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書院, 反應家庭教育悲哀的鏡子

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豫章書院便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豫章書院學生晚間罰站

01 源起

2017年10月26日,一名知乎用戶溫柔在其專欄中寫的《中國還有多少個楊永信》將「豫章書院」推向了大眾視野。

這篇文章內寫了那些「被」家長送到「豫章學院」,進行所謂的「傳統方式」、「國學」來進行教化的孩子們在那裡的真實遭遇。

「豫章書院」美其名曰「以古人的方式進行規範教學」。

很多孩子多是被家長哄騙或者是以「綁架」的形式進入「豫章書院」。進入學校後,先會把孩子丟在一個密閉骯髒雜亂的「小黑屋」里,待滿七天,才會放出。

而放出之後,日常也絕不輕鬆。

其實質便是強制控制學生,體罰、虐待那是家常便飯,當免費勞工、被騷擾侵害那是額外加餐。

孩子們在「豫章書院」里幾乎毫無尊嚴可言。甚至需要承受著「隨時被體罰」、「被虐待」的高度緊張的心裡壓力。

泯滅人性,喪心病狂。「豫章書院」里的孩子不僅沒有人身自由,連一個作為「人」應該具有的權利都失去了。

「豫章書院」用一個巨大的鎚子,將這些孩子生生錘成他們想要的樣子,他們不在乎孩子是否血肉模糊,他們要的只是孩子們無條件服從。然後最後可以和其他有相似苦惱的孩子家長吹噓「看,我們書院厲害吧,他們多乖啊。」

然後一批又一批的「傻家長」帶著他們的孩子前赴後繼。

這與二戰時期的集中營又有何區別?

哦,有。這是在所謂的高度發展的文明社會中屹立不倒的「奧斯維辛」,這是家長親手推入的「人間煉獄」。

02 愚蠢

這兩天,「豫章書院」宣布停辦了。

這「應該」是個好消息,卻怎麼也笑不出來。

因為存在那樣一群「愚蠢」的家長,一個「豫章書院」倒下,還會有千千萬萬的「奧斯維辛」存在。

在這條黑色暴利的產業鏈中,絕不只有一個「豫章書院」以及「楊永信」。

11月5日,「豫章書院」家長開放日,一群學生家長在「豫章書院」門口拉起了橫幅。為了支持「豫章學院」不要停辦。

呵,這些家長在轟轟烈烈的輿論碾壓下,仍然選擇「不相信」。他們寫聯名信,他們把小黑屋叫「靜心室」,他們感謝書院的酷刑打醒了孩子,他們寧願孩子被虐到精神失常也不要孩子不聽話。為了這個,讚頌豫章書院和老師的錦旗掛滿了牆壁。

他們從來不知道,最該受教育的是他們自己。

03 悲哀

每一個進入「豫章書院」之流的孩子,都有一對不懂教育的父母。

我不願以最壞的思維去想那些送孩子去這些地方的父母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但願他們都是源於「愛」。

然而這樣一個黑色產業能生根發芽,甚至出現「死忠」追隨者,我不得不感到驚訝。在教育水平已經相對過去提高不少的當下,竟仍存在如此眾多的「不懂教育」的家長。

這是這個社會的悲哀。

在這個社會上,存在許多證,為了證明某個個體具有某種技能或是存在某種關係。結婚證、房產證、教師從業資格證等等,但從來沒有一個名為「父母證」的東西。

然而沒有人天生就是「父母」,需要經過「教育」「成長」,才能達到一個「父母」該有的基本標準。

像這些送孩子來的家長往往都是出於一種「我愛你,我希望你變成我想要的樣子」,從來都不是「我愛你,我希望你變成你想要成為的樣子」。

他們把孩子當做自己的「東西」,而非一個獨立的「人」。他們需要的是他們理想狀態下的「孩子」。

然而這並非只是這些送孩子來到這些中心的家長的想法,這也是許多其他家長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犯的最大的一個錯誤。

隨著科技經濟的發展,所有人都在與時俱進,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先學習如何當「父母」再去生養自己的孩子。

希望有那麼一天可以看到「豫章書院」之流徹底消失。


推薦閱讀:

小孩子4,5歲,自尊心特彆強,過於好勝,怎麼辦?
被爸媽家庭冷暴力我該怎麼辦?
弟子規家教學習系列四 原創 專欄設計4號 設計margaret 編輯作者wndht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哪些我們習以為常、視而不見的行為或事情,對孩子的影響卻事關重大?
一位母親的無奈:自從孩子迷上手機,感覺我們漸行漸遠

TAG:豫章书院事件 | 家庭教育 | 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