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雜談
今天,是農曆七月初七即我們所稱的七夕。無論手機也好,電子郵箱也好,哪怕走在街道的任意角落都可以看到禮品促銷的醒目提示。今天我們所說的七夕基本上是一個對商業化的西方情人節的中式仿品,是對舊有節日的現代再創造,透著這個時代的氣息。
而今天我所說的是那個過去時代,七夕更為原始的樣貌,在這個追溯中,所展現的時代的變遷與活的節日。先談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為什麼過七夕,或者說為什麼農曆七月七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需要以節日的形式被紀念?
七,在傳統中國語境里,是一個不太一樣的數字。我們所特別熟悉的兩個數字,九和七,所謂九九八十一,七七四十九,是兩個特殊的數字。一般認為,七作為一個特殊數字,可能和月循環有關。月相循環的一周大約是二十八天,這是人類上古時代就認知到的,在中國這又可以追溯到最古老的夏曆。從晦暗到上弦,從上弦到滿月,從滿月再到下弦,再歸於晦暗,這個周期正好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從農事活動來說,農曆七月也有特殊性,這個月份是五穀中的黍收穫的月份。作為農曆中的疊七,既便於記憶,又有其特殊性,農曆七月七日作為一個節日是很自然的事情。
當然,這裡我們所說的七月七日,實際上是一個因日期而產生的歲時節日,它和我們所熟悉七夕並非同一個概念。比如漢武帝的出生,漢書索隱轉引《漢武故事》稱他七月七日生,而同書七月七日又是他和西王母相會的日子(漢書並沒有說漢武帝的具體生辰,多有轉引是沒注意這段來自索隱)。這裡的七月七日,很可能並非一個真實的時間,類同於堯帝十四月而生,就像許多帝王將相的生日並非是一個真實的日期一樣,這是一個被神化了的日期。他所強調的實際是七月七日作為一個在方術上有特殊意義的日期,和淮南子認為七月七日剪瓜葉能搽臉能消去黑痣,《列仙傳》中王子喬在七月七日升天成仙並無本質不同。在兩漢,七月七日很可能已經是一個特殊的日期,但與我們今天印象中的七夕差異性頗大。
雖然我們習慣都把七夕和牽牛織女傳說聯繫在一起,但這個聯繫並非一開始就有的。牽牛織女神話首次以文字記述應該是在《詩經·小雅》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二星之名,此時已有定論,在以農桑為根本的中華文明,兩者發生聯繫也是遲早的事情。但這種聯繫的發生要比我們想像的晚。
現有的我們所知關於牛郎織女神話的記述最早能追溯到西漢。
從實物來說,《關輔古語》記:
漢武帝昆明池刻有石人二,分別肖牛郎織女,而以池為天河。
這兩座雕像宋人尚能得見並記述,今天我們通過考證一般認為就是被當地人稱為石公石婆的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對象漢代斗門石刻。
從文獻來說,兩漢時期已經出現了關於牛郎織女故事的基本版本。最著名的當是成於東漢的古詩十九首,為大家所耳熟能詳。牛郎織女所以和七夕附會在一起,和兩星在七月運行軌跡逐漸相近,似欲交匯有關。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它追溯到西漢,比如常以白居易曾引《淮南子》「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為據,但今本《淮南子》並無此段。雖然《風俗通義》佚文也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這段實際是清人從唐人的《歲華紀麗》註解中輯得,類同於白居易所引的《淮南子》。更保守的說,鑒於它在魏晉已經成熟的節俗和記錄,他作為傳說成熟的時期推定在東漢應該是比較可靠的。
但無論如何,最遲到東漢,七月七日已經是一個很正式的日子了。
東漢崔寔所撰寫《四民月令》就明確說:
七月四日,命置曲室,具箔槌,取凈艾。六日,饌治五穀磨具。七日,遂作麹。 是日也,可合藍丸及蜀漆丸;曝經書及衣裳,習俗然也。作干糗,采葸耳。
準備釀酒顯然是糧食的收穫有關,而七月七日晒書與衣服在當時已經是一項固定風俗了,這項風俗流傳了很長時間,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魏晉人物典故,比如阮咸曝褌正是由此而來。也是在不久之後的魏晉,我們所熟悉的那個七夕,才算正式登場。
那位除三害的周處所作《風土記》七月七日條目下有兩則特別引人注意:
魏時人或問董勛云:「七月七曰為良曰,飲食不同於古,何也?」勛云:「七月黍熟,七曰為陽數,故以糜為珍。今此日唯設湯餅,無復有糜矣。
七月七曰,其夜洒掃於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咸懷私願,或云:見天漢中有奕拊積白氣,有耀五色,以此為征應,見者便拜而願,乞富乞壽,無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頗有受其祚者。
前一則很有古風的辨析,其實和東漢的《四民月令》是一致的,是對自漢以來傳統習慣的追記,當然也說明東漢的七月七日確實是一個特殊日期。而後一則習慣卻是新的。這種祈願並非是無由來的,就像漢武帝在七月七日見西王母一樣,是有其方術上的來源的,這也是日後乞巧習俗的由來。在中國民間流傳已久的開天門許願成真的傳說,實際也可以追溯到這裡。可知在這個時期,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並對之許願已經是一種相當正式的風俗。
從周處所在的東晉開始,應該說,七夕所具備的節俗都基本出現了。雖然他沒有記述最著名的乞巧節俗,但很快,稍晚一些出現的《荊楚歲時記》就完整的記述了有關習俗:
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
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包括穿針和乞巧的在內的習俗,這些習俗在這之後的一千多年裡始終都延續了下來。
七夕自魏晉以來都是以遊藝為特殊的大型節日,而它作為一個比較稀少的女性節日當然更加彌足珍貴。一直到現代,應該說七夕都是傳統節日中最有生命力的那部分。
但特別有意思的是,在七夕的發展中出現過兩個影響極大,但今天我們已經極少見到的節俗。一個是宋代的泥孩兒摩睺羅,一個是明清東南地區開始留行的七夕拜魁星。
宋人關於摩睺羅的熱衷和關於這尊從五代才突然出現並一躍進入民俗的泥孩兒一直是一個謎團。關於摩睺羅,傳統認為他可能是指釋迦摩尼之子,留形諸世守護佛法的四大弟子之一的羅睺羅,其作為完美孩童的形象,唐時就隨佛教傳入中國,應該說這種解釋是比較讓人信服的。
也有人認為摩睺羅可能是天龍八部眾中的蛇怪摩訶迦羅,但二者形象差異甚大,實難讓人信服。近些年來,也有人認為他是胡商傳入的祆神神靈摩醯首羅。宋人對摩睺羅之熱衷,大概以南宋紹興十三年一段為極致,南逃的宋高宗重建宗廟祭祀時,除了太監道士,竟然不忘每個節日送上應節的玩具。
從之。初築三殿,聖祖居前,宣祖至祖宗諸帝居中殿,元天大聖后與祖宗諸後居後掌宮。內侍七人,道士十人,吏卒二百七十六人,上元結燈樓,寒食設鞦韆,七夕設摩?羅、簾幕,歲時一易,歲用酌獻二百四十羊。
宋代七夕確實出現了很多應節之物為前代所不見,如夢華錄所記摩?羅、水上浮、谷板、花瓜、果食花樣、果食將軍、種生、雙頭蓮等物件,顯然是遊藝中玩物色彩重於祭祀的色彩。無疑這集中體現了宋朝作為中國古典王朝巔峰,活躍的市井活動所不同於漢唐的面貌。宋元之後,這個習俗就逐步消失於七夕的節俗中。雖然在一些地方,以泥孩兒求子仍然是一種重要的習俗,其泥孩兒的形象很可能參考了宋朝摩?羅的樣貌,但神話來源更多是從女媧泥土造人而來,也並不限定於七夕。
七夕祭祀魁星則是和這個女性節日差異性很大的習俗,顯然來自科舉士子。明清時以七夕祭祀魁星的節俗由於東南科舉的興盛而至於大盛,「小則設供稱觴,駿奔恐後;大則宣巫搬劇,舉國若狂」。
魁星傳統上認為指北斗的前四星形成的勺子頭。魁星的形象極兇惡,豹頭環眼,箕嘴獠牙,頭角崢嶸如猛鬼,手持硃筆,倒踢七星。北斗七星之數為七,把魁星的生日附會為農曆七月初七也是正常的事情了。每到七夕,閩浙一帶讀書人家多分列兩座香案,一座香案擺上傳統的瓜果針線,由女主人與家中女眷來祭祀織女,而男主人則要擺上三牲祭禮,安置魁星紙像,來祭祀魁星。閩東地區講究用帶角羊頭,很可能出自對春秋三傳中公羊傳奇異的附會。祭拜之後,男人們便飲酒行令,同好友歡宴通宵,而女人們則比試穿針引線,閑談猜謎,並等待著第二天蜘蛛帶來的喜訊。時至今日,雖然屬於女性的七夕習俗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活動空間和社會交往的放鬆而日漸消失,但男性祭祀魁星的習俗倒是和現代考試製度結合在一起,並沒有太大的衰退,在許多地方仍然可以看到,這也是時代發展有趣的地方。
傳統七夕的消逝應該說是很正常的,它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成為女性節日。但隨著現代女性的解放。這種定期宣洩的窗口就失去了意義。
對於現代女性來說,無論是自由戀愛還是經濟獨立都導致她們可以更多的從家庭生活中走出了,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去,也就不會格外珍惜一兩個特殊的放鬆窗口,畢竟這是她們想做便隨時能做的事情。同樣,也是現代社會的發展,七夕神話的商業價值再次被發掘出來。愛情作為人類最古老又最擺脫理智的情感,無疑提供了無限商機,七夕以這樣一個形式來複活並沒有什麼不妥地方,只能說也是時代的變遷與節日的變遷。甚至,如果我們回頭去看,它和宋人的市井生活,和閩浙人的熱衷功名對傳統節日的變遷,不是很相像嗎?
————————————
本文作者:北朝論壇 劉夢龍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宅傻」這一觀念?
※自己是不是在最應該努力的年華里選擇了舒適與安逸而不知奮鬥?
※清華駐村博士生的思考:警惕「泛清真化」背後的陰謀
※致青春,唯有青春和遠方不可辜負
※高圓圓投資的花店是最好的么?3大熱門網路鮮花配送評測