皇日漸昏腐。其時西域大食同大唐起衝突,於怛羅斯大戰一場,最後不了了之。是以怛羅斯之戰本應為開皇大劫開端,卻因業力不足,以致並未起劫。此後中原再次大亂,玄宗鬼迷心竅,致安祿山、史思明等奸賊紛紛叛亂,是為月唐紛爭。
月唐紛爭時,道門為挽救李唐王室,有老子遣小徒太白金星下界為李太白,壺打安祿山,助太子李亨免於酷刑。但道教終究氣數衰落,難穩王室。通天教主在紫霄宮聽道五百年,欲重建截教,以為孔子可用,遂使門下水火童子轉世為令公郭子儀,以儒教之名護天子之脈,聚集天下群英。
趁中原戰亂,雪域珠峰自蓮花生大士統一之後,日漸強盛,乃出兵入侵長安城。郭子儀又上馬出征,平定入侵,昔日截教諸仙紛紛出手相助。二清亦因欲同通天重歸於好,遣金仙孫臏來助郭子儀。
太子李亨繼位,為唐肅宗。儒教此後大興中原,直至與中原氣運息息相關,號稱人教正統。四海之內,無不尊奉文宣王孔子,是以儒教步步高升,成為聖教。通天教主也因與孔子結交,扶立儒教,得天道讚譽。孔子幾乎因信而成聖,雖不是聖人,所掌儒教卻遠超道、佛、妖、幽冥諸教氣運。
【八仙過海,天理昭然】
儒教雖成人教正統,相比玄門卻是無甚精深修為,相比佛門則是更加先天不足。儒教僅有掌中原道統和氏璧鎮本教氣運,而無立教之根本,鴻鈞賜予孔子之江山瑟也因鎮壓開皇大劫業力,沾滿因果。今儒教以與道、佛並談,鴻鈞指引孔子東行,欲將日出之地混沌鍾託付孔子,以作立教根本。
孔子東行,在東瀛與伊奘諾尊相見。伊奘諾尊為楊眉大仙弟子,又隱居千年,修為早已高深莫測,孔子深羨之,不知洪荒除六聖之外竟有其他混元金仙。
諾尊師弟海潮老人自助嬴政統一之後,也自隱於高天原修行,與天下龍王結交,欲立陰陽教,以掌東瀛氣運。海潮早就覬覦師尊楊眉手中的二十四品清微白蓮,此寶傳到大師兄伊奘諾尊手中後,海潮幾番討要,要做白蓮之主立教,諾尊被糾纏到無可奈何,約定在海潮聚集四海龍王立教後必回相予。
熟知清微白蓮是天理化身,故天性恣縱,自落入孔子之手,認其為主,孔子與諾尊二人皆驚異之。此事卻惹怒海潮。海潮立教後,見白蓮成孔子法寶,便認定師兄毀約。四海龍王本欲率群鱗甲入海潮教門,得自立之地,陰陽教卻失了立教根本,皆怨恨孔子。
海潮老人欺孔子修為淺薄,召集起四海龍王,在孔子返途中阻截,欲以四海之水淹沒,奪回清微白蓮。伊奘諾尊突然現身,出手助孔子化險為夷,矛剝龍王之鱗。海潮大怒,與師兄決裂,發誓奪回立教法寶。
此時太上老君門下鐵拐李,亦點化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七人飛升,是為八仙。八仙遂往天庭赴羽化盛宴,又在蓬萊閣同師尊道德聖人相會。此事引得中原無數道人、頭陀以及儒士前來拜謁,共聽聖人之言。
八仙學成,同眾隨行者渡東海返回九州。期間鐵拐李建議八仙不乘舟渡,而各憑法寶回程,引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東海龍王得知,趁老子已返回大羅天,派龍子龍孫出海劫八仙,奪八仙法寶,聖人所賜玄黃白雲板對付孔子。八仙大怒,遂做法將泰山沉於東海之中,幾乎填海,水族遭殃。
孔子請來西方如來、玄門老君以及伊奘諾尊三位神聖前來調解,嚴懲龍王,並將海潮老人囚於老子乾坤圖中。
八仙過海時,眾隨行者中有一儒士名為朱熹,生性清潔廉明,時人稱之為萬世清官,又天生獨愛蓮,那日與道士卜卦,知東海將現白蓮,方來觀看八仙過海。儒教教主孔子出現時,朱熹捨身取回法寶玄黃白雲板,立大功於諸教主前,又持聖物牙笏拜見孔子。孔子讚賞之,將二十四品清微白蓮展現在諸天仙陀面前,清香四溢,不亞於西方功德金蓮。朱熹遠觀白蓮而不褻玩,方悟其中天理。是為朱子見白蓮而悟天理。
孔子遂以清微白蓮為立教根本,因點撥朱子曉悟天理,以朱子教化萬民之功,自身功德成聖,是為先師孔聖。孔聖人重解四書,清楚天道與天理的對立,而讓朱子提「存天理,滅人慾」,即為世人皆需保全體內天理,以存靈智神識,而又需滅除大欲,不可被天理牽制,為所欲為。
儒教教主成聖,諸天六聖皆驚。其中元始天尊最為忿怒。如今玄門落後於佛教,又有儒聖新立,成一大敵,道教已成三教末流。通天教主自以為可借儒教東山再起,不料反成就了孔聖。而孔聖也因修為最末,又因曾問道李聃,故在七聖中最為卑微。
女媧自從西遊之後,重掌妖教,欲收服鯤鵬,以壽華國不死民為中心,向外傳教。鯤鵬自知難敵媧皇聖人,但又不想失去在壽華國的至尊之位,乃引幽冥教南下,假稱欲與冥河交好,使冥河門下群魔掌壽華氣運,自己則返回北海妖師宮,閉門不出。
冥河萬分感激鯤鵬,以為又有了傳教之地,不知媧皇聖人大怒,親臨南溟,將幽冥教諸魔將虐殺大半,冥河不敵,反被女媧所擒,將前事俱言女媧。女媧知此是鯤鵬之計,遂作法將北極天櫃山塌下,似囚籠一般將北冥鯤鵬困住。鯤鵬懼聖人之威,不敢再現身洪荒。
壽華國的妖教、幽冥教雙雙覆滅後,准提立刻引三大士將佛法傳入,此後南溟諸國皆信服佛教,以暹羅為最盛。而冥河老祖經壽華之事,門下修羅幾乎死傷殆盡,座下四大弟子中梵天與欲色天也被佛門乘機度去。冥河將鯤鵬妖師與西方佛教視為死敵,發誓除之。但因冥界有三教鎮守,又不敢輕舉妄動。
冥河知元始天尊亦對佛教大有不滿,將佛法視為外道,便有意聯合之,但因自己身卑位低,又不對此事抱有希望。不料不久元始同師兄老子二清親自同冥河會於血海,因世間業力過重,開皇大劫已無法鎮壓,即將顯現於世,故二清有意以幽冥教之力,助真命主統一人間界,敗壞佛、儒氣運。
此時佛教真是今非昔比,已同封神時判若兩教。只因傳播廣泛,天毒、暹羅、東瀛、中原以及雪域珠峰皆有信眾,故有大禪師悟佛,爭釋佛意,大能輩出。
【冥河滅法,紫霄顯劫】
自從孔子成聖,天道便漸而疏遠儒教,只因朱熹悟徹天理,為天道所不容。通天教主懼怕觸忤鴻鈞,被天道除聖位、貶入輪迴,也開始與孔子劃清界限。而孔聖卻試圖借之前通天之助,使截教與儒教合一,提升儒士修為,並得截教氣運。
冥河雖大喜於二清聯合之事,但仍對元始天尊能傾囊相助心存疑懼,為留後手,遂與儒教聖人孔丘相會,交換護法神獸哈奴曼與貔貅。而孔子卻對開皇大劫之事無甚言語。
冥界忘川河畔的彼岸花田,佇立了億萬年之久,每株皆積攢了無數死靈的記憶。若加之以引導,必能作為入侵六道輪迴的跳板。冥河一心雪恥,於奈河橋凝怨氣為彼岸花主,佔據六道輪迴中的四道,道教酆都大帝也得二清明命,未對幽冥教出手,並欲拖延佛門地藏王使其亦未作出應對。冥河控制住四道生靈轉世,聚集起一支龐大部落,皆為幽冥教信徒。冥河以門下阿修羅族與其混血,迅速攻入佛教腹地天毒國,屠戮萬姓。是為冥河滅法。
幽冥教因教引蠻人屠虐天毒,抵消了先前開闢恆水救護天毒生民的功德。此後天毒成幽冥教之地,終年有血海腐臭之氣。而佛教實際並無大損,佛光繼續普照在暹羅與雪域等地。
而冥河並未罷休,他又在中原之北,聚集起僅存的一支巫族部落——祝融部落巫族,向這些先天缺失靈智的殘暴生靈傳幽冥教法。此時,魔羅無天的惡屍修鍊為魔尊大黑天,立誓殺遍群佛。冥河以大黑天為祝融部落主神,並取「天火」二字的上古巫族密文「蒙兀」為名,立蒙兀族,自稱蚩尤九黎族之後。他又讓諸阿修羅以及天毒混血之人與蒙兀族通婚,使得蒙兀族人逐漸有了靈氣。
因開皇大劫到來,冥河一路助蒙兀橫掃海外,一統北極。破北冥時,鯤鵬釋放出天櫃山內的天澤水,又冰封萬里,試圖讓火之祖巫的後裔喪身在冰天雪地。卻不知蒙兀族已是無數族類混血,極為耐寒,且有魔尊大黑天相助,將鯤鵬圍困。
而鯤鵬因有妖師之名,使得北海妖族修士紛紛前來助戰,蒙兀始終無法突破群妖之陣。冥河為報鯤鵬滅教之仇,不惜將幽冥血海內的污泥血水灌入北冥,因自己與血海實為一體,進而讓自己可以控制北冥,將群妖碾為齏粉。
鯤鵬見冥河已近乎於喪心病狂,知自己難逃一死,但冥河手中又有元屠、阿鼻二劍,殺人不沾因果,故鯤鵬不想讓自己白白喪命開皇大劫,乃入摯友人教南華真人夢中,求其相救。又以妖教妖師之名,命門下群妖以女媧娘娘為尊,妖教盡歸於媧皇至尊。
南華真人莊周用自己的夢境作為鯤鵬避難之所,並親自以太上老君弟子身份前往媧皇宮,請聖人出山,女媧卻仍因鯤鵬前愆之事而不予理睬。此時也值鯤鵬子孫由南海遷回北冥,冥河命蒙兀天汗彎弓射天,將所有仙禽一一射殺,以顯軍威。鯤鵬痛心不已。
鯤鵬知自己時日不多,又無聖人袒護,後悔自己當初在太一天庭盜書而逃,又自立門戶與妖教之主分庭抗禮。鯤鵬自願離開莊周夢境,與冥河老祖直面,雙方鬥法震顫蒙兀巫族及門下諸多妖族修士。最終鯤鵬落敗,冥河卻憑元屠、阿鼻二劍而未惹上因果。但北海群妖紛紛因鯤鵬之死而自盡,自墮輪迴,終究讓冥河沾上因果。其他修士謹遵鯤鵬遺旨,自稱女媧門人,以媧皇聖人為尊,妖教一統。
在鯤鵬被冥河擊敗之時,南華真人打開夢境,將萬妖之師的一絲魂魄引入其中,從此鯤鵬永遠以一魂一魄的形態存在於摯友莊周的迷夢當中。
鯤鵬之仇已除,冥河知世間佛國還有雪域、暹羅二座,便命蒙兀天汗揮師殺進珠峰,將雪域之上人盡屠戮,直至白骨堆積如山,鮮血結冰成川。冥河滅掉雪域佛國,而蒙兀天汗好戰,試圖繼續南下侵入天毒幽冥教之地,被冥河喝止。
蒙兀族大軍又殺向西海,此時女媧被鯤鵬臨終舉動所感化,命妖教新十大妖聖在極西之地抵禦蒙兀進軍,儘力護佑生黎。但冥河的意圖本就不是清剿此處部落,而是用計從覆海大聖手中奪得至寶混沌鍾——此物曾為東皇太一所有——亦是二清所圖。元始天尊遂派人教東方朔去取混沌鍾,冥河因道教先前在冥界相助,自己又駕馭不了至寶混沌鍾,便將此物交給東方朔,卻結下與妖族的因果。
東方朔持混沌鍾向地仙界而來,卻因北海有桃香四溢,便又前去偷桃,後又飲了杜康之酒,醉倒在北冥中,混沌鍾也被分水之主申公豹騙了去,申公豹將混沌鍾帶至金鰲島,轉交給通天教主。通天此時正與二清在碧游宮小酌,知此是二清與自己合好之計,欣然接受,遂以混沌鍾作立教之本,重立截教,破了孔聖截儒合一念想,同時也使玄門三清集齊,共討第一大敵佛教。
時儒教亦然興於東瀛,孔聖常在東瀛講道,朱子天理之學也是瀛土「顯學」。中原宋朝時,帝王多拜玄門神霄,以延國祚,卻被北境蠻夷侵襲,始終偏安一隅,中原人氣運降到最低。玄門遣諸仙、諸神下凡,欲助大宋化險為夷,卻始終無果,北境蠻夷氣焰旺盛,絕難匹敵,反因拜了儒教而逐漸入主中原。
玄門高傲,是以教門不傳於諸夷,佛門也因幽冥教滅法而面臨危機,傳教漸緩。蠻夷得儒教教化,尊奉孔聖,並以和氏璧鎮穩龍基,反倒真正作了中原正統,為中原天子,使得偏安的宋廷向其臣服。
至此,儒教已真正同中原氣運息息相關。諸天六聖皆大驚,後悔先前不將孔聖放在眼裡,皆想利用開皇大劫將儒教徹底扼殺。
天道更將此事視為儒教被天理所控制的明證。以為洪荒已被天理攪亂,已不再依照自己的意志運轉。天道懼怕此間世界中存居的萬物生靈將再如混沌初開時那般挑撥洪荒紛爭,甚至直接違抗天命、以殺證道。而孔聖的儒教,正是引導這番景象的天理的代表。
【二劫合流,赤明開皇】
天道不僅使開皇大劫直接降臨,又用自己的意志鎮壓洪荒法脈,使得諸界靈氣薄弱,凋零一片,是為「赤明大劫」。天道試圖用赤明、開皇二劫,徹底重塑洪荒世界格局,改換人間主角,並再立仙班。
二劫合流,同時顯現。天道鴻鈞召七聖集聚紫霄宮,開顯劫會,共商劫後灰土。此為一商。是以天命既定二劫合流後必有四教三商。
顯劫會中,佛道二教五聖皆怨恨孔子,女媧雖曾與孔子共事,也因與准提、接引交好而左右為難。而鴻鈞則於此時開口,布明命鎮壓天理,天理永不得外現,女媧遂與五聖站到一邊。六聖孤立孔子,有天道相助,合力打壓儒教,孔子憤而離開紫霄宮,與儒教退出四教大會。
驅逐孔聖后,三清本欲乘機借天道之語打擊佛門,不料准提菩薩搶先開口,向鴻鈞列舉幽冥教冥河老祖得三清扶立後之所作所為,並揭露其與儒教聯合之事實。三清大驚,不知冥河暗通儒教,忙向鴻鈞請罪,老子請師弟通天下界戴罪立功,除滅冥河。
而孔子離開紫霄宮後,便前往東瀛講學。是以中原紛亂苦難,東瀛不僅仙氣氤氳,島人根行奇佳,又因有舊友伊奘諾尊相助,共同開講。孔子遂在東瀛開闢神社。
而冥河卻對天降大難渾然不知。冥河不知天命,仍以為自己正代天道行開皇大劫,他使蒙兀天汗曉儒教之法,欲扶孔聖代替魔尊大黑天主神之位。卻不知蒙兀群巫早在征討雪域時就有無數人皈依佛門,接引又乘機直面大黑天,將其點化為佛門大護法。蒙兀在雪域之眾漸漸不滿幽冥教,有叛逆之意。
冥河老祖最終聚集起蒙兀諸部,由天汗的八個兒子分別統領,號稱「群凶」,分別拜幽冥教一位魔羅為師。天汗一聲令下,群凶便襲向中原。冥河則前往雪域珠峰,親自做法欲崩毀桑耶寺,欲使無天元神重現。
此時,通天教主領無當聖母、金箍仙君等人突襲六道輪迴,將其從冥河之手解脫,並將地府中惡鬼、邪煞、諸教轉世輪迴者一併納入截教,立一佛僧為轉輪王,統領十殿閻羅,與酆都大帝並立。然後入幽冥血海,以混沌鍾鎮壓,將它變為死海一片,阿修羅一族或死或降,絕無逃生可能。
冥河老祖得知,慌忙趕回血海,卻在經過忘川河時,遇見那彼界花主,是先前自己為對付后土所作。今日卻因血海被通天用混沌鍾死死鎮住,神通無法使用,反而自作孽,被彼界花主困於地府之外。通天則迎祖巫后土現身,后土用戌已土抽干血海,縱法將其中一切物體皆盡吸入腹中,以除世間堆積於此之污穢。地藏王菩薩也用七義之法度化了彼界花主,為冥界除一大患,又將冥河老祖放出。道教通天、佛教地藏、巫族后土遂攜力滅破冥河,以冥河之體煉出血漣盤,作為后土法寶。
魔羅幽冥教也同幽冥血海以及教主冥河一同破滅,化為烏有。地藏王菩薩度化剩餘的阿修羅魔子皈依大乘,自稱為新幽冥教主。此幽冥教實已是佛門下屬。
赤明大劫,洪荒法脈被天道所鎮壓,因此諸界靈氣不顯,修為、功德散落。而后土本就因先前身化六道輪迴庇護諸界靈魂而得大功德,幾乎成聖。今又凈化冥界,為天道除違逆之人,遂成第一位巫族聖人。得三清指引入紫霄宮拜謁鴻鈞。
冥河老祖卻也就此喪命,墮入輪迴中轉世重修。冥河自以為與三清聯合、替天行道,將得天道垂青,到頭來只作了通天嫁衣,並成就了冥界后土聖人。終究是三清一顆棋子。冥河之死,也是因其先前殺業太重,自食惡果。
而人間界的蒙兀巫族諸部,也早已背離幽冥教,在中原北境止步不前。早在冥河仍在雪域滅佛之時,玄門全真教仙人丘處機便得玉清明命,獨自赴往海外巫族大營,與天汗相見,使天汗知曉天命,反冥河自立,遂不再侵襲中原。是為丘處機一言止殺。
冥河已滅,四教遂又大會於紫霄宮,是為四教二商。儒教聖人孔夫子仍舊缺席,而有巫族聖人后土補之,故仍為四教。此時玄門氣數已有回升,而佛教仍深陷此前冥河做難,繼續休養生息。三清之中,通天教主與佛教芥蒂最深,老子遂請通天向鴻鈞列舉佛教不尊道德之舉,斥佛教為外道,言下欲使天道戩滅之。准提菩薩則以厲口反駁,力爭佛門天毒等國正統之位,以與通天教主爭辯。
佛道論戰時,鴻鈞老祖一言不發,只緊盯新聖后土。太清聖人老子知天道之意,遂也不再與佛門爭辯。元始天尊卻一心闡明玄門獨尊地位,起身與師弟共敵准提,接引也開口參與爭辯。
女媧亦知天道之意,向天道鴻鈞推舉后土下界,繼續執行開皇大劫。這正中了天道下懷。天道鴻鈞撇開佛道二教,使后土為下界巫族聖母,命其繼續統領蒙兀,一統混輿全圖。因二劫合流,修為散亂,諸天修士多法術失靈,而這也使巫族之煉體異術無與倫比。天道要保巫族清洗諸界。
至此,四教共兩商,最終佛道二位大教卻無甚好處,萬事決於天道。元始天尊首次對天道有了不滿。
【真武轉世,再起封神】
數朝之前,准提道人有意與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交好,以能在開皇大劫中穩操勝券。便從妖教陸壓道人處得一厭火三珠寶樹,贈予瑤池。卻不知此樹乃是女媧聖人鎮伏凶獸犼之物,樹根深入地下,以鎖犼之精魂。其時佛教鼎盛,天庭衛戍大半為佛教門人,如李靖、哪吒、四天王等,皆皈小乘。
如今寶樹移進瑤池瓊洲,卻也復甦了犼之精魄。犼藉助厭火三珠樹漸漸重塑肉身,並吸收瑤池靈氣,長成一魔物名叫將臣,大鬧於瑤池之中,無人可降服。諸聖剛經四教二商,皆未出手,以致天庭幾乎覆沒,玉帝王母雙雙身殞,墮入輪迴。
天道鴻鈞遂議定二次封神之法,重立天庭神位,改換天帝,而將一切舊神剝奪神位,貶出天庭。此時還未到四教第三商所定時期,諸聖已紛紛前往紫霄宮,議二封神之事。天道又以教化無方為名,命人教火雲宮三皇退位,又立一元祖巫皇之位,使蒙兀天汗得作。諸聖嘩然,獨有女媧知天道有意更換天地主角,但絕非蒙兀巫族。蒙兀巫族畢竟有所混血,靈智已通,而純血巫族無元神靈智,故身內也不存天理。而天道便以蒙兀為器,清洗諸界生靈,立一謹遵天道教誨之族類作天地主角。
將臣禍亂天庭,被四象驅逐到下界,以吸食生命血肉為生。玉帝、王母臨凡後,各因前世之尊貴修為,一在武當山修成真武大帝,一在南海湄洲修成媽祖聖母。
真武大帝在下界降妖除魔,收伏龜蛇二妖,財神趙公明、雷田二將、火王馬天君、五雷五音等諸天將。舊時在天庭諸將皆歸賬下,自稱盪魔兵,為大宋征討韃靼,尊為上神,生民皆行香武當,建造金殿。
媽祖聖母則因窺水井而得道,成為踏浪海神,帆髻示志,遍讀神書。於南荒之境祈雨祛病、種葯救人、化木護舟、擒鬼降妖、妙計解厄。媽祖追水妖蹤跡,直面將臣,又經玉清元始天尊相引,與真武大帝匯合,共除天庭陷落之凶。
王母玉帝轉世二神遂尊元始為師,元始點撥其回憶前世。原來元始故意不在將臣亂天庭時出手,以使舊仙班全部墮入輪迴,能在凡間重聚天庭人馬,再圖復原。真武大帝、媽祖聖母遂暫且拜入闡教。
接引聖人阿彌陀佛此時收回天毒,將佛光重興,但也不得不加緊提防蒙兀入侵。蒙兀雖未侵入天毒,卻對南海暹羅等佛國虎視眈眈,早有侵襲之意。后土也奉天道旨意,平息人間四海紛爭,扶立忽必烈為蒙兀大汗,稱為元朝。又見蒙兀人已有靈智,且有佛、幽冥教徒,便有立巫教之意。
忽必烈得后土之助,滅亡中原北境蠻夷,入主中原,與偏安大宋對峙。忽必烈也從九黎密文中得到蚩尤的十二都天神煞術的修鍊方法,欲聚其十二祖巫靈魂,卻止有十一位祖巫真靈歸位。天地之間,巫族除十二祖巫之外,只有大巫九鳳一人擁有元神。后土遂發命至地仙界北俱蘆洲,令大巫九鳳獻出元神,以助同胞巫族雪洗前恥,過完開皇大劫,作天地主角。
九鳳在北俱蘆洲修行多年,早已在大巫中至尊無上。她知天道真正要找到的天地主角是一個遵從天道而靈智健全的種族,它並非欲扶立巫族,而是以巫族作為一種重塑洪荒的法寶。與讓諸界陷入修行困難的赤明大劫都只是天道手上的工具。
九鳳久不迴音,后土知九鳳拒命,親自前往地仙界對質,於西牛賀洲碰到同樣隱修多年的大巫刑天,遂拋棄九鳳,擒獲刑天,又下界征討其門人天虞之海上天吳國,天虞以奢比屍門人贛榆屍之體奉上,逃離東海。九鳳遂取刑天、贛榆屍二巫之肉身填充十二都天神煞術的最後所需,浩浩蕩蕩南下侵向大宋、暹羅、壽華諸國。
時孔聖仍與門下朱子在中原講學,因有掌中原氣運和氏璧保大宋江山,以為天道難破天塹,料定平安無事。熟知和氏璧卻無意中丟失,不久竟落入蒙兀國師手中,孔子悔恨不已,忙聚集儒教千萬修士,欲抵禦異寇之襲,殊死保中原人正統之位。怎奈儒教修為本就極低,天地間又法力薄弱,終究難擋蒙兀破竹之勢。
孔聖將三十六品清微白蓮綻開於南洋,有明珠湧現,保大宋龍脈南渡,是為珠江。孔子又顯聖於文天祥作正氣之歌,使中原人始終未屈服於異寇高壓。
后土驅逐孔聖出海,孔聖逃回東瀛,被伊奘諾尊所救。此時赤明大劫已入高潮,法術極度渙散,以至於成聖極度輕易。伊奘諾尊得孔子天理之法,卻逐漸感覺天理難以駕馭,容易使自己為所欲為,充滿私慾。伊奘諾尊本就有大修為,又成以身扼制天理第一人,達到天人相應,是為諾尊扼天理成聖。
佛門在東瀛興盛已久,家家焚香拜佛,伊奘諾尊兩位弟子天日尊、月見尊皆皈依三寶。諾尊遂與二位佛門弟子同來搭救孔聖至東瀛高天原,並請來佛門准提。此時因蒙兀好戰,又南下攻打佛國暹羅,准提不得不親自現身抵禦。准提、諾尊與孔聖三聖相會,諾尊又在東瀛借師弟海潮老人基業立陰陽教,掌東瀛十分之七氣運,四海龍王來朝。是為三教共商。
【神風定聖,命歸東瀛】
孔子知自己已難為天道所容,蒙兀崛起、二劫合流皆是天道為鎮壓天理所為,但卻豪無愧色。他將扼天理成聖的伊奘諾尊奉為至尊,以為日後修士成聖皆將達到人慾平衡,否則莫談道德修為。
自中原逃至東瀛,孔聖也體會到了天道天罰的恐怖。不久孔聖與伊奘諾尊、准提菩薩迎原火雲宮三皇伏羲、神農、軒轅降臨瀛土,仍尊為人教掌教。女媧聖人也與三皇同來,要阻止天下蒼生因天道大劫而血流成河。
忽必烈調集四海蒙兀之兵,並召來諸界許多隱居的大巫,號稱人數足有億萬,頃刻滅絕東瀛。后土也在冥界大權總覽,利用天道垂青,驅趕道佛勢力,直接掌控六道輪迴。
此時只看三清。老子自從四教二商之後,便在三十三天外玄都紫府閉門不出,並遣唯一親傳弟子玄都大法師下山,從此再也不問世事。通天教主大喜,意欲代替大師兄為二劫執行者,以使自己成聖人之首。通天在封神後於紫霄宮中聽天道講學五百年,幾乎身合天道,不敢再違逆半分半毫。
玉清元始天尊卻對師尊鴻鈞老祖以及天道本身產生了懷疑,見師兄老子退隱後,回憶起鴻鈞成聖時曾言日後必以老子作其接班人。元始愁悶,遂召來座前大弟子廣成子論道,廣成子同元始下棋,用棋局術語助師尊堅定逆天之心。元始遂與伊奘諾尊相會於高天原,知是楊眉大仙弟子,以同輩相稱。
孔聖先師、伊奘諾尊、女媧娘娘、元始天尊、准提菩薩、阿彌陀佛六聖大會東瀛高天原,是為四教三商,天命所歸。儒教聖人取天書、地書、江山瑟、五行鼓、天瓊矛、盤古幡、九品金蓮台等寶分別布陣,又以天理存居三十六品清微白蓮為陣眼,將諸教諸天陣法匯於一陣,名為諸天臻境陣,包容諸界。
四教三商,共議封神。通天教主忽而領萬仙突臨東瀛,斥元始違逆天命。后土也同忽必烈一同領兵駛進瀛土列島,海風颼颼,血影災光皆現。孔子還未及開諸天臻境陣,被迫同天罰之兵惡戰一場。突然之間,一道神風席捲東海,如同當年贛榆屍所作之術,將蒙兀兵馬盡掀進海中,喪身蛟龍。孔子定睛一看,知是大巫九鳳率門下群巫趕來。
是以天數至此,聖人爾虞我詐,費盡心機,其間也有道理相生相剋,以致世界潮鳴電掣、一片丘墟。如此如此,皆存留欲後人遐想。
正是:千古洪荒如故,萬載聖人作古。
空為羅酆鬼戲讀,還待後人寫譜。
【洪荒的歷史車輪還在不斷前進....】
推薦閱讀:
TAG:洪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