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原因及調理

正常情況下,體內產生了熱量,比如吃辣椒或者運動導致陽氣亢奮,通過出汗調節體溫,出汗後應該感到輕鬆愉快,這是正常的出汗。

咱們今天講的是非正常出汗,包括出汗過量,冬天都會出汗,或者一點汗都沒有,大熱天出汗極少,簡單的說,就是該出汗不出,不該出反而出了很多。

出汗本質上反映了人體健康狀況,在中醫裡面是非常重要的診斷依據。問診時,除了把脈,出汗情況是必須了解的。

一、汗液的本質

汗液本質是津液的一種,出於皮膚而外則為汗,下輸膀胱則為尿。

汗和血的關係很密切,「奪汗者無血」「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度,會影響氣血,見過有的朋友夏天劇烈運動後,頭疼的要命,這是出汗過多導致的心血不足;如果長期出汗過度,容易誘發腦梗等症。還有一種說法,「汗者,精氣也」,有的出汗多了人會很疲憊虛弱,比如產後,這是精氣流失了。

有人說出汗可以排毒,適度出汗可以,但出汗過度了,津液流失太多,會損傷正氣。

二、多汗原因及調理

1)自汗。

清醒時經常出汗,就是坐著什麼也不做,沒吃發汗藥也無運動,汗呼呼往外冒,屬自汗。直接原因是氣虛了,人體有一種氣叫衛氣,分布在體表,防禦外邪保護人體,又管毛孔開合,有固攝作用,氣虛了,就無法固攝汗液,傾瀉而出。

【併發症】

容易感冒生病,抵抗力弱,且上身多汗,聲音低落無力,耐力不足,容易疲乏。

【哪些人容易自汗】

*老年人:人老了氣血不足,就容易氣虛,導致自汗;

*虛弱體質:氣血俱虛者;

*減肥過度者,大傷氣血;

*慢性病者;

*臟腑功能衰弱者;

*產婦;

*手術後病人;

【調理改善】

*黃芪:補氣固表止汗;10-15克,可以根據情況加量,煮水喝。

*黃芪方:黃芪/9 +黑豆/12克+大棗/3個,煮水當茶喝。

*浮小麥煮水喝,60克以上,可以加量。

*中成藥:經典名方,玉屏風散,固表止汗,最多1-2月,不宜長期吃。

以上只是針對氣虛自汗才管用,其他的效果不大。

2)盜汗。

偷偷的出汗,睡眠中出汗,醒後就止汗不出了,屬盜汗。根源是陰虛,陽主動,睡眠是陽入陰,潛伏不動了,陰虛導致陰不制陽(管不住),陽隨汗出。輕則睡醒發現衣服濕了,重則被子都濕透了。

盜汗一般代表陰虛了,多發於熬夜者/久病之人/縱慾之人/更年期/小朋友,這些容易發生陰虧。

【併發症】

怕熱,心慌手抖,飯量大但餓的快,不長肉,體重反而越來越輕。

【調理改善】

*首先停止繼續耗損陰液,比如停止熬夜,節慾,少吃溫燥刺激等一切耗陰行為。

*西洋參:補氣滋陰,針對陰虛火旺者,直接咀嚼吃或泡水都行。2-10片的量,自己靈活把握。

*浮小麥煮水喝,60克以上,可以加量。

*白菊花:針對肝陰虛所致的盜汗(容易發脾氣,視力模糊等)併發症。

*更年期請參考下面;

*小朋友盜汗,因為是純陽之體,陽氣太旺,嚴格來說屬正常;

有些不正常的持續性盜汗,也可能脾虛或夜裡受驚嚇,能吃東西的喝點米湯粥油之類;不能吃東西,可以按摩下大拇指外側,無名指螺紋,勞宮穴都可常按摩下,增強脾肺之氣。

*疾病性盜汗:比如甲亢(引發人體代謝加快),肺結核(附帶低燒發熱)。

3)戰汗。

先是全身戰慄而後汗出,為正邪相爭,病情轉折之兆。汗出後熱退,脈靜身涼,好轉;如汗出後煩躁不寧,則病情加重;這種一般是生病用藥後的反應,根據出汗可知是變好還是變壞。

4)脫汗。

額頭出冷汗如珠如油,四肢發冷,陽氣虛脫,常見於休克等危重病症,情況危急,隨時有生命危險,此時應急服人蔘,制附子等救急藥物。

5)手足心出汗。

比較常見,一般是脾胃濕熱鬱蒸,或者實火,或者陰虛陽亢都有可能,要綜合來看。

可以採用排除法,一個個去排除。

【濕熱體質多汗】

*大便粘滯不爽,解不幹凈;

*反覆長痘、痤瘡;

*頭髮愛出油,皮膚油亮;

*舌苔黃膩;

調理:

*飲食習慣改善是前提:一切肥甘厚膩都少碰,酒肉少吃,盡量清淡。

*代茶飲:黃連/1+蘇葉/3+桑葉/3克,清熱去濕;

*代茶飲:側柏葉/4+荷葉4,清濕熱。

*食療粥:薏米+茯苓+白扁豆+赤小豆+綠豆+冬瓜(最後加)+荷葉(最後加),煮粥喝,每次一碗就夠了。

【實火型多汗】

發熱發燒/耳紅目赤/口臭/咽喉腫痛/口舌糜爛/舌紅苔黃/疥瘡紅腫/小便赤黃/口乾舌燥/頭部面部癤腫/咳嗽黃痰、起芒刺等。比如吃辣椒後,吃火鍋後等導致上火。

調理:用寒涼之物去火,比如梨子,蓮子心,淡竹葉,菊花,綠豆等,嚴格來說還要區分哪個臟腑實火,之前說過,請自行搜。

【陰虛陽亢多汗】

參考上述「盜汗」所講,陰虛的表現也不同,有的夜裡盜汗,有的手足心出汗,調理思路都是滋陰補陰。

6)更年期多汗。

很多女性到了更年期出現不適,多汗是表現之一,主要是生理上物質基礎減少了,也就是肝腎陰虧了。

【併發症】

*心煩意亂,煩躁不安;

*身體發熱;

*陣發性烘熱出汗,不止盜汗,白天也出汗;

*嚴重些的,五心煩熱/腰膝軟軟/頭暈耳鳴/少苔有裂紋。

【調理與改善】

*甘麥大棗湯:經典名方。

甘草/20+浮小麥/60+大棗/30克,煮水當茶喝。

*黑麥湯:黑豆+浮小麥 各50克,煮水代茶飲。(適用於腎陰虛盜汗)

*中成藥:左歸丸,這個出汗比較嚴重,補腎陰。(也適用於腎陰虛盜汗)

7)不同部位出汗。

此部分只說明大概出汗原因,不講調理,大家大體了解就行。

A:頭部出汗。

上焦有熱,常見胃熱,肝膽濕熱,肝陽上亢之類。

每當吃飯就頭汗淋漓,身體發熱,這是胃火大了,喝點綠豆湯,飲食注意清淡就沒事了。

B:胸汗多。

常見心脾兩虛,比如用腦思慮過度,失眠,抑鬱,心悸等。

C:腹部以下多汗。

多見於濕熱下注,一些男性朋友還下身潮濕。

D:背部出汗。

一般是身體虛弱了,陰陽俱虛了。

E:半邊出汗,多是疾病前兆。

以中間為界,身體一側出汗,一側不出汗,中風症;

以腰部為界,上半身出汗,下半身不出汗,糖尿病。

F:夏天多汗。

這個大多數人夏天汗都比較多,溫度高,如何應對?

*首先要及時補充水分,別搞得脫水,最好喝點淡鹽水。

*推薦酸梅湯:老少皆宜,只要不是發燒生病,都可以喝,無副作用,養肝養陰止渴。大棗/15+陳皮/6+甘草/6+玫瑰花/6克+烏梅/10+白芍/15,煮水代茶飲。

三、少汗是怎麼回事?

出汗少,一般是陽虛體寒,比如陽虛體質,夏天還穿棉襖,哪裡來的汗呢!也有的泡腳,怎麼泡都不出汗。如果汗腺、皮膚髮育正常,那就是陽虛體質,按陽虛來調理,之前也有講過,不多說,自行搜。

不過提醒,有一種特殊情況,陽虛的情況生病後,也容易多出汗,這是寒邪入體了,要吃藥了。


推薦閱讀:

偏頭痛可以喝牛奶嗎?
著涼會引起感冒嗎?
吃維生素b6真的可以減少臉上的油脂分泌嗎?
捐卵,被明碼標價的青春 | 從醫學角度認識捐卵

TAG:多汗症 | 出汗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