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視覺設計中的11種魔性視錯覺
乾產品設計這幾年,在視覺工作中我碰上過許多令人驚奇的效果,讓人不得不各種 ??????????。
寫這篇文章目的,是幫助大家理解這些讓人抓狂的效果背後潛藏的原理。你可能尚未意識到,從事界面,logo 或插畫設計時採用的很多技巧,其實源於「視錯覺」。
閑話少敘,這裡是常見的11個視錯覺案例。
1. 三角形分割錯覺
選一點,任選一點,來不來?
圖標可能是有誤導性的喲,特別是由複雜幾何體或怪異形狀構成的那種。一套圖標里,並非每個都對稱,像素級完美或者保持固定寬高比。有的圖標需要手動調整,尤其是,魔性的播放按鈕!
將一個三角形置於 圓角/直角 矩形邊框中,可能會使它看起來居中位置不對。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被稱為「三角形分割錯覺」。三角形質心是基於最小外接矩形的。所以,如果你打算把一個點放到等邊三角形高度一半的位置,你會發現它看起來要超過一半。
這個魔性的錯覺基於兩個理論:
- 固定縮放比例不對
這個錯覺暗含了透視關係,增加了遠距離物體 (比如三角形) 的可觀測大小,就如同在平面透視中看一條道路,頂點在無限遠,而底邊就像道路最近的部分。
- 重心/中心
如果一名觀察者被要求找出中點,他最終會找出質心來,因為質心上下區域相等。等邊三角形的質心在它的中點下方,有證據表明觀察者會在這兩者之間妥協抉擇。
為了使矩形中的三角形視覺居中,你可能需要通過計算等邊三角形腰的中點與對角頂點連線的交點,來找出三角形的質點。以下是公式:
開玩笑的,這不是一篇關於幾何公式的文章 (但公式本身是正確的)。
質點可以被定位在每條邊 1/3 處和對邊頂點的連線。這個方式也適用於很多其他形狀。
2. 垂直水平錯覺
這是矩形嗎?還是長方形?不,是一個正方形?
正方形是構成任何設計系統的基石。你在 Google, Facebook, Pinterest和Dribbble 都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
在 sketch 里按住 shift 鍵畫出一個正方形,有時你想看一眼以確認每條邊都是相等的。如果足夠仔細,那垂直邊看起來似乎比水平邊要長一些,更像一個長方形。但實際上,它確實是 1:1 的正方形。這就是所謂的「垂直水平錯覺」。
讓人著迷的是—不同的文化與性別對這個視錯覺的感知,是不一樣的。城裡人比鄉下人更容易察覺到這個問題(譯者:什麼鬼……)。這是因為鄉下人更習慣於居住在圓形的房間里。
3. 馬赫帶效應
一個「並不存在」的陰影投射到物體表面,會不會是錯覺?
把同色的漸變毗鄰擺放是一個常見的扁平化設計手法。仔細看,你可能注意到一個「並不存在」的陰影出現在兩個對比色塊相接的邊緣。這個視錯覺被稱作「馬赫帶」。圖像並未加入陰影,只是我們的眼睛產生了錯覺而已。
從技術層面解釋這個現象成因即是生物學上的「側抑制」,通俗的說就是暗的一側顯得更暗,亮的一側顯得更亮。
雖然馬赫帶效應在視覺設計中十分細微,不過論及它的影響,即便是牙醫都對其感到頭疼。X射線照射到牙齒上生成灰度圖像,用來解析 (牙齒) 異常變化的強度。如果不仔細辨別,馬赫帶效應可能會產生假陽性診斷結果。
4. 赫林錯覺
看起來像活的!
你有未遇見過這種 logo:包含很多細線條或者布滿小點的背景圖,當你上下滾動頁面時它看起來像是在移動或者像脈搏一樣跳動?又或者說在某視頻中出現的電視,電視屏幕里包含的諸多波浪線?若如此,是由於「摩爾紋」的干涉現象—兩種柵格紋理相互覆蓋,移動時產生的視錯覺。
案例中的兩個柵格紋理分別是圖像和持續刷新的顯示器,從而產生了錯覺。
還蠻酷的。雖然摩爾本身並非指代視錯覺,而是干涉圖案。此處 Sonos 標誌樣例使用了包括摩爾圖案,赫林錯覺和動視錯覺的手法組合。這種感官技術在歐普藝術 (又稱視幻藝術) 中非常流行。
5. 赫曼柵格
出現,抑或不現,這是個問題。
赫曼柵格非常受歡迎,你可以在很多高對比度背景的柵格布局中發現它的身影。直接盯著任意方塊,在周圍方塊的交叉口會產生幽靈般的斑點。但當你嘗試轉向那個斑點時,它就會神奇的消失掉 ?? 。
產生這個效果的原因呢—和前邊一樣—「側抑制」。簡單來說,即是興奮狀態的神經元可以削弱周圍神經元方向上的視訊號。
6. 同時對比錯覺
兩個分開的方塊亮度相同嗎?
把兩個同色的物體分別放在不同對比度的背景色上,會使兩個物體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這種現象被稱為「同時對比錯覺」。在視覺設計世界中,這種現象號稱「對比之王」,而且這個效果對於不同人可能看起來不同。
這種現象成因沒有科學定論,但有很多相關探索。「側抑制」—同赫曼柵格與馬赫帶一樣—也被認為是此現象成因之一。
7. 芒克白錯覺
是眼睛忽悠了我嗎?
這個錯覺相當細微,卻迷人無比。看上圖,左側的紫色塊看起來比右邊的明度要高一些。但是合併之後,兩側的色塊其實明度是完全一致的 ?? 。
芒克白錯覺的成因嘛,你猜猜看?
恩,還是「側抑制」。
8. 水彩錯覺
欺騙性上色……
有幾次,當我給一個形狀加上色彩邊框時,不禁奇怪:「我什麼時候把背景色也給改了?」。如果仔細看,可能注意到白色區域產生了與邊框相同但是淡得多的投影。但,你其實知道那些淡色投影區域實際上是白色的!
這個現象被稱作「水彩錯覺」,色彩的擴散效果取決於輪廓線亮度與對比度的組合。
我承認被這個錯覺誤導過不少回—以至於我調出了拾色器來檢查它。
9. 加斯特羅圖形
Size 真的很重要嗎?
插畫或 logo 設計中,會遇到標誌或字體需切割成不同形狀的情況。上圖的錯覺會在設計對象是弧形時發生。此二元素看著大小不同,但仔細檢查一下就會發現,它們完全一樣!
工作在一幅插畫或 logo 上,不論是個標誌或字體需要切割成不同的形狀。這個錯覺在工作對象是弧形時就會發生。此二元素看起來大小不同,但是仔細檢查一下就會發現,它們完全一樣!是不是有點脫線?
怎麼可能?其實這便是周知的「加斯特羅圖形」,也沒有確定的科學解釋,為什麼我們看到各部分大小不同。一個可能的緣由是,我們大腦被大小半徑的差異迷惑了。換句話說,短邊襯托使長邊顯得更長,而長邊襯托使短邊顯得更短。
10. 康士維錯覺
狡猾的斜面。
「康士維錯覺」用了漸變的同時,也加入了中心線來創造一個圖像,使其一邊比另一邊要暗。但事實是,兩邊是一樣的!當你把每個部分平行排放時,就會發現兩邊實際上完全相同。
這個視錯覺與之前提過的兩個有相似之處,但有兩個重要的不同:
- 在馬赫帶效應的示例中,效果只在接近色塊邊緣處才出現。但是康士維錯覺影響到整個區域。
- 在康士維錯覺中,較亮部分的邊緣顯得更亮,較暗部分顯得更暗。這同一般的「對比效果」是相反的。
11. 米勒-萊爾錯覺
文字亦瘋狂!
字體設計師都知道,創造一個字體更多依賴直覺,而非邏輯思考。排字時若遵循數學意義的精確,基於它的公制高度,會使得整個單詞視覺上顯得不成比例。關於「字體力學」的一個樣例中,引入了一個叫「視覺補正」的概念。簡而言之,所謂補正即重新調整單獨字體大小,以求得視覺效果上的平衡感。
看看上邊這些著名的 logo,一些字母並未乖乖待在基線和X高度里。字體設計師不得不手動調整每個字母以便達到最佳視覺效果。
我們何以需要在字體設計中運用補正?
因為米勒-萊爾錯覺。這個視覺現象表明將一個V型記號放到線段兩端可能造成其顯得比實際更短或更長,(長短) 取決於V型記號的朝向。這個經典的錯覺證明了人類感知錯誤。
作者:Balraj Chana 翻譯:主物質界面
譯自: https://blog.prototypr.io/11-optical-illusions-found-in-visual-design-295e7ae211b9
推薦閱讀:
※有哪些實用的「視錯覺」應用?
※為什麼一些靜止的線條運動起來以後會產生「動畫」的效果?
※解密視錯覺 | 特克斯勒消逝效應
※解密視錯覺 | 追逐丁香視錯覺:小圖片、大科學
※技術雞湯|奇妙的視錯覺(二)- 凹臉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